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 >

第61部分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第61部分

小说: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比韩战中还要猛烈。” 
  他向上级建议:“今后大陈的防务,已无法确保,应该撤出大陈。” 
  解放军攻占一江山岛后,火炮射程可以覆盖大陈岛,加上空中轰炸的优势,大 
陈已经指日可下。台湾当局国防部长在台北急访美国兰金大使,要求第七舰队介入 
大陈战斗,还要求美国空军给大陈岛守军以空中支援。艾森豪威尔要求蒋介石放弃 
大陈等岛,美国提供海空掩护让大陈守军撤退。为了避免中美军事冲突,杜勒斯将 
此事通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希望其劝说中共在国民党军撤退时不要加以攻击。 
  于是,毛泽东于2月2日给国防部长彭德怀写了一信: 
  彭德怀同志:在蒋军撤退时,无论有无美(舰)均不向港口及靠近港口一带射击, 
即是说,让敌人安全撤走,不要贪这点小便宜。 
  再说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不可能以更多力量来解决台湾问题。直到1952 
年朝鲜停战后,特别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后,台湾问 
题才又被中共中央郑重地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考虑到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央 
开始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1954年8月12日,周恩来在中央统战部召集的民主人士座谈会上提出:“凡愿从 
台湾回到祖国的,我们是既往不咎……大家都有朋友在台湾,可以向他们做宣传工 
作。” 
  8月15日,周恩来在宴请外国客人时,再次强调了这一精神:“跑到台湾去的人 
是愿意回来的。如果回来,我们都将以宽大政策对待他们。” 
  9月25日,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宣传方针明确提出:“任何人都允许弃暗投 
明,回到大陆来与家属团聚。” 
  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印尼参加由29个亚非国家参加的万隆会 
议。毛泽东指示周恩来:“可相机提出在美国撤退台湾和台湾海峡的武装力量的前 
提下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能。” 
  周恩来在会上郑重声明: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是美国造 
成的。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缓和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的问题, 
但任何谈判都丝毫不影响中国人民行使自己的主权——解放台湾的行动。中国人民 
有权用一切方法解决台湾问题,包括和平解决的方法。 
  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召开,周恩来在会上明确宣布:“中国人民解 
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 
件下,采取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1956年,中国即将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不仅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 
而且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加进来。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对台湾的政策相应地 
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并且愿意同蒋介石进行第三次合 
作的思想,更加明确起来。 
  这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凡是能够团结的,愿意站在 
我们队伍里的人,都要团结起来,不管他过去是做什么的。比如台湾,那里还有一 
堆人,他们如果是站在爱国主义立场,如果来,不管个别的也好,部分的也好,集 
体的也好,都要欢迎他们为我们的共同目标奋斗。” 
  1月30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在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对台湾的方针和 
政策。他强调:“凡是愿意回到大陆省亲会友的都可以回到大陆上来;凡是愿意走 
和平道路的不管任何人,也不管他们过去犯过多少罪过,中国人民都将宽大对待, 
不咎既往;凡是在和平解放台湾这个行动中立了功的,中国人民都将按照立功大小 
给以应得的奖励。” 
  为将中国共产党对台的新政策传递到台湾,3月16日,周恩来在会见即将赴台的 
有关人士时,请他捎话给海峡对岸的蒋介石:“我们从来没有把和谈的门关死,任 
何和谈的机会我们都欢迎。我们是主张和谈的,既然我们说和谈,我们就不排除任 
何一个人,只要他赞成和谈。”周恩来还强调:“蒋还在台湾,枪还在他手里,他 
可以保持,主要的是使台湾归还祖国,成为祖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一件好事。 
如果他做了这件事,他就可以得到中国人民的谅解和尊重。” 
  到了6月,中共中央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又有新的发展。周恩来在一届人大 
三次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提出:“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 
骤和条件,并且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适当 
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至此,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工作从一般号召进入具体寻求接触和协商的阶段。 
  10月间,毛泽东、周恩来会见有关人士。毛泽东在谈话中表示:如果台湾回归 
祖国,“一切照旧”,台湾“现在可以实行三民主义,可以同大陆通商,但是不要 
派特务来破坏,我们也不派‘红色特务’去破坏他们;谈好了可以订个协议公布。” 
“台湾可以派人来大陆看看,公开不好来可以秘密来。”毛泽东还说:“台湾只要 
与美断绝关系,可派代表回来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就这个问题, 
周恩来还作了具体的说明:蒋经国等安排在人大或政协是理所当然的。蒋介石将来 
总要在中央安排。台湾还是他们管,如果陈诚愿意做,蒋经国只好让一下做副的。 
其实陈诚、蒋经国都是想干些事的。陈诚如果愿意到中央工作,不在傅作义之下, 
蒋经国也可以到中央工作。周恩来还表示:“如果目前台湾方面有难处,我们可以 
等待,希望蒋氏父子和陈诚也拿出诚意来。”当场,周恩来指示中央对台办公室负 
责人通知有关方面,对蒋介石、陈诚等人的祖坟加以保护,对其尚在大陆的亲属注 
意照顾。 
  1957年4月16日,周恩来为来访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举行盛 
大宴会,周恩来向伏罗希洛夫介绍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时说:“国共两党过去 
已有了两次合作的过程了。”毛泽东紧接着说:“我们还准备第三次合作。” 
  第二天,《人民日报》刊出这条消息,标题为“毛主席说,我们还准备第三次 
国共合作”。 
  后来,毛泽东对此问题更是语出惊人:“台湾是蒋介石当总统好?还是胡适好? 
还是陈诚好?还是蒋介石好。但是国际活动场合,有他我们就不去,至于当总统还 
是他好……十年、二十年会起变化,给他饭吃,可以给他一点兵,让他去搞特务, 
搞三民主义。” 
  毛泽东为什么选择蒋介石?主要在于蒋介石在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方面,是毫 
不含糊的。 
  此后,对台湾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效,不少著名的国民党要人,或 
在中共中央宽大政策的感召下毅然返回大陆,或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和平统一 
的支持和向往。蒋介石等人虽然仍是疑心重重,总的说来取抵制态度,但也通过各 
种秘密方式试探性地与大陆方面进行接触。不过,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立刻往回 
缩。 
  却说1949年参加过北平和谈的南京政府代表章士钊在谈判破裂后,留下来参加 
新政协工作,建国后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经常奔走于北京、香港之间,利 
用滞留在香港的一些国民党故旧,沟通与台湾的关系。当他看到1955年4月24日《人 
民日报》刊登的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关于“中国政府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 
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的发言后,更增加了做统战工作的信心,于是向周恩来 
主动请缨去香港,找他过去的一些朋友做蒋介石的工作,以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毛泽东、周恩来同意章士钊的请求,为此,中共中央专门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 
信中倡导第三次国共合作,并提出了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办法: 
  第一,除了外交统一于中央外,其他台湾人事安排,军政大权,由蒋介石管理; 
  第二,如台湾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中央政府可以拨款予以补助; 
  第三,台湾社会改革从缓,待条件成熟,亦尊重蒋介石意见和台湾各界人民代 
表进行协商; 
  第四,国共双方要保证不做破坏对方之事,以利两党重新合作。 
  信的结尾说:“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信中用这样的字句,显 
然是想告诉蒋介石他所魂萦梦绕的“慈庵”、“丰镐房”这些故乡景物均完好无损, 
并不像港澳某些报纸所说“蒋氏墓庐已在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的运动中荡然无存”。 
  1956年春,在周恩来具体安排下,章士钊带着中共中央的信,到香港会见了台 
湾派在香港负责国民党宣传工作、主持《香港时报》的许孝炎。许与章士钊是同乡, 
抗战时期在重庆同为国民参政员,交往密切,关系颇好。这次重逢,分外亲热,感 
叹不已。章士钊向许孝炎谈了中共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设 
想与诚意,并拿出中共中央的信,委托他亲手转交。许孝炎即从香港飞往台北,直 
接到蒋介石的总统府,亲手将中共的信交给了蒋介石,并将与章士钊交谈的情况作 
了报告。 
  蒋介石看了信,默然无语。许孝炎只好退出。 
  正是: 
    故园盛景依然在, 
    缘何孤岛独徘徊? 
  未知后事如何,请听下文分解。 
 
