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中国深宫实录 >

第45部分

中国深宫实录-第45部分

小说: 中国深宫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旷世珍品。百鸟裙是由负责备办宫中衣物的机构尚方制作的,采百鸟毛织
成。此裙的颜色令人眼花缭乱,不知其本色,从正面看是一种颜色,从旁看
是另一种,在阳光下呈一种颜色,在阴影中又是另一种,裙上闪烁着百鸟图
案,神奇而不可思议。

这种百鸟裙再好看也不可能普及,而隋宫中炀帝设计的花笼裙可供宫女
们享受。花笼裙是用丝织成的薄而透明的裙子,上面加绣花鸟图案。

唐代后妃宫女喜欢肩搭披帛,披帛上绣着花卉。披帛及帔肩最早在秦代
出现,秦始皇令宫女们披浅黄银泥飞云帔。唐代民女未出嫁时用披帛,出嫁
后则用帔肩。唐玄宗开元年间,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等在随
侍和参加后廷宴会时,披有图案的披帛。宫女们在端午节要披较为华丽的披
帛,称为奉圣巾或续寿巾。

宋代,宫中服装以窄袖为主,但宽衣大袖仍被认为是豪华的标志,后妃
礼服是宽衣大袖,礼服在礼仪活动中才被使用,日常则穿窄袖便装。宋代宫
廷女子的时尚服装为两套式样,一套是上身为窄袖短衫襦,下身是拖地长裙。
上衣的领子在宋以前多为交领,右衽,宋时对襟式样普及,对襟领可以露出
里面的中单(内衣),这种式样更得宫眷们的喜爱。裙装以多褶为美,多褶
在唐宫中已经盛行。宋代裙子的褶更多而细密,称为千褶裙。裙子拖地数寸
也是继承了唐风。宋理宗时,宫中时兴前后不缝合的拖地裙,名赶上裙。另
一套时尚服装是窄袖长衫外套对襟背子,背子是由中单加长发展来的,中单


在腋下缝合,下有交带,而背子在腋下不缝合,无带,长至脚面。

明宫规定,宫女的冠服沿用宋制,紫色,团领,窄袖,遍刺折枝小葵花,
以金圈之,珠络缝金带红裙。其实明宫中有一件盛行的服装是从元宫中继承
来的,即:比甲。比甲是由元世祖的皇帝创制的,无领无袖,后比前长,两
侧开衩处各缀两个襻扣,设计比甲是为了便于骑马穿着,前胸后背得到保暖
而臂肘活动自如。明宫中的比甲形似无袖的背子,比背子稍短,长至膝下。
后妃宫女的常服就是宽袖衫外着比甲。

霞帔是皇后、嫔妃的常服,大衫霞帔即衫与霞帔的配套服装,衫为黄色,
霞帔深青,上织金云霞龙文,或绣或铺翠图金,饰以珠玉坠子,龙文为凸出
状。

明宫后妃宫女喜欢穿自己设计制作的新装,而且层出不穷。熹宗的张皇
后心灵手巧,她用白绫配新桑色绫,制成鹤氅式新衣,称为霓裳羽衣。崇祯
时,宫女们竞效周皇后,以穿素白色的纱衫为美,用半透明的白纱衫衬出里
面的红袙腹,以增媚力。明末宫女十分喜欢穿海天霞色的衫子,似白而微红,
雅中微艳,连爱美的宦官也穿上了这色衫子。明代宫女通常用纸做护领,一
日一换,这种纸应是宣纸,由江西玉山县贡进。未知纸护领是谁发明的,用
纸做护领盛行于明宫,其它朝代未见记载,所以纸领应该是明代宫女的新创,
不过,纸衣在唐代曾出现过,唐代宗大历年间兵乱之时,“自赤水至潼关二
百里间,畜产财物殆尽,官吏至有著纸衣或数日不食者。”可见当时服纸衣
是救急之法,出于无奈,因此纸衣日后并没有畅行。


