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例话-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讲“文章有神交有道”,说薛华善于作长歌,指文章有神;又说“诸生颇尽新知乐”,讲交有道。接下去忽然写景“气酣日落西风来,愿欢野水添金杯”,从而引出借酒浇愁的意思。这样从抒情或叙事突接写景,起两种作用:一是衬托作用,如用美好景物来反衬失意心情。二是转折作用,像从日落西风来,转到希望西风把水变成酒来添金杯,好尽量借酒浇愁。
还有一种突接,不是用写景来突接叙事,是用议论来突接叙事,这种议论跟上文叙事毫无关系。如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二千石指南平太守李之遥,在李白愁时,太守请他喝酒,使他感到温暖。这位太守就是贤主人。下面突接:“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突接的两句同上文讲的贤主人毫无关系,是说那里的头陀寺多僧气,看了讨厌,那里的山水没有秀气,不称心,看了败坏游兴。否则可以在大江里泛舟听歌取乐。既然那里的景物使人讨厌,所以我将捶碎黄鹤楼,黄鹤楼同头陀寺是一样可厌的,这就包括毁掉头陀寺在内,鹦鹉洲也是看了不称心的山水景物,所以要倒却,把这些使人讨厌的东西都扫除了,才好尽情歌舞。后面的狂言都是从突接的两句来的。这个狂言很突出,更显出这个突接的非常突出,在艺术上有它的特色,虽然思想性不强。
小说中也有这种手法,如《水浒》三十六回写宋江被张横逼得正要跳江时,忽然李俊驾船来了,宋江听得李俊声音便叫着求救,李俊失惊道:“真个是我哥哥,早不做出来!”宋江钻出船上来看时,星光明亮。这里插入“星光明亮”的写景句,具有衬托作用。原来宋江死到临头,吓得心惊胆战,不会注意江上风光,到这时已经得救,心情变了,这才看到星光明亮。这里接着写景具有显示人物心情的作用。《水浒》九回写林冲接管了草料场,出门打酒:“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这里写雪跟下面情节有关。因为下雪,所以雪水把火种浸灭,从而证明草料场的起火是有人在放火,引起了林冲的警惕,发现仇人要借此加害自己,使得他终于杀死仇人。这里的写景起发展情节的转折作用。
36。仿效和点化
一
魏武帝乐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永何澹澹①,山岛竦峙。秋风萧飒,洪涛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辞亦有本。相如《上林》云:“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日出东沼,月生西陂。”马融《广成》云:“天地江洞②,因无端涯。大明③出东,月生西陂。”扬雄《校猎》云:“出入日月,天与地沓④。”然觉扬语奇,武帝语壮。又“月生西陂”语有何致,而马融复袭之?(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三)
①澹澹:状水波摇荡。 ②虹洞:状广大。 ③大明:太阳。 ④沓(tā踏):合,指天地相接。
文学创作中的描写,有的是有所继承的,就是仿效前人的写法加以变化,具有推陈出新的作用,这是好的;有的光是仿效,缺少变化,那是要不得的;也有的两种写法的类似只是暗合,并非仿效。现在通过比较,看看这些类似的写法怎样使它变化,怎样使它更丰富,写得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何在,这对怎样点化的探讨也许有帮助。
文学创作中的点化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是比前人说得更具体,更丰富,创造出新的境界。比方司马相如《上林赋》:“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指上林地方广阔无边。这是概念的说明。下文说:“日出东沼,月生西陂”,比较具体些,还缺乏形象描写。扬雄《校猎赋》作:“出入日月,天与地沓”,第二句说,在那里境界广阔,望出去天与地合而为一,这样说就有新意。曹操在《观沧海》里说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把星汉的形象加进去,配上山岛、秋风、洪涛的描写,内容更丰富,境界更开阔,色彩更鲜明,构成新的意境,就比司马相如的话更具体生动了。这就是善于点化的一例。再像马融《广成颂》作:“天地虹洞,因无端涯。”同司马相如的话一样,也是概念的。又说:“大明出东,月生西陂。”也讲日东升月西升;只是换个字面。这样的模仿是要不得的,它既没有加上新东西,又不能丰富原来的话,就谈不上点化了。
二
苏州诗曰:“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而白乐天诗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杜子美诗曰:“须臾九重真龙①出,一洗万古凡马空。”而东坡颂曰:“振鬣②长鸣,万马皆喑③。”等④一意耳,其后用之益精。
