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尺余,是现存最大的一段完整的唐锦。新疆并且曾发现织出“花树对鹿”
字样的纬锦残片,也是一种贵重的标本。
绫锦的名称在唐代时常相混。例如中唐以后曾出现一种名贵的织物“缭
绫”。浙西一带出产的缭绫可以织出“立鹅、天马、盘绦、掬豹”等花纹,
而且据说“文采怪丽”。缭绫也可以称为缭锦,目前还难以从纺织技术的角
度判断是绫还是锦。
罗,纱是纠织,自汉代以来流行一种复杂的织法。罗、纱都是单色半透
明的,可以利用染的方法进行装饰。
锦绫名目的繁多说明在平织、斜纹织和缎子织等基本织法的基础上还可
以有许多变化,尤其斜文织的绫和缎子织的锦是无穷的变化的。事实上绫锦
名目的不同正是由于织法上的不同,绫锦的花纹都是利用提花的多样变化而
产生的。
唐代在平织的绢上进行装饰的方法是染色。除了单色的染色以外,也运
用各种技术染出花纹,可以是单色的花纹,也有多至四种色彩的。唐代流行
的染彩的技术有三:臈缬,夹缬和绞缬。
臈缬就是今天所记的“蜡染”。夹缬是用雕花镂空的木板,把布帛夹在
中间,空隙处填以染色。然后拆板就显出花纹。有时是把宽幅对折,染后花
纹对称,这种技艺传说是唐玄宗时柳婕妤之妹所创,最初只在宫禁中流传,
后来才流到民间。但据另外的记载知道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就曾以“五色
夹缬花罗裙”赐宫人及百僚母妻。绞缬是用线把布帛打成结子。染色后,打
结部分不被浸染而成斑文。如果结子是按照一定的图案规律排列的,斑文即
排成一定的图案。
各种染法的实物残片都曾在新疆一带发现。日本正仓院也保存了一些,
日本还保存有臈缬及夹缬屏风。
除了各种染色之外也有在绢上加彩画的,例如唐代妇女用的“披帛”(锦
或纱或绢的长条从肩后绕缠在两臂间)上就常加彩画。六朝时期用金银箔剪
成花饰贴在衣服上的办法在唐代可能也还有。
丝织品中,缀锦(即汉代的织成)的技艺进一步向绘画方面发展,武则
天为皇后时曾制织成佛像及刺绣佛像四百幅。有织成的佛像在唐代曾传至日
本。
刺绣,作为丝织品的加工在唐代大有进步,除了沿袭自前代的钉线绣及
锁绣外,发展了平绣,唐代的平绣近似今天的乱针绣。唐代刺绣在运用色彩
方面有模仿退晕的效果的,称为“纭裥绣”。锁绣或锁绣平绣混用的刺绣佛
像及饰品在敦煌曾发现。
唐代染织品的图案纹样名目很多,其实际内容尚待研究。从遗存实物上
看,唐代的有代表性的纹样是①天马、对凤等动物纹样置于团窠的圆形中,
团窠是按照四方连续纵横排列,其空隙处布置以四出的卷草纹样。②宝相花
之类的团花的四方连续图案。这些纹样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前者。据文献所
记唐代窦师纶创造了这种纹样:“高祖太宗时(公元六五○年以前)内库瑞
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创自师纶,至今传之”(张彦远《历代名
画记》卷十)。窦师纶是唐朝初年派往四川进行统治并兼管修造皇室用物的,
他的家庭中历代都是工艺家,如窦炽(师纶高叔祖)、窦抗(师纶父)、窦
琎(师纶叔)、窦法洽(师纶堂兄弟)都曾任将作大匠,窦师纶封为陵阳公,
所以他在四川制作的“章采奇丽”的“瑞锦”“宫绫”当时被称为“绫阳公
样”。由前引文字中可知这种“绫阳公样”是以雉、羊、凤、龙等动物为题
材,而且很多是成对的动物,如对雉、斗羊等。
具有这两个特点的纹样在唐代的流行可以从一些文献记载中见之。如武
则天时,禁军的各种将军们的服饰就以成对的狮子、麒麟、虎豹、鹰、鹘、
