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 >

第64部分

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家璧┃江苏松江│1908-  │ 上海光华大学 │
│ 编辑 │ 大陆 │     ┃┠───╂────┼─────┼
────────┼───────┼────┼────┼─────┨。。 
┃赵超构┃浙江瑞安│1910-1991│  中国公学  │       │


新闻 │ 大陆 │ 右派 ┃┠───╂────┼─────┼──
──────┼───────┼────┼────┼─────┨┃潘
光旦┃江苏宝山│1899-1697│  清华大学  │  美国  │。。 社
会学│ 大陆 │ 右派 ┃┠───╂────┼─────┼──
──────┼───────┼────┼────┼─────┨┃蔡
维藩┃江苏南京│1898-1971│ 南京金陵大学 │  美国  │。。 世
界史│ 大陆 │     ┃┠───╂────┼─────┼──
──────┼───────┼────┼────┼─────┨┃刘
大杰┃湖南岳阳│1904-1971│        │       │ 文
学 │ 大陆 │     ┃┠───╂────┼─────┼───
─────┼───────┼────┼────┼─────┨┃楼邦
彦┃浙江鄞县│1912-1979│  清华大学  │  美国  │ 法学
│ 大陆 │ 右派 ┃┠───╂────┼─────┼─────
───┼───────┼────┼────┼─────┨┃钱能欣┃
浙江湖州│1917-  │  北京大学  │  法国  │国际问题│
大陆 │     ┃┠───╂────┼─────┼───────
─┼───────┼────┼────┼─────┨┃钱清廉┃
│     │        │       │    │
│     ┃┠───╂────┼─────┼────────┼─
──────┼────┼────┼─────┨┃钱歌川┃湖南湘潭│
1903-  │ 日本某大学 │  英国  │ 文学 │ 美国 │
┃┠───╂────┼─────┼────────┼───────。。 
┼────┼────┼─────┨┃钱端升┃上海市│1900-1900│
清华大学  │  美国  │。。 政治学│ 大陆 │ 右派 ┃┠─
──╂────┼─────┼────────┼───────┼──。。 
──┼────┼─────┨┃钱钟书┃江苏无锡│1910-  │  清
华大学  │  英国  │ 文学 │ 大陆 │     ┃┠──
─╂────┼─────┼────────┼───────┼───。。 
─┼────┼─────┨┃鲍觉民┃安徽巢县│1909-  │  中央
大学  │  英国  │经济地理│ 大陆 │     ┃┠───
╂────┼─────┼────────┼───────┼────。。 
┼────┼─────┨┃戴文塞┃福建漳州│1911-1979│  燕京大
学  │  英国  │。。 天文学│ 大陆 │     ┃┠───╂
────┼─────┼────────┼───────┼────┼。。 
────┼─────┨┃戴世光┃天津市│1908-  │  清华大学
│  美国  │。。 统计学│ 大陆 │     ┃┠───╂───
─┼─────┼────────┼───────┼────┼───。。 
─┼─────┨┃戴镛龄┃江苏镇江│1913-  │        │
英国  │外国文学│ 大陆 │     ┃┠───╂────┼─
────┼────────┼───────┼────┼────┼─。。 
────┨┃韩德培┃江苏如皋│1911-  │ 东南中央大学 │美
国、加拿大│ 法学 │ 大陆 │ 右派 ┃┠───╂────┼
─────┼────────┼───────┼────┼────┼。。 
─────┨┃萧 乾┃北京市│1910-  │  燕京大学  │


英国  │ 文学 │ 大陆 │ 右派 ┃┠───╂────┼─
────┼────────┼───────┼────┼────┼─。。 
────┨┃萧公权┃江西泰和│1897-1981│  清华大学  │
美国  │。。 政治学│ 台湾 │     ┃┠───╂────┼─
────┼────────┼───────┼────┼────┼─。。 
────┨┃顾翊群┃江苏淮安│1900-  │  北京大学  │
美国  │。。 经济学│ 台湾 │     ┃┠───╂────┼─
────┼────────┼───────┼────┼────┼─。。 
────┨┃储安平┃江苏宜兴│1910-1966│  光华大学  │
英国  │ 新闻 │ 大陆 │ 右派 ┃┗┻┷
┷┷┷┷┷。。 
┛①本表资料主要来源于:

王明根主编《辛亥以来人物传记资料索引》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年12
月出版。陈旭麓、李华兴主编《中华民国史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
8 月出版。陈荣富、洪永珊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浙江大学
出版社1990 年3 月出版。李盛平主编《中国近代人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
版社1986 年12 月出版。桥川时雄主编《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日文版)
中华法令编印馆昭和15 年(民国29 年)出版。《文史资料选辑》,中国文史
出版社。《传记文学》第1-54 卷,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社。《中国人名大辞典》
(当代人物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年出版。《民国史大辞典》中国广播电
视出版社1992 年出版。《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1-11 集,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3 年出版。高增德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1-10 集,山西人民出
版社1983 年版。《清华校友通讯》复12 期。

