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南北朝鲜的紧张关系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如果南方在
美国的支持下进行军事挑衅,北方后发制人,也要诉请武力。
毛泽东告诉金日成,原来他考虑的是首先解放台湾,在此之后再解决朝鲜问题,
那样中国将会更充分地援助北朝鲜。现在既然形势变了,“如果美国军队参加战争,
中国就会派出军队支援北朝鲜的。”并明确说:“我们这里打算在鸭绿江边摆上三
个军。帝国主义如果不干涉,没有妨碍;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也
不管;如果过了三八线,我们一定打过去!”
6月17日,美国国务院特别助理杜勒斯到汉城,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森、参谋长联
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到东京,就远东局势的发展作出估计。杜勒斯在南朝鲜自信十
足地宣称:“没有任何敌人能够挡得住你们,不论它多么强大。可是,我希望你们
将作进一步的努力,因为你们显示出巨大力量的时候已经不远了。”
6月19日,自恃有美国支持的李承晚在南朝鲜“国民议会”上公然表示,要在热
战中,也就是用武力去赢得胜利。
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
再说台湾岛上的蒋介石,这时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困境之中。
朝鲜战争爆发前的这段日子,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伤心最痛苦的日子。海南岛、
舟山丢失后,台岛人心惶惶,就是他下令枪毙了陈仪、吴石几个大人物也没能镇住
人心。杜鲁门、艾奇逊在等着看他的笑话。苏联代表马立克提出在联合国驱逐台湾
代表,将席位归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为抗议国民党人还占据席位而退出了会场。
海峡对岸,中共两个兵团的大军在每天登船操习水战。有的报纸已经用“坐待毙命”
来形容蒋介石的命运了。
6月25日,星期天,早上了点过后,蒋介石像往常一样翻阅报纸、用早餐。负责
简报的蒋经国急匆匆地拿着两份材料走进聚,进门就说:“打起来了,在三八线打
起来了!”
蒋介石赶快接过材料扫了一眼,上面列着通过国际电讯零星片断收到的消息:
“李承晚守军与北韩斯大林战车在三八线激战……”蒋介石顿时激动起来,连脸色
都有点胀红,眼睛都亮了:“经国,加紧与驻汉城的邹大使联系。”
蒋介石望眼欲穿的第三次世界大战,难道真的降临了吗?当晚10点钟,台北才
接到驻汉城大使邹毓麟发来的第一封电报,半小时后。又接到第二封电报,报告使
馆应变情况及战况进展。过了午夜,又接到第三封电报,报告邹毓麟与南韩政府及
美国使馆联系情况,并反映了南韩亟需外援的情势,还报告大使馆必要时拟撤往釜
山。
蒋介石对于朝鲜战争的初步反应,和邹毓麟的研究判断大致相同。邹毓麟记述
说:
韩战陡起,所谓“置诸死地而后生”,因祸得福,反得死里逃生。韩战对于台
湾,更是只有百利而无一弊。我们面临的中共军事威胁,以及友邦美国遗弃我国,
与承认匪伪的外交危机,已因韩战爆发而局势大变,露出一线转机。中韩休戚与共,
今后韩战发展如果有利南韩,亦必有利我国,如果韩战演成美俄世界大战,不仅南
北韩必然统一,我们还可能会由鸭绿江由东北而重返中国大陆。如果韩战进展不幸
而不利南韩,也势必因此而提高美国及自由国家的警觉,加紧援韩,决不致任令国
际共党渡海进攻台湾了。
当天,蒋介石还收到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从东京发来的急电,询问蒋能
否派一个军赴朝作战。同时,麦克阿瑟又向台湾派出以费尔德上校为首的“远东军
驻台湾军事联络组”。
6月26日,天还没亮,蒋介石就致电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对南朝鲜战事深表关切。
接着,蒋介石在阳明山庄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出兵赴朝问题。军方的首领反对出兵,
可是王世杰、叶公超等文官却认为这是政治上的一个难得的机会,应该出兵。经过
4个多小时争论,会议通过了出兵朝鲜的决定。
此时,邹毓麟又从汉城来电报告:南朝鲜急需外援,必须特别迅速,否则缓不
济急;而外援之中最可能的,第一是美国,第二就靠台湾了,如果没有及时的外援,
汉城固不必说,整个朝鲜半岛,势必在两周内完全落人北韩共军之掌中。当日,蒋
介石拍板出兵后,立即向李承晚驰电声援,并表示将采取有效步骤进行援助,其中
包括派遣主力52军附加第13师共33000人出兵朝鲜,直接参战,并立即着手准备。台
湾当局还按照蒋介石指示给美国国务院提出要求参加朝鲜战争的备忘录,声称这些
部队将携带“中国自己手中所有的最优良的装备,台湾将派C46式运输机20架运送这
些部队,而且这些部队可在5天之内准备就绪,候命待发”。
由于时差的关系,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人正在过周末。杜鲁门想放松一
下,到密苏里老家去了。不料只吃了一顿合家晚餐,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将当晚的家
庭欢乐气氛一扫而光。电话是国务卿艾奇逊打来的:“总统先生,我刚得到极其严
重的消息,朝鲜燃起了战火……”
经过一阵忙乱之后,杜鲁门只好中断休假,集合他的随从人员,于25日傍晚乘
飞机赶回了华盛顿。
白宫此时正在修缮。杖鲁门在从机场驱车驶往布莱尔大厦的路上,听取了国务
卿艾奇逊、国防部长约翰逊的简短汇报。到达布莱尔大厦后,杜鲁门来不及吃饭,
立即召来13位负责全国军事与外交的高级官员开会。
很奇怪,讨论朝鲜战争的会议一开始就偏离了正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
德雷首先宣读麦克阿瑟将军提交的关于台湾问题的长篇备忘录,而并不是讨论朝鲜
的战况。与会者听到的是麦克阿瑟急切地呼吁杜鲁门改变元月份所宣布的美国无意
保护台湾的政策。麦克阿瑟再次将台湾比作“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和潜艇供应船”,
认为把它拱手让给一个不友好的政权“对美国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麦克阿瑟表
示愿意甚至迫切希望访问台湾作一番调查,以确定为保卫这个岛屿对“军援的需求
和限度”。艾奇逊暗暗嘀咕:这些鹰派不是想借朝鲜战事在台湾问题上向总统施加
压力吗?
