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战俘营奥运会纪实 >

第39部分

战俘营奥运会纪实-第39部分

小说: 战俘营奥运会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约在4月底、5月初罗利同其他战俘被辗转送到了志愿军昌城第一战俘营。就在这时罗利患了典型的大叶性肺炎,而且进入晚期,高烧灼人,呼吸局促,情况非常危急。
  当时第一战俘营初建,条件还相当艰苦,医药十分匮乏。临诊的医生黄远在诊治中眼见罗利已到生死边缘,十分动情。他一面抚慰病人,一面急速跑回卫生所同所长钱华紧急研究治疗措施。“看来,用磺胺恐怕难挽救他的生命,不用青霉素不行!”黄远说。说了这话后,黄远又自忖:“青霉素全所仅有10瓶,如全用了,万一志愿军再有紧急病号将怎么办呀!”所长钱华也有些踌躇。但商量后,两人还是做出决定,赶快回去请示团长。团长张芝荪听了情况,不假思索地说:“上级早有指示,要千方百计停止死亡嘛,救人要紧!”他还说:“我们对俘虏执行宽待政策,绝不能见死不救,这是事关革命人道主义的大问题。”团长的指示这般明确,卫生所长和黄远的思想豁然开朗,原有顾虑当即冰释。10瓶青霉素被投入抢救工作,罗利转危为安得救了。
  然而差不多就在上述故事发生的同时,英国军方却导演了一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使得罗利的双亲一时陷入悲痛欲绝的境地,其女友——现在的夫人芙妮达则哭红了双眼,寝食不安。原来事出蹊跷,英国军方误将罗利编入阵亡名单后,又急匆匆向罗利家中发了“阵亡通知书”。该项通知还说将给家属发放一笔抚恤金! 幸好事隔没有多久,英共机关报《工人日报》登载的一篇报道却传来了惊人消息:彼得·罗利被列入被俘者的名单。罗利家人看到这篇报道后,又是喜,又是惊,便迅即向英国政府发出紧急质询,英国政府出于无奈,只得向《工人日报》查问,并威胁该报说,如报道无据将要判该报停业!
  在这种情况下,英共迅即向中国共产党中央拍报,请予及早澄清核实。于是志愿军俘管处所辖的昌城第一战俘营便发生了医生黄远在回忆录中所说的一件事,黄远写道:“一天上午,用过早餐后,我正在门诊部接诊,团部的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来找我,说是团长有请。我只得中断接诊,与他同去团部。去后,看到团长旁坐着四五个陌生人,原来他们是由军委派遣专程前来核实罗利情况的。团长示意我坐下后,为我作了介绍并说明了原委,要我如实详细谈谈有关罗利被抢救脱险的情况。谈完后,团长又以异乎寻常的严肃口气对我说:‘人是救活了,可对英共交代啦,但此后却必须保证罗利的安全,这可马虎不得!’”“团长的意思我理解,罗利的病情一定得负责监护好,否则会引起外交麻烦。但俘虏几千,他住在队里我如何监护呢?因此,我提出叫他与我住在一起,以便随时监护治疗。团长当即表示同意。谈完情况,我正要离开时,坐在团长一侧的杨组长又站起来说:‘先别走,你得和彼得拍一张合影,以证明他活得好好的,而你是他的医生。’后来,这张合影便随后续报道同时出现在英国《工人日报》上,同时列出的还有罗利致其父母的一封公开信。信中叙述了他患重病后,如何被志愿军抢救的全部经过。这篇报道顿时澄清了一切迷雾,罗利亲人们心中多日来的焦虑,瞬即为幸福感所代替。英国军方所导演的一出‘悲剧’,终于在几经周折后,以喜剧结束!”“打那次谈话后,罗利就与我住到一起,朝夕相处。他比我小12岁,我平时待他如同待一个小兄弟,我们同吃、同住,有空时还闲聊谈心。罗利主动提出到炊事班劳动,他干各种各样的活儿,劈柴、烧火、切菜、包饺子,干得很起劲,经常受到大家的赞扬,与大家的相处十分融洽。”


