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心不死-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每次通常都是500 美元或1000美元,有时还更多些。有一次,利普卡兴冲冲地
向妻子展示三架微型照相机,其中一架还是“旋转”式的。联邦调查局证实,这种
照相机是苏联间谍专门用来拍摄秘密文件的。利普卡有时还借在公园下棋之机与
“伊万”会面。他时常在戴维丝面前吹嘘一气,说“伊万”教他学会下一手好棋。
1968年11月,利普卡结束了军旅生涯,遂携妻回到故乡兰开斯特。不久,费舍
尔前去找过他。同年12月,费舍尔夫妇离开美国。后来戴维丝对联邦调查局说,利
普卡从国家安全局退役时,曾偷偷带走一大捆秘密文件。返乡后,利普卡继续从事
间谍活动,但到1974年,他同克格勃突然中断了联系。
东窗事发
日月光华,斗转星移,转眼到了1996年底。利普卡蓦然回首,发觉自己已为克
格勃充当间谍30多年了。自打1974年突然与克格勃“断交”以来,他在家乡一直过
着平静的、默默无闻的生活。周围人也不把他当“人物”看。更有甚者,这个世界
上原本就像是没他这个人似的。这也正好是利普卡所希望的,因此他内心不禁窃窃
自喜。
自从解甲归田后,利普卡想自己刚到而立之年,不愁再找不到人生的坐标。因
怕犯案,他决定远离热门职业,尽量少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于是他便不声不响地
做起了小本儿生意,主要是从事古钱搜集和买卖。闲暇时,利普卡时常邀几个要好
的朋友,或谈天说地,或玩牌赌博,日子倒也过得自在。那时的他风华正茂,仪表
堂堂,飘逸洒脱。利普卡放荡不羁喜欢拈花惹草,所以,就在他退役的第一年,即
1974年,他就先后与好几个女人有染。多年后,他的前妻戴维丝这样回忆道:“他
与那些风流女人的关系很快便发展到难解难分,自己也撕扯不开的地步。他一外出,
往往接连几个月不着家,我常常独守空房……他还赌博成性,最后输得我们拉下一
屁股债。我劝说无效,一气之下便和他一刀两断。”离婚后,利普卡又很快成了家,
新妻给他接连生了两个儿子。1991年,他背部意外受伤,自此一直赋闲在家。10年、
20年、30年……年年都平平安安过去了。利普卡自以为他过为克格勃做的事神不知
鬼不觉,不会有什么意外。他万万没有料到,某人的一纸诉状会把他打入大牢。
几年前,某人(美政府官员不愿透露此人的真名实姓)向美国当局控告利普卡
在多年前从事间谍活动。这个熟悉本案情况的人说,前苏联的一个间谍向美国提供
了苏联谍报机关的一批文件,其中许多文件都提到利普卡和费舍尔的名字。30年以
前,中情局内一些间谍曾对苏联间谍活动进行跟踪。在这些人的协助下,联邦调查
局开始清查那些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变黄的克格勃间谍的档案。这时,有的退休间
谍自然就联想到费舍尔于1968年底前去兰开斯特会晤利普卡那档子事。但时过境迁,
如今要去搜集30年前的证据绝非易事。联邦调查局官员绞尽脑汁,最后决定按如下
办法行事:让联邦调查局间谍德米特里·德任斯基身藏录音机,扮作苏联间谍谢尔
盖·尼基金前往兰开斯特会见利普卡。
德任斯基奉命立即赶往兰开斯特。在几次会见中,利普卡说他之所以断绝了与
克格勃的联系,是因为他们支付的赏金不仅数额不足,而且还屡屡拖欠。利普卡抱
怨说,他冒险提供了那么多情报,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他总共才拿到2 .7 万美
元。利普卡声称他起初是与费舍尔夫妇保持接触,他肯定地说,他向克格勃定期提
供《每周简报》他说他每月向克格勃间谍提供两至三次情报。每当利普卡见克格勃
给钱很不痛快,他的气便不打一处来。当初他就是奔钱才找上门儿来的,不赚钱的
买卖他不干。见克格勃出手如此小气,所以他就留了一手儿,没将从国家安全局偷
带回的文件全给克格勃。在同“尼基金”在最后一次会见中,利普卡说他还保存有
几份文件,待“尼基金”付钱后,他才交出。后者满口应承。之后,联邦调查局给
利普卡汇去1 万美元,但并未收到什么文件。
“尼基金”与利普卡几次会见后,联邦调查局审问了利普卡的第一任妻子戴维
丝,至此认定利普卡为克格勃充当间谍证据确凿。联邦调查局征得司法部意见后,
决定立即采取行动,逮捕利普卡。
1996年底的一天,利普卡正坐在家看电视,突然听见了几下敲门声。他以为又
是朋友来找他打牌,便满心欢喜地起身去开门。谁知门刚开了条缝儿,联邦调查局
几名全副武装的特工就强行闯了进去,并不容分说地死死铐住了登时吓傻的利普卡。
利普卡现在狱中等待判决。一旦间谍罪名成立,他就将被处以终身监禁。
勃兰特曾为苏联提供情报
张克俊
俄叛逃者爆出惊人内幕:前西德总理勃兰特二战曾为苏联服务曾扛着六大箱绝
密档案、叛逃到英国伦敦的克格勃绝密档案馆馆长米特洛欣,1999年5 月透露出20
世纪最惊人内幕:前西德总理勃兰特,在二战期间曾积极投身于反法西斯斗争,充
当苏联间谍,为克格勃服务。此闻一传出,顿时在德国乃至整个西方引发了政治地
震。
提起勃兰特,他可谓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半个世纪以来,这位著名的德国政
治家驰骋政坛,在德政府和社会民主党中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1969年,勃兰特一跃而成为联邦德国总理,权力达到了顶峰。1974年因其秘书
纪尧姆充当东德间谍,而引咎辞职。此后他并未从政界消失,从1976年起,他又出
任德社会党国际主席。