豸等相区别,诸王则饰以盘龙及鹿,尚书则饰以对雁。又唐代大历年间曾禁
止过于奢侈的丝织品,其中就有盘龙、对凤、麒麟、狮子、天马、辟邪、孔
雀、仙鹤、芝草、万字、双胜等。这些花样有很多都可以从现存实物及形象
材料中见到。
唐朝的工艺:螺甸镶嵌、木画、漆绘、拨镂是唐代工艺的优秀成就,这
许多技艺大多是南朝工艺的进一步的发展,而在唐代宫廷生活及贵族生活中
有重要地位。在文献记载中,中尚署每年为宫廷制作的器物中就有平脱、镶
牙、宝钿、木画等名目。
中国古代的青铜工艺经过汉六朝而得到继续发展的有铜镜。隋唐时代的
铜镜有自己的特点。
隋代铜镜与六朝铜镜不易区别,镜背装饰最外廓是一圈端正楷体的铭
文,铭文多是骈体,例如:“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光如一片水,影照
两边人。”(是截取南北朝诗人庾信所作咏镜诗的前四句)镜背的主要装饰
部分是在镜钮附近的环形地区,其间往往作四个或六个异兽(龙、狮、凤等),
也有作六团花者,造型如写实风而布置疏朗。
唐代铜镜,除了一部分和隋代铜镜式样相同者以外,数量最大的一部分
是所谓“海马葡萄镜”,这种铜镜背面装饰是高浮雕的异兽及葡萄,其间有
时也有孔雀、蜂、雀之类,花纹繁密。唐镜背后的装饰也有取材人物故事的,
如树下有人弹琴或月宫桂树下有嫦娥和捣药的玉兔等。但有很大数量是作各
种花和鸟的,如双鸾衔绶、鹊蝶穿花、鸳鸯凫雁等,也有排列各种宝相花装
饰的(图229)。这许多铜镜的外形有一部分是圆的,但也流行六入(六个
弧线联成的圆周)或六出、八出(如六瓣或八瓣凑成的圆周)的菱花形。
唐镜在铸造方面技术精良,花纹柔和自然,有很细腻的写实风的浮雕效
果。其合金成分大致同于汉镜(铜约70%,锡约25%,铅约5%),因研磨
面为白色,也称为白铜。唐代铜镜为当时珍视的贵重物品,如玄宗生日时即
以铜镜赏赐群臣。唐代铜镜中也有一些特别豪华的。
铜镜背面除铸出纹样外尚有用贴金银技术加以装饰,也有加漆施以金银
平脱的装饰的,也有螺钿的装饰的。在河南洛阳发现的唐墓(至德二年,公
元七五七年)出土的螺甸镜,直径二五厘米,螺甸嵌成一幅图画,树下有二
人对坐弹琴,有一鹤舞于前,四周有各种花鸟。这一题材,其内容尚不能完
全了解,但知道在唐代也是比较流行的(图230)。
唐代铜钟也有保存下来的。如西安景龙观的大钟(景云二年,公元七一
一年),高一米半,重三百余斤,上面为有浮雕狮凤凰等装饰。这一大钟是
汉代以来罕存的大件青铜铸器。
唐代的金属工艺中,金银工艺也很发达。最多的是各种饰品,如钗、臂
钏、指环等。其次为各种酒器及饮食器,据文献记载有瓶、瓮、槪⒗湣㈣肌
盏子、碗、杯、盘等。现在发现的唐代金银器中可见有高脚菱花形的酒杯,
六出菱花形的盘和莲形的碗,都是凿镌出各种习见的花鸟纹样装饰。这些器
物都是纯银或银质镀金,经槌击制成的(图233)。
这些金银器由于有货币的作用,所以不易保存,至今遗留很少。铜器的
制作也因唐代商业经济发达,货币需要量增大,而在中唐以后出现过矛盾。
一千个钱销为铜,可得六斤,作成器物每一斤可六千钱。所以自然的趋势是
销钱为器,因而引起政治的干涉。屡次下令严禁。在会昌废佛时,佛寺中大
量的铜器就被销毁掉了。
唐代金属工艺中兵器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但现存实物很少。
隋代陶瓷工艺不见显著的变化。安阳殷墟遗址上曾发掘一隋仁寿三年(公
元六○三年)的墓,墓主名卜仁,墓中有青瓷四平罐四个,白瓷碗五个,白
瓷盘一个,可见与景县封氏墓出土很类似。古籍中记载隋代何稠曾因“琉璃
