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中国美术史 >

第33部分

中国美术史-第33部分

小说: 中国美术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窟有回纥族(维吾尔族祖先)的佛教壁画保持与同时代敦煌壁画相同的风格。
契丹地区的寺庙建筑是今天保存的古代木构建筑物的重要代表作。内蒙古林
西县的辽代庆陵,尚有描写山林及鹿群生活的美丽的壁画,和真实生动的人
物肖像画。以描写边地生活有名的画家有胡瓌、胡虔父子。

胡瓌《卓歇图》中主要人物的精神的刻画和一般生活状态的描写具体地
表现了边地部族社会面貌。这些契丹地区的绘画都在内容上体现了地域的生
活特点(图225)。

相传为五代的作品,如《秋林群鹿图》,丰富而统一的色彩和巧妙的构
图,自然地表现了群鹿在山林中生活的优美情调,从风格上考察,也很可能
是辽代绘画。

二、西蜀、南唐绘画艺术的发达

五代绘画艺术最发达的地区是西蜀和江南,发达的原因是经济的繁荣。
唐末已经比较发达的经济在这些地区遭受战争的影响较小而得到进一步的发
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新的文化中心也形成了。南唐和西蜀为了使文学
艺术人才集中,成立画院,使民间画家的地位得到提高,便是运用政治力量
影响艺术发展的一例。文学范围中的“词曲”从民间文学中取得了形式和艺
术表现的力量,虽然多以享乐的思想为内容,但也有对于丰富的物质生活积
极赞美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经济生活的繁荣,西蜀、南唐词曲文学的发达的


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蜀、南唐绘画艺术的发展。

三、西蜀的画院及画家

西蜀在唐代时就不断有画家自中原来(最有名的如吴道子的弟子卢稜
伽,其他如赵公祐、范琼、陈皓、彭坚等),对于西蜀绘画传统的形成有一
定的作用。

唐末来避难的画家很多,其中较著名的有孙位、张南本、常粲、滕昌祐、
刁光胤等。滕、刁二人是花鸟画家,他们的活动推进了西蜀花鸟画的发展。
赵德玄在晋天福年间入蜀,带去历代画稿粉本百余本,流传很久。

四川画家的重要画迹在北宋初留在成都寺庙上的很多(宋·黄休复的《益
州名画录》一书记载很详细)。成都大圣慈寺因为是会昌废法时唯一保存未
毁的寺庙,特别成为西蜀时代画迹集中的地方。大圣慈寺壁画除了宗教性题
材以外并有很多非宗教性的题材内容,值得重视的是非宗教性题材中包括的
帝王、贵族、官僚的肖像,和雀竹花鸟以及名山大川的摹写。

西蜀王氏(公元八九一—九二五年)和孟氏(公元九三四—九六五年)
的画院中集聚了不少名家。擅长宗教人物画者最多,肖像画和罗汉像较突出,
其次,花鸟画也较山水画为盛。

名画家很多父子相传。例如:高道兴、高从遇、高文进、高怀节、怀宝
等四世,黄筌(兄黄惟亮)、黄居寀等,赵公祐、赵温其、赵德齐祖孙,阮
知诲、阮惟德父子,杜子瓌、杜敬安父子,蒲师训、蒲延昌父子,常粲、常
重胤父子,丘文播、丘文晓、丘余庆兄弟父子,张玖父子,赵德玄、赵忠义
父子等。

画院画家的作品也可以自由买卖。江南商人入蜀买杜家父子的佛像罗
汉,荆湖商人买阮惟德画的仕女,称为“川样美人”,黄筌父子的画也流入
市场。经营此类商业的人称为“常卖”。

