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宝典 作者:张立宪等-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了一个能与风和太阳交流的纯粹的人。也就是说,改写的成功率是极低的。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没有爱情的,涉及男女之事的,只有猪八戒偶尔有一些动物性的
冲动。把这当作爱情戏的旧杯子,真是容易出彩,可惜至尊宝就像是土大夫笔下的回头
浪子,先滥情,后摄心,爱护兄弟、服从师父、尊重佛祖,成长为仙界劳模。
现在周星驰的新片是等不来了,在那些旧碟里反反复复寻开心时,我把《大话西游》
重新剪辑了一下,让它符合我心目中的星爷模式:开始,至尊宝是一心礼佛、虔诚西行
的行者,后来听从内心情感的呼唤,成了多情种子,爱白晶晶、爱牛魔王夫人、爱牛魔
王妹妹、爱紫霞仙子,最终,从滥情走向专情,从杯水主义走向地久天长,其间,当然
穿插无数爆料,比如观音姐姐掐死唐僧弟弟;比如三藏做小妖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
得让至尊宝对那些来劝阻的神神鬼鬼做一番爱情宣言:我只要美人,拜托别用西天那些
破经来烦我了。然后于众目睽睽之下,携紫霞纤纤玉手,走先!
你也许会说,如来说翻脸就翻脸,怎么能走先?这就不用你担心了,星爷有办法解
决,比如让至尊宝掌握如来泡妞的秘密。
《大话西游》的佛教诠释
有人把至尊宝最后戴上金箍成为孙悟空只看成是命运的安排。这点我不很同意,根
据我对佛教的理解,我认为至尊宝的选择是自觉、自愿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认为,人世的爱欲
情仇是虚妄的、短暂的。人的感情、念头常常是混乱的,不由自己控制的。我们看《大
话西游人看完后往往会说:“噢,至尊宝对白晶晶的感情是假的,对紫霞的感情是真
的。”影片好像也在引导我们这样看。可是,谁能证明这点呢?凭什么说他对白晶晶就
是错爱?他曾经愿意做任何事,只是为了挽回晶晶的生命。他爱上紫霞也是很自然的。
这样可爱而美丽的一个女孩,谁不爱?
至尊宝一直不懂自己的心。如果晶晶只是个普通的女孩,如果她没有进人别人内。
心的本领,说不定她和至尊宝就真的结婚,快快乐乐地过完一辈子,就像世上绝大部分
夫妻一样。然而事实是至尊宝终于发现自己的心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人占据了。白晶晶离
开了他。
这里就把他放在了一个两难的地位。对这份感情,应该承认吗?不该承认吗?如果
承认,他能保证自己真的能爱她一万年吗?他能保证自己的心不再会被别人占据吗?能
吗?不能吗?他曾经那样执著地认为自己爱着晶晶!可是回到五百年前才几天……
其实这就接触到了佛阳的教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对晶晶的爱,对紫霞的
爱,虽然在当事人看来是刻骨铭心,但从佛陀的眼里看来,无不是从人的妄念中生,所
以也是短暂而虚妄的,所以至尊宝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无法认清自己的心。其实他心中
的感情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时,对他来说,唯一可行的
路,唯一能让自己摆脱这种两难境地的方法,似乎就是全都否定。除此之外,他还能怎
样呢?
当发现自己爱的不是晶晶时,至尊宝显得那样的沮丧,然而他那时还只是迷惑。在
佛教里,这大概对应于“种子翻起”,也就是觉察到了自己感觉的混乱与虚妄,但还不
知该怎么办。等他挨了致命一刀,生命结束前的一刹那,心地豁然开朗,以前种种不明
白的事情都显得那样清楚。按佛教说,他是“悟”了。这种在特殊机缘下忽然开悟的做
法,其实很符合禅宗“顿悟”的主张,只不过,相对于禅宗的“当头棒喝”,这“当头
一刀”实在是太残忍又惊心动魄了些。
就我认为,到此至尊宝的心路已经走完了。他完成了从凡人到求道者的蜕皮。他认
清了人世的无常——爱情的无常与生命的无常,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求经之路。之后虽然
还略有反复——紫霞为他而死时,但基本上还是前行不顾的。影片的最后,他借别人的
身躯吻了紫霞的化身,只是编剧与导演对我们这些尘世中人的安慰罢了。毕竟,看这部
电影的绝大部分观众,不是佛门中人。
《大话西游》中的十种爱情
“大话”里有各种各样的爱情,真可谓是五花八门,五光十色,五毒俱全…我将其
分为五乘以二种类型,—一道来:
至尊宝对白晶晶的爱——一见钟情型
可以说从看到白晶晶第一眼开始,至尊宝的一颗。已就扑通扑通乱跳了,在悬崖旁
感情升华,互相许下了永世不变的诺言,最后被牛魔王拆散。这段爱情用“大话”里的
台词来说就是:“在一个月黑风高阴森恐怖的晚上,我是至尊宝,你是白晶晶,奇妙的
爱情就从桥头上这一点火开始的,我才一转身,你就突如其来地向我一指,我整个手就
着火了。你还要冲过来向我打拼命地打拼命地打拼命地打,不是不是不是这么打,这样
这样这样,对了就是这样打的,你看到了吗?以后的发展我可以用一句‘峰回路转’来
形容,因为突然之间杀出了一个牛魔王。当时你手拿一条龙骨大战牛魔王之后,还把我
抓回了盘丝洞。所谓光阴似箭,真的一点也不错,因为才一转眼就说到重点了。在断岩
顶上就是感情爆发的时候,当时我不顾一切地摸你,你也不顾一切地摸我,还立下了永
不分离的誓言。可惜快乐永远是短暂的,换来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痛苦跟长叹,为什么你
会死见?我当时只有利用月光宝金使时光倒流查出真相,终于被我发现原来你是自杀的!
