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命运:政治领袖们夺取权力大瞬间-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兵将宫门死死顶住,外边人声鼎沸。原来东宫齐王府两千精兵已经杀到,这次秦王府卫兵只来了百余人,加上常何的数百禁卫兵,怎能抵挡得住这两千人马,云麾将军敬君弘、中郎将吕世衡都已经战死。只有张公谨带着几十人关门死守。宫门厚重,二府卫军没带攻城器械,一时也无可奈何。秦王已在数名武将保卫下从别路回王府去了。
过了一阵,外边声音渐歇,隔着门缝一看,两千兵马竟然尽数退去。张公谨一见,脸色大变,喊道:〃速回王府救驾!〃尉迟敬德顿时一惊,连忙枭了李建成的首级,直奔秦王府而去。果然那二府卫军转攻秦王府来了,尉迟敬德冲到面前,将迎面几人挥刀砍倒,左手提起两颗人头,怒目圆睁,大声喝道:〃咄!你等试看这两个首级,乃是何人!〃众人一看,无不大惊失色,知道大势已去,各自逃命去了。
尉迟敬德入府拜见秦王。李世民看了二王人头,又是一声叹息,说道:〃事已至此,只能进宫去向父王请罪了。〃说是请罪,却带了数百骑兵,回奔玄武门。张公谨见秦王安然无恙,喜极而泣。进了玄武门,尉迟敬德转身道:〃如今不知圣上态度如何,进宫恐有危险,待我先进去探明。宁死敬德,不伤大王。〃说完带了十几个人前往武德殿,进去一看,六部大员都在,只是独独不见了唐高祖。原来李渊昨天听了李世民的密奏,怒气冲天,但晚上回去被张婕妤一哭一闹,又没了主意。今天见他三人都迟迟不到,还以为互相避面,正好模糊过去,留下诸大臣在此等候,自己却带着妃嫔,到后宫泛舟为乐。外面打架,十分热闹,他竟全然不知,挈眷游湖,也可谓莫愁天子。
高祖正与众妃游得高兴,突然见一员大将带着十余骑兵全副武装冲了过来。尉迟敬德也不待高祖上岸,在岸上就远远的拜跪,高声说道:〃太子与齐王引兵作乱,已被秦王平定,二人俱已授首了!特派敬德前来,保卫陛下安全。〃高祖大惊,连忙命划船靠岸。尉迟敬德厉声道:〃二王作乱,张婕妤亦参与密谋,请陛下将其拿下问罪。〃张婕妤就在高祖旁边,听得花容失色,一把拉住高祖,跪下痛哭求救。其她妃嫔个个吓得面容惨白,任凭张婕妤哭声震天,也不敢瞟她一眼。尉迟敬德不等高祖说话,将手一挥,左右卫兵上来,强行拖走,高祖只是垂泪。这时六部大臣也都随后赶到,高祖问道:〃不料今日竟见此事,后事将如何处置?〃那群大臣是说秦王坏话惯了的,现在情况有变,自然要与时俱进,一路上早就已经商量好了,只等高祖一问,齐声回奏:〃太子齐王,自起义以来,寸功未立,竟然起兵作乱,肇祸萧墙。惟秦王功盖天下,内外归心,如今又立下平乱大功,请立为太子,委以军国重务。陛下便可垂拱而治了。〃个个声音洪亮,生怕尉迟敬德听不真切。李渊虽老,这点头脑还是有的,为了避免跟隋文帝一样的命运,只得点头称是。
公元626年,唐武德九年,六月庚申日,玄武门之变后第三天,唐高祖李渊下诏,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军国庶务,无论大小皆由太子裁决。八月甲子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传位给李世民,是为唐太宗。其时距虎牢关之战,只有五年。五年之中,李世民在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的时刻,出奇制胜,连续两次上演〃一战擒两王〃的好戏,终于实现了自己统一中国、君临天下的梦想。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盛唐时代,也随即来临。
后记:细节决定成败
唐夏虎牢关之战,千年之下,仍让人惊心。读这段历史,欣赏到的当不仅是气魄、勇气和智谋,还应该有一些更深刻的启迪:
一、好的战略必须通过好的战术来实现,即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从战略上讲,窦建德的选择无懈可击,如果指挥夏军的是另一个李世民,那唐军就绝无半点胜算了。窦建德之所以会失败,败就败在一系列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上到达虎牢关的时间比李世民晚了一天,到了之后又没有发上发动攻击,午饭的时候放松的戒备,把主帅大营设的离前线太近了等等。最后,正是这些小问题上的失算使自己丧失了整个战略先机,也丢掉了自己的性命。网上有人这样评价虎牢关之战,说:〃李世民的胜利其实没什么,不过是在该行军的时候行军,该防守的时候防守,该进攻的时候进攻而已。而窦建德的失败也没什么,不过是在该行军的时候休息,该进攻的时候扎寨,该打仗的时候吃饭,如此而已。〃真是精辟!《资治通鉴》在描写李世民渡水击夏军的时候用了八个字〃进退之间,唐军已至〃,把那一瞬间的形势描写的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其实,夏军之所以一触即溃,唐军冒险渡河能够成功,不就在窦建德的朝臣们的一退一进之间决定的吗?正是由于细节,李世民创造了奇迹,也正是由于细节,窦建德被李世民创造了奇迹。拿破仑在远征意大利的时候写信给法国的督政们说:〃你们要求我创造奇迹,我做不到……只有谨慎从事,怀有智虑和远见,我们才能完成伟大的目标。从失败到胜利只有一步之遥。我从众多重大的事件中得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最终来说,决定每个事件的往往是个细节。〃实际上,后来的人们都知道,拿破仑创造了奇迹。而这种奇迹,正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在他成为总司令的前20天之中,光是解决军队供应的书面命令他就颁布了123项,对于如何处理盗用公款、短斤缺两、伪劣用品等问题都做了细致的规定,而且这些命令都是在行军途中,利用战斗的间隙发布的。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常常被人们误解为〃做大事情的人可以不主意细节〃,实在是大错特错,这句话的原意应该是〃做大事情的人不应该墨守陈规〃、〃在远大的目标和眼前的小利益面前要知道取舍〃,与不注意细节何干?古往今来,不注意细节而成大事者,未之有也!世民曰:〃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建德以三分天下,十万雄狮,来取渔翁之利,而一战被擒,国灭身死,何也?无它,细节而已矣!