彼得·F·罗利的传奇故事(2)


  1952年11月黄远因病回国和罗利分手后,团里又安排罗利和干事程冠法住到一处,直到1953年春,罗利以病伤俘名义,提前被遣返回国为止。遣返回国后,岁月匆匆已过了几十年,但罗利心中怎样也忘不了那段被俘后的生活,怎样也忘不了从死神手里把他夺回来,又待他如兄弟般的黄远医生。与罗利心灵相通,黄远也经久难忘在朝鲜战地与他结下深情的罗利。
  事有凑巧,1985年终于有个机缘不期而至地到来了。这年的4月15日,黄远有机会去参加广交会。在这次广交会上,他结识了一位叫做莫朗尼的英国商人,两人谈得很投机,他向莫朗尼发出翌年到泉州做一笔生意的邀请。到了1986年莫朗尼果然如期到达泉州。相遇后,黄远向他谈到了当年朝鲜往事,并将英国《工人日报》拿给莫朗尼过目,看后,莫朗尼连连叫好称奇,并且答应为黄远寻找这名青年士兵的下落。这位英商果然不负所托,回到英国后,当即通过他的一名记者朋友,在报纸上登出了一则新闻,标题是:“中国医生寻找他在朝战中搭救过的彼得”。新闻中莫朗尼清楚地说明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并附有黄远的地址。这则新闻登出后的效应出人意料。据罗利来访黄远时讲:“当时不出两个小时,我就接到了12个电话,向我报告这个好消息。我的女儿也急匆匆从15英里以外的地方专程开车回来,为我送来报纸。当时女儿兴奋地说:‘爸爸,你瞧,这准是你!’我看了报纸后,一时间心中既感到恍如隔世,又感到我们宛如又再度重逢了,真说不出有多么的高兴!” 此后不久,黄远就收到了罗利—封热情洋溢的信,在这封信里,罗利说他日子过得不错,已有两个外孙,并表示出要渡洋来泉州看黄远的愿望,但因他是个工人,必须等“储足了钱”才能实现。黄远毫不犹豫地立即回信说:“只要你踏上中国的土地,一切都算我的,我负责到底。”从此以后,两位具有特别情愫的老朋友就鱼雁往还,不断信函。
  这样过了四年后,彼得·F·罗利终于在两人分别36个春秋后的1988年9月25日,也即中国的中秋时节,来到了中国的泉州,亲访早年在战火纷飞的朝鲜,呕心沥血,奋全力搭救过自己的恩人——黄远大夫。两个异域朋友,确如失散多年、一朝重聚的亲兄弟一般。他们在机场相见时,彼此间一眼就认出了对方。彼得径直一拥而来,黄远则张臂欢迎,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放开。这场景曾使许多在场者侧目凝视,之后,两人又激动得半晌不知话从何处说起。最初还是彼得先开口:“啊!你没有变。”“你也没有变。”黄远笑着说。从此,两人在每天相处中,都感到有说不完的话,要从胸中涌出。
  为了款待好老朋友,黄远事先着意向亲朋借了一套考究的住宅,准备和他共住,谁知却受到了彼得的婉言推辞。他说:“既来看兄长,就以住在兄长宅为好。”他坚持要这样,以便两人能更好地重温当年同室朝夕相处的生活气息。罗利的一席话,使黄远一时间沉浸在对往事的一幕幕回忆中。“好吧,也有道理。”黄远被折服了。事实上,这样安排也确实证明是最惬意的。黄远一家人与这位异域嘉宾一道,同包当年在鸭绿江畔常吃的饺子;时值中秋,黄远和家人又陪彼得一道观赏了泉州民俗——中秋良宵争吃月饼的游戏。在游戏中,彼得当时说他简直成了“电影中的快活少年”!他们每天形影不离,欢声笑语,谈个没完。在近处,他俩游了德化、厦门;还结伴远游,先后游了桂林、广州等地,一切费用全由东道主黄远支付。另外,他们还受到有关单位和部门的热情接待,彼得当时真是高兴极了。
  在广州临别时,黄远回忆说:“他才口吐真言对我说:‘英国的亲友个个都反对我来东方,似乎这里是个蛮荒的国度。他们甚至和我打赌,说我住不到三天,就会折回英国。’”“但你看,” 分手前彼得笑道:“我不但住了2l天,住满了公司给我的假期,如有可能的话,真还想再住半个月!”