然而,就在勃兰特功成名就,准备步下政坛、颐养天年的时候,他怎么也没想
有人会把他的老底儿——在青年时代曾为反对德国纳粹而为苏联提供情报一事——
揭了个底朝天。
为反纳粹青年勃兰特加入克格勃
时间拉回到遥远的上世纪30年代初。当时德国国内政治形势如风刀霜剑,诡谲
险恶……
为逃避纳粹的疯狂迫害和追捕,要求进步、年仅20岁的勃兰特于1933年初被迫
离开德国,开始了在国外的流亡生活。
勃兰特先后辗转于西班牙和挪威,并于1940年春流落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潮涨汐落,斗柄旋转。转眼到了1941年秋天。这时,勃兰特自己还浑然不知,
他的进步倾向早已引起了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以下简称内务部,克格勃的前身)
谍报人员的注意。
一天,苏联内务部的一位军官特意到勃兰特在斯德哥尔摩的寓所登门拜访,但
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天晨曦初露,血气方刚、活跃异常的勃兰特,早就出门了。
无奈,这位军官只好留下条子,说他久慕勃兰特大名,约定第二天晚上再亲来拜访。
勃兰特当晚归来看到这条子后,便满怀喜悦地按约在家恭候。第二天晚,来人
准时叩开勃兰特屋门。一阵寒暄过后,他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他叫维特洛夫,
是苏联内务部驻瑞典情报站站长。
然后,维特洛夫便切入正题,其中心意思是,苏方诚挚地希望勃兰特能与他们
合作。
听完维特洛夫细说来意之后,勃兰特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为苏联情报机关效劳
并积极开展工作。
勃兰特还自告奋勇地说,他可以通过瑞典和挪威的新闻局,在美国报刊上登载
苏联散布的假情报,比如说苏联内务部特工正为制止战争而准备采取的“积极措施”
等。
看到眼前这小伙子那摩拳擦掌,急欲大干一场的劲头,维特洛夫真有说不出的
高兴。
这次不寻常的密谈长达3 个小时。最后,他面带笑容地说,为便于保密,他们
今后对勃兰特不再直呼其名,而改用代号“极地勘察员”。值得注意的是,此后在
勃兰特的整个一生中,苏联情报人员对他都是这样称呼的,始终没有改变。
当时苏联驻欧洲各国情报站的活动,由其驻德国大使弗拉基米尔·谢苗诺夫负
责协调。
谢苗诺夫在给苏共中央的汇报中,对勃兰特的表现大加赞赏,说他们的这位
“极地勘察员”精明强干,忠心耿耿,完成任务出色,纪律性强。对勃兰特多次成
功地向美国人传递假情报和详细、准确地提供德国法西斯占领军在挪威的动向等,
更是赞赏有加。
本文开头提到的米特洛欣带到英国的文件,对勃兰特在二战期间为苏联情报机
关所建立的功绩也多有描述。限于篇幅,这里仅举一例。
当时,德国海军先进的“蒂尔皮茨”号巡洋舰对苏联护航舰队在北海海域的航
行,构成了严重威胁,被视为心腹大患。正是根据勃兰特提供的准确情报,苏军于
1944年11月12日将该舰一举炸沉在挪威的特雷姆斯港内。
不知因为什么勇敢举动,有一次,勃兰特曾得到苏方500 克朗(瑞典、挪威和
丹麦等国的货币)的嘉奖。
要命的是,在米特洛欣带出的文件里迄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一张有勃兰特当年领
取这笔奖金时亲笔签名的收据。
勃兰特四处活动,活跃异常,与苏联惰报机关也来往频繁。所有这些送引起瑞
典反间谍机关的高度重视和密切监视。
瑞典反间谍机关还获悉,勃兰特奉苏联内务部之命,欲持伪造文件潜入他们的
一个邻国。
为此,待勃兰特返回以后,瑞典反间谍机关立即对他实施了逮捕。虽然勃兰特
很快获释,但直到1966年,瑞典反间谍机关的卷宗仍然称他为“东方间谍”。
战后,勃兰特一跃而成为西德政坛上的一颗耀眼明星,连连提升。自1957年开
始,他先后当过西柏林市长、德国社会民主党(西柏林)主席。1966-1969年间,
他还担任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眼看勃兰特飞黄腾达,如日中天,深知此人根底的瑞典社会民主党曾公开表示
严重不安。与该党有密切关系的瑞典《晚报》还于1966年12月14日发表专文,对勃
兰特的接连高升表示深切担心。
战后苏联逼其就范勃兰特死活不买账
兴许是为了掩饰上述这段历史吧,勃兰特走上西德政坛后,对苏联素以不妥协
的强硬态度而著称。
1962年秋,勃兰特担任西柏林市长已满5 年。在此前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发
表反苏演讲,猛烈抨击苏联的“铁幕”政策和克里姆林宫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
对苏联表现了“不共戴天”的劲头。
尽管如此,莫斯科无意同勃兰特进行针尖对麦芒式的论战,更不打算对他进行
报复。
当时的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等人,力主对勃兰特这位昔日的合作伙伴采取安
抚政策并拟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
1962年11月16日,赫鲁晓夫批准这项计划后,克格勃便立即行动起来。具体执
行者是克格勃当时在西柏林工作的两个人:一个是《消息报》记者,另一个是克格
勃军官。
他们二人奉命向勃兰特递交一封信,其内容主要是:“为就西柏林问题达成一
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