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医-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坏笔保患卑旃模父鲈碌貌坏酱恚⑽罅诵矶喙掖笫隆R虼耍一鞔τ诎胩被咀刺!
而且这三个大臣之间,又发生了争权夺利的斗争。首先是兵部尚书徐有贞想独揽大权,而弹劾忠国公石亨和司礼监太监曹吉祥,说这两个人强夺民田、冒功滥职。而石亨和曹吉祥反咬一口,说徐有贞泄露皇室机密。结果徐有贞被逮捕,流放到云南为民。石亨和曹吉祥取得了斗争的胜利,就更加肆无忌惮地公开卖官敛财。天顺皇帝朱祁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就问大学士李贤。李贤知道朱祁镇优柔寡断,而且皇帝身边有曹吉祥的亲信,于是咳嗽了一会儿,才气喘嘘嘘地说:“唵,慢!唵,慢!” 李贤这个没头没脑的回答,让朱祁镇摸不着头脑。石亨和曹吉祥知道以后,也认为李贤是个自顾不暇的病秧子。
1459年,忠国公石亨的侄子——定远侯石彪在山西大同招兵买马,引起了天顺皇帝朱祁镇的怀疑。皇帝将石彪逮捕之后,锦衣卫抄家发现石彪私造龙衣,这是谋反之罪。这时忠国公石亨的家仆,也告发主人私造龙衣。于是1460年,忠国公石亨和定远侯石彪,都被处决。石亨一死,司礼监太监曹吉祥,预感厄运也会降落到自己头上,决定发动叛乱。
1461年夏天,曹吉祥利用军队调动换防的时机,和侄子昭武伯曹钦一起,招集亲信军官几十人喝血酒,起誓叛乱。其中,李贤安插在军队中的军官马亮,从酒席上悄悄溜出来,密报李贤。李贤闻变不惊,立即让他禀报皇宫值班大臣恭顺侯吴瑾,让他调动军队平息叛乱。他自己进宫去见天顺皇帝朱祁镇。皇帝不相信司礼监太监曹吉祥发动叛乱,把曹吉祥叫来询问。曹吉祥当然不会承认,并且说李贤是诬告。诬告是有罪的。朱祁镇拿不定主意,让李贤在朝房等候处置,同时不准吴瑾调动军队。可是曹吉祥的侄子昭武伯曹钦,发现军官马亮溜走了,曹吉祥也被皇帝叫走了,知道大事不妙;立即提前叛乱。率领小股叛军围住了紫禁城,火烧宫门。在混战中,李贤也被砍伤。最后,是怀宁伯孙镗,仓促招集士兵2000多人,才平息了这次小股叛军。当然,参加叛乱的人都被杀死了。
至此,天顺皇帝朱祁镇才知道曹吉祥是真的发动了叛乱。通过审讯曹吉祥,皇帝才明白,四年前,是李贤鼓动了政变,让自己重新登上皇位;四年后的现在,又是李贤及时发现了曹吉祥的叛乱。朱祁镇早就知道李贤是刘纯的孙女婿,因此对他一直高看,让他当大学士。可是,皇帝一直不明白,一个大学士为什么在大事面前,总是咳嗽气喘,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来。至此,李贤才说:“安亭侯说,皇上耳朵根子软!” 朱祁镇百感交集地说:“以后,朕听卿的,听卿的!”因为皇帝感谢刘纯,是刘纯治好了自己的石水,是刘纯治好了小老婆的乳岩,否则自己夫妇二人早就死了;而且刘纯是自己的义父。
天顺皇帝朱祁镇也感谢李贤,是李贤使自己重新登上皇位,又避免了国家的混乱。皇帝想重用李贤,但是担心李贤患有严重的痰喘病。可是李贤笑了,说他的病早已被刘纯治好了。以前总是咳嗽气喘,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那是欺君之罪。朱祁镇也苦涩地笑了。于是李贤担任了首辅内阁大臣。后来,老皇帝朱祁镇死了,李贤发现小皇帝朱见深不是东西,于是就告老还乡了;当然又是以痰喘病为理由。有的史书说李贤死于成化二年。错了!成化二年是李贤告老还乡。可能是李贤说的一句话:“人之哀。莫大于心死。”引起人们的误解,以为李贤死于心脏病。其实李贤这句话的原意是:人的最大悲哀是心灰意懒。有些中医说,内不治喘,外不治癣。可是李贤却说他的病,是被刘纯治好了,这是真的吗?
