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中国美术史 >

第61部分

中国美术史-第61部分

小说: 中国美术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驰誉中外。

案头摆设用的小型雕塑艺术品,固然有的是贵族官僚高堂华屋里的点
缀,有的是士大夫文人书房客厅里的“清玩”,但更多的是适应城乡广大群
众的生活和精神需要而制作的普及性作品。它们具有朴素大方,明朗健康,


单纯简洁而百看不厌的特点。还有一些玩具性的雕塑品,既是供儿童赏玩的
恩物,也是民间美术爱好者和研究者刻意搜求的珍品。

就题材内容来看,虽然有些是取材于宗教的,如:观音菩萨、罗汉、达
摩、寿星、八仙之类,但主要的不是作为顶礼膜拜的偶象,而是作为群众所
熟悉喜爱的带有传奇色彩或具有某种高贵品性和神异力量的艺术典型而加以
再创造的;更为大量的则是取材于当时广为流行的小说、戏曲,或者家喻户
晓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也有不少是来自群众所熟悉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界
的。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与斗争,不同程度地体现
了当时人民群众的美好理想、愿望以及对于事物的真伪、善恶、美丑的评价。

案头摆设性雕塑和实用工艺品装饰雕刻,是雕塑艺术与广大群众保持广
泛而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与方式。这类雕塑艺术品,不仅起着丰富室内陈设,
美化家庭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提高社会审美情趣的作用。


第八节明清时代的工艺美术

明清时代工艺美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相当突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水平的提高,商业的繁荣,都直接影响和推进着工艺美术的发展。

明清皇家对工艺美术的制作设立了专门机构,明代有内廷作坊,清代设
造办处,在南京苏州杭州等地还没有织造衙门,聚集了不少能工巧匠,在制
作上不计成本,务求精美,大量生产宫廷和官府需要的高级豪华工艺品。具
有相当规模的私人手工业工厂和作坊也大量涌现,明代时景德镇瓷窑约三千
座,其中民窑占多数。清乾隆时南京的织机多达三万台,工艺品产量不断增
加,行销于国内外。为了竞争,在品种上更是“巧变百出,花色日新”。

明清工艺美术中相当数量的产品是适应皇室贵族和富有者的需要生产
的。如:景德镇御窑生产的瓷器,明果园厂内廷作坊制作的雕漆、华丽的掐
丝珐琅,江宁苏杭织造局的锦缎,造办处的精巧玲透的玉石、象牙雕刻。。
这些极为豪华精致的工艺,但是后来由于单纯追求技巧的精细奇绝和用料的
珍贵,往往流于造作繁琐,失去了刚健清新的格调。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
明清官僚富户中也流行着收藏高级工艺品的风气,嘉靖四十四年(公元一五
六五年)严嵩被抄家,据《天水冰山录》中记载其财产中高级工艺品即达上
万件,占其全部财富的相当数目,其中纯金器皿三一八五件,玉器八五七件,
古铜鎏金器一一二七件,珍宝器玩三五五八件,还有大量金钗镶嵌锦绣珠玉
古籍书画等,品类之多,花色之繁,搜刮之富,数量之巨都使人吃惊,可见
豪华工艺品在官僚贵族生活中的地位。文震亨所著《长物志》详尽地分门别
类记述对生活中衣食住行用品的要求和审美趣味,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对工艺
方面的艺术标准。长江中下流及太湖沿岸的苏州、扬州、松江、杭州、嘉兴
是官僚士大夫文人聚居之地,也是工艺美术最发达的地区,许多工艺品反映
了此一阶层的需要。在都城的北京由于南北工匠荟萃,也是工艺美术发达地
区。

市民和农民需要的用品大多是私人作坊或农村副业的产品。印花布、竹
编、民间瓷、年画、剪纸、泥布玩具。虽材料和生产条件简陋,但却具有生
活气息和健康质朴的美。

手工业工人的地位在明代仍编为匠籍,明初需定期到南京或北京等地服
役,但地位较元代已大有改善,后来又实行交纳役银以代轮役的办法,至清
初则完全废除匠籍。由于工匠和封建国家的隶属关系逐步削弱,其技术及产
品便可以更多的投入市场。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艺美术制作的分工日细,使其
中不少人掌握了精湛的专门的技能,也出现了少数具有文化修养的工艺匠
师。

