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之最-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组织了一团民兵抗击法军,在紧急关头奋不顾身,与敌人展开了生死搏斗。
莫斯科陷落时,他怀着极大的仇恨寻机刺杀拿破仑,决心为祖国和人民的灾
难复仇。最后,他不幸成了法国人的俘虏。
总之,伟大的卫国战争,把全俄罗斯人民紧紧地融为一体,而全体人民
又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向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取
得了俄罗斯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胜利。尽管小说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
矛盾,他在热烈歌颂俄罗斯人民抗击法军的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强烈谴责
上层官僚集团的自私自利和荒淫无耻的种种恶行的同时,宣扬了宿命论和“勿
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但它仍不失为一部爱国主义的伟大史诗,
它以巨大的艺术魅力激动着千百万读者,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名
著。
最著名的爱情悲剧长篇小说
俄国最著名的爱情悲剧长篇小说,是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托尔斯泰(1828—1910)在1873 年至1877 年写的《安娜?卡列尼娜》。作
品描写了农奴制改革后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形象地反映了
当时已被废除的农奴制和旧秩序的“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以及正在取代封建
主义而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的“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历史特点。作品提
出了许多重大的问题,包括婚姻、家庭、道德、经济、政治、美学、哲学和
宗教等等问题。作品交织着两条平行发展的情节线索:一条是安娜?卡列尼
娜—卡列宁—渥伦斯基。17 岁的安娜嫁给比她年长20 岁的彼得堡显要官吏
卡列宁。但因没有真正的爱情,又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相爱并同居生活。后
由于上流社会的迫害和渥伦斯基感情的冷漠,她在极度痛苦与绝望之中卧轨
自杀。另一条是列文—吉提。庄园贵族列文和曾爱过渥伦斯基的贵族小姐吉
提经过一些波折结成了“幸福”的婚姻,列文一直从事农事改革,结果失败。
作者通过这两条线索,揭露了城市贵族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虚伪和冷酷,以
及地主与农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家长制农村旧基础的崩溃。
作品以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安娜的爱情悲剧。它通过这一悲剧所反映的思
想深度和广度,在俄国文学史上是空前未有的。安娜的爱情悲剧是一幕深刻
的社会悲剧。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变动中,农村宗法制经济迅速瓦解,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到处生根,大批农民日益贫困而被迫流入城市;处处农事
不振,土地荒废。总之“一切都乱了”,都感到金钱势力的压力和对未来的
不可知的恐惧。而贵族上流社会,道德堕落,官场腐败,贿赂风行,结党营
私,勾心斗角。赫赫有名的卡列宁部长,是一个虚伪、冷酷、极端自私的“木
偶”。天潢贵胄奥布浪斯基公爵为了升官,极尽卑躬屈节、阿谀逢迎之能事
并甘愿受辱。“浑然一体”的三个社交集团,更是灵魂腐朽、道德败坏的垃
圾坑;政府官吏集团,是尔虞我诈、冷酷自私、钻营牟利的“官僚机器”;
老年贵族集团,是一伙假仁假义、两面三刀的伪君子;青年贵族集团,则是
一群荒淫无耻的高等嫖客和娼妓。这些本身就是那个社会的最大悲剧,悲剧
社会必然导致安娜爱情悲剧的产生。同时,安娜与卡列宁没有爱情的婚姻先
就埋下了爱情悲剧的种子。17 岁的安娜在含苞未放之时,便成了上流社会官
场交易的牺牲品。她无论是外貌还是内心世界,都与卡列宁存在着惊人的差
异。安娜美丽动人、真诚、坦率,卡列宁冷漠枯燥、庸俗虚伪。如果说安娜
是一首流畅柔美的乐曲,而卡列宁则是一阵锯木头的噪音;如果说安娜是一
块芬芳的草地,而卡列宁则是一片浊臭的沼泽。安娜嫁给卡列宁,尤如一个
渴望阳光、热爱自然的人被推入了那黑暗而污浊的深渊。安娜厌恶卡列宁,
主要不是因他那“不风雅的外貌”,而是他那卑污的灵魂。他“不是人”,
是一个不懂得生活、不理解爱情的“木偶”,“是一架官僚机器”。他一心
“想得到功名,想升官”,婚后8 年,他只把安娜当做他所操纵的单调乏味
的家庭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摧残了安娜的青春乃至生命。
安娜把幸福寄托在渥伦斯基身上,是她爱情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安娜
对渥伦斯基的爱情是纯真的高洁的爱,而渥伦斯基则主要是爱安娜外形的
美。渥伦斯基虽然是彼得堡花花公子中的一个优秀人物,但他从认识安娜、
爱上安娜、享有安娜的爱情、直到厌倦安娜的整个过程,都没有真正理解过
安娜。尽管他为安娜作出过牺牲,但他毕竟是贵族社会的产儿,其思想意识
远没有脱离贵族公子哥儿的樊篱。他感到自己为安娜的爱情付出的代价太
大,以致使他与上流社会失去了联系,而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这既影响了
他的功名,也使他得不到合法的家庭(卡列宁拒绝离婚),对在四面杀声中
十分绝望的安娜更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安娜毅然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他,
这无异于借一叶小舟去横渡那波浪滔天的浩瀚大洋以达到幸福的彼岸。最
后,她在“只求你千万不要遗弃我”的绝望悲鸣之后,悲惨地告别了悲惨的
世界。
安娜爱情悲剧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她不见容于上流社会。她虽一度摆脱
了作为卡列宁“机器附件”的痛苦处境,但却不可能摆脱由“官僚机器”们
统治的罪恶社会。这个社会从宗教、法律、道德和舆论等等方面,都紧紧地
束缚着像安娜那样试图触犯它那神圣秩序的人们。当安娜公开地向社会表示
自己真诚的爱的权利的时候,她就已经把自己摆在了既与传统势力又与整个
