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之最-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怕牺牲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不顾个人安危、“为民请愿”的高尚品质。作者
以满腔的激情、饱满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对元朝封建统治抗争到底的“蒸不
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的元代伟大戏剧家关
汉卿的形象。他疾恶如仇,百折不挠,不畏权势、不怕杀头,“玉可碎而不
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表现出了坚强不屈的
性格和高尚的情操。朱帘秀富于理智,有胆有识,成熟老练,具有更为强烈
的反抗精神。赛帘秀的威武不屈、王著的正直豪爽、王和卿的玩世不恭与爱
憎分明、叶和甫的猥琐奸诈、阿合马的凶狠残忍等,无不淋漓尽致,跃然纸
上。其语言富于诗意、充满激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田汉为我国戏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每当我们唱起《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在每一次国际重大活动中奏响这支嘹亮的国歌
的时候,他那平凡而伟大的名字就闪现在人们的眼前。
最早写弹词的女作家
最早写弹词的女作家是清代陶贞怀。她于顺治八年(1651 年)前所写《天
雨花弹词》,共30 多卷,一韵到底,被人称之为“杰作”。作品前半写明万
历年间男主人公左维明继承父业与皇亲、阉党魏忠贤等权奸的斗争;后半写
女主人公、左维明女儿左仪贞不屈于权奸的压迫,给权奸以重大打击的忠烈
智勇。但最后由于国运已尽,左维明一家沉船自尽,遗民之悲痛悉寓其中。
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权奸的痛愤和对忠勇的爱慕之情。它是众多弹词中思想性
和艺术性较好的一部弹词。
最早的儿童歌舞剧作家
最早的儿童歌舞剧作家,是现代的黎锦晖(1891—1967)。他在“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致力于改革普通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活动,把自己的
热情和精力投入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他认为学校各科教材有许多都可以采
用到歌剧里去,儿童在习演这些歌剧时既可教育提示自己,又可增强社会对
艺术的尊重。在20 年代,他先后创作了《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
明之夜》、《春天的快乐》、《神仙妹妹》、《小小画家》、《七姐姐游花
园》、《苹果醒了》等12 部儿童歌舞剧和24 首儿歌歌舞表演曲等。这些是
中国最早的儿童歌舞剧。它的文字通俗易懂,情节发展适合儿童的理解力,
音乐语言比较简练、生动、明快,并善于通过儿童的生活、抓住儿童的心理
特点和兴趣来选择题材、构思情节,在当时曾迅速广泛地流行于全国各大中
城市,对当时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最早的戏曲作家组织
最早的戏曲作家组织,是宋元时随市民游艺区“瓦舍”的出现而产生的
“书会”。书会中人在宋代被称为“书会先生”,他们是当时的职业创作家,
专门编写话本、剧本、曲词本等各种形式的脚本,以创作谋生。书会,实际
上是为了保护他们权益而组织起来的封建行会。书会为适应勾栏演出的需
要,还吸收大批不得志的下层文人。这些文人,被称为书会的“才人”,他
们经常与艺人合作,使创作与演出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宋代戏剧艺术
的迅速发展。
最早的新剧社团
最早的新剧社团,是20 世纪初的春柳社。该社由留日学生李叔同(1880
—1942)、曾孝谷、李哀等人于1906 年冬在日本东京发起建立。1907 年春,
社团在东京首次演出了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遗事》改编的话
剧第三幕,李叔同扮演了剧中女主角茶花女玛格丽亚。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演
出的话剧,它在当时几乎轰动了日本整个戏剧界,一时间报章杂志赞声不绝,
认为它是“纯粹的西洋习俗,为日本人所不及”。同年,该社团又得到了戏
剧家欧阳予倩、陆镜若、马绛士等人的参加,更是盛极一时,并先后演出了
根据林纾翻译的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黑奴吁天录》改编的五幕同名话
剧和《蝴蝶梦》、《生相怜》等西洋名剧。1910 年社团回国,在上海等地继
续公演。1912 年,由欧阳予倩、陆镜若等人在上海成立了新剧同志会,又称
为后期春柳。1915 年,社团因中坚人物陆镜若累死而解散。春柳社开启了中
国话剧运动的一代新风,它对先后成立的春阳社、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
社、南国社、辛酉剧社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繁荣的戏曲时代
最繁荣的戏曲时代,是元代(1271 年—1368 年)。这个时代杂剧和南戏
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杂剧成就尤为突出,当时仅有姓名可考的杂剧作
家就有80 余人,见诸书面记载的作品约有500 余种。元杂剧创作可分为前后
两期,最兴盛的时期在元前期。其活跃的地域在北方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和具
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平阳、东平和彰德等地。这时期产生了伟大的戏曲家关汉
卿,他的杂剧《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表现了强烈的反封
建和反侵略的思想倾向。同时的王实甫、康进之、纪君祥、石君宝、马致远、
白朴等作家,也给我们留下了《西厢记》等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从
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歌颂了被压迫人民的斗争。后期以大德
以后至元朝灭亡,其中心也逐渐由北方移到南方,其创作活动中心在杭州。
