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中国美术史 >

第37部分

中国美术史-第37部分

小说: 中国美术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一一二五年灭辽后,开始南下,北宋朝廷无意抵抗,公元一一二七年金
兵攻破了开封,掳走徽宗钦宗,开封被抢掠一空,这一中古时期作为政治、
文化与经济中心的第一大城市遭到彻底的破坏。

康王赵构逃到南方,以杭州为都城建立南宋政权,他和秦桧反对抗金,
对金屈膝求和,华北各地人民自己组织的义军和骁勇善战的爱国的军队共同
进行的坚强抵抗遏止了金兵的攻势,岳飞就是抗金中的杰出的爱国将领代
表。公元一一六一年金兵在采石之败是南北对峙稳定局面的开始。

江南地区在南宋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兴修水利,进行大规模的筑堤,
并盛行圩田,大大扩大了耕地面积。但是这些改进的同时,土地兼并也在急
速进行。

公元十三世纪初蒙古族的骑兵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勃然兴起成为一个震
惊世界的力量。在几十年里,成吉思汗象暴风一般席卷欧亚两洲,公元一二
七六年,南宋都城临安也陷落。

北方沦陷后,在辽金统治下,人民生活极为痛苦。农业和工商业显著的
倒退,许多手工业工人沦于工奴的地位。欧亚之间,陆上和海上的交通大为
畅通。许多西方人来到中国,其中有很多技艺人材,他们都起了促进中西文
化交流的作用。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治下,人民的反抗始终未停止过。初期反元的暴动
和起义,虽广泛然而分散,地区多在江南。但经过长期斗争,起义日渐扩大,
并日益向北方发展。到公元一三五一年便汇合而形成以红巾军为主导的大起


义,而导致元朝统治的被推翻。

宋代统治的三百年之间,科学技术有巨大的进步,并出现系统的科学著
作,例如建筑学的《营造法式》,药物学的《本草》,兵器制造学的《武经
总要》等。

道教在宋代得到发展,并最后形成其诡异的庞杂的体系。北宋时期,从
宋太宗赵匡义到徽宗赵佶,不断兴修道观,大事靡费。在南宋时期,道教流
行于北方,并出现各种教派。这些新教派当时是反抗金人统治的一种组织;
然而演变到元朝,则已变成统治者的工具。佛教自唐代开始的禅宗,成为最
大的教派。禅宗特别着重内心的修善,提倡恬静朴素的生活和神秘的直觉。
禅宗思想影响儒家哲学的结果产生了宋代的理学。理学是儒家思想进一步的
玄学化。理学的大师,如北宋的程颐和南宋的朱熹,及其流派彼此之间因看
法的分歧而相互怀有极深的成见,但其唯心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是一致的。
理学的发展顺应了统治阶级巩固封建宗法的思想制度的需要。

在宋朝,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反映当时由商人要求的比较进步
的功利主义思想(南宋的叶适、陈亮)和反映农民的朴素的平等思想的农村
公社思想(北宋康与之,南宋邓牧)。

宋代文学中以“词”最为发达。有很多著名的词人和为人传诵的篇章,
其中有缠绵悱恻的抒情小令,也有慷慨雄壮的或情致委婉的慢调,表现情感
的范围比五代的词曲又有了扩大,宋元时代是戏曲小说发展的重要阶级。北
宋时期开始在金朝中都(今北京)发展起来的“诸宫调”和“杂剧”、“散
套小令”,在南宋的临安发展起来的“话本”、“小说”,在永嘉一带兴起
的“南戏”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这些文学作品已不只是为皇帝官僚和
士大夫阶级服务,并且也开拓为平民(商人、差吏、兵士、城市手工业者等)
服务。

宋代美术中,宗教美术仍占一定的数量。文献记载依照帝王的要求几次
大规模的修建道观,如:上清太平宫、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五岳观、宝箓
宫等,这些宫观中皆有当时名手从事绘画、雕塑的工作。现存的宋、辽、金、
元的建筑实例较前代丰富,其中有些尚保存得相当完整,可以具体说明中国
古代建筑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这些建筑物中也多有壁画和塑像,其中一
部分还是未经重修的原状。辽、金地区及元代寺庙中的雕塑(泥塑或木雕)
遗存对于了解古代雕塑有重大的价值。

宋代美术,由于继续了唐五代的风气,世俗的美术脱离了宗教的羁绊,
而得到独立的发展。绘画的卷轴形式在宋代大大盛行起来。这些卷轴画中有
一部分是由屏风及纨扇的装饰演变而来。宋代绘画活动的中心是皇家的画
院,由于绘画已经成为一种手工业行业,市场的需要也刺激了绘画艺术的繁
荣。

宋元时期的绘画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①北宋初约一百年中,保
持着五代的传统,花鸟画遵守黄筌的程式,山水画是传李成、范宽的衣钵。

②熙宁元丰年间(公元一○六八—一一○○年)由于花鸟画家崔白和山水画
家郭熙的出现而有了显著的新变化,由于扩大了表现范围,宋代的绘画在现
实主义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这时的画论著作(《林泉高致》和《图画
见闻志》)中提出的主张,反映了创作实践上的新要求。③徽宗赵佶到南宋
高宗赵构和孝宗赵昚(公元一一○一—一一八九年)是宫廷画院最活跃的时
候,画家众多,在表现技巧上力求精能。④南宋的大部分是李唐、刘松年和

马远、夏圭画风起支配作用的时期。⑤元朝的统治时期的绘画,最引人注目
的是水墨山水的发展,特别是在笔墨技法上注重表现效果和绘画思想上轻视
生活内容的倾向,元代的这一部分绘画造成了中国绘画史上的大转变。

