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旅行 -作者:夏树芳-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考虑圆度外,还要注意球度,即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当三轴相等长时,表示球度最高。球度不同于圆度,比如柱状体和片状体,棱角消失,圆度可称良好,但球度不佳;另外如球形晶体,尚带棱角,圆度不佳,而球度却是好的。对同种岩石或矿物而言,球度高者,表示搬运距离长,时间久。
结构的最后一项指标是表面特征,包括磨光度和微刻蚀痕两方面。由此可以判断搬运和沉积的介质,如风力搬运者,颗粒表面毛糙;冰川搬运者,颗粒表面有擦痕;浊流搬运者表面有微刻痕。不过,一般的表面特征,肉眼不易察看,将颗粒置于显微镜下才能清晰可见。
在研究沉积岩的结构时,还应注意岩石孔隙度,碎屑岩类砂粒之间的孔隙,最高者可达15%~30%,碳酸盐类岩石的孔隙最高者可达5 %~15%,后者还应注意后生的溶解作用,能使孔隙度增高。岩石孔隙度的大小,与矿床的成矿关系颇为密切;与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的运移和储存也有重大关系;对水文工程地质的影响也很大。
此外,在研究沉积岩时还应注意其成分、颗粒和孔隙大小的关系,一般而言,成分愈纯,分选愈好,颗粒愈多,胶结物愈少者,孔隙度愈低。
三、各类沉积岩的研究要点
(1 )角砾岩:凡棱角和次棱角状的砾石含量大于50%以上的称角砾岩。在野外,必须判别角砾岩的成因类型,也就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角砾岩。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沉积角砾岩。计有同生角砾岩(沉积过程中破碎的,如竹叶状灰岩)、礁翼角砾岩(礁体边坡崩坍堆积而成)、冰川角砾岩。
②重力角砾岩。由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如山崩滑坡角砾岩、岩堆角砾岩、近岸角砾岩。它们均见于地形陡峻的崖坡之下。
③断层角砾岩。见于断层的破碎带上,与地层的分布无关。
④火山角砾岩。见于火山口附近,是因火山喷发形成的。
⑤冲击角砾岩。由于陨石降落,被冲击岩层破碎而成,分布比较局部,有陨击坑及陨石碎块等佐证。
⑥溶洞角砾岩。石灰岩或其他易溶岩石,在其洞壁、洞顶发生崩坍而形成的角砾岩,分布局部,常呈窝囊状。
⑦成岩后生角砾岩。常见于山麓地带。
(2 )砾岩:在地层中常见的砾岩有两种,必须分辨清楚。一是底砾岩,位于某个地层组合底部的侵蚀面上,代表长期沉积间断以后,一个新的沉积时期开始的产物,故在不整合面或假整合面上时有所见。
在野外如何识别底砾岩?可以根据以下的特点予以判断:①位于侵蚀面上,其砾石成分具有其下伏各岩层所成的砾石。②砾石的成分比较简单,常见的以石英质的砾石最多。③砾石的磨圆度良好,分选也好。④分布的范围不大,但分布的层位相当稳定。⑤同一底砾岩层中的砾石及砂粒,自下而上变细,磨圆度变好。
确定底砾岩存在与否的意义十分重要,因为它既是划分地层(系、统、组)界线的标志,又是阐明地壳运动的标志,是恢复古地理面貌、讨论区域地质发展阶段性等问题的重要资料。某些矿产的赋存,诸如金、铀、铜、金刚石、钼等也往往与底砾岩在一起。因此,在地质旅行中重视底砾岩的研究是很自然的。例如本世纪60年代初期,南京大学地质系师生在赣南工作时,发现泥盆纪地层的底砾岩中含有花岗岩砾石,说明在泥盆纪以前,此间就有地壳的剧烈运动并伴有规模较大的岩浆入侵活动,而此间的大片花岗岩长期以来都认为是发生在中生代的,属于“燕山运动”