明清工艺美术中陶瓷艺术又取得重要发展。地方窑址遍于各地,其中如
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浙江龙泉、福建德化、广东佛山等地均有相当规模,
有的在传统产品上继续发展(如浙江龙泉窑),宜兴仿钧窑等则成为此一时
期出现之新品种。福建德化窑白瓷,温润如象牙,所制瓷雕人物,神态逼真,
衣服流畅潇洒,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特别是江西景德镇,由于出产优质陶土
原料,又集中了南北优秀工匠,加之水陆交通运输方便,而迅速发展成为全
国陶瓷中心,出现了“火光烛天”,“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
的盛况。景德镇瓷器胎薄釉纯色艳画美,官窑和民窑的产品均达到相当高的
水平,所制产品除供宫廷大量享用外,还行销全国各地,并有相当数量远销


到亚非欧各国,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明清陶瓷艺术突出成就之一是色釉和画彩发展到高度水平。盛行于元代
的青花、釉里红此时取得独特的成就,雅致优美的斗彩、灿烂绚丽的五彩、
柔润调合的粉彩、绘制精致的珐琅彩是此一时期创造的新品种,白釉和单色
釉瓷器也有很大发展。

明代单色釉瓷器色彩趋向鲜艳,有夺目的鲜红、宝石红,明快柔嫩的黄
釉、翠青釉,鲜艳的孔雀蓝、孔雀绿釉等。明初的晶莹细腻的甜白釉,显示
了白瓷的进步。

釉下青花在元代的基础上有了巨大的发展,质量和数量都大有提高。青
花瓷白地蓝花,色调单纯明快。又因各个时期用料的不同,形成早期(明永
乐宣德之际)色泽沈厚浓艳而带有黑色结晶斑,成化前后色调明快雅致而匀
净,清初康熙时又转为青翠明亮等不同风貌。装饰花纹有图案的,也有偏于
绘画写实效果的,一般明代前期画风豪放,中期用笔疏简,晚期及清代转向
繁缛细致。优秀的画手在瓷胎上挥洒自如,使单色青花具有浓淡深浅等丰富
层次,给人以妙趣横生,墨沈淋漓的感觉,增强了艺术装饰效果(图399、
400)。器形品种也日渐增多,小者如杯盘之类,胎薄如纸,白釉与青花相映,
兼有雅致华丽之美;大者如瓶炉尊缸,器形稳重,花纹配置得体。定陵出土
之大龙缸,为景德镇特制,直径达七○厘米,装饰鲜明生动的云龙图案,气
势磅礴,尤可见在烧造技术各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造成丰富的色彩装饰,是明代中期以后出现
的新成就。加彩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成化年间取得高度成就的“斗彩”,是
先以釉下青花绘出主要花纹,入窑烧好后,再在釉上或点少许彩色,或用多
种彩釉覆盖填染再入炉烘烤而成的。装饰花纹多为花果鸡虫人物等。成化斗
彩质釉精良,在明后期就相当名贵,文献记载当时在北京市场上“成杯一对,
值十万钱”。流传至今的少数鸡缸、葡萄杯、人物杯等,器形轻盈,画工美
妙,色调鲜嫩雅致,相映成趣,确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图398)。

青花加彩瓷器在成化以后继续发展,色彩趋于绚丽,如故宫所藏明嘉靖
时期的青花矾红鱼藻纹盖罐,高四一·七厘米,通体用青花画水藻莲花,其
间穿插十二尾不同姿态的红鱼,鱼身以黄色为底,上施红彩,又以褐色勾勒
轮廓及鳞片。沉静的青色莲藻与色调热烈活泼的红鱼鲜明对衬,在设计及绘
制上独具匠心(图401)。