二、要战胜敌人,不是看你是否努力,而要看你是否比你的敌人更努力、更拼命。窦建德率军一路上连克元州、梁州、管州等地,势如破竹,推进速度极快,看得出也是在快马加鞭,不敢怠慢。他以夏王之尊,能够亲率大军日夜兼程,与士兵吃同样的饭菜,休息得也不如他在王宫里好。可能在他自己看来,自己跟孟海公、罗艺这样的人比起来,已经很不错了。但他忘了这一次的对手是李世民,你吃粗茶淡饭,他却可以两天不吃饭;你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他却可以两天两夜不合眼;你只骑马不坐轿,他却率领精锐骑兵日夜狂奔。就这样,李世民两天里(五月二十四早晨到二十五日下午)比窦建德多走了三十里路,而抢先到达虎牢关,正是这三十里路,决定了二人不同命运。《孙子兵法》开篇即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带兵打仗,不是一般的竞争,而是关系着成千上万人的生家性命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有人说:〃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酷〃,而在战场上,对自己的仁慈也就是对自己的残酷。窦建德以仁爱得天下,也以仁爱失天下。古语有云〃慈不将兵〃,你对自己的士兵心慈手软,平时训练的时候不忍心叫他们太苦太累,行军的时候让他们对休息一个小时、多吃一顿饭,有人不遵守军纪却不忍心责罚,不能象李世民那样〃敢言班师者斩!〃,最后就是象窦建德那样害得自己的士兵在战场上遭人屠杀。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外国武装势力的干涉和国内白军的叛乱,在形势最危机的时刻,红军领袖托诺茨基曾这样宣布:〃没有镇压就无法建立军队。指挥部的武器库里要是没有死刑就不能率领大批群众去决死战斗。必须让士兵们介于前进可能死和后退必然死之间。〃最后,他获得了胜利。在人生的道路上,可能不会遇到象战争那么残酷的竞争,但竞争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不要总以为自己很努力了,然后在失败后感叹命运不公平。却不妨多问一问,在我努力的同时,我的对手在如何努力,我是否比他们都更努力。惟有如此,才能把〃只要努力了,就不后悔〃留给别人去自我安慰,而把〃付出总有回报〃的信心留给自己。
三、兵不贵多而贵精。既然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那么一堆老鼠屎更要坏一锅汤。十万人打不过三千人,就是〃多〃与〃精〃的关系的最好说明。如果从十万夏军中挑出五千精锐,再加以严格的训练,配上最好的武器和战马,加上一个相当于王世充水平的统帅,绝对可以和李世民的三千五百精锐一战。但这五千〃潜在〃的精兵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和组织,混杂在十万军中,则完全不能发挥作用。特别是军中还有徐元朗和孟海公的旧部,刚刚收复,士气低落、未经整合,看起来多了三万人可以大壮军威。
1903年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大会,在吸收党员的标准问题上,列宁宣称:〃宁可让十个从事实际工作的人没有成为党员,也不能让一个空谈家有机会入党!〃,尽管列宁在观点在会上得到了多数的支持,但他仍不满足,为了完全排斥孟什维克,又在会后成立了独立于俄社会民主工党的中央委员会。曾经有人建议列宁放宽标准,把部分孟什维克团结到自己阵营中来,但列宁拒绝了。他要从事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的不是1905年革命那样各种政治派别的大表演,而是一群最坚定不移的革命家,并在这群革命家的领导下建立一支绝对服从党领导的职业革命军红军。他们数量虽少但战斗力极强。后来的历史证明了列宁的远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国内外反对势力的进攻,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苏维埃政权被逼得退缩到莫斯科极其附近地区、战区经济完全崩溃,党内始终没有出现任何分裂和动摇,而他的敌人们,尽管看起来声势浩大、数量众多有英、法、美、德等强国的武器支援和各国〃志愿军〃,还有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群起围攻红色政权的白军,但大都是临时拼凑的队伍、缺乏统一的指挥调度,最终被红军各个歼灭。后来这一模式为世界各国的共产党所效仿,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共产党在政治斗争、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都能征善战、以一当十,就是得益于这种〃益精不益多〃的建党建军思想。这样的道理,用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也是一样,很多企业盲目扩张,追求营销总额的扩大,而忽视了管理队伍建设,企业规模上去了,但缺乏一支坚强有力的中层管理队伍,最后出现人员、资金的混乱、一夜之间突然崩溃。要想把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来组建一支人数不多但精明能干、忠诚团结的管理队伍,由这支队伍来带领一批经验丰富、培训严格的员工,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坚强的钢筋水泥骨架,把大厦建得再高也不会崩塌。
希特勒:疯狂的元首
背景:
1918年,第一次大战结束。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战败投降。这场人类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