的产物。后来,进一步工作,并将两类花岗岩作化学分析、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证明赣南除了燕山期花岗岩以外,还有早古生代晚期的花岗岩,即加里东期的花岗岩。断定当地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十分显著。由于不同时期的花岗岩赋存的矿种与矿床类型也不相同,因此这一发现为后来找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第二种砾岩是层间砾岩,它的产生大多数是由于沉积过程中局部的环境发生变化,比如水流的冲刷、波浪的冲击、暂时的干涸、岸坡的滑动、地壳的微弱升降等均可导致层间砾岩的形成。
在野外,如何认识层间砾岩呢?主要有以下几项标志:①相夹在普通的岩层之间,与侵蚀面、不整合面、假整合面无关。②其砾石的成分与其下最接近的地层岩性相关。③有时层间砾岩层之下有冲刷面。④砾石的磨圆度较差,而且含有石灰岩、黏土岩类等容易溶解或易破碎的岩石所形成的砾石。⑤胶结物、充填物比较复杂。
作为最典型的层间砾岩,就是同生砾岩,例如华北地区寒武纪地层中极为常见的竹叶状灰岩。
在观察砾岩的岩石性质时,还可以根据砾石的外形和排列情况判断其形成时的环境。例如在河流中形成的砾石的外形对称性较差,其长轴方向与水流的流向垂直,倾斜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反,倾角较大,可达15°~30°。形成于海滨的砾石,排列的倾斜方向对着海洋,倾角较小,7 °~8 °,长轴方向与海岸平行。
(3 )砂岩:凡岩石碎屑中2 ~0。05毫米粒级的颗粒在50%以上者,叫砂岩。
根据颗粒直径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巨粒砂岩(2 ~1 毫米),粗粒砂岩(1 ~0。5 毫米),中粒砂岩(0。5 ~0。25毫米),细粒砂岩(0。25~0。1 毫米),微粒砂岩(0。1 ~0。05毫米)。也可将0。25~0。05毫米的统称为细砂岩。
砂岩有另一种命名原则,可根据其成分组合关系,基本上分为以下3 种:①石英砂岩。90%以上为石英颗粒碎屑,次为少数的长石、岩屑等。如果从化学成分特点看,其中SiO{2}的含量可达95%~99。5%,故石英砂岩可作玻璃原料或耐火原料。
石英砂岩的生成环境,一般为地形起伏不大、气候潮湿温和之地,由富含石英的母岩(如花岗岩类)风化以后,不稳定矿物(如容易风化的暗色矿物)消失,留下石英,经较长距离的搬运沉积而成。
②长石砂岩。碎屑物中的石英含量少于75%,而长石的含量大于25%,也就是说,长石含量偏高,而且颗粒多具棱角状。它常在气候比较干燥寒冷、地形起伏较大、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出现。母岩经受强烈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在短距离的搬运之后而迅速沉积下来,特别在山间或山前坳地内最为常见。
③岩屑砂岩。又称硬砂岩、杂砂岩。由于其成分中岩屑的含量较多,占25%以上,它主要分布于强烈隆起的山前凹陷区内。所以,这类岩石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当地某个地质时期地壳运动及其地势变化的情况。
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砂岩,反映出不同的沉积环境,对于恢复当地古地理面貌等,颇为有用,故在野外旅行、穿越剖面时不能疏忽。
当然,砂岩的经济意义也不小,除其中优质的可用于耐火材料、建筑材料外,有时本身还含有金、铜、铂、钨、锡等矿砂,至于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的富集和储存,也往往与孔隙较多的砂岩有关。
(4 )粉砂岩:凡0。05~0。005 毫米的碎屑含量达50%以上者,称为粉砂岩,即介于砂岩与泥岩之间,故常混有砂粒或黏土。粉砂岩是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在平静的水域中,缓慢沉积而成。如在河漫滩、三角洲、潟湖、沼泽等环境中颇为常见,故借此可以恢复古沉积环境。
