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布列斯特要塞 作者:[苏联] 谢·谢·斯米尔诺夫 >

第60部分

布列斯特要塞 作者:[苏联] 谢·谢·斯米尔诺夫-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莉季亚·涅斯杰尔丘克,当她十四岁的时候,在要塞激战的日子里,她曾同父亲在一起。
  两天之后,保卫战参加者来到布列斯特卫戍部队墓地,为烈士公墓献上了一个用鲜花做成的大花圈。这里埋葬着战后在废墟下发现的烈士的遗骸。花圈的带子上写着。“献给战斗的兄弟、牺牲的英雄——要塞保卫战战友敬献”。
  一个阳光灿烂、天气晴朗的日子,市体育场召开了群众大会,布列斯特的市民向来宾表示欢迎。成千上万群众挤满看台,在绿茵场上席地而坐。当要塞保卫战英雄们出现在场上时,响起了热烈的、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少先队员在号角声中齐步穿过体育场。他们向英雄们致敬,向他们献了鲜花,把自己的旗帜插在台边,不时轮流更换少先队的护旗人员。市党和苏维埃组织、企业和机关的代表讲了话。英雄们也讲了话,他们回忆当年,万分激动地感谢布列斯特人以这样的热情真挚地欢迎他们。不时有人从坐满群众的看台上走出来,跑过运动场,来到主席台前,为已经堆得象山一样的鲜花再添上一束,伸出手去同来宾们亲切地握上一握。
  群众大会结束后,成千上万的群众突然涌向运动场,把要塞英雄们团团围住。我看见几十只手抓住了马捷沃相,把他扔上了高空;我看见彼得·克雷巴被人们象荡秋千似地抛了上去;我看见妇女们围住拉伊萨·阿巴库莫娃问个不停。我们好不容易才穿过这怀着美好祝愿的人群,来到出口,但贵宾们乘坐的汽车却久久无法开动——它一直被人群紧紧包围着。
  第二天,我们离开布列斯特。临行前,布列斯特州执委会主席、白俄罗斯著名的游击队员之一、苏联英雄罗曼·纳乌莫维奇·莫丘尔斯基设宴招待要塞保卫战参加者。后来,布列斯特许多群众又到车站去为英雄们送行。当他们离开这座每个人都感到无比亲切、无比珍贵的城市时,带走的是对这短短几天的难以忘怀的印象,这些印象将终生铭刻在英雄们的记忆中。
  首都盛会,布列斯特之行,接着保卫战英雄各奔他乡,返回自己的日常工作岗位。他们接到了数不清的来信,他们经常给所在的市镇或村庄的工农群众做报告。从全国各地不断传来同布列斯特要塞英雄会见的消息。我国人民对英雄们的伟绩,给予了崇高的评价。
  苏联政府也对这一功勋给予了崇高评价。布列斯特要塞的领导者彼得·米哈伊洛维奇·加夫里洛夫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福明政委被追授予列宁勋章。布列斯特要塞英雄阿巴库莫娃、马捷沃相、维诺格拉多夫、科什卡罗夫等人荣获战斗红旗勋章。为了表彰烈士祖巴乔夫、沙布洛夫斯基、涅斯杰尔丘克、纳加诺夫的功勋,追授他们一级卫国战争勋章。要塞的许多其他保卫者分别被授予各种勋章和奖章。
第四章 加夫里洛夫少校的家庭
 
  就在保卫战英雄逗留在布列斯特的日子里,加夫里洛夫遇到了一件异常激动人心的事件,战友们也都为他高兴不已。
  一九四一年,在战争爆发之前,加夫里洛夫已经成了家。他的妻子叫叶卡捷琳娜·格里戈里耶夫娜,还有个十岁的养子科利亚。加夫里洛夫的妻子长年重病缠身:关节炎十分严重,有时一连好几个星期都起不了床。
  炮声一响,加夫里洛夫就抛下了家人,因为他知道:战争开始了。他嘱咐妻子给科利亚穿好衣服,带他躲进掩蔽部,自己立刻跑到团司令部,指挥手下的士兵。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见到妻儿。战后从俘虏营归来后,他多次来到布列斯特探问亲人的下落,后来又写了无数封信到处查访,但始终毫无结果。于是他以为妻儿已在要塞中亡故,或者跟别的指挥员的家属一样,后来在扎宾卡被杀害。一九四六年,当他在西伯利亚工作的时候,便又结了婚,现在跟第二个妻子玛丽亚·格里戈里耶夫娜生活在一起,住在克拉斯诺达尔。