在最后关头我终于能把你救活!可是最后一次时光倒流月光宝盒发生故障我‘嗽’的一
声就回到了五百年前……就这样。”这段爱情是没结果的,因为至尊宝变心了,所以说
至尊宝还真是个情圣。
至尊宝与紫留仙子之恋——有缘无分型
这也是“大话”里最感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个悲剧结尾的爱情故事。至尊宝来到五
百年前,被紫霞点了三颗患拔出了紫青宝剑,这段缘分似乎全是上天安排,不过上天也
注定他们不能永远在一起,那滴眼泪就预示着悲剧的结果。至尊宝对紫霞说了最美的谎
言,那何尝又不是他的真心话,只不过当他看到。心里的眼泪时一切都无法挽回时他才
明白,这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当家与春三十姐——奉子成婚型
虽然二当家早就说过“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还这么关心我,爱你一万年卜’不过春三
十姐可是在生了唐僧后才叫二当家为相公的(还叫过他奶妈,呵呵)。
至尊宝与香香一一被逼成婚型
牛魔王一手遮天,把妹妹嫁给了至尊宝,其实这也是个误会,因为至尊宝那时候还
不是孙悟空,不过也让香香看得流口水了。
孙悟空与铁扇公主——婚外恋型
说心里话,我觉得原来的孙悟空真的很花,连铁扇公主也喜欢,品位太差了吧?也
许是各有所好吧,而且孙悟空还很会说话,例如叫铁园公主为小甜甜,呵呵!
牛魔王与铁扇公主——感情破裂型
牛魔王娶紫霞为妻,铁扇公主喜欢孙悟空这个小白脸,不过午魔王还是有点怕老婆
的,不过动起手来,当然还是牛魔王有把子力气。
孙悟空与白晶晶一一一一乱给养型
五百年前的孙悟空还真是个花心大少,骗了晶晶的感情,要不是至尊宝的出现,恐
怕晶晶还一颗心扑在孙悟空的身上,孙悟空对白晶晶的感情很像金蛇郎君夏雪宜对何红
药的感情一样。
沙僧与香香──-一秀退型
这一对老让人想起《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和建宁公主。当香香和沙僧互换身体后,
香香就说:“哥哥!(被沙僧一拳击中)好有男子气概!(又中一拳)我喜欢!”你们
说这不是秀运是什么?
至尊宝与瞎子——同性恋型
这个说起来还真有点变态,而且是瞎子对至尊宝一厢情愿,瞎子说过:“(作亲密
状)人家对你是一片痴心嘛!”呵呵,还真的是肉麻。当至尊宝看上白晶晶后,哭得最
痛的当然就是对他一往情深的瞎子了。
城头男女——天长地久型
“大话”里最幸福的一对,有个最好的结局,也可以说是至尊宝与紫霞的来世,他
们就是投股在人间的至尊宝与紫霞仙子,当神仙的时候不能在一起,而托世在凡间的时
候能够天长地久,至尊宝与紫霞的爱情穿梭在五百年间,感天动地,在人世间得到永恒。
“大话”的爱情故事还是以天长地久结尾,正是:
穿梭时空得相见.有缘无分终分散。
天长地久人世间、只羡鸳鸯不羡仙。
唐僧论
我想从唐僧的几个细节上谈一谈我们成长的历程,思想成长的历程。第一书从过度
的自我肯定到过度的自我否定一一教师型的唐僧
不可否认,唐僧始终都有一颗来普渡众生的仁慈的心。我相信少年时的唐僧一定不
会很聪明,或者不会觉得自己很聪明,所以在他生命中的某一天,他一旦发现自己的思
想开始活跃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让他的那颗大慈悲心尽情地施展;所以就开始喋
喋不休地给人讲道理一一一一这就是影片最初时孙悟空要杀他时唐僧大致的思想状态。
他相信自己的力量,所以金刚圈也没有给孙悟空戴,这是一种对自己力量的多么大
的信心啊!金刚圈实际是一个象征,他的老师观音菩萨给他的一个帮助,象征着比他更
高的一个力量给他的一种帮助。但是他没有接受,他要靠自己的力量,何等骄傲的唐僧,
何等的气魄,他要试一试自己的力量,他觉得自己不同凡人。
在第一集篇头的一个片断里,我们可以从他与悟空、观音的对话中,特别是从他与
悟空的对话中看出此时唐僧的一种教化世人的大致样子。唐僧此时是以一种老师的身份
出现的,他喋喋不休地摆事实、讲道理,但是他没有成功,引来的却是孙悟空的反抗,
反抗的结果是,对自己的深恶痛绝。
我可以体会到此时的庸俗是多么的绝望,对自己的价值又贬低到何等不堪的地步。
唐僧选择自杀,我倒觉得是一种解脱,一种对自己的价值的否定之后心理上的一种极大
的悲哀,正是这种悲哀才会让他坦然地面对死,此时他的慈悲心给他的一个想法可能是:
我根本已经是一事无成了,我的死如果可以换来悟空的生,这何尝不是一件我对这个世
界所做的一点点微功呢?
第二节在几个转折的关口上——从教师到朋友的一种转变
接下来故事的发展是在第二部里,庸俗的自杀并没有成功,而是鬼使神差地去了一
趟大竺。回来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唐僧的神态——他很欢喜,他简直是狂喜地面对悟
空、亲切地面对悟空。我不知道面临死的一刹那,唐僧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被吸入月光
宝盒的时候,唐僧的叫声,似乎表明了一种对死亡的恐惧。他肯定会重新明白他的价值,
重新审视他存在的价值。而决不会再一味地完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