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心理学 >

第31部分

心理学-第31部分

小说: 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生理性的需要和社会性的需要两类。生理性的需要是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所必需的。动物也有这类需要。例如,对饮食、运动、休息、防寒避暑、睡眠、配偶等的需要。其特点是,它的出现往往有周期性。人的生理性需要与动物的生理性需要的本质不同之点,在于它受社会生活的条件所制约。社会性的需要主要是指人对劳动、交往、求成和符合道德等方面的需要,它常常是从社会的要求转化而来的。劳动的需要表现为热爱劳动,向往劳动。交往的需要表现为不愿意被孤立、被隔离,需要别人关心,需要友谊,需要爱情,需要别人的许可和接受,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合作等。只有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增加一个人的安全感。求成的需要表现为渴望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希望博得人们对自己的赞扬和尊敬,赢得威信和自尊。这种需要是有个别差异的,它与一个人的年龄、性别、能力、成败经验等主观因素以及工作的性质和难度等客观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在一段时间内,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求成需要水平。一般地说,在学校里智力相近的人,学业成绩高的人,求成的需要相应地比较强;从小培养起独立自主的工作习惯的人,求成的需要比较强;所面临的工作不是过难或过易时,人们的求成需要也比较强。凡是求成需要较高的人,好胜心和自信心也比较强,而且很少被外在压力所左右,他们能精力充沛、紧张忙碌地投身于事业之中。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两类。物质的需要是指对衣、食、住、行有关物品的需要,对劳动工具、文化用品的需要。在物质的需要中,既包括有生理性的需要,又包括有社会性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物质需要将不断地发展起来。精神的需要是指对艺术和美的享受的需要,探求文化科学知识和真理的需要,创造发明的需要等。这是人所特有的需要。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满足精神需要,必然要求相应的物质的东西(书籍、报纸、书写纸、颜料、电视机、录音机等)。

  以上两种分类又是交错的。

  按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 H·Maslow,1908—1970)的观点,人类的所有需要可以象图10—1所示那样按层次组织起来。在他看来,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获得相当满足之后,随之而生的是安全的需要(包括对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和心理安全的需要),以求免于威胁,免于孤独,免于别人的侵犯。只有此一需要获得满足之后,个人生活才有安全感。在此基础上,才会出现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包括给别人的爱和接受别人的爱以及成家的需要)。以上三个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个人的尊重需要(需要自尊、自重,或为他人所尊重)才会充分地发展起来。最后,才发展到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自我潜能才赋,并有成就)。他认为,前四种需要又称为基本的需要,如不满足,就会生病或衰弱。如:对乳儿不充分的爱抚,婴儿常有发育迟缓和死亡率高的现象;自尊的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这些又会使人失去基本信心,从而趋向于神经病态。第五种需要是指促使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面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他还认为,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人,才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当然也可能尽管缺乏基本满足,他们仍有创造性。但他认为,那些为了某种理想或价值而牺牲一切的人,他们原来一定是由于基本满足的结果而具有坚强而健康的人格结构的人。由此他们才容易经受非难和反对,容易顶住公众舆论的压力,以及不惜个人巨大的牺牲而坚持真理。①

  马斯洛指出,各种需要层次的产生和个体发育密切相关。例如,婴儿的需要主要是生理需要,而后才产生安全需要,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到了青少年就产生了尊重的需要等,如此波浪式地演进(详见图10一2)。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反映了一些事实。但在马斯洛看来,产生各种新需要的源泉并不是社会生活实践,而是先天的潜能,其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另外,马斯洛虽也明确地指出了每个人的需要的结构和特点受其所处的环境及其经历、教养、性格、年龄、职业等的影响,但他所说的环境是指满足个人需要的外界条件,而不是指作为整体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所以它还不能说明人能以顽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为国捐躯或在“牛棚”里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的事实,也不能说明哥白尼和布鲁诺为坚持地球围绕太阳转的真理,可以不顾生理、安全和爱情的需要,结果一个长期受迫害,一个被活活烧死的历史事实。这种建立在满足社会理想和追求真理的需要基础上的动机是最高尚的。而这种需要正是A·H·马斯洛所没有明确提到的。这就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的阶级局限性。同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只有当下一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才能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这一点,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在一定的条件下改变需要的主次关系的可能性,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低级需要的表现形式,可能是高级需要的表现形式的发展基础;但反过来,高级需要的表现形式往往支配和抑制了低级需要的表现形式,所以,它们的主次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二、动机的种类和力量

