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中国美术史 >

第38部分

中国美术史-第38部分

小说: 中国美术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壁画。大相国寺后来再重修的时候藏在皇家的高益的旧底本就成重绘的根
据。一次重修是高文进、王道真、李用及和李象坤等名画手参加的。又一次
重修是在治平二年(公元一○六五年)大水之后,治平二年因为多雨,汴河
涨水造成水灾,大相国寺墙壁浸坍了很多,水退后只保存下高、王、二李等
人所作的四幅。进行重绘时,崔白和李元济参加了工作。——从高益、高文
进到崔白、李元济,屡次参加大相国寺绘制壁画工作的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名
手。

从这些壁画名称上可以看出一部分壁画的内容。

高益画“阿育王变相”“炽盛光佛降九曜”就是有小幅底本收藏下来的。
大水未毁的四堵是:王道真画“给孤独长者买祇陀太子园因缘”、“志公变”、
“十二面观音像”,李用及和李象坤合画“牢度差斗圣变相”和高文进画“大
降魔变”。相国寺大殿的壁画,左壁是“炽盛光佛降九曜鬼百戏”,右壁是
“佛降鬼子母建立殿庭乐部马队之类”。

这些变相大多是园林、斗法、降魔、乐部马队、百戏,十一面观音,总
之,是炫示一些热闹场面。

这些壁画中明显的有真实的生活素材。宋太宗赵匡义很嘉许高益画“阿
育王变相”中的战争场面,以为高益了解军事。高益画的乐队,其中弹琵琶
的拨下弦,但另外管乐器都在奏四字,琵琶四字在上弦,懂音乐的人解释琵
琶是拨过才有声,拨下弦表示发声的正是四字所在的弦。


玉清昭应宫是宋真宗赵恒为掩饰自己对外战争的失败而修建的。

修建“玉清昭应宫”以贮藏“天书”,并供奉玉皇、圣祖(捏造的赵氏
祖先——赵玄朗)、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匡义),规模宏伟,原计划
要十五年修成。但修筑时,昼夜不停,夜间则燃烛施工,所以只用了七年。

为了修筑玉清昭应宫,召募各地有名的画家就超过了三千人,经过考试
入选的是武宗元、王拙二人为首的百余人,高文进、王道真、燕文贵也都参
加。

关于玉清昭应宫壁画的具体内容和表现,由于材料缺乏,所知甚少。但
传说张昉画三清殿天女奏音乐像、丈余人物,不用起稿,奋笔立就。王拙曾
画五百灵官、众天女朝元等图,这些场面宏大、人物形象众多的壁画,反映
了当时绘画所达到的水平。

玉清昭应宫在天圣七年(公元一○二九年)遭雷击起火,除二殿外全部
焚毁。

自玉清昭应宫的修筑开始,北宋有一系列的道教宫观的修筑。大中祥符
五年又修景灵宫,供奉所谓赵氏先祖,成为神仙的“圣祖”。到宋徽宗赵佶
时期筑五岳观、宝箓宫等都是崇尚道教所致。

随着统治阶级的提倡和道教壁画的题材的多样化,道教壁画创作也活跃
起来。北宋初年有名的人物画家,主要的都是道教壁画家和画院画家。如高
益(世称大高待诏)、高文进(世称小高待诏)、王霭、武宗元、王拙等。
画院外画家,如王拙、孙梦卿(世称孙吴生、孙脱壁)等。他们的作品大多
是壁画,故不为当时评论家和收藏家所重视,因此他们在绘画史上不为人所
注重。

当时的人物画家也多擅长肖像画。武宗元曾把赵匡义的像画在洛阳上清
宫的三十六天帝的行列中间,引起赵恒的惊讶,这是把现实的人加以神化的
突出例子之一。王霭曾奉命去江南偷画李煜的谋臣肖像,并且在定力院(赵
匡胤未作皇帝以前住家的地方)画赵匡胤父母像作为纪念。牟谷、元霭和尚
也都是赵匡胤左右,有水平的肖像画家。治平元年(公元一○六四年)在景
灵宫孝严殿绘的壁画,可以作为北宋人物画方面的一件大事。孝严殿中一方
面画了宋代开国的一些重要事件以表示歌颂;一方面画了宋仁宗赵祯朝的七
十二名大臣的像,都是派人到每家绘写的。