上流社会为敌的战场上。这样,她便自然地成为了孤立无援的众矢之的。由
于臭气熏天的上流社会的打击迫害,嫉妒、虚伪、肉欲横溢但具有合法婚姻
遮羞布的贵妇人们的辱骂、诽谤,逼得她不但失去了贵妇人的地位和赖以生
存的上流社会,还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失去了家庭,最后失去了生命。
当然,安娜自身的弱点,也是她悲剧的原因之一。她在勇敢地向上流社
会挑战的同时,又背负着贵妇人的精神枷锁;没有足够的勇气放弃自己的社
会地位。她在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同时,又不能完全去掉贵妇人的偏
见和弱点,她深为自己既非妻子又非情妇的屈辱地位而苦恼,她随着爱火的
日益旺盛而变得越来越自私、狭隘。从对渥伦斯基本无多大必要的担心、多
疑最后变成了嫉恨和绝望,以至完全失去理智而走上了摆脱一切痛苦的轻身
道路。
小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都具有承先启后
的作用。它既是托尔斯泰批判现实主义新的发展的标志,也是他的世界观矛
盾更加集中的表现。它在为安娜鸣不平的同时,也指责了安娜未尽妻子和母
亲的责任的错误,并将其与吉提和列文的幸福相比较。特别是他将列文作为
自己理想的代言人,表明了他已从地主贵族转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
最早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苏联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世界无产阶级文
学最早的伟大代表、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1868—1936)于1906
年在美国创作并发表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母亲》。它也是无产阶级文学中
最早的一部广泛描写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最早的典范作品。它的出现,标志着无产阶级文学的成熟,列宁赞誉它是“一
本非常及时的书”。作品主要反映俄国1905 年革命准备时期如火如荼的工人
运动,它成功地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以巴威尔和他的母亲尼洛夫娜为代表的
第一批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作品通过这些光辉的形象,反映
了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无产阶级革命斗
争中成长的过程,揭示了马列主义和社会民主工党在指导和组织革命群众的
巨大力量以及工人阶级的领导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并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
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敢于斗争、善于
斗争、勇于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主人公巴
威尔是一个由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作者用社会主义现实
主义创作方法塑造的第一个无产阶级英雄人物。他在领导“五一”游行被捕
后,在沙皇政府的法庭上,以新世界的主人、统治阶级的审判者的身份发表
了光辉的演说,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宣告资产阶级的
必然灭亡、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作品问世后,先后在欧洲乃至世界不少国
家翻译出版,对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对国际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著名的小说三部曲
苏联最著名的小说三部曲,是阿?托尔斯泰(1883—1945)在1920 年至
1941 年写的长篇小说《苦难的历程》三部曲。它包括1921 年完成的《两姐
妹》、1928 年完成的《一九一八年》和1941 年完成的《阴暗的早晨》。三
部曲以十月革命前夕到国内战争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它主要描写达
莎、卡嘉两姊妹的爱情生活和他们在动荡年代里所经历的复杂而曲折的道路
以及最后走向社会主义的过程。反映俄国知识分子走过的艰苦的革命历程。
作品鲜明地指出知识分子只有在与人民的共同斗争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只有献身于祖国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作品人物众多,线索交插,但条理十
分清晰,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最早写“小人物”的小说
俄国最早写“小人物”的小说,是俄国19 世纪初著名作家普希金(1799
—1837)在1830 年写的短篇小说《驿站长》。小说叙述一个小驿站站长辛酸
悲惨的一生。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驿站站长维林和他女儿杜妮娅不
安宁的生活;第二部分写维林因女儿被一个过路骠骑兵军官拐走的痛苦心
情;第三部分写维林的死及女儿以后的命运。小说塑造了一个忠厚善良的驿
站站长形象。他为旅客服务终日辛劳,却遭到过往官吏的欺凌。他在坎坷不
平的生活中的唯一慰藉,就是他那单纯美丽的女儿。不幸女儿却被拐走,他
嗒然若失,想方设法到了彼得堡,期望找回“迷途的羔羊”女儿杜妮娅。可
是狠心的军官明斯基却将他拒之门外。维林孤苦无依,悲痛成疾,回家不久
便悲愤而死,最后连他的墓地也是一片荒凉和凄惨的景象。这不仅仅是驿站
长个人的不幸,更是旧俄时代所有“小人物”和那个时代的不幸。小说鲜明
地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普希金以同情和尊敬的心情,描写了小职员
的命运,开了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最杰出的描写小人物的小说
俄国最杰出的描写小人物的小说,是俄国19 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
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果戈里(1809—1852)在1842 年发表的中篇小
说《外套》。它描写小官吏亚卡基?亚卡基耶维奇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