  任何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所谓动机是指的激起一个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意图、打算或心理上的冲动。它是引起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内在原因,是直接的推动力量。从心理活动的过程来看,意志行动的动机,不外是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其一是认识,即对现实事物、现实事物与自己的关系以及对自身的行动及其后果、意义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产生有目的动机及实现有目的行为的前提,任何行动的动机都包含这种认识在内。其二是对行动的对象的一定的情绪或情感。一般他说,情绪愉快与否常决定着一个人努力去取得或避开某个事物。而且,情绪或情感越强烈,要取得或避开某事物的动力就越强。人之所以能在行动中克服各种阻力和障碍,其中就有相应的情感的强大推动力的作用。

  和需要一样,人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的。参加同一种活动的人,可能有非常不同的动机。

  1.根据动机的性质来分,可以分为:

  (1)指向于活动的动机。幼儿玩耍的动机以及从事体育活动的直接动机,一般都属于这种性质的动机。

  (2)对个人有吸引价值的动机(兴趣、爱好)。

  (3)在完成任务后,由于对活动的评价而产生的动机(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所加强的动机)。

  (4)有机体的激情状态(一时的情绪冲动)所引起的动机。

  (5)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包括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

  研究证明,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的力量是很大的。例如,一些社会活动家,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可以抑制进食的自然需要,长期绝食达十几天之久。在对四肢残废者进行动作失调的机能性治疗中也发现,具有为重新回到劳动岗位,参加有利于社会的劳动而练习的动机的人比仅仅是为了恢复失调的机能而练习的人疗效更高。

  我国地质工作者杨联康,为了使瘫痪的下肢重新站起来,实现徒步考察黄河、长江的理想,他天天练腿功,练双膝,终于使两腿从爬到站,到会走路。最后,一天走上100里路,脚也不肿不破。1984年9月起花了一年时间,徒步考察了长江。这就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力量的作用。

  在实验室里,也见到类似结果。有人试验,要求三组成人被试(大学生)用右手食指拉起久布氏测力计上悬挂的重达3.4公斤的砝码。对第一组被试不说明任何理由;对第二组被试,要求他们表现自己的最高能力;对第三组被试,则告知这种活动与一种社会性的重要任务有直接关系(拉砝码的动作同电力输送到工厂、住宅的效果有关)。结果显示,在三种不同的活动动机之下,第三组被试表现出最大的力量。(费约的实验)①

表10—1 不同动机下所完成工作的平均指标

  所完成的工作

  无特定动机 为了表现自己的最高能力 为了完成社会的重大任务

  100 150 200

  2.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来分,可以把动机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短暂的、局部的动机。例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广义的、概括的学习动机,是出自于共青团员和青少年对祖国、对人民的政治责任感、义务感,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新任务,或者为了集体的荣誉等的动机,这种动机是比较稳固、长远的动机,它在长时间内起作用,并且很少随偶然发生的情况而改变。一类是狭隘的、局部的学习动机,想得到教师和父母的表扬、物质奖励及避免责备,怕受批评,或出自对某种活动的兴趣,或为了争取一个好的分数等。这种动机是与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荣誉感联系在一起的,是近期的动机,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作用,并且依赖于当前情况的直接影响。这两类动机起着不同的作用。长远的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意义,而近期的动机则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动机的这两种成分结合起来是学习活动的极大推动力。因为,只有当学生对学习的客观必要性有一定的认识时,才能顽强地学习;也只有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才竟使他们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而不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这两种成分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

  优秀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是既有远大目标,又有切近的具体目标的,但主导动机是前者。差等生则两者目标脱节,其学习动机很模糊,缺乏动力作用。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除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之外,必须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因为这两类动机都是实现意志活动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

  同样,怕受到惩罚而遵守纪律或作出某种道德行为,同想成为一个“三好”学生或学习理想中的榜样人物,做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而遵守纪律或作出某种道德行为的动机水平和力量也是不同的。前者是短暂的、局部的动机,后者是长远的、概括的动机。

  3.根据引起动机的诱因是由外界提供的,还是由主体本身提供的,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以取得报酬或奖励为满足的动机,属于外部动机;由自我激发的,以获取知识,赢得成就为满足的动机,属于内部动机。当前,心理学研究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内部动机的作用,事实也证明,有高度内部动机的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更足。但这并不是说外部动机就不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