(第三部)     第三十二回 
曹聚仁坦率问虚实 宋宜山谨慎试深浅     
   话说1956年7月1日,罗湖桥海关,从香港那边匆匆过来了一个50多岁的男子, 
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迎了上去。握手寒暄后,他们上了一辆在那里等候的轿车。 
  这位香港来客,就是集作家、教授、记者于一身的曹聚仁。专门迎候他的是北 
京派来的中联部的徐主任。 
  曹聚仁是浙江省浦江县人,久罕盛名。他虽说是个做学问的文化人,却与各方 
的高层人物有很深的交情,因而被称为“谜一样的人物”。他年轻的时候,被称为 
章太炎大师的高足,又是鲁迅的朋友,著有《鲁迅评传》、《鲁迅年谱》等书。抗 
战时期,他担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常到新四军战地采访,成为叶挺的座上宾, 
并与陈毅结成至交。后来在赣南担任《正气日报》主笔、总编辑,与在赣南主政的 
蒋经国成了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蒋经国曾说过:“知我者,曹公也。”正是这种 
特殊的身份,使曹聚仁成了国共两党重开谈判的穿针引线人。 
  他在广州稍事休息就直飞北京。不知道曹先生为什么选择7月1日这个在中国很 
特殊的日子从香港过来?连日来,海外华人各界,无论其政治信仰如何,都正为3天 
前周恩来在北京的演讲激动、兴奋,并生发出很大的期望。 
  6月28日,周恩来在中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上,传达出了新的信息: 
  “我国政府曾经再三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 
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