之作”绝而发明了“绿瓷”,这虽是一项值得注意的记载,但尚难确定何稠
发明的“绿瓷”是什么。琉璃器物,在春秋末及战国时代的古墓中都发现小
件的饰物。景县封氏墓曾发现浅蓝色的可以称为“绀琉璃”的杯,其式样和
欧亚大陆上其他各地所发现的所谓“罗马玻璃”相似。
唐代陶瓷,尤其到了唐末五代,有重要的发展。唐代陶瓷中最重要的是
青瓷、白瓷和“唐三彩”的陶器。
青瓷的代表产地是越州,白瓷的代表产地是邢州。陆羽在公元八世纪中
叶曾比较过这两种瓷器并提到其他各地的产品:“盌、越州上,鼎州次,婺
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邢瓷类银,
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
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
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色紫;洪州瓷
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青瓷,是我国瓷器的开始,各种不同浓度与色相的“青”釉是中国最早
的瓷釉。唐代的青瓷,继承了南朝的传统,最重要的产地是在今浙江东部绍
兴一带,这一地区在唐代为越州,所以,越窑青瓷是中国古代陶瓷史,特别
是唐五代陶瓷史上有首要地位的陶瓷工艺品。
唐代越窑青瓷烧成温度在一千二百五十度以上,叩之其声清脆。唐大中
年间(公元八四七—八五九年)有调音律官郭道源“善击瓯,率以邢瓯、越
瓯共十二只,施加减水于其中,以筋击之,其多妙于方响”。清脆的乐音也
是瓷器的一个特点。
唐代越窑青瓷之为陶瓷工艺上的大进步也在于“长石釉”烧制的成功(瓷
釉中必须含有的矽酸,或利用植物的灰,或利用石英、长石。成功地利用长
石可以克服釉汁不匀的缺点,而产生细润光柔的效果)。长石釉的成功是陶
瓷技术上划时代的变化,所以唐代越窑青瓷色泽之鲜丽动人不断地引起诗人
们的赞美。例如徐夤的诗: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丝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
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又有陆龟蒙的诗: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遣杯。”——越窑的颜色被形容为:“古
镜破苔”“嫩荷涵露”,和五代“千峰翠色”。
唐代越窑流行的装饰方法是在釉下胎上用流利的线进行刻划,刻划的纹
样极为流利生动,有:牡丹、莲花、莲瓣、莲蓬、荷叶、宝相花,卷草等花
卉纹样,龙、狮子、凤凰、鹤、鹦鹉、鸳鸯、雁、龟、鱼、蝴蝶、小鸟等动
物纹样和神仙、人物、云、山水、波涛等纹样,至于配合组成图案,则多装
饰在碗盏等器物的内面。
唐代越窑青瓷烧造的地点现在已发现的,主要的是绍兴九岩和余姚上林
湖。
越窑器物出土而有准确的年代可考者,其历史价值较大。例如已知最早
的一件是唐长庆三年(公元八二三年)的一块墓志铭。其次是在绍兴发现的
唐户部侍部北海王府君夫人的墓中出土一组青瓷器,计:短嘴长柄壶两件、
朴素无饰的瓷盘及有花饰的瓷盘各一件。圆盒,撇口花插各一件。墓志的年
代是元和五年(公元八一○年)。其次是上面划着大中元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