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宫实录-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年后,伯琮又遇见一位也作为太子候选人的伯玖,二人都封了王,高
宗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又拿不定主意了。苦思之后,高宗想出了一个办法
测试二人。某日,高宗各赐给他们十名宫女,几天以后,高宗又将宫女召回,
验身。结果,凡赐给伯琮的十名宫女仍是处女,而赐给伯玖的都已不是处女
了。
赵伯琮(立为太子时改名赵旉)在德行上胜过了其他的候选人,赢得了
高宗的信任,被立为太子。高宗晚年又将皇位禅让与他。
由于仁孝德行也是选立太子的条件,历史上便出现了伪装操行,争夺太
子位者,这种手段也能够奏效。隋炀帝杨广就是用此法夺得太子位的。
本来,隋文帝已将长子杨勇立为太子。杨勇不拘小节,在一些事情上引
起隋文帝及独孤皇后的不快。隋文帝的次子晋王杨广觉得有机可乘,便利用
一切机会,表现自己的操行高于杨勇。节俭是一项美德,杨广便伪装节俭,
车马侍从一概朴素、简单;谦恭是一项美德,杨广每遇见大臣,总显出谦和、
恭敬的样子,对于父母派到晋王府办事的宫官、婢女,也都以礼相待。进出
都要迎送。在私生活方面,杨广也表现出不好色、不纵乐,只有一个嫡妃,
丝竹也落满了灰尘。以上这些,身为太子的杨勇都没有注意到。至于孝顺更
是操行的首要方面,杨广就任扬州总管前,与父母辞别,装出一副依依不舍
的样子,眼里噙着泪水。结果,杨广以伪善取得了父皇母后的赏识,夺得了
太子位。其兄杨勇被废为庶人。
册立仪式
立太子是朝廷的一件大事。礼仪繁缛的中国古代宫廷,册立太子的仪式
是一项重大的仪式。
汉代册立皇太子的仪式是这样的:
当日,百官朝集于宫中大殿。负责宫中礼仪引导的谒者引皇太子到皇帝
御座前,向北面封御座,司空(三公之一,居相位)立于太子西北处,面向
东,宣读皇帝的策书。读毕,中常侍手持太子的玺绶郑重地交与太子,太子
再拜三稽首。接着,谒者高声赞道:“皇太子臣某(太子名字)。”另一位
赞礼官中谒者应声曰:“可”。册立太子的仪式进入高潮,三公升阶上贺皇
帝万岁,皇帝宣布大赦天下。明代册立太子的仪式可以说是历代最为繁琐的。
且看明初的一整套仪式:
在册立前一日,宦官在奉天殿(即清太和殿)陈设御座香案,在御座前
的大殿正中,安放诏书案、册案、宝案。丹陛之东设临时的册宝亭一座。
参加册太子典礼的赞礼官、百官及其他各色人物都要在前一天排演仪
式。授册宝官站于皇太子之东,西向,读册宝官位于授册宝官之北,西向,
捧进册宝官位于读册宝官之南,西向。受册宝官内使两人位于皇太子之西,
舁册宝亭内官八人位于丹陛册宝亭之东,承制官位于殿内之西,宣制官位于
殿门外东北,赞礼两人位于丹陛上之南,知班两人位于丹墀中,纠仪御史两
人位于知班之北。知班与纠仪御史俱东西相向。文武百官按班次排列于午门
外,文官面西,武官面东。使臣、僧道、耆老侍立于文官之南。负责宫廷事
务的文官及负责宫廷保卫的武官按规定位置站立。殿中,诏书、册宝安放就
绪,内使监官负责守护。
册立之日,清晨,负责守卫的宫廷武士——金吾卫站列于午门外东西两
侧,旗仗布于奉天门外之东西,拱卫司陈仪仗于丹陛之东西及丹墀之东西,
陈车辂于文武楼之南,典牧官陈仪仗马于车辂之南,虎豹陈于奉天门外,和
声郎置乐队位于丹墀之南。鼓乐与仪仗伺候迎送册宝至东宫。文武百官齐立
于午门外。
尚宝卿、侍从侍卫官一同恭敬地在谨身殿奉迎皇帝。皇帝身著最尊贵的
礼服——衮冕。太子在奉天门外著冕服侍立。皇帝乘舆自谨身殿前往奉天殿,