这一时期主要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和秦简夫等。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是后期杂剧最优秀的作品。杂剧随着创作中心的南移,也由其黄金时代逐渐
转向了衰微。
南戏是宋南渡以后在温州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在元代前期一
度衰微,至元末才重新兴盛起来。在南戏的创作中,产生了高明、施惠等优
秀作家和《琵琶记》、《拜月亭》等影响深远的作品,为明清传奇的艺术形
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从辽金以来传入中国的音乐,“饶有马上杀伐
之音”,结合北方歌曲“慷慨悲歌”的传统,形成了新的乐曲体系“北曲”。
它的曲调和唱腔为元杂剧所采用。从宋代开始形成的南曲,则是在词和南方
民间歌曲的基础上形成的格调纡徐绵邈的乐曲体系,其曲调和唱腔为南戏所
采用。
戏曲繁荣的元代,是中国戏曲史上辉煌灿烂的时代,它为中国戏曲的发
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最早的戏曲形式
最早的戏曲形式是汉武帝时(前156 年—前87 年)的“角抵百戏”。武
帝时,西汉封建王朝进入了全盛时期,武帝在宫廷设立了“乐府”官署;同
时,张骞出使西域,又使西域各族人民的一些民间技艺陆续传到了中原。这
就形成了历史上各民族艺术的大汇合,出现了“百戏”的繁荣局面。“百戏”
是当时各种技艺歌舞的总称。当时,统治者一方面把民间乐曲搜罗到乐府里
去,让音乐家、文学家加工提高;另方面,又把盛行于当时民间角抵戏和其
它多种技艺集中到长安宫廷前的广场上演出,故称之为“角抵百戏”。东汉
张衡在《西京赋》中所记宫廷角抵百戏《总会仙昌》的演出时,描绘了表演
盛大而热闹的场面:其壮观的舞台布景是“华岳峨峨,峰峦参差”,台上汇
集了仙家打扮的歌手和乐人,豹在戏耍,熊在舞蹈,娥皇和女英在尽情地歌
唱,空中有云朵飘飘、白雪纷纷、还有电闪雷鸣。那舞台装置与效果,与今
日所差无几。
最早成熟的剧种
最早成熟的剧种,是宋元南戏。由于它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的南宋地
区的浙江温州,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它为有别于当时因题
设事、形式简短的杂剧,故又有“南曲戏文”之称。它在民间歌舞小戏和里
巷歌谣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诗乐词曲、民间讲唱和宋杂剧等多种文艺形式综
合发展而成,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炉,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其
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剧本多为长篇;采用南方曲调,韵律和宫调均无严格限
制;唱法富于变化,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声腔与同时的北曲不同,
风格迥异;乐器以鼓板为主。南宋太学生黄可道是最早的南戏作家。宋光宗
时(1190 年—1194 年)永嘉人作《赵贞女》、《王魁》是最早的南戏剧本。
南戏形成之后,在东南沿海广为传播,并形成了不同的声腔。到了元代,南
戏因无力与拥有众多才华横溢的文人作者的元杂剧抗衡而一度衰弱,直到元
末,才随着杂剧的衰微而应运繁盛起来。被视为“曲祖”的高明的《琵琶记》
和被称为“四大南戏”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等,把南戏创作推向了高峰。特别是高明的《琵琶记》,把南戏创作提高到
了艺术上比较成熟、能为雅俗共赏的新阶段,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
意义。到了明代,南戏又发展成为了主要剧种“传奇戏曲”,并一直统治了
明清两代剧坛达数百年之久,在中国戏曲史上放出了更加炫目的光彩。
最早取得巨大成就的剧种
最早取得巨大成就的剧种,是元代(1271 年—1368 年)的杂剧。它是在
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歌曲、宾白、舞蹈等多种民间表演艺术而成的
一种完整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歌剧。它标志着我国戏剧的真正开始。早在
唐代,已有包含乐、舞、演、白、弄的“戏弄”出现,但它只是我国正式戏
剧的雏形。那时较多的是近于讽刺性的笑剧和配合音乐的舞剧。至宋,综合
了笑剧和舞剧等表现形式,演出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基本上奠定了我国戏
剧以歌曲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体式。北宋末,金人入侵,国为南北:南方宋有
“戏文”、即“南戏”;北方金有“院本”,即后来的杂剧。元灭金后,元
杂剧正式形成,并很快进入了繁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元杂剧作家有100
人左右,杂剧作品至少有600 余篇,传存至今的杂剧剧本也有130 种以上。
特别是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等人,在唐宋以来的话本、词曲、讲唱文字的基
础上,创作了大量的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完整并成熟的文字剧本。这些优
秀文字剧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
的社会现实,塑造了一系列下层被压迫者的形象,歌颂了他们勇敢不屈的反
抗斗争精神,少数作品还闪耀着作者和人民美好的愿望,充满了乐观主义精
神。它以现实主义作为创作的主流,并以北方的口语作为创作的语言基础。
其体制特点通常是:每本(剧)四折(幕),以唱为主,严格协调宫调,每
折只限一个主唱,其余只是宾(对话)白(独白),有的在第一折前或各折
之间加“楔子”。每本末以六、七、八言诗组成联句,二、四、八句不等,
用以概括全剧的内容等。元杂剧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展开
了我国戏曲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支奇葩。明
灭元以后,杂剧逐渐走向了衰落并成为了仅供阅读的“案头剧”。
最大的戏曲剧本总集
最大的戏曲剧本总集,是当代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编的《古本戏曲丛
刊》。共9 集。收宋金至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