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心不死-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作那么迅速,还没等以色列保安人员反应过来,他就已成联邦调查局的瓮中之鳖。
内塔尼亚胡要求释放“以色列爱国者”
波拉德间谍案的披露,震惊了美国朝野,美国国务院与司法部也开始暗中较劲。
美国国务院为了不使与以色列关系复杂化,希望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至少
保持沉默。可司法部不是省油的灯,它在联邦调查局的支持下,反其道而行之,不
断为媒体提供“素材”,直至把波拉德间谍案炒得沸沸扬扬。以色列原来以为,经
过“道歉”和与调查小组的“精诚合作”,这件事会嘎然而止,至少美国“老板”
不会再就此大做文章,所以,它也就没对“有关责任者”进行任何“处理”。没想
到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向主管法官提交了一份长达40页的备忘录,详述了波拉德给
美国安全造成的损失,并称:“允许以色列加强军事力量,会使中东地区更加不稳
定。”这句毫不留情的话,实在让以色列火冒三丈,而波拉德被判处终身监禁。以
色列也犹如遭受一场风暴。新闻界为此大发雷霆,要求追查“失误者”。以政府内
阁也因此烽烟四起,几乎到了分裂的边缘。《每日卫报》则趁机煽动对美国的不满
情绪,说“我们这些聪明的小人物也能够嘲弄那些愚笨的美国佬”。在美以两国的
喧闹中,波拉德间谍案逐渐拉下了帷幕,但并非没有留下后遗症。此后美国反间谍
机构一直在寻找一个代号为“X ”的神秘先生,此人被怀疑是安插在美国中央情报
局或国防部的以色列高级间谍。后来到了1995年,美国又爆出新闻:五角大楼强烈
谴责摩萨德雇用美国人充当间谍,刺探美国军事情报。1996年5 月,以色列驻华盛
顿的一名情报人员,在打电话给上司,问是否可以让一个代号为“M ”的人,设法
取得克里斯托弗国务卿给阿拉法特的一封密信时,又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窃听到了电
话的内容。就在这一年,波拉德要求获得以色列国籍的申请,7 月被以色列最高法
院批准,从此他便成了以色列人。1997年4 月,波拉德又请求以最高法院判定他为
以情报人员,并正式承认他在以情报部门所起的作用。内塔尼亚胡政府认为,波拉
德是以色列无可质疑的爱国者,为此一直要求美国释放波拉德,允许他移居以色列。
1998年5 月,以色列内阁秘书还专程来到美国,探望在狱中的波拉德,并将内塔尼
亚胡总理写的“你并不孤独”的一张纸条,交给了波拉德。在这次巴以和谈期间,
内塔尼亚胡再次向克林顿要求释放波拉德,以减少以国内对他本人的压力。克林顿
说,只要你签署了协议,此事就可办到。但就在签字仪式前,美国突然变了卦,说
美不会释放波拉德,内塔尼亚胡大为恼怒,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于是,美以双
方又经过紧急磋商,终于在波拉德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才最终使以色列在巴以
和平协议上签了字。
三国谍战狼烟起
晨歌
1999年2 月初,英国一家报纸声称:由于捷克媒体公开了赫赖恩的间谍身份,
英国秘密情报局(MI6 )在2 月2 日被迫考虑把他撤回,赫赖恩将不再担任捷克情
报站长一职。然而,第二天该报又突然改口说,MI6 又决定让其留在原工作岗位。
人们感到奇怪,MI6 怎么了,为何一天一变?
的确,此次案件牵连的方方面面不少,比较复杂,涉及3 个情报机构和4 个国
籍的人员,即英国的MI6 、捷克的情报部门(BIS )、俄罗斯的对外情报局(SVR ),
以及伊拉克的一位情报要员。
MI6与BIS“打”起来了
现年51岁的克里斯托弗·赫赖恩的公开身份是英国驻捷克大使馆的政务参赞。
这位当过多年职业军人的间谍,到捷克首都布拉格已经两年多了。作为MI6 的特工,
他曾被派往科威特和委内瑞拉工作,到捷克任职前,一直在MI6 总部工作。据说赫
在委内瑞拉工作期间,结识了一位男友。他到捷克赴任后,那位男友追随而至,俩
人住在赫在布拉格的外交官住宅。有关赫的同性恋问题,MI6 早已掌握,一年前他
就被英国报刊不点名提到过。当有人对赫的任用表示置疑时,MI6 的副局长格里·
沃纳说,谁也没对赫赖恩特别关照,因为“同性恋”者不再受排斥。定期交换工作
岗位,以及征募更多的女性当特工,均属于本局改革的新举措,只要情报人员公开
自己的同性恋事实,就不再存在安全问题。
1999年1 月底,捷克情报部门(BIS )的头号人物卡瑞尔·沃特林突然被解除
了职务,消息不胫而走。“这是英国政务参赞写黑信告状的结果。”1 月下旬,赫
赖恩的确给捷克政要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抱怨”捷克情报部门(BIS )负责人
卡瑞尔·沃特林工作“失误”。捷克内阁迅速作出反应,撤销了沃的职务。
然而,捷克情报局长前脚刚下台,后脚跟着的是英国情报站长的身份彻底露馅。
捷各媒体纷纷报道:克里斯托弗·赫赖恩是M16 驻捷情报站的负责人,他在英驻捷
使馆的掩护身份是政务参赞、还是个同性恋者等等。有些报刊甚至用几个版面大发