西蜀画院的全家善画和作品买卖的现象都是说明五代时绘画艺术具有中
古手工业行业的特点,这也说明画院艺术的民间基础。

在五代最重要的画家行列中,西蜀的黄筌、黄居寀父子有突出的地位。
他们主要的贡献是在花鸟画方面。传说黄筌在孟蜀宫殿中创造性的画了鹤的
六个姿态:“唳天—举首张喙而鸣,警露——回首引颈上望,喙苔——垂首
下啄于地,舞风——乘风振翼而舞,梳翎——转项毨(整理)其翎羽,顾步
——行而回首下顾。”这个宫殿因而改名“六鹤殿”。黄筌又曾在殿堂描绘
了野雉而使呈贡来的鹰鹘误认为生。这些传说说明黄筌描绘了有真实感的禽
鸟的形象和黄筌的花鸟画的新水平。

现存黄筌的作品《珍禽图》是一幅画稿,包括十只不同的鸟、两只龟和
若干昆虫。表现对象的特征异常精确工致,但极简洁而富有生命感。描绘方
法以墨色为主,运用少量彩色,效果生动(图224)。

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表现了幽僻无人的自然环境中鸟雀的活动,动
态自然(图242)。

黄家父子的作品据文字记载中可知,取材主要的不是日常的禽鸟花卉,
而是王家宫苑中的“珍禽、瑞鸟、奇花、怪石”。他们画的“桃花鹰鹘,纯
白雉兔,金盆鹁鸽、孔雀、龟、鹤”等在北宋时期被称为标志着他们的特长。
他们所追求的是真实感和生意,所以他们在技法上就有所革新,并且使花鸟


画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有了新的起点。

黄筌、黄居寀父子也擅长山水及人物画。黄筌画钟馗的故事可以说明古
代画家对于创作方法的卓绝理解。吴道子画的钟馗是蓝衫,赤一只脚,一只
眼睛眯视,腰上插了笏板,头上戴巾而蓬了头发,用左手捉鬼,以右手食指
挖鬼的眼睛。黄筌奉诏改画用拇指挖目,因为用拇指挖目显得更有力,黄筌
不只改画了拇指,并且也改了全身的姿势。他的理由是:原画表现全身的力
量和神情都集中在食指,现在改用拇指,为了求得全身精神和动作的一贯,
所以就不得不全部改画。

黄居寀在北宋初期参加北宋画院成为中心人物,和他有同样重要地位的
还有人物画家高文进。

四、南唐的画院及画家

南唐(公元九三七—九七五年)画院的发展,主要在五代晚期。重要画
家有曹仲玄、周文矩、顾闳中等人。画院外的花鸟画家徐熙也很受重视。

曹仲玄的宗教画被认为是江南第一。他离开了当时最流行的吴道子的传
统,别创细密的风格,影响的范围不广。另一个宗教画家陆晃也擅长“田家
人物”,画农村中的活动和生活,他选取的新题材曾引起重视。

当时享盛名的人物画家仍是把主要力量放在表现贵族生活方面。

重要的仕女画家周文矩承继了周昉的风格,而更加强了贵族妇女生活表
面的特点:仕女画和文学一样,表现妇女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更细致而具体了。
现存的《宫中图卷》是他的《唐宫春晓图卷》的摹本,内容是幽闭在深宫中
妇女们的日常生活:画像、扑蝴蝶、奏乐、嬉婴、簪花、弄狗、浴罢、少女
梳头、观画等等共十二节,用一组组的形象,真实生动地表现了幽闭在深宫
中妇女们的生活琐节,平凡的快乐的小事和他们的神态,把古代宫廷妇女生
活的狭窄和贫乏展示了出来。画家有纯熟的技巧,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动作联
系表现出各种情节和一定情境中人物的精神状态。从这个摹本的勾线方面,
可以看出,善于选择构成形象的基本的主要的线纹,达到一定程度的洗炼。

周文矩的肖像也有一定的成就,北宋尚存他的南唐后主李煜的肖像多
幅。现在保存的《重屏会棋图》绘南唐中主李暻的肖像,很有个性特征(图
223)。

南唐人物画家王齐翰的《勘书图》是描写士大夫生活的作品,画一个人
独坐挖耳朵,神情闲适,技法娴熟。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杰出的优秀作品。这幅画创作的背景
传说是:南唐后主李煜听说他的大臣韩熙载生活放纵,就派了画家顾闳中去
偷看,回来加以描绘。这幅画以夜宴为题,描绘真实生动,反映了中古贵族
阶级的糜烂生活。