中医造病能去病
痰喘病是古老的疾病。治疗痰喘病的方法很多,但是疗效都不是很好。因此中医历来有,内不治喘,外不治癣之说。难道痰喘病真的治不好吗?这队医官一直在研究治疗痰喘病的有效方法。制造痰喘病模型是容易的。这队医官挑选200个男女犯人进行如下处理:
第一步:强迫口服石灰水,造成胃肠道的损伤,降低消化能力。
第二步:吃米饭和蔬菜,造成营养不良。
第三步:每天在监舍内,用湿柴点火生烟。
结果怎样呢?这些犯人在一个月之后,陆续出现咳嗽气喘的症状。医官们请刘纯验看,刘纯认为痰喘病已经制造成功了;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试验治疗。怎样试验治疗呢?医官们让全部犯人每天都喝'开胃汤':生北山楂四两,广木香二两;同时喝瘦牛肉汤。但是把200个犯人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批,每批4组,分别给予如下处理:
甲批犯人:
第1组:每天喝川贝母汤,止咳化痰。
第2组:每天喝葶苈子汤,利尿化痰。
第3组:每天喝淡竹茹汤,凉血化痰。
第4组:每天喝海蛤壳汤,软坚化痰。
一个月之后,甲批第1组犯人的疗效较好。
乙批犯人:
第1组:每天喝川贝母汤;再喝锦灯笼汤,平喘止咳。
第2组:每天喝川贝母汤;再喝百部汤,润肺止咳。
第3组:每天喝川贝母汤;再喝洋金花汤,止疼止咳。
第4组:每天喝川贝母汤;再喝五味子汤,敛肺止咳。
一个月之后,乙批第1组犯人的疗效较好。
丙批犯人:
第1组:每天喝川贝母、锦灯笼汤;再加檀香行气止疼。
第2组:每天喝川贝母、锦灯笼汤;再加薤白行气宽胸。
第3组:每天喝川贝母、锦灯笼汤;再加厚朴行气平喘。
第4组:每天喝川贝母、锦灯笼汤;再加陈皮行气化痰。
一个月之后,丙批第1组犯人的疗效较好。
丁批犯人:
第1组:每天喝川贝母、锦灯笼、檀香汤;加用沉香降气。
第2组:每天喝川贝母、锦灯笼、檀香汤;加用柿蒂降气。
第3组:每天喝川贝母、锦灯笼、檀香汤;加用公丁香降气。
第4组:每天喝川贝母、锦灯笼、檀香汤;加用生赭石降气。
一个月之后,丁批第1组犯人的疗效较好。
戊批犯人:
第1组:每天喝川贝母、锦灯笼、檀香、沉香汤;鹿角胶补血。
第2组:每天喝川贝母、锦灯笼、檀香、沉香汤;人参补气。
第3组:每天喝川贝母、锦灯笼、檀香、沉香汤;狗脊补肾。
第4组:每天喝川贝母、锦灯笼、檀香、沉香汤;沙参补阴。
一个月之后,戊批第1组犯人的疗效最好。然而痰液粘稠的问题依然不是药物能够解决的,只有让病人吃肉皮冻之后,痰液才能稀释。
这些试验说明痰喘病属于痰热壅肺证候群;治疗这个证候群应当使用清热化痰的'二陳汤'。'二陳汤'出自宋朝名医陈师文的著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痰热壅肺引起气喘病的名方。该方由燥湿化痰的半夏,利气降痰的陈皮,渗湿化痰的茯苓,清热和中的生甘草等四味药材组成。但是'二陳汤'的清热化痰作用很弱,因此虽然治疗痰喘病有效,可是不能根治。
在'二陳汤'的基础上,刘纯和医官们反复加减处方,研究出一种新的药物,叫作'纳气散'。主要成份是:川贝母、锦灯笼、檀香、沉香汤、鹿角胶、及其保密成份。'纳气散'是浓缩型药物;是把药材煎煮浓缩,再加入药粉,然后烘干研细的剂型。这是金朝医学家刘完素的发明,是增加药材剂量而缩小药材体积,便于病人口服的办法;也是让部分药材迅速吸收,又让部分药材缓慢吸收,达到药力平稳发挥的方法;更是刘家为了增强药力,而促使疾病迅速痊愈的独特制药方法。
痰喘病的病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诱发条件;其中,主观原因=胃气下降+营养不良;客观原因=肺热+痰液粘稠;诱发条件=烟雾刺激。痊愈=三分治+七分养;其中,七分养=加入沙参、瓜蒌的'开胃汤'+肉皮冻;三分治='纳气散'。
痰喘病人应当喝的加味'开胃汤':生北山楂100克,广木香50克,沙参50克,瓜蒌50克。每日一剂,水煎频饮。以下是四味药材的图示:
中药材生山楂,要北山楂,水果店的鲜的好。注意是否有农药!