尚宝卿捧着皇帝的金印,侍仪导引圣驾,沿路警跸。此时宫廷乐队吹奉雅乐
之章,直到皇帝升上御座。四位引导官引皇太子入奉天门,鼓乐齐鸣,太子
至殿前丹陛拜位。各赞礼官立于太子左右。赞礼官高喊:“鞠躬!”皇太子
再拜。承制官跪向皇帝承制,然后起出立于门外,称:“有制。”赞礼官喊:
“跪!”皇太子跪,宣制官宣布:“册长子某为皇太子。”太子在赞礼官引
导下俯伏、平身。承制官跪于殿西说:“传制毕”。太子再鞠躬、再拜。赞
礼官宣布行册礼,引礼官引太子由殿东门进入殿内,内赞礼官接引太子至御
座前拜位。太子在内赞礼官唱:“跪”声中跪下。捧册官于案前跪捧册,授
与读册宝官,内赞官宣布读册,读册宝官跪着宣读册书。完毕,以册授与丞
相,丞相以册跪授皇太子。太子将册交与身旁的捧受册宝内使。然后,宝按
同样程序授与皇太子,太子又交与捧受册宝内使。皇太子在赞引官唱令声中
出圭、俯付、平身。以捧册、捧宝内使前导,太子出殿,内使将册宝置于册
宝亭匣中。皇太子在丹陛下鞠躬,四拜。内使舁册宝亭前行,皇太子出奉天
门。册宝亭在仪仗鼓吹及百官迎送下抬入东宫。皇太子到中宫朝谢皇后。
皇太子接受册立之后,要拜谒宗庙,敬告祖宗。太子在拜谒太庙的沿途,
百姓们都要夹道争睹未来天子的仪容。
自此,皇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住在东宫,其他皇子被封王,在宫外各王
府居住。
读书生活
历代太子在六、七岁时都要开始读书学习,接受正统文化的熏陶。宫中
设立负责教授太子的老师。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教育是极为重要的,相信
后天的教育可以造就或改变人的品性、才智。
太子的老师是由皇帝严格挑选出来的学识渊博、德行高洁的文臣。世代
研习儒学者最有资格担任太子老师。太子老师称为师保,从职官上讲是六个
职位,即:太傅、少傅、太师、少师、太保、少保。傅者,傅之德义;师者,
道之教训;保者,保其身体。在实行上,太子并不一定需要那么多导师,一
般只任命一、二人。师保与其他辅助官吏一同组成太子官署——东宫官署,
师保成为东宫官署的负责人。
用博学而德高的大儒来辅佑太子,是从汉代开始明确下来的。汉高祖时,
吕后为了确保太子刘盈的地位,求教于张良,张良出计,请出隐居商山的四
个儒老。四个白发苍苍的硕儒簇拥着太子,太子在皇帝眼中及朝野内外,实
在是显得益发庄重而不可动摇。汉宣帝时,名儒疏广为太傅,其侄疏受为少
傅,太子每上朝进见皇帝,都是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皇帝见了十分欣慰,
大臣们也都叹服而心向往之。太子师保乃是文臣们十分钦羡的职位。
太子师保的任务一是教授经史,二是在德性上对太子予以规训。平时,
作为太子顾问,指点太子在各项问题上的取舍去从。
师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要对太子的行为负相当责任。秦
国商鞅执政时,太子犯法,理应判重刑,但考虑到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不便
施刑,便以太子师傅公孙贾和公子虔作替身。宋神宗作太子时,聘请名儒王
陶、韩维为太子师傅。神宗赵顼上朝觐见时,行拜礼节奏快了些,显得不够
稳重。回到东宫后,韩指出了这个问题,并说:“我来下拜,你跟我学。”
于是赵顼亦步亦趋地跟着韩先生学习下拜。一日,近侍给赵顼送上一双弓样
靴,韩维见到了,觉得不利于引导太子行止合乎规矩,便讽喻说:“王怎么