这幅画在艺术技巧上获得很大的成功,描绘了韩熙载的个性化的外貌,
主要的是表现了夜宴的场面,又围绕着夜宴表现了其他各种活动:奏乐、舞
蹈、男女酬应等,使总的主题得到了多方面的补充和深入(图222)。开卷
是夜宴的一场,画家反复描绘了每一个人的神态,除了面容姿态外,还着重
地刻画了每一个人的富有表情的手。——画家集中地阐明了主题,并加入细
节。

南唐花鸟画家中最受重视的是徐熙。他的作品取材主要是江湖田野的景
物,如:汀花、野竹、水鸟、渊鱼等。他画的雁、鹭鹚、蒲、藻、虾、鱼、
丛艳、折枝、园蔬、药苗之类,在北宋时期被认为标志着他的特长。在技法


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并创造了“舖殿花”和“装堂花”两种以装饰为目的的
构图样式。

南唐的山水画家以董源最有名。他画水墨山水,也画着色山水。他的山
水能表现出风雨变化,构图也很丰富:“千岩万壑,重汀绝岸。”“写山水
江湖,风雨溪谷,峰峦晦明,林霏烟云”(《宣和画谱》)的形容和现存他
的作品给我们的印象是完全相符的。

他的作品,如:《潇湘图》(图218)和《夏景山口待渡图》描绘多土、
草木茂盛的丘陵,阳光下一片濛濛。相传他的作品《龙宿郊民图》(原名应
作《笼袖骄民图》)在蓊郁的山水间画了龙舟竞渡之类的游戏(图219)。
《平林霁色图卷》也题着董源名字,画出山势突亢,江岸开阔,晨雾乍散,
近处村落和高亢的山头的景象,艺术上极为成功。

董源的学生巨然和尚,也以擅长画草木茂盛的江南山水著称。他的《秋
山问道图轴》则表现了比较高爽的秋季景色(图220)。相传他的作品《溪
山兰若图卷》表现了夏季空气湿重生意郁勃的自然景象。

董源和巨然的作品创造了江南地域丘陵江湖的动人的景象。适应着自己
的表现目的而产生他们的皴法“披麻皴”,为元明以来山水画家所不断摹仿,
从研究绘画史的角度看,他们的影响比他们的实际成就更值得注意。

南唐画院的山水画家赵斡的《江行初雪图卷》,充分地表现了秋冬之际,
江上叶落风寒的萧索风光(图221)。卫贤的《高士图》以人物为主题,但
作为背景的山石树木,其描绘的技法也有新的成就。

南唐画院画家后来多加入北宋画院。

五、南唐及西蜀陵墓的发掘

南唐李昪墓(公元九四三年建)及李昪墓(公元九六一年建)的发掘丰
富了五代艺术的研究资料。

李昪墓内建筑平面布置复杂:有三主室、十附室,石、砖发券多种结构
代表当时技术水平,墓内装饰彩画是现存早期的实例之一。

二墓出土陶俑种类丰富,是五代时多种等级和地位的人的形象。男子有
七种,女子有四种。此外有各种动物形象(马、驼、狮、鸡、狗、蛙)及神
话动物(人首蛇身及人首鱼身)。男女俑造型简括,有成熟的写实手法,较
完整地反映了贵族生活中附庸者。

出土的陶瓷提供了五代白瓷和青瓷的确实材料,充实了陶瓷史的系统知
识。

西蜀王建墓也曾发掘,墓中的石像与石棺座上的雕刻是五代雕塑艺术的
代表作。

墓中石像即王建本人的肖像高达八六厘米。石像面容和文字记载王建的
“隆眉广颡龙眼虎视”(《册府元龟》)的特点相附,坐在石座上,表情严
肃,性格表现很充分。

墓中棺座东西两侧有十二力士像的立雕,面向棺座而跪,两手伸入棺座
底下作扶抬状,面部肌肉紧张,手腕粗硕有力,体态表情都很真实,特别是
嘴部的动作。十二个像各有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