北宋初年人物画的其他表现所知很少。有关风俗画的片段材料特别有重
要的意义。

高元亨曾画《从驾两军角觝戏场图》,据说高元亨具体地描写了在观看
这一紧张的运动比赛,群众的各种不同的神态:象墙壁一样四周围着,有坐
有立,有翘脚探头,有互相攀扶、俯仰各种姿态,也有男女、老幼、贵贱、
技艺、外族,及性别、年龄、阶级、身份和种族的不同。

燕文贵曾画《七夕夜市图》,描写汴梁城最繁华的街道的一部分——潘
楼附近(金银彩帛交易的集中地,潘楼是汴梁最大的酒楼之一)七夕夜晚的
世俗的热闹场景。

这两幅画从选择的题材方面看,描绘的是世俗生活,并作了详尽、复杂、
认真、具体的描写。这两幅作品是宋代现实主义绘画的重要标志。

宋代宗教画保存下来的很少,以卷轴画形式保存下来的壁画稿本。最有
名的是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卷》。此图卷另一稿本,称为宋人《八十七神
仙图卷》(图236、237)


《朝元仙仗图卷》描绘五方帝君中的三个帝君,前往朝谒天上的最高统
治者时的队仗行列。这个行列应该是由八十八个神仙组成(《朝元仙仗图卷》
缺最后一名神仙,《八十七神仙图卷》则缺最前一名神将)。八十八个神仙,
共四种类型:三个帝君(头上有圆光),八名武装神将,十名男神仙,六十
七名女仙(这些女仙中有玉女,也有金童,但都作女装)。四种类型人物形
象都是按照一定的理想的特点描绘的,所以大多数都缺乏具体性。但十名男
神仙的形象,却可以看出在追求个性的特点。对全部人物行列勾绘了稠密重
叠的衣褶,并且尽量变化着头饰、仪仗和六十七个仙女的姿态。这些变化产
生了形式上的丰富和华丽的效果,努力避免单调的感觉。全卷人物神态和在
风中飘动的旙旗、裙裾、飘带、花枝,一面行进一面飘动的感觉得到完整和
统一的效果。

武宗元(公元?——一○五○年)是北宋时代重要的宗教画家,被认为
可以和吴道子相比。他的画迹除了上面已经涉及的以外,洛阳南宫三圣宫东
壁十尊丈余高的太一神,以及龙兴寺(许昌)、嵩岳庙、中岳天封观等处壁
画都负盛誉。

道教画以现实生活的描写代替超人间的神仙世界的描写。称为《护法天
王图卷》的稿本和称为《西岳降灵图卷》的稿本,描绘了各种形形色色人物,
包括贵族及其眷属随从,甚至市井中的商人、乞丐、渔父、玩把戏的等等。
在不同的程度上表现了各种人的特点。——道教画放手描写市井人物,因为
道教相信神仙会隐迹在普通人群中间,可以具有普通人的外表。因而这样的
道教画又具有了风俗画的特点。

三、李成、范宽及其他山水画家

李成和范宽的山水画在北宋初年,山水画艺术获得巩固的时期。

李成、范宽和关仝曾被北宋人认为是三个最有贡献的山水画的大画家。

李成(公元?—九六七年),字咸熙,营丘人。是唐朝宗室后裔,他家
世为士大夫,生于五代时,没有入仕的机会。他对于诗歌有修养,而又擅长
山水画,好饮酒,晚年好游历,他和汴梁相国寺东宋家药铺主相处甚好,铺
门两壁画满了李成的山水画。

他的山水画,据《宣和画谱》的记述:“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
带曲折。飞流、危栈、绝涧、水石——风雨晦明、烟云雪雾之状,一皆吐其
胸中,而写之笔下。”这里所强调的是他的山水画描写了山川地势和季节气
候的丰富变化,富有感情的力量。画中展示的是一郁勃深沉的精神世界。

