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叶赛宁 >

第29部分

叶赛宁-第29部分

小说: 叶赛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
    10月2 日,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全体代表乘专车到坐落在“瓦冈科沃”
公墓的诗人塑像前敬献鲜花。上午11时,那里早已挤满了前来瞻仰和拜谒诗人墓
前塑像的人群,有人正站在台阶上朗诵诗歌。我们的领队尼。尤索夫先生急忙向
人群解释,并请让开一条通路,允许这批外国学者向叶赛宁墓敬献鲜花,人群遂
自动出现只能容一人通过的通道。
    我们一个接一个地前去摆放鲜花。电视台和电台的摄影镜头对着我们摄像和
拍照……诗人塑像的不远处是一簇簇的人群,那是关心叶赛宁命运及其诗歌内涵
的人在宣讲,其中多半涉及诗人“自杀之谜”。出于好奇,我仔细听了一位五十
几岁的学者的宣讲,他颇为自信,认为叶赛宁当年必定是“被人谋害”,而不是
自杀。至于他所说的根据和理由,其实我早就在俄罗斯报刊上见过了,没有什么
新的补充。然而,在这种场合、这种氛围、这种时刻,他的宣讲颇具吸引力,人
们无不洗耳恭听……最后,当我听到他的结论时,倒是引起了很长时间的思考。
他说:“大家想想吧,叶赛宁最关心的是自己诗歌作品的出版,而当时他正等待
着国家出版社为他出版的全集,可他竟突然‘自杀’了……马雅可夫斯基呢,当
年他正企盼着与巴黎的情人相会,可他也突然‘自杀’了……舒克申呢,维索茨
基呢,他们都不可能是心脏病复发致死……”
    “诗人之死”历来是时代大变革的转折时期文艺界争论的焦点,因为此时尽
可大胆怀疑,不必小心求证,只要逻辑和推理。这是历史学家和法医研究的范畴,
甚至是对官方政治档案和文学档案进行综合研究的问题,不是简单几句话便能阐
明的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
    当天晚上,与会的一位诗人敲开了“俄罗斯宾馆”第8 层157 号房间,献给
我关于诗人命运的一首诗,并说:“我知道您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而我的观点
尽在这里面,”此时他指了指自己的手稿。诗的标题
    是:“诗人不会活得太久。”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其哲理思想是:诗人
不可能活得太久,政权不会信任诗神。
    例证包括普希金、曼德尔什坦姆,也包括马雅可夫斯基和叶赛宁。
    他看我凝视着他的诗稿,若有所思,便问:“您怎么看?”我说:“您是诗
人,诗作有独特的视角和内涵,而我只是诗歌研究者,尚无法把不同的历史时代、
背景和诗人的命运集中于一点来概括……”他笑了笑,紧紧握了握我的手说:
“多么巧妙的回答!”这位诗人走后,我当真思考起这类问题了。是的,古今中
外,歌颂现实、赞美太平盛世的诗歌流传至今的,的确寥寥无几,倒是永恒主题
的诗作、哲理诗作、针砭时弊的诗作世世代代流传、脍炙人口,永远长存,而
“政权”与“诗神”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唉,真所谓诗人提出一个问题便足以
使研究者研究一辈子!
