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 >

第53部分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第53部分

小说: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三年的皖南》的悲壮歌声中,冒雨由云岭启程北移。他们怎能想到,前面等待 
他们的将是一场血雨腥风。 
  6日,蒋介石正式发出讨伐电令:“查朱、叶各部,尚未烙遵命令向黄河以北移 
动。决强制执行之。第三第五战区应并用军政党综合力量,迫其就范。特须注意防 
止该部向江南山地及大别山或豫西流窜,影响大局。” 
  顾祝同接电后,马上命令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为整饬法 
犯,贯彻军令,对该军擅自行动部队决予进剿,仰贵司令迅速部署所部开始进剿。” 
上官云相指挥了个师8万余人包围了新四军。双方兵力悬殊,新四军陷入苦战中。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就这样爆发了。 
  因为通讯被阻断,事情发生后三四天,毛泽东才得到确实消息。他先收到的是 
刘少奇1月9日发来的两封电报。一封电报说:“我江南遵令北移被阻,战况激烈, 
请向国民党严重交涉。”另一封电报报告:“项英、袁国平等在紧急关头已离开部 
队,提议中央明令撤项职,并令小姚(饶漱石)在政治上负责,叶在军事上负责,以 
挽危局。” 
  10日,毛泽东才收到叶、饶紧急求救电和在突围不成后又回到部队的项英自请 
处分的电报。毛泽东立即决定,由叶挺、饶漱石指挥新四军,继续执行北移任务。 
并要刘少奇、陈毅“就近随时去电帮助他们并加鼓励,惟项英撤职一点暂不必提”。 
又电告彭雪枫、张云逸、邓子恢、李先念:“击破反共军队十分之七靠宣传。”要 
求他们立即向围攻他们的部队发起公开的宣传攻势。 
  12日,毛泽东等经刘、陈电示叶、饶:“你们当前情况是否许可突围?如有可 
能,似以突围出去分批东进或北进为有利,望考虑决定为盼。因为重庆交涉恐靠不 
住,同时应注意与包围部队首长谈判。” 
  然而,谈判、交涉都已无济于事。13日,中共完全明白了蒋介石的用意,立即 
改变了策略。中共中央以朱、彭、时、项名义发表抗议通电后,毛泽东、朱德、王 
稼祥电告八路军、新四军高级将领:“苏北准备包围韩德勤,山东准备包围沈鸿烈, 
限电到10天内准备完毕,待命攻击,以答复蒋介石对我皖南新四军一万人的聚歼计 
划。”同一天,毛泽东电告周恩来、叶剑英:“你处交涉应带严正抗议性质,勿用 
哀乞语气为盼。” 
  毛泽东决定以攻为守,用枪弹说话了。不过,皖南局势已非,无可挽回。新四 
军在浴血奋战了天了夜后,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而失败。叶挺去国民党一0八 
师谈判被扣押,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等遇难,9000余人只有1000人突围,大部牺 
牲或被俘。一场大悲剧,就这样铸成了。 
  1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检讨新四军失败的原因。会议通过了毛泽 
东起草的《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 
  1月17日,蒋介石迫不及待地发布命令,以新四军叛变为罪名,宣布撤销新四军 
番号,将军长叶挺革职,交军事法庭审判。 
  当晚,周恩来闻讯,立即驱车抵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住处,提出强烈抗议。又 
打电话斥责何应钦:“你们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 
到的事。你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这时的毛泽东反倒冷静下来。他接受刘少奇的建议,提出“在政治上取猛烈攻 
势,而在军事上暂时还只能取守势”。 
  1月20日,中共中央再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对付时局的办法。会议决定:政治上 
全面揭破蒋的阴谋,但暂时不提蒋的名字,在“坚持抗日,反对内战”口号下动员 
群众;军事上先取防御战;宣传上展开强大攻势;组织上拟撤退驻国民党统治区的 
各办事处。为加强军委领导,决定成立中央军委主席团,由毛泽东、朱德、彭德怀、 
周恩来、王稼祥组成。 
  当天,根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延安发布了毛泽东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起草的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 
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随后,新四军军部在苏 
北盐城成立,整编全军为7个师和7个独立旅,共9万多人,在大江南北坚持敌后抗战。 
  同时、也是根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毛泽东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言人 
的身份对新华社记者发表关于皖南事变的谈话。他指出:“此次皖南反共事变,酝 
酿已久。目前的发展,不过是全国性突然事变的开端而已……特别是1月17日的命令, 
包含着严重的政治意义。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 
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目前全国人民的紧急任务,在于以最大的 
警惕性,注视事变的发展,准备着对付任何黑暗的反动局面,绝对不能粗心大意。” 
  事情是不是已经到了非决裂不可的地步呢?毛泽东提出了解决皖南事变的十二 
条办法:第一,悬崖勒马,停止挑衅;第二,取消1月17日的反动命令,并宣布自己 