李成的作品《读碑窠石图》(其中人物是王晓画)画着一个驴背上的旅
行者停在一座前代的石碑前面,正在仰头看碑,石碑附近围聚着几株枯劲的
老树。着力地描绘的老树,表现出荒漠和严寒的季节的特征,这幅画的强烈
的情感内容决定了它的艺术价值(图239)。

宋人无名的《小寒林图》,枯梢老槎,森耸郁深,得李成笔下的景与情,
可以作为李成艺术成就的参考。

李成《寒林平野图轴》表现旷荡平原上,两树巨松挺立于面前,枝茎虬
盘,针叶如网。两松之间作一转扭多节的古槎,枯枝如龙爪抓拏之势,树根
拔于土外,枝干交错,盘屈纵横。古代艺术家画下了乔松古木含霜凌雪、挺
立不拘的昂然英姿(图238)。


范宽,字中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一说他性情缓和,人称之为“范
宽”。他的时代较李成略迟,仁宗天圣年间(公元一○二三—一○三一年)
尚在。他的为人宽厚,好酒,不拘世俗。他的山水画艺术是在季成的影响下
发展起来的,曾师法荆、关;但最后得助于终南山、太华山的真实的大自然。
他曾说:“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未若师诸物也;吾
与其师诸物者,未若师诸心。”他在创作之前,对景凝想,致力于情景合一
的构思酝酿。当时人称他“为山传神”。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古代全景构图的水墨山水画的一件杰出作品。
迎面矗立的雄浑的大山头,强烈的表现出大自然的雄伟气象。山涧,飞瀑如
练,直落千仞。山下空濛一片,衬托出小山岗上生满树木,树巅露出了楼阁。
山脚下正有驮马从右方进入画面中来,如传来了得得的蹄声和潺潺的溪水的
声音。这幅画表达对于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非常有力。在构图技巧上,山
下一片白雾,迷濛莫测,以见山之远,而涌现于霄汉之外突兀的巨峰,山巅
的茂林密叶和崖石皱纹历历清晰,又如近迫眉睫。这一既远又近的透视效果
造成令人惊愕的景象(图240)。

范宽的《临流独坐图》是又一表现层峦叠嶂、千岩万壑的巨制。深郁的
山坳间腾起弥漫浮动的云雾,吐吞变灭,更加强了忘身于万山之中的感觉。

北宋前期著名的山水画家还有燕文贵、高克明、许道宁、翟院深等人。

燕文贵创造了为人所称许的“燕家景致”。燕文贵(据《圣朝名画评》、
《图画见闻志》作燕贵,《画继》作燕文季)吴兴人,原隶军籍。他有多方
面的绘画才能,长于山水,并兼擅人物。太宗时期在街头上卖画时为高益所
发现,邀他参加大相国寺的壁画工作,从事壁画间的山水树石。真宗时期,
他也曾参加绘制玉清昭应宫的壁画。前面已经提到,他的《七夕夜市图》和
《舶船渡海图》当时很受推重。他的山水画作品现存有《溪山楼观图》,也
是大山大水的形式,峰峦耸峙,而在山下,半山及山上都有精工描绘的宏伟
的楼阁宫室建筑(图241)。他的山势峥嵘的《烟岚水殿图卷》有以宏伟建
筑物为山水点缀的特点。在他山水画中出现的似是仙府金阙的景象。他的主
要活动年代是太宗端拱(公元九八八一九八九年)到真宗时期(公元九九八
——一○二二年)正当道教和道教艺术趋于高潮的时期,燕文贵山水画中布
置的神仙府阙也是很自然的。

高克明是和燕文贵同时而略迟的又一山水名家。他们和王端、陈用志同
为画友。高克明在真宗和仁宗时期供职画院,其山水一时流行于画院中。他
是山西绛州人,为人端正宽厚,好游山水。他的创作方法是游山观察体会所
得,归来经过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