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史-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舞蹈课中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类:第一是艺术舞蹈,有古典舞、现代舞、
土风舞等,主要学习《天鹅舞》、《水手舞》、《西班牙舞》等,并编排了
《火光舞》、《金铃舞》(少数民族舞蹈)、《宝刀舞》(传统武术)、《浪
里白条》(戏曲中的水斗)等节目。第二是形意舞,用舞蹈手段将各种动物、
植物及自然事物拟人化,并努力突出其内在个性。第三便是歌舞剧,主要培
养演员将歌、舞、剧融为一体的能力。通过紧张而有效的学习,学生们在短
短的三个月中就能登台表演了,他们边学习边演出,很快就成为出色的演员,
受到广泛好评。“歌专”于1928 年停办,然后成立了中华歌舞团。1929 年
又组建了明月歌舞团,一时名声大噪,在国内外产生不小的影响。新中国成
立后,黎锦晖的一些优秀作品如《喜鹊与小孩》和《小小画家》等被搬上舞
台,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
虽然晚期的黎锦晖有些许不足之处,但无可否认,由他创作的儿童歌舞,
像旋风一样在当时的学校生活中盛行达20 多年。这种兼有启蒙与美育双重目
的和价值的歌舞活动,由于其空前的教育意义和广泛的接受规模,成为中国
近代舞蹈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学校艺术运动。
四、本世纪早期歌舞团的粉墨亮相
随着中国某些大城市中舞蹈活动日益兴旺的势头,一些纯商业性质的歌
舞团体于二三十年代开始出现。不过,这些歌舞团的表演大多只是搬演西方
歌舞节目。也有一部分进步人士向资产阶级文化奋起反击,他们组织起新的
歌舞团体,为创建中国新型的歌舞艺术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较为有名
的歌舞团有这样几个:
“中华歌舞团”,是在黎锦晖的中华歌舞专门学校的基础上成立的,l928
年为赴南洋演出而组建成立。成立时,全团约30 余人,黎锦晖任团长兼音乐
指挥,后来在中国影坛颇为有名的女演员像王人美等都是该团的主要演员。
中华歌舞团表演的节目,除加工充实原“歌专”的一些剧目外,又增添了部
分新节目。每次演出的模式基本为前半部包括歌咏、舞蹈、歌舞表演,后半
部是歌舞剧。每套节目的演出时间约3 个小时。该团表演的歌舞剧主要有《神
仙妹妹》、《小羊救母》和《最后的胜利》等。中华歌舞团曾于1928 年至
1929 年赴南洋巡回演出。出国前,田汉、郑振铎曾给予他们很大的鼓励。该
团足迹几乎遍及南洋群岛各城市,向侨胞和各国人民介绍了中国新兴的歌舞
艺术,宣传了爱国主义及民主革命思想,受到热烈欢迎。该团在准备回国时,
由于内部演职员对自己前途各有打算而自行解散。
“明月歌舞团”,是回到北平的黎锦晖于1930 年初在北平东城的栖凤楼
19 号组建的。该团主要以前中华歌舞团部分成员为基础,又招收了20 余人,
主要排演黎锦晖创作的歌舞剧。薛玲仙、王人美、黎莉莉担任歌舞助教兼主
要演员。同年4 月,该团在清华大学首演,表演剧目有《三蝴蝶》、《春天
的快乐》等。后又先后赴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进一步扩大
了新歌舞的影响。后来该团迁往上海,1931 年6 月被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吸收
改组,成立了联华歌舞班,黎锦晖任主任,除原歌舞团部分演员外,又吸收
了聂耳、周璇等人。
“明月歌舞剧社”,是在1932 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联华歌舞班”
夭折后、由全体人员自愿而组成的一个新的歌舞团体,共40 余人。1932 年7
月,该社与上海天一影片公司签约拍摄了有声歌舞片《芭蕉叶上诗》。影片
的编剧和作曲均由黎锦晖担任,主要演员有王人美、黎莉莉、严华等。但是,
影片公映后受到舆论界的批评和指责,有“不通的故事,平凡的歌舞”评语。
聂耳以黑天使的笔名发表了《评黎锦晖的》和《中国歌舞短论》
等文章,揭开了反对黄色歌曲和软性歌舞的序曲。他写到:黎锦晖和他的歌
舞虽有反帝反封建因素和揭露贫富阶级的悬殊,但人们所需要的不是软豆
腐,而是真刀真枪,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创造出新鲜的艺术。聂耳登报脱离了
明月歌舞剧社。的确,黎锦晖虽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创作过大批思想性、
艺术性俱佳的歌舞及歌舞剧,后又组织歌舞团,广泛传播新歌舞艺术,并培
养了一批十分受欢迎的人才,但由于后来所创作的一部分歌舞作品,特别是
所谓的“爱情”歌曲,在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近逼、中华民族危
机日益深重的历史条件下,不但无法鼓舞人民的抗日士气,反而造成了不好
的影响,因而,很自然地受到进步人士、爱国军民的批评。
新中国成立前较有影响的歌舞机构大致还有:
“中国歌舞剧社”,1944 年1 月在上海成立。该社由阿龙·阿甫夏洛穆
夫和沈知白任作曲,陈钟任舞蹈指导。剧社的宗旨是为创立具有中国民族特
色的歌剧及舞剧而打基础,创作上演过移植于京剧的音乐剧《孟姜女》。这
个剧共6 幕,音乐以流传在民间的孟姜女小调为基本素材,舞蹈动作则融合
了京剧中的身段及表演程式,是一部串联了歌、舞、对白的中国歌舞剧。该
剧于1945 年11 月25 日在上海蓝心大戏院公演后,引起文艺界强烈反响。洪
深、欧阳予倩、田汉等在《时代日报》、《大公报》上联名撰文,认为该剧
是中国音乐与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1946 年3 月27 日,该剧为宋
庆龄筹募“文化福利基金”举行了义演。
“中华音乐剧社”,1946 年在上海成立。该团是为音乐剧《孟姜女》赴
美演出而组织的艺术团体。演员由30 余位京、昆剧和声乐演员组成。该团还
排练过小舞剧《琴心波光》、《五行星》、《钟馗》,由阿龙·阿甫夏洛穆
夫编剧、作曲,陈钟任舞蹈编导。
“新疆青年歌舞访问团”,1947 年10 月先后在南京、上海、杭州、台
湾、兰州等地演出并立刻引起轰动。该团是在迪化维吾尔族剧团和喀什剧团
的基础上吸收新疆优秀歌舞演员而组成的,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在所演