布莱德雷发言完毕,正好总统管家来招呼进晚餐,会议便改在餐桌上进行。总
统表示愿意倾听对局势的任何见解,他暂时无意作出任何重大决定。接着,艾奇逊
介绍了朝鲜战场混乱而尚不明朗的当天局势,提出了经国务院与国防部官员讨论的
三项建议:一、向南朝鲜运送军援计划外的武器装备;二、动员空军掩护美国侨民
撤退;三、命令驻菲律宾的第七舰队向北移动,以阻止中共军队进攻台湾,同时劝
阻蒋介石不要采取任何针对大陆的行动,不允许麦克阿瑟对台湾作调查性访问。艾
奇逊指出,美国不应和蒋介石搞得太热乎。他认为,台湾前途将由联合国决定。
杜鲁门这时插话:“或者由对日和约来决定。”
海军上将谢尔曼也发言认为应该约束蒋介石。
国防部长约翰逊提出对麦克阿瑟也应严加管柬,“以免使他的权限过大”。
第二天,在朝鲜战场上,南朝鲜军队一触即溃,北朝鲜军队进逼汉城。李承晚
率高级助手仓皇南逃,还传来了他将到日本建立“流亡政府”的消息。艾奇逊大吃
一惊,在傍晚了点多打断了杜鲁门的晚餐,告之朝鲜局势极为严重。杜鲁门说:“
晚上9点开会。”于是,出席昨天会议的原班人马又坐到了布莱尔大厦的红木圆桌四
周。会议决定,美国空军和海军将同北朝鲜人作战。会上,杜鲁门表示将推翻元月
份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
6月27日,杜鲁门就朝鲜战争发表公开声明,内中涉及台湾问题,粗暴地干涉中
国内政。声称:
鉴于(中国)共产党军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到太平洋区域的安全,并威胁
到在该区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之,本人已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
对台湾的任何攻击,并且本人已请求台湾的中国政府停止对大陆的一切海空活动。
与此同时,杜鲁门婉言谢绝了蒋介石派兵去朝鲜参战的要求。他说:“我们必
须小心谨慎,不要引起一场全面的亚洲战争。”
不管怎么说,焦头烂额的蒋介石这下松了一口气。
美国政府这种任意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错误决策和野蛮行径,理所当然
地激起中华民族的极大愤慨。
对于美国的行动,毛泽东立即作出强烈反应,号召“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
衅”。但在内部指示中,中共中央不能不承认:自己没有与美国现代化的海军进行
海上较量的可能,“形势的变化给我们打台湾添了麻烦,因为有美国在台湾海峡挡
着”,只好把“打台湾的时间往后推延”。
正是:
有心栽花花不发,
无意插柳柳成荫。
未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文分解
(第三部) 第三十回
出兵朝鲜彭德怀临危受命 反攻大陆胡宗南主动请缨
话说1950年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机器,通过了武装干涉朝鲜的决议。随后,
美国纠集十几个国家的军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扩大入侵朝鲜的战争。
7月31日,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兼刚任命不久的朝鲜战场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访问
台湾,受到蒋介石夫妇和陈诚、孙立人等军政要人的隆重欢迎。麦克阿瑟对蒋介石
大加颂扬:“他抵御共产党统治的不屈不挠的决心,使我对他极为敬重。他的决心
同美国人的公共利益和目标并行不悼,那就是,太平洋地区的人民都应自由,而不
是被奴役。”
在麦克阿瑟离开台湾的第三天,也就是8月4日,他的副参谋长福克斯自东京飞
抵台北,担任麦克阿瑟总部驻台北军事联络组长,和他同来的军官有26人之多。同
一天,美国第13航空队司令膝纳,也率领其喷气式飞机大队,呼啸着飞抵台北。那
是台湾人头一次见到先进的喷气式飞机。
9月15日,麦克阿瑟秘密从日本和太平洋地区调遣了7万余人的陆、海、空军兵
力,乘朝鲜人民军南进到洛东江边受阻、后方交通供应断绝之机,由他亲自指挥,
在200多艘舰艇和500多架飞机支援下,在朝鲜的西海岸仁川港登陆,向北推进,并
向中国东北进行轰炸扫射。
9月30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
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
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0月1日,在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节期间,美军先后从陆上和海上越过三八线,
形势急剧恶化,朝鲜人民军危在旦夕。金日成发来求援急电。毛泽东十分焦急,围
绕着中国出不出兵、由谁挂帅,在中南海颐年堂连续召开政治局会议。
带兵到国门之外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