彼得·F·罗利的传奇故事(3)


  罗利返英后,为了把这次不同寻常的万里访友经历与感受,传达给英国的广大读者,曾几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对此,英国军方的刊物也曾一一予以转载、登出过。此外,他还以返回英国的“民间大使”身份,举办过中国讲座,让更多的英国公众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与面貌。与之相呼应,黄远也在国内一些报刊上撰文,记叙了他与彼得早年结为好友,几十年来,互相一直眷怀不忘,亲如手足。两人所撰写的文章分别在中、英两国的读者中留下了美好印象,一时间成为人们所广泛议论的话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远已接近耄耋,彼得也已离古稀之年不远,两人都一同步入了暮年。黄远多年来在心窝里总有一件事一直不能释怀,这就是他总想再邀彼得重来,一道同登长城,相伴共赏兵马俑,否则就觉得是一种缺憾。因此他曾多次信邀;彼得同样也心中想念再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结伴与黄远同游,共赏中华的古迹,并且表示还要带上自己的夫人。他在信中说:“我决心叫我的妻子也要看上一眼西安的秦俑和北京的长城”。他本来在1997年的9月份就准备出行,但突发的疾病却使他的愿望未能实现。
  一年之后,彼得已恢复健康,而且这年又恰值他到中国第一次与黄远会晤的十周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于是他便携妻子一道东来,来访的路线是他原先与黄远一起构想的,即经北京、西安,先看中国的雄伟古迹之后,再到泉州。11月10日,他乘坐的波音737客机在晋江机场着陆。十年一度又重逢的两位历史老人,再度紧紧拥抱在一起,两人松开拥抱的双臂后,彼得当即向妻子芙妮达介绍说:“他就是我的救命恩人,要是当年没有他,我就不会有今天!”
  为了使彼得夫妇住得更惬意,黄远再次把客人安置到自已家中。他们在一道忆旧论今,黄远特为彼得准备了往日他在战俘营常听到的《白毛女》唱片,彼得在听的过程中,两眼泛着泪光,神情宛如重新回到过去的时光。两家人又一起包饺子,重温往日两人度过的生活……他们结伴在泉州、惠安、厦门的鼓浪屿四处游览,先后访问了泉州的名刹开元寺、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遗迹伊斯兰神墓,观看了泉州的旧城改造工程,在鼓浪屿日光岩泛舟,登清凉老君岩,瞻仰民族英雄戚继光雕像……。
  两位老人的传奇故事,引起多方面关注。黄远原工作的泉州第一医院、华侨大学、当地志愿军离退休战士、与黄远一道随军南下的服务团战友、泉州幼儿园等社会团体先后接待过彼得伉丽。《泉州晚报》、《石狮城消息报》、《福建省宣传半月刊》以及远道而来的河南省电视台等新闻机构,闻讯均作了跟踪采访,或写出感人肺腑的文字报道,或拍制成有历史厚度的记录片,在中英交往史上留下了感人的难得资料。
  在各个不同的场合,彼得都发表了充满激情的话语,表现出了深厚的感情。在华侨大学欢迎会上,彼得谈他与黄远当年相识的过程,非常具有感染力,青年学子们对当年的志愿军形象产生了深刻印象。在南下服务团和志愿军退休战士欢迎会上,彼得深情地说:“我是半个中国人,我要用有生之年为英中友谊作出自己的贡献,我还要邀请我的老朋友黄远到英国作客。我要让我的后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