是完全错了;第三,惩办皖南事变的祸首何应钦、顾祝同、上官云相三人;第四。 
恢复叶挺自由,继续充当新四军军长;第五,交还皖南新四军全部人枪;第六,抚 
恤皖南新四军全部伤亡将士;第七,撤退华中的“剿共”军;第八,平毁西北的封 
锁线;第九,释放全国一切被捕的爱国政治犯;第十,废止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 
治;第十一,实行三民主义,服从《总理遗嘱》;第十二,逮捕各亲日派首领,交 
付国法审判。 
  最后,毛泽东指出:“他们已经杀了第一刀,这个伤痕是很深重的。他们如果 
还为前途着想,他们就应该自己出来医治这个伤痕……如能实行以上十二条,则事 
态自然平复,我们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必不过为已甚。否则,‘吾恐季孙之优,不 
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反动派必然是搬起石头打他们自己的脚,那时我们就爱 
莫能助了。” 
  1月25日,周恩来将解决皖南事变的十二条办法面交张冲转国民党中央。蒋介石 
当然不会接受这些条件,然而他又不能不正视中共的态度,因为毛泽东的谈话立刻 
引起了重大反响。 
  国民党和各界爱国人士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彭泽民、陈友仁等联名致信 
蒋介石,谴责政府当局对新四军的迫害,要求释放叶挺,撤销“剿共”部署;从前 
怕共产党过于强硬会引起破裂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陈嘉庚等仗义执言,指责蒋介石; 
冯玉祥、于右任、孙科等也对蒋介石表示不满,。冯玉祥说:“只有共产党的十二 
条,国事才能解决。”张治中则给蒋介石上万言书,痛陈对中共问题处理失策,“ 
尤其皖南事件,我认为是招致两党破裂的开始,关系至大。” 
  这件事,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重视。斯特朗、斯诺等在美国报纸上发表报道 
和评论,向世界披露皖南事变的真相。英、美、苏等国都不支持蒋介石的做法,他 
们担心此举削弱了抗日的力量,日本法西斯的火焰将四处蔓延。美国罗斯福总统派 
行政助理居里访华,转交致蒋书信一封。信中写道:“在万里外的我们看来,中共 
似乎是我们国内所谓的社会主义者。我们赞同他们对农民、对妇女、对日本的态度。 
据我看这些所谓共产党与国民政府之间,相同之点殆多于相异处。我们希望双方消 
灭歧见,更密切地合作,俾有利于对日本作战的共同目标。” 
  1月25日,苏联驻华大使潘友新会见了蒋介石,指出:“中国打内战就意味着灭 
亡。”同日,苏联使馆武官崔可夫拜会了正副参谋总长何应钦、白崇禧,表示中国 
如内战扩大将有害于世界反侵略战争,暗示如果继续内战苏联方面很可能停止对中 
国的援助。 
  皖南事变或许算得上蒋介石在军事上的一个胜利,因为做得干净利落。但是, 
他并没有得意几天,就发现自己陷入了内外交困、空前孤立的狼狈境地,这是他根 
本没有料想到的。更加出乎他意外的是,连日本人对他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华 
北也不满意。日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公开宣称:“华北是日本人的根据地,蒋介石 
要驱逐华中的共产党军队去华北,直接破坏帝国利益,这是不能容忍的。”更有甚 
者,日本军队没有因为他发动“剿共”战争而停止进攻。1月下旬,日军发动豫南战 
役,将国民党军队15万人包围在乎汉铁路以东,两军发生激战。毛泽东评论说:这 
对蒋介石“是一瓢极大的冷水,把他的全部的幻想打破了……他们非求得个妥协办 
法不可,敌人攻得如此之急,一一七命令如此丧失人心,他的计划全部破产,参政 
会又快要开了,非想个妥协办法,更加于他不利。” 
  1月27日,蒋介石在总理纪念周发表讲话,不得不表示:“皖南事变完全是我们 
整防军队的问题,并无其他丝毫政治或任何党派性质夹杂其中。” 
  对于皖南事变的消息,蒋介石原想严加封锁,以免传播于公众之中。国民党新 
闻检查机构不准《新华日报》披露事件真相。 
  1月18日,因有关皖南事变的记载被扣下,该报开了一个“天窗”。机智的周恩 
来文思敏捷,立即为“天窗”补上一首四言诗: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周恩来还亲自到重庆街头叫卖这一天的报纸。 
  中共领导人,昔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今日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西服革履 
当了“报童”!这件事本身就是大新闻。于是,皖南事变的消息在大后方不腔而走。 
  事情再一次与蒋介石的意愿相违背。越想捂住、盖住的东西,越有人热衷于打 
听和传播,越有人为之绘形绘色,最后落得个失信于民,再说真话也没人听了。 
  这时连直接指挥残杀新四军的上官云相,也觉得有点理亏了。事变之后,蒋介 
石奖给他5万元法币。当时上校的月薪是120元,5万元这个数目很可观了。但是,他 
总觉得这事不那么光彩,所以极少炫耀。后来国民党军事当局召开参谋长会议,第 
三十二集团军总部在准备材料时,曾想把皖南事变的“战功”作为汇报内容。上官 
云相立即否定,对参谋长说:“不要列入,不要在会上报告!这是内战,自相残杀, 
在抗日战争民族大义上是理屈的,摆不上桌子面的事,哪能列入报告呢!” 
  这也可以算作蒋介石在中共的强劲攻势面前,在政治上已陷于困境的一个注脚。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指出:蒋介石“从来没有如现在这样受内外责难之甚…… 
1月17日以前,他是进攻的,我是防御的,17日以后反过来了,他已处于防御地位, 
我之最大胜利在此……目前是迫蒋对我让步时期,非我对蒋让步时期,熬过这一关, 
就好办了。” 
  于是,双方都把目光注意到了原定于3月1日开幕的第二届国民参政会。皖南事 
变前,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公布了参政员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