七、缠足源于宫中

缠足是中国宫廷中的一项独特的发明。自从宋代以后,盛行于宫中,波
及民间,以至于裹足成为妇女自幼必行之事。缠足创始于五代十国中的南唐,
李后主别出心裁,为宠妃窅娘缠足,用帛绕脚,还使之弯屈成新月状。李后
主无比赞赏他的佳作,使得那些日夜盼望得宠的宫女们纷纷效法,也缠上了
足并以此为美。宋明时虽然皇帝并未怎样欣赏纤足,而缠足似乎成为一种无
可质疑的美深入人心,这之中有着文人墨客凑趣的功劳,连爽达的苏轼都在
笔下赞美纤足,那么其它的骚客们对纤足的叫好文字就不计其数了。女子缠
足后,站立、行走便成为累事,而以弱为美的审美观念立即肯定了纤足的美
的价值。由于缠足,妇女们必须时常将两腿及盆骨肌肉绷紧,才能站稳、走
好,这种样子在男人眼中更觉小巧、可怜,所以宋明两代皇帝至少不会拒绝
这种美。而清代却严令禁止后妃宫女缠足,清统治者显然是认识到了汉民族
以弱为美,导致体不强劲、战事败落的结局。

缠足后,宫中便流行起弓鞋,即尖头鞋。唐以前宫女的鞋是圆头或方头,
唐时盛行重台履,履底较厚。履头高起最为常见,高起的履头是各种形状如
花状、鸟状、笏状,露在裙袍外面。岐头履的形制也深受后妃宫女的喜爱,
唐太宗长孙皇后所穿的岐头履,头向上翘起三寸左右,呈V 状,用丹羽织成,
履上镶嵌云状金钿。宋宫中也流行过翘头履和红靴,弓鞋也是在宋代出现的。
北宋末盛行用两色布拼鞋的两帮,名错到底,不知是否为缠足尖鞋。宋理宗
时,宫中盛行裹足,束足纤直,号称快上马,这时应该穿尖头鞋了。弓鞋一
般为木底、缎面,面上绣花,女子缠足后常有脚臭,所以鞋中要放入一些香
料。自穿上弓鞋后,妇女的鞋头不再露出裙衫外。清代后妃宫女不缠足,盛
行穿花盆底鞋,木底,底高二、三寸或者更高,呈花盆状,袍的下幅将鞋罩
住,显示身材高挑。


八、皇家起居器用

皇帝在宫内过着室居生活,生活中需用的器具品种一般民间也有,而表
明皇帝身份的玺、印、绶及出外的大驾卤簿又不属于皇帝宫内日常生活的器
具。然而,除了力行节俭的皇帝使用的一些器具较为朴素外,帝王们决不会
使用与民间相同质料的器具。今人可以在现存的明清紫禁城的宫殿内及珍宝
馆看到有关实物。

帐最初形如覆斗,施于床上,其形制似于今人的蚊帐。但后来的帐并不
都是覆斗形。帐的四周用流苏为饰,一般春秋和冬季用夹帐,有里外两层,
夏天用单纱罗帐。皇帝使用什么样的帐,凭其奢俭程度,自然大部分皇帝是
好奢。在这方面最为俭朴的皇帝是汉孝文帝。《汉书》中说文帝帐无文绣,
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又有一说是文帝厌恶纨素的瑟瑟声,竟用装大臣上书的
囊做帐,把几个囊拆开,连接成帐。如果皇帝用青布作帐,那就是向汉文帝
看齐了,但这很难做到。

皇帝的各种奢侈的宝帐,在史书中记载得更多,较之汉文帝的囊有天壤
之别。汉武帝曾用琉璃、珠玉做帐,珠玉在月夜下闪光,帐上还缀以各种天
下珍宝,武帝将这座宝帐供给神仙居住,以示虔诚,自己在一旁用次之的乙
帐。汉武帝还有玳瑁帐,在帐的四周嵌满玳瑁,与之相媲美的应是唐代同昌
公主的珠帐,全部用珍珠连缀为帐。十六国中的后赵皇帝石虎,冬天用明光
锦做帐,里层复帐用白缣为之,帐的四角安装纯金银铸刻的装饰物,帐顶是
一朵灿烂的黄金制成的莲花。隋炀帝在扬州建造的迷楼,楼上设四宝帐,一
曰散春愁,二曰醉忘归,三曰夜酣香,四曰迎秋月,各缀以宝物。唐玄宗时,
用翠羽帐供皇后使用,王皇后被废,王譯为之作《翠羽帐赋》。