    10月2 日,莫斯科特维尔大街街心花园里矗立着用白色帷幕覆盖着的叶赛宁
全身塑像。就在诗人塑像揭幕的这天,莫斯科居民、旅游者和参加国际学术讨论
会的各国叶赛宁研究专家、学者汇聚在这里。揭幕典礼开始,广播里传出教堂的
钟声,主持会议的作家代表瓦。索罗金、雕塑家阿。比楚科夫以及回国定居的索
尔仁尼琴都先后发表了简短的贺辞,之后便是精彩的演出——民间歌咏、诗歌朗
诵和音乐演奏。人人都怀着对诗人的崇敬心情,追寻着诗人当年的踪迹。真诚热
烈的怀念气氛弥漫在塑像周围的人群之中……
    由俄罗斯人民画家、雕塑家阿。比楚科夫,俄罗斯功勋建筑师阿。克里莫奇
金设计制作的叶赛宁青铜塑像的正面和两侧摆满了一束束鲜花:郁金香、牡丹、
康乃馨、紫藤、菊花、满天星……鲜艳的花朵层层叠叠,堆满了塑像的底座平台
和台阶。如果说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化的精神支柱,那么从今天开始,巍然屹立的
叶赛宁塑像,便象征着叶赛宁是普希金当之无愧的继承人了。据报道,除莫斯科
之外,还有14尊叶赛宁塑像值诗人诞辰100 周年之际,在其他城市矗立起来。
    叶赛宁生前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就我所见,还是莫斯科最美好。”
坐落在莫斯科斯特罗车诺夫斯基胡同第24号的一座两层房屋便是1912年叶赛宁第
一次到莫斯科时居住的地方。如今,在诗人诞辰100 周年之际,这里已被装修一
新,成为“叶赛宁纪念馆”了。这是一座古朴素雅的两层楼房,上层的走廊两侧
的墙壁上悬挂着诗人不同年代的照片和手稿。随着纪念馆负责人的引导,我们依
次参观了各个展室。这里有叶赛宁坐过的方凳、用过的台灯、戴过的礼帽,一切
都使人觉得,似乎诗人是刚刚离去的。玻璃柜和玻璃镜框里的展品之中最引我注
目的,是诗人献给挚友谢尔盖。克雷奇科夫的那首名诗的手稿《我不惋惜,不呼
唤,不哭泣》。该诗结尾的一节表达了诗人的历史观和泰然处世的美好心灵:在
这个世界上我们大家都要消失,从枫树上悄然飘落叶片铜币……
    但愿你永远幸福如愿,即使是风华正茂,抑或面临死期。
    参观结束时,热情的主人送给我们每位代表一张盖有以诗人头像为背景的
“叶赛宁纪念馆”印章的邮卡。这邮卡是俄罗斯联邦邮电部旨在纪念诗人诞辰100
周年而专门印制的,共8 万张。邮卡的右上角,作为邮票,是以金秋白桦树为背
景的诗人头像,左上方为《四旬节》一诗的插图:红鬃马驹欲追赶火车……
    最后,主人微笑着把留言簿放在我的面前。我提笔用俄文留言,意思是:
“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叶赛宁从农村来到莫斯科的全部生活,加深了对诗人的了
解和感性认识。由衷感谢你们的盛情接待!”
    参观叶赛宁故居博物馆,对出席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代表来说,是这次纪念活
动的重要内容之一。10月3 日,我们的专车开往距莫斯科169 公里的诗人的故乡
康斯坦丁诺沃村。是日晴和日丽,路边是一片望不到边沿的森林,参天的密密枞
树仿佛使你又置身于列车穿越西伯利亚的森林地带,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我的
思绪又回到50年代中期:第一次出国留学,列车过了边境,“接客的人走近车厢
/ 请到下面休息/ 就像在家里一样……”(艾青诗句)。森林,草原,贝加尔湖,
列车昼夜铿锵作响……
    除了森林便是草原,传统的俄罗斯圆木房屋散落其间,可说是典型的俄罗斯
田园风光。大约两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1895年10月3 日,叶赛宁出生在梁赞省库兹敏乡康斯坦丁诺沃村的一个农民
家庭里。这村庄坐落在奥卡河右岸,村中那座教堂的拱顶以及方形白色的钟楼,
乃是该村的突出标志。诗人祖宅的窗户面对着广阔的草原,而草原的后面则是森
林,带状的奥卡河蜿蜒在无垠的草原上。从远处望去,风光旖旎,河面泛着天空
的蔚蓝,既给人一种宁静、恬适的感觉,又令人心旷神怡。这奥卡河是天生一条
抒情的河,有史以来就充满了诗的素材。我们从叶赛宁诗作中得知,诗人当年就
在这岸边伫立、倚着白桦,等待和观赏着雾霭中呈现的船影和幻奇变化,诗的创
作灵感也随之而来。当年,这蓝色的带状的奥卡河,这薄雾迷濛的草原,这零落
叶片微微颤动的白桦树,曾唤起叶赛宁多少创作的激情!