宋代的工艺美术,正如当时各种手工业一样,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普遍的
有所提高。而特别有突出的成就的是陶瓷工艺。宋元陶瓷的产地遍布各地,
宋元陶瓷的优雅风格是世界工艺史上杰出的典型。


第二节北宋前中期的绘画

一、宋初“翰林图画院”的设立

宋朝初年开始建立的“翰林图画院”,是绘画艺术继续繁荣的表现。宋
代画院对于宋代绘画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重要的绘画活动都是围绕着画
院进行的。

在社会中,如晚唐五代的情况一样,绘画成为一种有了固定地位的行业,
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发展。汴梁(今开封)的相国寺庙会,大殿后,
资圣门前就有与书籍并列的图画买卖;后廊有专门画像的生意。很多记载透
露出绘画进入手工业、商业行列的事实,汴梁有一个画家刘宗道擅长画“照
盆孩儿”,画得很巧妙,小孩用手指水盆中自己的影子,影子也指人。为了
防止旁人模仿竞争,每一次创了新稿都是画成几百本以后,一次出售。汴梁
也有的画家由于他们长于画小儿,就叫作“杜孩儿”;由于长于画宫室建筑,
就叫“赵楼台”。汴梁有一个出名的美丽女子秦妙观,画家们画了她的像到
各地去卖。汴梁是一个文化中心,图画和雕版书都被贩往各地;而也有从外
地贩到汴梁来的。山西绛州的画家杨威,专画农村生活供应商贩,如果他知
道来贩的商人是贩往汴梁,他就告诉他们到画院门前去卖,可以得到高价。
北宋有名的山水画家燕文贵原来是军人,来到汴梁时候,在街道上出售自己
的作品,从而引起注意。绘画作品的商品化是了解中古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
关键,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绘画进入手工业商业的行列,绘画作品的商品化(不是当作珍贵的雅玩
或古董),比寺庙壁画更进一步与社会群众建立联系。直接以广泛的社会群
众(包括劳动人民工商业者和统治阶级的下层,如士兵、胥吏等)为供应对
象,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群众的心理和情绪。

封建统治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的掠夺者。绘画就象人民创造的
一切艺术品一样,也成为他们奢侈生活的点缀,除了适应他们生活上的需要
以外,也相应反映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在这样的动机下,北宋初沿袭了五代
的旧制,并加以扩大,成立了画院。画院作品不可避免的反映了贵族生活的
趣味,而进一步发展了贵族的美术。

画院的制度与一般工匠不同,绘画的工匠属于“八作司”(例如彩画建
筑装饰画的工匠和一般的壁画工匠)。工匠们的报酬叫“食钱”,画院画家
的报酬叫“俸值”。然而和一般士大夫也还不同。一般士大夫可以去作地方
官,画院画家就没有资格。升级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服饰上(成为宋代一个
多次讨论的问题),也有一定的限制。例如虽能象文官一样,穿绯色(四品)
和紫色(五品)的官服,但不能象同等级的文官一样“佩鱼”(金质和银的
鱼形装饰)。宋代画院画家地位是逐渐提高的,宋徽宗赵佶时期,画院制度
又有新改变,成为科举制的一部分。

北宋初年,参加画院的画家来自西蜀和南唐的画家很多。西蜀画家在乾
德三年(公元九六五年)随了孟昶来汴梁的有黄筌(不久即去世)、黄居采、
黄惟亮、赵元长、夏侯延祐、袁仁厚、高文进、高怀节、高怀宝等人。南唐
画家在开宝八年(公元九七五年)随李煜来汴梁的有王齐翰、周文矩、顾德
谦、厉昭庆、徐崇嗣等。

中原一带有若干有名画家也被吸收入画院。王霭、高益、王道真等,都


是人物画家,并擅长宗教壁画。

北宋初年的画院中,西蜀画家占重要地位,黄居采和高文进是中心人物。
花鸟画方面,来自南唐的徐崇嗣,按照自己祖父徐熙的方法作画就受排挤,
不得不改学黄家的画法。黄家的画风支配画院近百年之久。人物画方面,高
文进也很专断。史载王士元画一张《武王誓师独夫崇饮图》,很受观众称赞,
汴梁很多人每天到挂画的孙四皓家去看。孙四皓是汴梁一个有名的好画、好
客的人,也是赵匡胤的亲戚,孙家也聚集了很多画家。孙四皓把王士元的这
幅画献到皇家,高文进故意定为下品,把王士元气走。

宋太宗赵匡义也进行搜访古今名画。在太平兴国年间(公元九七六——
九八二年)下令天下郡县进行搜集,由黄居采和高文进负责鉴定工作。端拱
元年(公元九八八年)在崇文院的中堂设立“秘阁”作为贮藏的地方。

赵匡义对于绘画很有兴致。除了设立画院和秘阁两事以外,他还撰了一
部《名画断》,是按照唐朝一部同名的书的体例编撰的,而成为它的续编,
包括画家一百零三人的姓名,此书现已佚。

二、人物画的创作活动

在北宋时代有多次大规模绘制宗教壁画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以画院为
中心,而且是画院画家的主要任务的一部分。现在只举画大相国寺和画玉清
昭应宫为例。

大相国寺是汴梁最大的一个庙,有六十余院,是个社会活动的中心。庙
会每月开放五次,进行各种日用杂物的交易,异常热闹。

自唐代以来,大相国寺就保存了很多艺术名迹,如吴道子画的文殊和维
摩、车道政画的毗沙门天王、名匠王温装銮的弥勒像、名匠李秀刻的大殿障
日板等,共称“相蓝十绝”。北宋初年名画家高益在重修庙宇的时候进行了
壁画。大相国寺后来再重修的时候藏在皇家的高益的旧底本就成重绘的根
据。一次重修是高文进、王道真、李用及和李象坤等名画手参加的。又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