幄一种大帐,为四方形,《周礼》说幄四合象宫室。帐一般施于床上,
幄则施于地上,幄的四周叫做帷。

帷幕、幔、帏与帐的形制大体相同。

屏风屏风首先用来挡风,一般摆在座位后面,屏风又称扆,取依倚之意,
《礼记》中说天子当扆而立。

屏风高八尺,除了挡风以外,作用很多,堂中议事,屏风后面可设旁听
者,不为人知。如汉光武帝姐姐湖阳公主新寡,想再嫁宋弘,光武乃召宋弘
议事,让湖阳公主躲在屏风后面,听他们的谈话内容。屏风上可雕可画也可
书写文字,贪于淫逸的汉成帝命人在屏风上画纣与妲己的猥亵状,汉光武帝
殿内的屏风上绘着美女图,宋弘一次和光武帝议事时,发现皇帝不时望一眼
屏风上的美女,宋弘正色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光武帝从善如流,
立即令人将屏风撤去。唐太宗将地方官的姓名列于屏风之上,朝夕斟酌如何
用人,后来又将魏征的“十渐疏”抄录于屏风之上,唐太宗的这种做法被子
孙承袭,唐德宗命人在麟德殿的屏风上绘汉魏君臣,列其善言美事,唐代宗
也将前代君臣事迹写于六个屏风上,宣宗则将《贞观政要》书于屏风上,经
常神色庄重地拱手读屏风。不过,屏风更多的是装饰性的绘画、雕刻。

许多用珍贵材料制做的屏风被载入史册。汉武帝用白琉璃制作的屏风,
光照洞彻。又有记载说,汉武帝造神明台,摆设着用玉片缀为龟甲的屏风。
吴国孙亮用琉璃制做的屏风,镂刻着瑞应图一百二十种。汉代多用云母、火
齐制成珍贵的屏风,云母是一种矿物,可剖为片,薄者透明,火齐与云母相
似,也是一种矿物,色黄赤似金。翡翠是一种珍玉,制作屏风则用料可观。


唐玄宗曾赐给杨贵妃两件珍贵的屏风,一为水晶屏风,杨贵妃转赠给其兄杨
国忠;另一屏风名虹蜺,雕刻着前代美人,美人的衣服和器玩都是用重宝星
星点点嵌成的。这件屏风本是隋文帝赐给义成公主的,义成公主后来成为匈
奴王的阏氏,隋炀帝的萧皇后在炀帝死后,辗转投奔了义成公主,贞观初年,
萧皇后回归长安,也带回了这件屏风。

帘为户帏,也起障蔽的作用。在帝王宫中,金玉珠玑也被用来做帘。汉
武帝为招致仙人,用白珠为帘,又制成翠羽麟毫帘,汉成帝宠妃赵合德所住
的昭阳殿,户设珠帘,风来则发出细碎的鸣响。

床床的释义为装,用以装载人。床对于古人,夜间则卧,白天则坐。当
东晋元帝司马睿即位时,要辅臣王导与他一同坐在御床上接见大臣,王导坚
决辞谢。北魏人魏收在室外读书,坐在板床上,几年后床板被坐坏。

皇帝的御床一般用柏木做成,也有用金属制成的。唐代内廷事务官尚舍
负责掌管殿庭供设包括床,床有金铜行床。床栏用珍奇点缀。隋炀帝有五方
香床,缀金玉珠翠。唐玄宗时,西域波斯进献玛瑙床,夏天皇帝如果怕热,
可以用石床。南朝宋武帝刘裕曾患体热,有人献石床,刘裕没有用而是把石
床打碎了,以防臣下为了献媚而劳民伤财。

榻榻的形状是长狭而单,离地较近。宋太祖赵匡胤准备伐江南时,江南
国主(南唐)派使求饶,宋太祖说:“江南主有何罪?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
酣睡乎?!”宋太祖此话用的是比喻,实际上榻很窄,很难挤下两个人,如
果两人挤在一榻上睡,那么其中一个人肯定睡不好。皇帝的榻一般是用来坐
的,或者临时性的躺下休息,但夜间不会睡在榻上,除非有繁重、紧急政务
缠身。榻可以经常移动位置,也可以折起来放在一边。

簟簟是古人的床席。民间用的簟都为竹制,宫廷用的簟除了竹簟以外,
还用珍奇的象牙等物制簟作为奢侈品,汉武帝曾以象牙簟赐李夫人,赵飞燕
的妹妹赵合德所住的昭阳殿中也有白象牙簟。晋代太子纳妃的聘礼中有乌韬
赤花双文簟。

梁简文帝萧纲作了一篇答谢定襄侯赠卧簟的诗文:“筠簟多品,筱荡杂
名,校色比奇,独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