出的21 个节目中,有17 个是新疆各民族的独舞、双人舞、群舞作品。其中,
维吾尔族女舞蹈家康巴尔汗以庄重、大方、美丽的舞姿,倾倒了无数观众。
报界称她是“新疆的梅兰芳”、“维吾尔之花”。当时各报均以大量篇幅报
道了这次演出时的盛况。戴爱莲、梅兰芳以及许多文艺界知名人士观看了该
团的演出,并给予极高评价。该团演出的部分节目,在上海拍摄成大型歌舞
电影《天山之歌》。它的问世,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灿烂的舞蹈
文化。
这些活跃于20 世纪前半叶的专业歌舞团体的活动,使得中国舞蹈在近现
代的发展中获得了颇具时代意义的具体内容。对于中国舞蹈史的传衍而言,
它们虽然很难承上启下,但在那段世纪之交风云变幻、东西文化激烈碰撞的
特定历史时期中,自有其特定的历史作用和价值。
思考题:
1。西方舞蹈在20 世纪之交是如何进入中国的?
2。黎锦晖在中国的舞蹈启蒙事业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参考书目:
1。王克芬、隆荫培、张世龄著:《二十世纪的中国舞蹈》,青岛出版社
出版
2。吴晓邦著:《我的舞蹈艺术生涯》,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3。杨淑心著:《清荷丽影长驻艺坛》,《舞蹈》月刊1995 年第5、6 期
第五章舞蹈革命革命舞蹈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舞蹈,虽然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下,一度在方向
性上产生迷茫倾向,但很快便找准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它开始与中国人民反
帝反封建的正义斗争相结合,鼓励人民,宣传革命,在斗争中树立起自己的
形象,同时也对这场革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开创中国革命舞蹈运动的,当属吴晓邦和戴爱莲。他们与中国新舞蹈事
业同生存、共荣辱,终于成为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奠基人物。他们一生不朽的
业绩,将永载舞蹈事业的光荣史册。
舞蹈艺术伴随着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脚步,历经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
从小到大,由弱而强,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在艰难困苦中,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增强了人们必胜的信念,终于与中国
人民一起迎来解放、迎来新的生活,它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可忽
视的历史功绩。
一、为中国新舞蹈开路奠基
——舞蹈先驱吴晓邦
中国新舞蹈艺术,是30 年代以鲁迅为旗手的左翼文化运动影响下的产
物,它的起点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意义。这项事业的先驱,就是当代中国新舞
蹈艺术的开山人物吴晓邦。
吴晓邦,1906 年12 月18 日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县沙溪镇的一个贫农的家
中,10 个月大的时候被过继给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当养子,取名叫吴锦荣。
5 岁入本乡私塾,7 岁进吴县浒墅关小学读书,取名吴祖培。1916 年,随养
母迁居到苏州市胭脂巷的吴宅,不久便进入美国人开办的东吴大学附中。1919
年“五四”运动,给吴晓邦这个当初的中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导发
的是他心中的民主思想。他积极地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学习孙中山和马
克思的学说,并从中受到启迪。他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进步青年应负起国家
民族命运的责任,因而放弃了富裕的生活和个人的前途,为积累知识和寻求
改变旧中国的道路,于1929 年春,毅然东渡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求学。由于他
仰慕波兰音乐家肖邦的爱国思想和艺术才华,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吴晓邦。
在日本求学时期的一天晚上,早稻田大学的大隈会堂里,上演了由学生
们演出的舞蹈《群鬼》,作品像一把利剑刺向一切丑恶的灵魂。虽然只有短
短几分钟,然而却强烈地震撼了吴晓邦的心。舞蹈艺术所拥有的力量,改变
了吴晓邦以后的道路,他决心要用舞蹈去播种人类的真、善、美,鞭挞一切
虚假和丑恶。为此,他先后参加了一些舞蹈班的学习。当他从日本回国时,
心中燃烧起一团报国的火焰。
1931 年秋,“晓邦舞蹈学校”正式在上海挂牌开办,在一些人用怀疑的
眼光看着那块木牌时,著名电影演员舒绣文勇敢地走进教室,成为中国人自
己开办的第一所舞蹈学校的第一个学生。从此,吴晓邦开始了他为之操劳一
生的舞蹈教育事业。
1935 年9 月,吴晓邦在上海举办了他自己的、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
次个人作品发表会“晓邦舞蹈作品发表会”,演出了他创作的《送葬》、《傀
儡》、《小丑》、《幻想的破灭》、《吟游诗人》和《爱的悲哀》等11 个舞
蹈,标志着他用新舞蹈艺术向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及一切反动势力的宣战。
1937 年4 月,在他举行的第二次舞蹈作品发表会上,除第一次曾演出过的部
分节目外,他又以现代舞表现方法,创作了《拜金主义者》、《奇梦》、《懊
恼的解脱》、《中庸者的悲伤》、《和平的憧憬》、《思想恐慌时期》等。
在他这两次演出的舞蹈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