中药材木香,要广木香,有一点苦味;不要发霉的;发霉了就软了,有怪味;病人喝了就要吐,使人误认为胃气已绝。
中药材沙参,有南北之分。要买北沙参。注意不要买发霉的。
中药材瓜蒌,要买生的全瓜蒌。瓜蒌极易发霉,因此许多药舖把发霉的瓜蒌用蜂蜜炮炙,以掩盖发霉的味道。
药引子加味'开胃汤'的药材,都是自己到附近的中药店去买。熬好以后,应当是酸的,有一点点苦味。家属要尝一尝,没有很苦的味,没有怪味,再让病人喝。如果味道不对,很可能是某种药发霉了。一定要重新买,绝对不能凑合。通过买这么简单的中药,你可以知道中国大陆的中药质量,存在很多问题。而外国华人街的中药,你放心用。那些老华人把中药弄得规规矩矩,令人赞叹不已。
煎熬'开胃汤'的方法如下:
①要把药物放在干净的玻璃锅或者铝锅里,锅不能有怪味。不能用含大量铜离子的铜锅,不能用含大量镍铬离子的不锈钢锅,不能用含大量釉质的陶瓷锅,不能用含大量铁离子的铁锅;也不要使用现代的沙锅,因为现代制造沙锅的砂子,已经不讲究选料了,含有许多有害的杂质;因此,在山楂的果酸作用下,这些有害杂质就会变成溶于水的离子而产生毒性。当然铝锅也不理想,因为含有铝离子,有促使动脉硬化之嫌,但是不致癌。当然最好是玻璃锅,可是有些国家的市场,没有大的玻璃锅。因此大量生产大的玻璃锅,是非常必要的。
②放一升凉水,泡上半个小时,把药物浸透,把干药变成湿药,再把泡药水倒去不用。注意,干药不能直接煮,因为干药吸水会糊锅,也熬不透。因此,泡药工序历来是熬中药的规矩。
③然后放一升凉水,盖上盖儿;大火熬开,再变小火熬半小时,把药汁倒出来。
④再放一升凉水熬。
⑤把煎熬两次的药汤,放在保温壶里保温,渴了就喝,不限次数。注意!不能喝冰冷的药汤。
⑥药汤大约有1500毫升;每次喝100毫升左右;要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喝。这样才能让胃舒服,一点点增强胃气。
⑦药汤千万不要加糖,吃糖会降低饥饿感。也不要加蜂蜜。如果嫌有药味,可以熬药的时候加入十个小红枣。
⑧熬药的水量可以自己调节,能喝多少熬多少。但是要在当天喝完;不要喝隔夜的药汤。
⑨注意!年龄小于14岁或者大于70岁,以及体重不足50公斤者,'开胃汤'的剂量要减半,熬药的水量也要减半。
⑩要注意中药的质量。中国大陆的一些药舖,使用喷水枪喷湿药材,增加药材的重量是缺德的;使用硫黄烟熏发霉的药材更是害人的;发霉的药材含有致癌物质黄粬霉素,硫黄又是壮阳物质;谁买了这种药材,不治病还要添病。因此第一次购买'开胃汤'的时候,每种药各买10克;回家试着熬一次,喝着应当是酸味,有一点儿苦。尝一尝不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