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中外文学之最 >

第16部分

中外文学之最-第16部分

小说: 中外文学之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无数读者,对后世文人和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汉武帝时淮南王
刘安专著《离骚传》,第一次给《离骚》和诗人以很高的评价,说它兼有《国
风》和《小雅》之长,而屈原之“志”则可“与日月争光”。现代伟大文学
家鲁迅说:《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
文甚丽、其旨甚明”。后世将它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它与《国风》共同开创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道路,2000 多年来一直为
我国优秀作家所继承和发扬。《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它不仅
是中国文学,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块晶莹的瑰宝。
现代最有影响的政治讽刺诗
现代最有影响的政治讽刺诗,是诗人袁水拍(1919—1982)于1944 年至
1948 年在上海期间用“马凡陀”的笔名发表的300 多首诗歌。这些诗歌,最
初大都发表在国统区的上海和重庆等地的报刊上,后来绝大多数都收集在《马
凡陀的山歌》和《马凡陀的山歌续集》中。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像一
幅完整的社会讽刺画,描绘了处于崩溃前夕国统区社会的阴暗景象,表达了
人民群众不满和抗争的声音,促进了当时国统区人民“反饥饿反迫害”的民
主运动,在青年知识分子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这些诗歌尖锐泼辣、幽默机
智,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太阳一出》勾画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战的嘴
脸;《抓住这匹野马》揭露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万税》讽刺了国民党政府巧立名目,用苛捐杂税盘剥人民的罪行;《一只
猫》更是把血腥镇压人民、向帝国主义献媚乞讨的内外政策描绘得维妙维肖。
马凡陀的山歌从民歌、民谣、儿歌中吸取艺术营养,采用五言、七言等
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和朴素通俗的语言,形成了独具一格、新鲜活
泼的山歌形式,在新诗民族化、群众化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
效果,代表了新诗创作的新的进步的倾向。
最早对天地万物提出疑问的诗歌
最早对天地万物提出疑问的诗歌,是战国时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
被放逐之后所写的《天问》。全诗370 多句,均以问句构成。诗人不顾传统
的束缚,上穷碧落下黄泉,对宇宙的形成、天地的开辟、日月的运转、大地
的形状、远古的神话和朝代的兴亡等天地万物、社会现象和传统观念,提出
了170 多个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表示了大胆的怀疑和质难。它抒发了诗人的
愤懑与忧思,体现了诗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敢
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它以两种方式提问:一种是寻求答案的知识性提问;一
种是解不开的政治历史性提问。这些问题,是诗人站在哲学的高度思考宇宙
和社会规律所留下的一份记录,是对于统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初、最高、
最大的规律的疑问。在诗人所提问题中,还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古代神话传说
和历史资料,全诗多用四言和诘问语气,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
《天问》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奇文,对它还有抒愤诗、哲理诗和古代
传说中的一部兴亡史诗之称。唐代杰出的散文家柳宗元专为《天问》写了《天
对》一文,以表示自己支持屈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现存最早的女童诗
现存最早的女童诗,是唐初诗人徐惠在8 岁时拟《离骚》所作《拟小山
篇》。即“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小山篇”指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的一个门客、别号淮南
小山的人所写的一篇赋《招隐士》。这里的“隐士”指屈原。徐惠学习刘安
等人同歌屈原,故作《拟小山篇》。徐惠用比兴手法,通过眼波和心绪,表
达对屈原的崇敬和仰慕之情。徐惠此后的诗作盛传于世。她成人之后,被唐
太宗召进皇宫,封为才人,赋诗作文挥笔立就,辞采华赡,不久迁为婕妤,
后再迁为充容。后太宗去世,她哀痛成疾,辞世时年仅24 岁,殁后追赠贤妃。
最著名的哲理诗
最著名的哲理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1037—1101)咏庐山的七言绝句
《题西林壁》。其诗写于元丰七年(1084 年)。诗中极写庐山峰峦重迭、变
化多姿的景色,在对奇妙的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寄寓着发人深思的理趣,表
达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特别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两
句,既深切地写出了诗人游赏庐山的真实感受和“人生之游”的感慨,又极
形像地概括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普遍哲理,成为了后人藉以说明
身处错综复杂的环境之中,难以看清真相的惯用成语。
最早的感伤组诗
最早的感伤组诗,是大约在东汉后期(约140 年—190 年)无名氏的《古
诗十九首》。其诗载于《文选》,作者并非一人,因其姓名失传,时代又不
能确定,故被《文选》编者题为“古诗”。其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有写热
中仕宦之忧的,有写游子思妇之苦的,有写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有写朋友
交往冷薄无情的等,但其共同的特征,是对人生易逝、节序如流的感伤,大
有岌岌惶惶如恐不及的忧虑。它们反映了汉末没落时期剥削阶级的思想和失