  突然,十五年后,到了一九五六年,在要塞防卫战的英雄们重返布列斯特的日子里,一个女市民来到宾馆会见加夫里洛夫,告诉他说他的头一个妻子还在人世,现居布列斯特州的残废人之家。于是,他立刻通过有关方面查询。原来叶卡捷琳娜·格里戈里耶夫娜·加夫里洛娃果然在科索夫区的残废人之家。当晚加夫里洛夫驱车飞驰百余公里,到了布列斯特州的一个区中心科索夫。第二天早晨,他把自己的前妻带回了宾馆。
  叶卡捷琳娜·格里戈里耶夫娜·加夫里洛娃早已病入沉菏,整整四年一直完全瘫痪在床,四肢已失去运动功能。原来她跟儿子被希特勒分子抓去,装上车拉到波兰,后来又回到布列斯特州的一个村子里,不久科利亚就参加了游击队。
  加夫里洛夫得知他的儿子现在正在军队中服役,究竟在哪里,叶卡捷琳娜·格里戈里耶夫娜也搞不清楚:大约一年前她同儿予失去了联系。
  值得庆幸的是加夫里洛夫和他的妻子当天在布列斯特州执委会接到某部队首长的一封电报。他在报纸上看到要塞英雄到达布列斯特的消息,便通知加夫里洛夫,他的儿子尼古拉正在该部队服役,并把地址告诉了他。
  这真是双喜临门。保卫战的所有参加者都跟做父母的一样高兴。
  加夫里洛夫决定把叶卡捷琳娜·格里戈里耶夫娜带回克拉斯诺达尔。他没有跟我们一道动身,而是过了两天才带着妻子以及陪同她的护理员乘飞机回家。他的后妻象亲姐妹一样接待了叶卡捷琳娜·格里戈里耶夫娜,在以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一直对她精心护理。
  加夫里洛夫回到克拉斯诺达尔之后,给儿子所在部队发了一份电报,请求首长给假让他回家探亲。这个请求当然被批准了,于是尼古拉·加夫里洛夫这个军事训练的优秀分子、部队的优秀战士,便回到克拉斯诺达尔,见到了十五年来一直失散的父亲。他还带来了部队首长的一封信:他们邀请加夫里洛夫去做客,同他儿子的战友们见见面。加夫里洛夫欣然同意。尼古拉假期结束后,父子俩一块儿到了部队,布列斯特要塞英雄在那里逗留了几天,受到部队指战员亲切的接待。
  两个月后,尼古拉·加夫里洛夫服役期满,复员回到克拉斯诺达尔父亲身边。不幸的是他已不能再同自己的养母见面。叶卡捷琳娜·格里戈里耶夫娜由于多年重病,最后心脏也受到侵害,于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去世。
第五章 战友们的见证
 
  一九五六年夏秋我在全苏电台两次播讲了寻找布列斯特要塞英雄的经过之后,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信件。不久,来信的数量已超过三千封。其中有的就是一九四一年在布列斯特要塞战斗过的人。在这之前的两年半时间里,我在全国城乡各地要找到五十位左右保卫战参加者真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在广播之后的几个月中,把地址通知我的过去不知其人的要塞保卫者竟达三百余人之多。
  这些人万分激动地了解到,苏联人民并没有忘记他们于十五年前在古老的俄国要塞中立下的功勋,并对之表示了无比崇敬。他们有许多人以欣喜的心情在报上看到或在广播中听到自己的老战友、要塞英雄们的名字:加夫里洛夫、克雷巴、马捷沃相、阿巴库莫娃、菲尔……他们以亲切爱戴的心情在信中回忆了这些现在全国知名的战友的事迹。
