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 >

第41部分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第41部分

小说: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议的最后一天,对将要召开的六中全会议程作了重大变动,确定由毛泽东作政治报 
告,王明只作关于国民参政会的报告和负责起草政治决议案。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六届六中全会,是9月29日至l1月6日在延 
安桥儿沟天主堂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和各方面负责干部55人,是“六大 
”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 
  会议第一天,毛泽东、王稼祥、王明、康生、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博古、 
刘少奇、陈云、项英、张闻天被选为主席团成员。毛泽东宣布会议议程。这时,传 
来武汉情况紧急的消息,主席团决定以毛泽东的名义绘蒋介石写一封信,鼓励他坚 
持团结,坚持抗战到底。 
  会议第二天,周恩来匆忙作了发言之后,就离开会议,带着毛泽东的亲笔信前 
往武汉去了。 
  毛泽东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成为全会及会后在全党统一思想的纲领性文件。 
他在会谈作结论时,专门批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口号说:“中国的情形是国 
民党剥夺各党派的平等权利,企图指挥各党听它一党的命令。我们提这个口号,如 
果是要求国民党‘一切’都要‘经过’我们同意,是做不到的,滑稽的。如果想把 
我们所要做的‘一切’均事先取得国民党同意,那末,它不同意怎么办?国民党的 
方针是限制我们发展,我们提出这个口号,只是自己把自己的手脚束缚起来,是完 
全不应该的。” 
  尽管如此,在基本分清是非之后,毛泽东对王明本人的态度还是温和的。他说: 
王明在会上已表示“完全同意各报告”,“王明在部分问题中说的有些不足或过多 
一点,这是在发言中难免的。这些问题已弄清楚了。王明在党的历史上有大功,对 
统一战线的提出有大的努力,工作甚积极,他是主要的负责同志之一、我们应原谅 
之。” 
  后来,毛泽东对这样对待王明做过解释:“在六中全会的文件上,在六中全会 
的记录上,看不出我们尖锐地批评了什么东西,因为在那个时候,不可能也不应该 
提出批评,而是从正面肯定了一些问题,就是说在实际上解决了问题。”对王明问 
题的总清算是在几年之后的延安整风时。 
  毛泽东在会上特别强调党的团结,并讲了对干部问题的处理,提出对处理错了 
的“应予平反”,没有搞清楚的要搞清楚。他说:对萧劲光公审和开除党籍是“岂 
有此理”;对瞿秋白、何叔衡的处罚“皆不妥当”;对周以栗、余泽鸿在政治上组 
织上的打击是不对的,对邓小平的打击“亦应取消”;对陈毅、曾山、张鼎丞等所 
受的批评、处罚“皆应取消”;罗明路线除个别人外,被处罚者应“宣告无罪”; 
四方面军犯过错误的同志应与张国焘有区别;博古、罗迈只要承认错误“则无问题”。 
  这样一来,毛泽东更是威信大增。他从统战以来一直坚持的各方面的主张,在 
这次会上得到绝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40多人的发言,大都明确表示了对毛泽东 
的拥护。彭德怀发言说:“领袖是长期斗争经验总结的,是长期斗争中产生的。毛 
泽东的领导地位是由正确的领导取得的。” 
  张闻天后来说:“六中全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实质上推翻了王明路线。王 
明。这时候碰了三个钉子,一个是蒋介石的钉子,一个是中央内部的钉子,一个是 
王稼祥同志从共产国际带来的钉子,所以气焰也小些了。” 
  张闻天颇有自知之明,他主动要求让位,向毛泽东提出,党中央总负责人的职 
务应该由毛来担任了。然而毛泽东不同意,认为目前还不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 
要张闻天继续当下去。张闻天5年后这样回忆道:“六中全会期间,我虽未把总书记 
一职让掉,但我的方针还是把工作逐渐转移,而不是把持不放。自王明留延安工作 
后,我即把政治局会议地点,移到杨家岭毛泽东同志佐处开。我只在形式上当当主 
席,一切重大问题均由毛主席决定。特别是七八月政治局会议(史称神仙会议)之后, 
我实际上是做了宣传教育部门的工作。” 
  这次会后,中共中央决定把王明留在延安,不让他到武汉去了。 
  毛泽东后来说:“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的。” 
  毛泽东成功了!他不仅政治上成功了,而且爱情上也成功了,因为他和江青的 
热恋恰恰发生在这一时期。贺子珍与毛泽东发生矛盾,离开毛泽东已经9个多月了。 
这一空当,正好给上海影星蓝苹提供了机会。在康生的精心运作下,曾有过三次婚 
姻经历的蓝苹主动闯人了毛泽东的生活。毛泽东这时45岁,刚经历了与贺子珍的感 
情纠葛,他孤独,寂寞,缺乏情感的慰抚。而蓝苹只有24岁,漂亮、聪颖、热情, 
或许当时也不乏婉柔,当她适时地填补毛泽东的感情空缺时,毛泽东已不能也不愿 
意拒绝。他或许以为找到了真正的爱人,真正的感情需要;成许以为这次婚姻将给 
他的生活带来新的幸福和希望。对婚姻的过高期望值或许正好引他步人了婚姻的误 
区。 
  六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和江青的关系已经公开化了,党内议论颇多。在延安的, 
用嘴和书信表示不满,在前方打仗的将领得知毛、江热恋,不惜用电报表明自己的 