意文士内心极端矛盾的苦闷及消极颓废的哀怨情绪,是东汉黑暗社会一个侧
面的真实写照,是中下层文士毫无出路之时的痛苦呻吟。它们是我国感伤主
义文学最早最集中的表现,后来每当封建王朝没落时期,其感伤主义传统就
在新的文学样式中得到继承和表现。它们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和“比兴”
的手法,以富于音乐性和形像性的浅显而精练的语言,构成了特殊的含蓄的
艺术风格,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也是后世所谓“温柔敦
厚”一派诗风的一个源头,对后世文人抒情诗发生了长远的影响。它多用五
言,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也标志着我国文人五言诗达到了成
熟的阶段,刘勰曾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最早的咏怀组诗
最早的咏怀组诗,是三国魏诗人阮籍(210—263)所作82 首著名五言《咏
怀诗》。这些诗非一时之作,它们真实地表现了诗人一生复杂的思想感情。
阮籍生逢魏晋易代之际,对统治集团尖锐的矛盾和残酷的斗争深感忧愤,其
早年的济世之志无法施展,自身的安全岌岌可危。他为倾泻寓藏在内心无由
发泄的痛苦与愤懑,为避免遭到意外的打击,诗人采用了隐约曲折的形式将
其诉诸笔端。这些诗歌,抒发了他早年济世之志无法施展的痛苦和忧生伤时
的嗟叹,揭露魏国后期统治者的荒淫腐朽,鞭挞礼法之士的丑恶灵魂,表现
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慨。在慷慨激昂、曲折隐晦的诗句中,寄托着作
者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作者通过种种像征和比兴手法,借助于香草美人、
古事旧闻,“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抒发自己不便明宣的幽愤,
取得了创作内容和艺术形式高度和谐的效果。其诗意境深沉,格调高浑,完
全脱离了乐府风格的影响,成为了自然、优美、不事雕琢的五言诗,从而奠
定了阮籍在正始诗人中的重要地位。他的诗既保留了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风
格,又以隐约含蓄和善于抒情的诗风,丰富了建安文学的传统,对后世作家
咏怀感遇一类五言组诗影响很大,特别是为后来处于黑暗统治中的进步作家
开拓了一条隐约述志抒怀的道路。
最早的咏史组诗
最早的咏史组诗,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左思(约250—约305)的代表作
《咏史》。共8 首,约写成于泰始六年(270 年)至太康元年(280 年)之间,
是一组吟咏历史、托古抒怀、借古讽今的五言古诗。主要表现诗人建功立业
的抱负,反映他从积极入世到绝意仕途的思想发展过程,揭示了出身寒门的
下层知识分子与士族豪门的矛盾,抨击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门
阀制度和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显示了正直文人鄙视权贵的气概。其诗笔力矫
健,情调高亢,气势充沛,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特色。它往往错综史实,连类
引喻,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左思现存诗14 首,而8 首《咏史》诗无论是思
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都代表了西晋诗歌的最高成就,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
了良好的影响。
最著名的遗嘱诗
最著名的遗嘱诗,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1125—1210)的七言绝句《示
儿》。诗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
无忘告乃翁!”这是诗人在1210 年,即在他85 岁临终时的遗嘱,也是诗人
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向人民发出的战斗号召。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求和、
偏安江左的投降主义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对恢复中原统一全国表示了坚定的
信念。诗歌倾注了作者满腔的悲慨,真挚感人,教育和鼓舞了后代无数的国
人,实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南宋诗人林景熙在国亡之后,写了《题陆放
翁诗卷后》一诗。他在诗中沉痛地哭告陆游在天之灵:“诗墨淋漓不负酒,
但恨未饮月氏手。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
戈已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两诗同读,
痛上添痛,令人“未尝不为滴泪”。
最早的情诗
最早的情诗,是《诗经?周南》中的《关睢》。它既是十五国风的第一
篇,也是整个《诗经》的首篇。古人说它是歌咏后妃之德以正天下夫妇,或
是大臣毕公刺周康王好色晏起。现代人多认为它是描写男子追求女子的民间
情诗,或写上层社会男女恋爱的作品。全诗三章:第一章写美丽的淑女是君
子的最佳匹配;第二章写男子追求女子而不能如愿以偿的苦闷;第三章写男
子与女子在情深义笃时的欢乐情景。诗歌写对爱情的追求既大胆而直率,但
又能当止则止,确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典范之作。
最有名的无题爱情诗
最有名的无题爱情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约813—约858)的无题爱情
诗。此类诗,因作者不便明写,故多标“无题”或取首句前面二字为题。为
什么不便明写?因为涉及爱情,同时可能别有寄托。这些诗,多属七言律诗,
它交织着诗人对爱情的希望、失望以至绝望的种种复杂心情。其情思缠绵,
辞藻精丽,比喻贴切,脍炙人口,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无题》(来是空言
去绝踪),写对相隔遥远的情人悠长的思念。诗从别后相思成梦写起,把梦
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揉合同写,反复渲染相会无缘的相思之苦与重山阻隔、
别易会难的远别之恨。其相思无望的感伤情绪,也寄寓着作者仕途坎坷的难
言之痛。《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写幽闺少女爱情失意,刻意伤春。
开头两句写凄迷的春色,烘托出女主人公萌动的春心与春愁。接着写春闺的
寂寞,以“烧香”“牵丝”谐音“相思”,并用贾纸窥帘和宓妃留枕两个典
故,反映少女对爱情无法抑止的追求。最后发出“春心莫共花争发”的伤痛。
诗中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