    而今,叶赛宁的祖宅已被精心重建和装饰,成为国家级的文学保护单位,每
年都吸引着千千万万国内外游客和参观者前来拜谒和参观。人们在诗人故乡追寻
诗人当年的踪迹,感受激发诗人创作灵感的大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氛围。
    我们在叶赛宁祖居的门前和叶赛宁塑像前与前来参观的一批小学生合影留念
;我们以停靠在奥卡河岸码头上的白色“叶赛宁号”游轮为背景留影……
    有意思的是,当我把拙著《叶赛宁传》赠送给叶赛宁故居博物馆时,年轻的
馆长立刻取出1992年9 月13日我第一次拜访时的留言簿,让我看自己那时的留言。
我匆匆录下了当时的即兴“随感”:我专程从遥远的中国来到这里,来到伟大俄
罗斯抒情诗人的故乡,
    只是为了呼吸一下这片土地的清新空气,只是为了看看美丽的奥卡河如何流
淌。
    清新的空气仿佛告诉我:谢尔盖。叶赛宁永远活在世上;碧蓝的河水仿佛告
诉我:这就是诗人心中抒不尽的篇章。
    当年,康斯坦丁诺沃村庄园主库拉科夫的女儿丽吉娅。伊万诺夫娜。卡申娜
曾与叶赛宁有过一段恋情,后来还成为叶赛宁同名长诗《安娜。斯涅金娜》女主
人公的原型。为此,卡申娜在康斯坦丁诺沃的这座祖居,成为十月革命后该村保
留下来的惟一一座地主庄园。如今,已成为重点保护的对象,而为配合叶赛宁诞
辰100 周年的纪念活动,已被粉刷一新,正准备恢复当年卡申娜生活在其中的设
施和原貌,使参观者感受到长诗《安娜。斯涅金娜》女主人公的生活氛围。经过
整修和内部装饰的卡申娜故居,即将以新的面貌向参观者开放。我们在二层的客
厅驻足,负责这一博物馆的中年妇女向我们介绍,当年叶赛宁常常被邀请前来做
客的地方就是这里,面前的这架油光乌黑的钢琴正是卡申娜借以抒发内心情感的
工具……
    为纪念叶赛宁诞辰100 周年,俄罗斯联邦梁赞省特制一枚金属珍藏纪念章。
它的正面是诗人浮雕像,背面是叶赛宁赞美祖国的诗句和俄罗斯典型的田园风光,
凹凸突出,富有立体感。梁赞省年轻的省长亲自将纪念章赠予我们出席“国际学
术讨论会”的每一位代表。不消说,这是最为珍贵的礼物!
    在六天的时间里,我有机会和出席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各国代表广泛接触与学
术交流,结识了不少新的国际朋友,其中包括俄罗斯的扎哈罗夫、尤索夫、科舍
奇金、古谢娃、卡尼约夫、南斯拉夫的西比诺维奇和日本的扇千惠小姐等等,这
些学者都是叶赛宁诗歌创作研究领域里硕果累累的专家。
    这次学术讨论会结束之后,我又被莫斯科州塔尔多姆地区召开的以“两个谢
尔盖,两个朋友”为主题纪念叶赛宁诞辰100 周年、克雷奇科夫诞辰106 周年的
隆重会议。在三天的时间里,除了学术会议、圆桌会议,还有参观访问,最后是
告别宴会和舞会。那热情友好的待客氛围,那认真探讨问题的学术空气,令我情
不自禁地想到了50年代……
    两次学术会议期间,我所接触到的各国代表都对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怀有深
厚的感情和兴趣,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庞大科研队伍以及广泛深入研究的课题范
围表示由衷的钦佩和赞赏。而会后的三天时间里,我接触了不少普通俄罗斯居民,
深深感到他们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关注,为中国人民取得的
成就由衷地高兴。
    此次俄罗斯之行,虽然行色匆匆,浮光掠影,却也深深感到对我来说属于第
二祖国的明显变化:克里姆林宫墙外的马涅什广场昼夜施工的地下商城已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