议论。赫赖恩本人的照片和其在布拉格住房的外景镜头也被搬上电视屏幕。
谁向捷克媒体透露的这些英国机密?显然是捷克BIS 人员。
BIS 中一些同情前局长的人认为若无赫赖恩的告状信,就不会有沃特林的被解
职。对此,英方辩解道,捷克政府如此迅速地解除沃特林的职务,是故意给人们造
成一种印象,即英国间谍搞小动作才使沃特林倒霉的。“其实沃下台与赫赖恩写信
无关,沃特林先生原本就是捷克内阁大臣们不喜欢的人物。”
小小的情报站长一封信,捷克政府就“令行禁止”,即使这样,英国还是不满
意,他们要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让人们愤怒的视线转移到柔弱可欺的捷克身上,
好像捷政府用赫的信“借刀杀人”。
英捷两国一场“抓凶手”的论战似要展开。有人分析:此事可能对英捷两国情
报机构的关系造成严重损害。一时间,英国人忧心忡忡,担心“可能会有更多的、
在捷克工作的情报官员的姓名和住址公开见报。”
然而,英国人的顾虑多余了。
起因于伊拉克“鼹鼠”
在推卸沃特林下台与已无关的同时,英消息灵通人士透露,BIS 的确工作存在
问题,赫赖恩写信告状完全正确,因为BIS 人员泄露了BIS 的一次绝密行动。
这次绝密行动涉及MI6 一位长期隐藏在伊拉克的“鼹鼠”,他就是伊拉克的情
报要员——贾比尔·萨利姆。身为驻捷情报站长赫赖恩及时掌握了BIS 有关人员向
外走漏萨利姆已经叛逃西方,以及具体逃到了西方哪个国家的重要情况。
43岁的贾比尔·萨利姆是伊拉克人,他遵照MI6 的指示,长期以来伪装成强硬
派,坚决支持侯赛因·萨达姆总统。作为伊拉克情报部门驻东欧国家的第一负责人,
萨利姆曾多次向MI6 密报伊从“前东欧集团”国家购买武器装备的情况。1998年圣
诞节前夕,萨利姆突然失踪,此前他告诉伊拉克的使馆的同事,“我的女儿生病,
急需前往邻国奥地利治疗。”
英国媒体说,若不是捷克情报部门走漏萨利姆叛逃的消息,不会惹怒MI6 出现
赫赖恩写信告状之事,沃被撤职,让BIS 的官员生了一肚子气,他们决定干脆让赫
赖恩难堪难堪。就这样,无意中捷克人把英国老虎的屁股连摸了两次。火冒三丈的
英国佬拿BIS 的人没办法,只好拼命向捷克政府施压。
“欺软怕硬”
捷克情报事务大臣贾斯拉夫·巴斯塔公开承认,赫赖恩的身份的确是BIS 人员
透露的,由此才导致电视台播放了赫的照片,以及他在布拉格住宅的画面,巴同时
说:“这些泄密人员已经受到谴责。”
从始至终捷克政府都在做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的努力,他们不想因情报界的
一点纠纷坏了“国家大事”。捷外长简·卡万说,此事恰恰发生在捷克刚刚接到北
约邀请其成为该组织成员之一时,非常可怕。一位捷克政客也称,“泄密事件的确
令人恐惧”,他担心,“西方情报机构从此不会再信任捷克了”。另一名政界要人
打国场说:“捷克共和国的每一件事情都被公开了,从总统哈维尔的爱情隐私,到
总理家新装修的厕所花了多少钱,无人不晓。这可真成问题!”
2 月3 日,MI6 决定让已经暴露身份的赫赖恩继续留在原岗位。英国媒体大肆
宣传,捷克政府为了保持与英国的良好关系,正在做一切努力。
与此同时,人们发现捷克政府也学英国人的样子,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它方。
捷克一位高级官员不点名地指责俄罗斯对外情报局(SW)在此事上大做文章,“一
个劲儿地敲边鼓,企图破坏捷克与西方国家亲密的关系。”捷情报事务大臣巴斯塔
宣布:要进行一次广泛的调查,挖出泄密的人。并指出,泄密的根源是“东方的一
个安全部门”。而“东方的一个安全部门”一向是捷克人对俄罗斯情报机构的委婉
称呼。
英国人分析,巴斯塔之所以含糊其辞不敢直接点明泄密的根源,是对俄国佬心
有余悸。因为,前苏联人员在1991年从捷克撤走时,埋下了几十名“卧底”间谍,
这些人中“不少是克格勃‘可敲诈者档案库’的牺牲品”。据说,至少有数千名东
欧人,他们因个人历史上“有点说不清楚的事”而被克格勃建立了档案。不过,捷
外长简·卡万称,我们对俄罗斯情报机构的这种看法,在现阶段还只是推测,“但
这次严重事件的确令人遗憾。只有那些不愿看到北约东扩的人,才会幸灾乐祸”。
神秘的集装箱
杨尔恭
1986年初,前苏联克格勃的反间谍机关破获了一起前所未有的反苏间谍情报活
动。从日本发出,经苏联国土——由远东的纳霍得卡运到苏联西部的列宁格勒,再
运到德国汉堡的一只集装箱,货物名称为陶器,而实际上集装箱内装有一整套先进
的电子侦查设备,用以自动侦查苏联由东到西铁路沿线的一系列重要的有关核武器
生产、运输、储存、部署的军事情报。
这是一起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日本和德国情报部门参与的情报活动,但是
事发后谁也不肯为这一事件承担责任。
最近,原苏联克格勃“苏联国土内反美间谍活动侦察处”处长克拉西里尼柯夫
少将公布了在他领导下侦破这一事件的详细过程。
查找间谍集装箱
1985年深秋,前苏联的克格勃对外侦查部门获取到关于境外间谍机关将利用集
装箱对苏联进行间谍活动的情报。
情报指出将有一只装有电子侦查设备的集装箱由日本发出,经苏联转运至西方,
只此而已。
此类集装箱有上千只,想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