从复刊后的《观察》看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心态

很久以来,在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理解和评价上,我一直处于一种
困惑的地步。

这种困惑主要来自于1949 年后许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突然
转变。对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57 年的变化和违心之论,我想多数人是
能够设身处地予以理解的,对他们的言论和行为,后人不必责之过苛。但对
1949 年后的突然转变,我觉得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至少我们可以提出
以下几个问题:一、这种转变是真诚的,还是被迫的?二、1949 年以前,
他们为什么能够保持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三、对新执政者的屈服来自
于理性的分析,还是天然的保护本能?四、信仰执著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在对国共两党的评价中,感情和理性的选择为什么会产生偏差?等等。我想
通过1949 年11 月1 日复刊后的《观察》及储安平个人的选择来思考这些问
题。

一、《观察》的复刊

《观察》是1946 年9 月1 日在上海创刊的。它的前身是1945 年在重
庆创办的《客观》周刊。《观察》1948 年12 月24 日被国民党查封,实际存


在了不足3 年时间。《观察》此前的办刊宗旨、风格、言论特色都完全体现
了当时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它言论的大胆、文风的犀利、关
心民族文化建设和国家前途的赤诚之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一直认
为《观察》周刊的诞生和短暂存在,是西方新闻思想在古老中国的成功实践。

《观察》1948 年底被迫停刊,到1949 年11 月1 日复刊,其间仅有10
个月的时间,但这10 个月,却是至关重要的,其间发生的重大变化给中国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带来了无穷的困惑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一个新时代的到
来,使他们强烈的民族情感得到暂时的慰藉,连年战乱,外敌的入侵,经济
的崩溃,人民的苦痛,使他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理得到了满足,但矛
盾也在此时产生了。

1949 年以前,多数受过欧美教育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理智上对于国
共两党都有清醒的评价,但历史的发展却使这些清醒的言论和具体的行为之
间出现巨大反差。1946 年至1948 年间,在《观察》上曾围绕“自由主义往
何处去”的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参预论战的还有当时的《大公报》(上
海)《中建》《世纪评论》等杂志,杨人楩、张东荪、施复亮、李孝友、朱光
潜、邹文海、杜迈之等都写了文章。今天当我作为研究者重读他们当时对自
由主义的理解和评价时,很为他们的理智和清醒所震惊,他们对国共两党的
评价,从总体看,对国民党的评价要高于共产党,我这里的评价侧重于在文
化精神上,而不包括他们管理国家的行政方式和最终结果。储安平《中国的
政局》中的言论是为人熟知的,杨人楩曾在《观察》上写过一篇《国民党往
何处去?》的文章,后储又请杨写一篇《中共往何处去?》,杨最终未作,
但却给储写了一封《关于〈中国往何处去?〉》的长信。信是1947 年9 月28
日写的,请留意这个时间。杨在信中说:“保留‘争论’并非终止‘争论’,
因为自由主义者始终是不能接受共产主义的”'1'。不必多引,类似的言论,
在当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文章中几乎随处可见。甚至还有更绝对的。张东
荪曾说过:“要我在法西斯与共产主义之间作一选择,无异于要我在枪毙与
死刑之间作一选择”'2'。当年浙大外文系主任余昆珊则有言:“共产党来了,
我就自杀”'3'。许多事实使我们实在难以相信1949 年后他们的突然转变是
真诚的。在这里我想请人们注意“青年信仰”这个问题。“青年信仰”是指
一个人在他整个人生观尚未确立之前所自觉选择的一种人生信念,一般说
来,信仰的形成要受到个人的性格、家庭环境。教育程度(包括传统教育和
留学背景)等等的制约,从其年龄上看,当在二十五岁以前。“青年信仰”
可以作为我们判定一个人一生经历的主要标准。近年来,我们对许多年老的
知识分子产生敬重,实际源于他们的“青年信仰”,他们在晚年能保持清醒
的判断能力,也与他们的“青年信仰”分不开,如巴金、冰心、萧乾、施蛰
存等,近年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即是明显例证。如果以“青年信仰”为基本
出发点,反思许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突然转变,就会发现,这种转变是出
于政治的高压和人身的威胁。1957 年后知识分子的普遍沉默和士气的消失,
就是这个原因。也许有人会说,1949 年前,同样存在着政治的高压和人身
的威胁,为什么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49 年后表现绝然不同?难道在短短的
一两年时间内,会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将一大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青年信
仰”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