  “我了解加夫里洛夫,”他战前时期的战友、列宁格勒后备役军官伊万·戈莫佐夫在信中写道,“他首先是一个正直的共产党负、有水平的团指挥员,他对自己、对下属都极为严格,热爱工作,不知疲倦,对战士象慈父般关怀,办事井井有条。加夫里洛夫是我师最优秀的团指挥员。我相信,如果不是布列斯特的那场悲剧,加夫里洛夫一定会成为卫国战争中一名誉满全国的战士。深夜他常常****攻读有关苏沃洛夫的著作,一大清早他又去督促下属部队起床训练。日间他组
  织全团军官学习,他常常引用苏沃洛夫的名言,他要求自己的下属要有丰富的知识,要他们多多到野外去操练。谁都知道什么事也瞒不过加夫里洛夫的眼睛。要是下边哪个部队有什么地方搞得不好,加夫里洛夫马上就会赶到现场,什么都瞒不过他,什么他都清楚。等到一天快要结束时,他却往往总好皱起眉头;沉思默想。他这是对过去的一天感到不满。常常可以听到他不满意的话语,比如觉得一天里事情干得太少,训练目的性不够明确,等等。加夫里洛夫希望能尽快把自己的部队训练好,去迎接未来的战斗。他对培养部属的事抓得很紧,因为他知道,激烈的战斗就在眼前。”
  “我所了解的加夫里洛夫少校,是一个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的指挥员,是一个善于理解人而又处事公正的教育者,”原四十四团战士、哈尔科夫的谢尔盖·杰明写道。“在我的记忆中,保存着许多团队生活和我个人生活中直接与加夫里洛夫的指挥活动相联系的事例。我是一个汽车驾驶员,常拉着团长到远近许多地方去。”
  “当我了解到加夫里洛夫的近况时,”杰明写道,‘你们真不知道我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为他比为我自己还高兴。果然他现在得到了应有的奖赏。我为他而自豪,因为他到底是我的团长。”
  “在收音机里,我听到原来指挥布列斯特卫戍部队的团长加夫里洛夫少校还活着,”原要塞保卫者伊万·切尔尼亚耶夫从新西伯利亚写信来说,”在要塞防卫战的日子里,我曾在他的指挥下作战。我认识加夫里洛夫同志,他作为英勇、刚毅、无畏地为社会主义祖国而战斗的榜样,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请向加夫里洛夫转致我诚挚的问候,祝他健康长寿。”
  过去的战友们也充满感情地回忆要塞最年轻的英雄——彼得·克雷巴。
  原三三三团中尉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萨宁在防卫战头几天曾在克雷巴战斗的地区领导防卫工作。他寄来了一封回忆当年的内容极为有趣的信。现在萨宁是鄂木斯克市一所绘图学校的教员。下面是他写的内容:
  “在所有的防守人员中,从最初的日于开始,就有两个低级炮兵军官和两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特别引起了我的重视,一个叫小彼得,是三三三团的学员,第二个孩子的姓名我现在已记不清楚。这些人是真正的勇士和英雄。正是他们在防卫战的最初日子里发现了弹药库。他们冒着冰雹般的枪弹和不停的轰炸运送子弹、机枪弹带和炮弹。小彼得·克雷巴!现在我才想起了他的名字。他是一个真正无畏的孩子。他跑进地下室,以部队的方式向我报告说:‘指挥员同志,我到二楼去过,那里什么都看得一消二楚!’他这一报告,提醒我组织观察的必要性。我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这个孩子进行观察,敌人一出现,立刻来报告。这个小家伙真是机智灵活,聪明伶俐:不论侦察也好,送子弹也好,哪用哪到!我待他十分担心,怕他遭到不幸,但他自从被我任命为通讯员之后,常常一离开就是一个来小时,有时时间还要长,每回都得带点什么消息回来,再不就搞点枪支弹药回来。”
  还有一个在这一地区作战的指挥员,现在是维亚兹马的养老金领取者瓦西里·索科洛夫。也回忆了小英雄的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