万历前后出现的“五彩”,成为彩瓷技术的又一新发展。五彩不止以釉
下青花与多种釉上彩结合,也有的以褐黑色勾描轮廓以代替青花,或直接在
釉上加彩绘,颜色进一步转向浓艳,多以矾红、绿,黄、紫等色交互配置,
对比鲜明,绚烂多彩。如万历时烧的五彩鸳鸯莲花纹瓶,瓶腹部画绿叶红莲
翠柳鸣禽及戏水的彩色鸳鸯,瓶颈装饰山石草虫,优美悦目。有的五彩瓷器
造型也追求复杂变化,有的瓶瓶身图案镂空,用五彩画翱翔的凤凰穿云,并
穿插有锦地开光的图案,玲珑绚丽,成为瓷器的另一种风格。

五彩瓷发展到清康熙时色彩越加丰富,除用红、绿、赭、紫外,还善用
蓝、黑彩及金色,灿烂夺目,彩绘的花鸟虫蝶及人物故事也日渐精细而更近
于绘画(图402)。康熙末年创造而在雍正乾隆之际流行的“粉彩”,系在
白瓷上用“玻璃白”打底,或在彩料加铅粉晕染绘画,设色上富于浓淡深浅
强弱的变化,色调丰富而润泽,又被称为“软彩”(康熙五彩俗称“硬彩”)。
粉彩特别适于绘制工笔没骨的花鸟草虫,有的还以彩色衬底,特别有秀丽优


美的韵致。

珐琅彩为清代彩瓷上的另一新创造。传系在景德镇御窑烧造的优质白瓷
上,由宫廷画师用特制的彩料作画,再经烧制而成。珐琅彩瓷胎白薄润,有
的周身布满复杂的纹饰,有的追求立体效果,画工极为细腻而富立体感,精
美绝伦,在康熙、雍正、乾隆等朝均有烧造,俗称“古月轩”瓷器,是宫廷
贵族专用的奢侈品。

清代单色釉瓷器色彩进一步增多。红釉有霁红、郎窑红、豇豆红,蓝釉
有天蓝、霁蓝,绿色有秋葵绿、松石绿、粉绿,还有斑斓的窑变和古色古香
的鳝鱼青、蟹甲青等。据乾隆时景德镇所立《陶成纪事碑》记载即有五十七
种之多。

明清陶瓷继续运用划花、刻花、雕镂的装饰,但更为发展的是彩画瓷,
瓷器上的装饰图案纹样非常丰富,画工之高超也为人所称道:“成化彩画。。
点染生动,有出乎丹青家之上者,画手固高,画料亦精”(朱琰《陶说》)。
“明瓷画手,皆奕奕有神。”“青花瓷画绝幽伞纫岳侗柿倌≈嫖
本,亦雅人深致也”(《陶雅》)。

据文献记载嘉靖八年御窑烧造瓷器所列图案名目即有:赶龙珠、升降戏
龙凤、抢珠龙、海水苍龙、出水云龙、龙穿西番莲、双云龙、穿云龙、团龙、
穿花凤、升凤拥祥云、鸾凤穿宝相花、团鸾凤、云鹤、云鹤穿花、孔雀牡丹、
狮子滚绣球、飞狮、仓狮龙、缠枝宝相花、转枝莲、乾坤六合花、四季花、
万岁藤、松竹梅、灵芝捧八宝、八吉祥、二仙炼丹、八仙过海、三阳开泰、
群仙捧寿、一秤金、耍戏娃娃、耍戏鲍老等五十余种,“其他花草、人物、
禽兽、山水、屏瓶盆盅之观不可胜纪”(王宗沭《江西大志》)。这些包括
龙凤、珍禽、奇花、吉祥图案、神话风俗等图画,在传世瓷器中皆可看到,
至于民间瓷器上的花纹更为丰富,清代以后,历史神话故事(如岳传、杨家
将、三国演义、西游记)特别流行,题诗咏句也被大量运用。

瓷器上的绘画不少受到当代画风影响。明代青花瓷上一些写意山水人
物,疏简凝炼,简率而富神韵,接近吴派风格;一些历史故事画用笔细劲,
又宛若明代版画,吉祥图案及风俗人物大略受建筑彩画及民间绘画影响,缠
枝宝相等图案则借鉴于锦缎。清代瓷画中的山水花卉不少接近四王、恽南田、
蒋廷锡、华嵒风格。一些民间陶瓷上的花纹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