态度。最后,这些情况都汇到了总负责张闻天手里。因为这事的当事人是刚得国际 
承认、并受到大家拥戴的领袖人物,谁处理起来都感棘手。张闻天拿着这些函电, 
不知如何是好。六中全会结束后,张闻天想了一个折衷办法,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 
信的大意说:你与贺子珍合不来,另外结婚,谁都没有意见,不过,按江青在上海 
的表现,似不合适。 
  据说,毛泽东看了张闻天的信,发火了,当场把信撕成碎片。为了解除人们的 
疑虑,由主管情报工作的康生出具了一份书面证明:“经调查,江青同志政治上无 
问题,其历史清白。” 
  第二天,毛泽东在合作社摆了两桌酒席,宣布与江青结婚。贺喜的人群里,没 
有张闻天。 
  此后,毛泽东即从凤凰山迁到了杨家岭的三间窑洞,与江青共同生活在一起。 
以后的情形,以及这场婚姻的结局,人所共知,此不赘述,还是书归正传吧。 
  10月4日,周恩来一觉醒来,看了看表,发现已经到了蒋介石约见他的时间。离 
开武汉一个多月了,他看到路旁炸毁的房屋不知又增加了多少。,他忽然闻想起了 
8月6日毛泽东等人发来的一份电报:“保卫武汉,重在发动民众……务须避免不利 
的决战,至事实上不可守时,不惜断路放弃之。”难道武汉战事之结局又一次被毛 
泽东言中了吗?在延安住了个把月,周恩来的心情极为复杂。王明这一页看来是彻 
底翻过去了,他在中央全会上已经陷于孤立,自己和他在长江局共事八个多月,虽 
然有过意见分歧,毕竟有一些电文是共同签署的,有一些活动是共同参与的,别人 
将会怎样看呢?敌后战场,八路军搞得生龙活虎,谁都不得不承认毛泽东的远见卓 
识。持久战,发动民众以全面抗战,这两点都由毛泽东率先提出。持久战的局面已 
经形成,这一点蒋介石比较清醒,可是他对发动民众却颇为迟钝,对自己主管的以 
第三厅为主的抗战宣传工作也不热心,不支持,尤其是两党关系,合作虽已实现, 
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此下去,抗战大业何以能竟?周恩来在延安开会时, 
主要谈了这种忧虑。现在,毛泽东也认为目前的合作方式不利于长期合作,提出了 
从前他不太感兴趣的民族联盟方式,并申明停止在国民党内部招收党员、组织支部 
活动。可是,蒋介石会不会接受这个方案呢…… 
  想着想着,已经来到军事委员会门口。 
  蒋介石迎他进屋,寒喧过后,问道:“恩来,听说你们在开六中全会,没想到 
你来得这样快呀。” 
  周恩来忙答:“会正在开。听说这里形势危急,我就先来了。我们中央一致认 
为,加强两党组织上的合作极端重要,我急忙赶回来,为的就是尽快向你和贵党转 
达这个愿望。” 
  “很好很好。”蒋介石这么说着,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你带汲带书面协议 
?”周恩来掏出一封信,…这是毛泽东给你写的信。毛泽东同志因武汉战事紧张, 
要我立即把这信转给你。我们认为抗战形势有渐次进入一新阶段之趋势。此阶段之 
特点,将是一方面更加困难,然又一方面更加进步,面其任务在于团结全民,巩固 
与扩大抗日阵线,坚持持久战争,动员新生力量,克服田难,准备反攻。” 
  蒋介石接过信;只见上面写着: 
  介石先生惠鉴: 
  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既。先生领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 
的革命斗争,凡在国人,无不崇仰。十五个月之抗战,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虽顽 
寇尚未战其凶锋,然胜利之始基,业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无穷。抗战形势, 
有渐次进入一新阶段之趋势,一方面将更如困难,然一方面必更加进步。必须实行 
团结全民,巩固与扩大抗日阵线,坚持持久战争,动员新生力量,克服困难,准备 
反攻。在此过程中,敌人必利用欧洲事变与吾国弱点,策动各种不利于吾国统一团 
结之破坏阴谋。因此,同人认为此时期中之统一团结,比任何时期为重要,唯有各 
党各派及全国人民克尽最善之努力,在先生统一领导之下,严防与击破敌人破坏阴 
谋,清洗国人之悲观情绪,提高民族觉悟及胜利信心,并施行新阶段中必要的战时 
政策,方能得到停止敌之进攻,准备战事反击之目的。因武汉紧张,故欲恩来同志 
不待会议完毕,即行返汉,晋谒先生,商承一切。未尽之意,概托恩来面陈。泽东 
坚决相信国共两党之长期团结,必能支持长期战争,敌虽凶顽,终必失败,四万万 
五千万人之中华民族,终必能于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克服困难,准备力量,实行反攻, 
驱除顽寇,而使自己雄立于东亚。此地此志,知先生必有同感也。专此布臆,敬祝 
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 
                          毛泽东谨启 
                      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月 
  蒋介石看完信,连说;“好,好!”沉思片刻,朝桌上一放说道:“南浔线将 
士用命,歼敌数万,战局会有所改观的。只要各方力朝一处,事情要好办得多。只 
要北守武汉,南守广州,再有外援,我们就可掌握战场主动权。” 
  周恩来问道:“万一武汉外围线失守呢?还要守武汉孤城吗?” 
  “你说呢?”蒋介石反问。 
  周恩来答:“不惜断然弃之,保存实力作持久打算。”见蒋不说话,又补充道: 
“毛泽东同志曾有一篇《论持久战》,专门论述对日作战的战略战术问题。” 
  “听说过,听说过。辞修(陈诚)也曾有过这么一个计划。” 
  蒋介石看看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