可以用舞靴。”赵顼顿时面有愧色,立即令手下人将此靴毁掉。
太子的启蒙书籍是《孝经》、《论语》。“孝”是古代人伦体系的出发
点,孝道就是幼对长,后世对祖宗的行为准则。《论语》作为儒家观念的汇
集,蕴含着帝王的治国方略。在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开学典礼——释奠礼上,
皇帝或太子要先讲一段《论语》或《孝经》。显然,皇帝或未来的皇帝对经
典应该有熟练的掌握程度。除这两部书籍以外,太子的学习书籍还有其它种
类。例如汉戾太子刘据行冠礼前就已修过《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太
子的学习书籍大体可分为经史和帝王规范两类。例如明代所用的书籍为:四
书五经、《通鉴直解》、《帝鉴图说》。
书法也是太子学习的一个重要科目。
很多朝代,太子读书由其他皇子陪读。
清代废除了公开预立太子制度,每一个皇子都有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
诸皇子都在宫内读书,从翰林宫中挑选数人作为老师。王公大臣见皇子,都
要双膝跪地,而师傅们见皇子,只须捧手为礼,皇子也相对长揖。皇子们入
学之日,将书籍笔砚安放桌上,然后行拜师礼。皇子师傅受到的礼遇在大臣
中是无以复加的,足以表明宫中尊师重教的程度。
清代皇子们六岁开始就学。每天寅时以前起床,出门时天尚未明,太监
提有灯笼在前面引路,走向上书房,寅时开始一天的学习,先温习满蒙文,
再练习汉字书法。卯时,师傅到达上书房,教授新课。雍正时规定的汉文功
课为:五经、《史记》、《汉书》,策问、诗赋,诗赋每天必学,因此清代
帝王的文学修养很高。
皇子起床上学的时辰与皇帝上早朝的时辰大体相同,申时,皇子们散了
学,皇帝也退了朝,皇子们便入宫向皇帝请安。皇帝常常问起今日所学的课
程,皇子们都要对答如流。
康熙每日在乾清宫听政,常能听到从乾清宫左侧的上书房传来的皇子们
读书声,每逢此时康熙便欣然会心。他曾做诗抒发这种情怀,其中写道:“为
声何朗朗,毓德想鱼鱼。教子惭贞观,延师企二疏。”
如果一位太子幼年即位,那么他也要按照顾命大臣及母后的安排,完成
他应该完成的学业。
明代几位皇帝幼年时由宦官作文化导师,在宦官的指导下学习。如明英
宗的老师是宦官王振,英宗由王振一手培养以至于成年后很多事情都要听王
振的意见。明孝宗的老师是覃吉,孝宗九岁开始由覃吉教授四书章句和古今
政典,孝宗称他为“老伴”。明神宗的老师冯保被称为“大伴”,冯保对神
宗的要求也很严厉,当小宦官引诱神宗玩乐时,见冯保过来,神宗马上正襟
危坐,小声说:“大伴来了。”
三、少年天子
太子什么时候即位,取决于其父皇的寿数。历史上只有少数皇帝逾古稀
才撒手尘寰,太子即位时已两鬓沾霜。相比之下,幼年即位的皇帝要多一些。
就是说,历史上有一些皇帝从孩童时期便开始了帝王生活。
幼年即位的皇帝,在未成年前不能亲政,他们是在母后与顾命大臣的荫
护下,辅佑下学习如何作皇帝的。
小皇帝在心理上对母后与顾命大臣很是敬畏,特别是母后,她不仅掌握
着对小皇帝的惩戒权,甚至拥有废掉该帝另立他人之权。北魏孝文帝五岁即
位,六岁时因小事触怒太后,被幽禁在一间暗室里,哀求太后。东晋成帝即
位时也仅五岁,皇太后庾氏临朝称制。晋宗室南顿王被外戚诸庾诛杀,成帝
问太后南顿王何罪,太后答称附逆作贼,成帝不满地说:舅舅作贼造反,从
何说起!太后怒起,抬手用牙尺打在成帝头上,训道:你怎么说这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