与粉砂岩有关的另一种岩石——黄土,是一种半固结的黏土质粉砂岩,风力或水力均可使其沉积,但其形成环境,总是在干燥或半干燥的气候区内。
特别在我国的北方及西北地区,第四纪地层中的黄土或黄土类岩石分布极其广泛,因此,在那里作地质旅行时,如何进行黄土研究,是很重要的。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研究黄土的物理性质,判别其成因类型。此处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颗粒大小、结构、黏结力等方面。比如砂粒或黏土含量较高,黏结力很强,颜色偏红者,则与水成(洪积、冲积等)有关。而颜色浅黄带灰,粉砂含量颇高,以手指研磨,无砂感或黏感,山崖的直立性良好,则可能与风成有关。
②尽可能了解黄土地层的地质年代。具体办法是找寻含在该地层中的化石,特别是哺乳动物、双壳类、腹足类化石最为常见,它们经常埋藏在黄土地层夹层的砂砾、泥灰岩层中,那些地层原先多系河流或湖泊环境,生物喜欢聚居。如果能找到若干有代表性的标准化石,便可大致确定出更新世的某个阶段。
如我国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地层,可分为三个时期,最早的属早更新世,称为午城黄土,分布比较局部;其次属中更新世的,称离石黄土,分布很广;最新的,属更新世晚期的,称马兰黄土,分布面积尚可,基本上是风成类型的。
③初步研究黄土层中的古土壤埋藏情况。据我个人的野外工作体会,黄土层中的古土壤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地质年代较新的古土壤,见于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的黄土夹层中,颜色灰暗,与现代土壤十分相似,还能看出土壤发育的A 、B 、C三层以及古树根、草根等。
另一类时代较早的古土壤,属更新世早期或中期的,已见不到原来土壤的颜色及其发育的层次构造,而是由深红色与浅红色不同色调相间的条带组成,在不同色调的界面上,常伴生密集成层分布的白色钙质结核。像这种情况,为什么能断定它是古土壤层呢?当土层比较长时期地暴露于地表时,土壤层就开始发育了,黄土层中原先就富含钙质,在雨水的溶淋下,钙质就向下渗透,直到地下水(潜水)面附近,聚集凝结,特别在气候干燥地区,钙质凝块就固结成结核,当地壳发生抬升时,潜水面下降到另一高度处,钙质结核层上升到新的潜水面以上而保存下来。以后,多次的黄土层堆积,多次的土壤层发育,多次的潜水面下降,多次的钙质结核层的形成,也正是节奏性的地壳运动的结果。例如在汾河河谷地区,更新世中期的黄土层中,可见20余层色调深浅相间、伴有钙质结核的古土壤层的遗迹呢(图4。13)!
④注意黄土层的冲刷面或沉积间断面,这也是划分黄土地层年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图4。14)。在岩性坚硬的沉积岩层中,冲刷面往往以起伏不平的侵蚀面表现出来;沉积间断往往以假整合面或不整合面、或岩性与化石性质的突变表现出来。而在岩性大体一致的黄土层中,不可能以像坚硬岩层那样清楚的界面表现出来,因此,注意冲刷面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判断有无冲刷面或沉积间断,可以掌握以下一些特征:a。下伏的水平地层有斜面切削其顶。b。多层的古土壤层被起伏不平的侵蚀面所切割。c。界面上下的岩性有显著变化,尤其在界面上有砂砾夹层出现。d。界面上下土层的色调也明显改变,而且界面不是水平的。e。起伏不平的界面上,或许有古土壤层的残留,此时,可以采取孢粉样品,带回室内分析,作进一步的论证。
⑤注意黄土区的地貌特点。除一般黄土区的似喀斯特(似岩溶)地貌现象以外,特别要研究黄土区的阶地特点。结合“地文期”的研究,对黄土地层的地质年代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