吴曾《漫录》⑤谓乐天“回眸一笑百媚生”,盖祖李白《清平词》“一笑皆生百媚”之语。仆谓李白语又有所自,观江总“回身转佩百媚生,插花照镜千娇出”,意又出此。(王楙《野喜丛书》卷十七)
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⑥。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如“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褭褭垂。”读之初不觉有对偶。至“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但见舒闲容与之态耳。而字字细考之,若经櫽括权衡⑦者,其用意亦深刻矣。(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
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辞措意皆相像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荆公晚年闲居诗云:“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盖本于王摩诘“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而其辞益工也。(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
①九重真龙:皇家的名马。 ②振鬣:摇动马颈上的长毛。 ③喑(yīn因):哑。 ④等:犹同。 ⑤《漫录》:即《能改斋漫录》。 ⑥间:空隙,指没有一丝头发的空隙。 ⑦櫽(yǐn隐)括:矫正。权衡:称量。
上文指的点化,是就内容更丰富说的,这里是就内容更生动更细致说的。实际上是一回事。
书应物《广陵遇孟九云卿》诗:“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光说“一笑”,没有作具体描绘。白居易的《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既写回眸,又写百媚,描绘神态细致多了,“六官粉黛”也比“众女”更具体,后者更显得生动。比起李白的《清平词》,“一笑皆生百媚”来,更写出“回眸”的神态,内容更丰富。李白的“一笑皆生百媚”,比江总的“回身转佩百媚生”,各有特点。写“一笑”着眼在表情;写“回身转佩”着眼在姿态的美好。但一笑更显得活,更有表情。
杜甫《丹青引》写曹霸画马:“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写画马只写它的神态骨格体貌;苏轼写的是真马,所以写“振鬣长鸣”,都用“万马空”“万马喑”来衬托,这里很难分高下。
王安石《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维《过杨氏别业》,“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王维的一联,从兴阑里透露出作者的心情,是说游兴阑珊了,坐得久了,这时啼鸟散了,落花多了,已经有倦意。王安石的一联,写出舒齐幽闲从容的情态,写出景物的美好,写得更工细。为了赏玩景物,所以坐久归迟,这里有对落花芳草的爱赏,没有倦意,不是意兴阑珊,而是意兴不倦。
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语本有所自。《孟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①,途有饿莩而不知发②。”《史记·平原君传》:“君之后宫婢妾被绮縠③,余梁肉,而民衣褐不完④,糟糠不餍⑤。”《淮南子》:“贫民糟糠不接于口,而虎狼餍刍豢⑥;百姓短褐不完,而宫室衣锦绣⑦。”此皆古人久已说过,而一入少陵手,便觉惊心动魄,似从古未经人道者。(赵翼《瓯北诗话》卷二)
①彘(zhì滞):猪。检:制止。 ②饿莩(piǎo漂):饿死的人。发:开仓赈济。 ③被绮縠(hú胡):穿着丝织品制成的衣裳。 ④褐(hè贺):粗麻布衣。完:完整。 ⑤餍(yàn厌):足,饱。 ⑥虎狼:指贵族养的动物。刍豢(chúhuàn除患):刍指吃草的牛羊,豢指吃谷的犬猪。 ⑦衣锦绣:穿上锦绣,当指彩绘说。
这里讲的点化,是比前人说的说得更深刻,更尖锐,更集中凝练,因而也更激动人心。如把贵族的奢侈浪费和人民的极端痛苦的生活作强烈对比的,在古代不乏其例。像《孟子》里的话就很尖锐而突出,指出贵族家里猪狗吃着人的谷食,而人民却饿死在路上。此外像《史记》《淮南子》里,也说了意义相似的话。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里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却写得更突出。用“朱门”来指贵族豪门,用“冻死骨”来指饿死者,写得更形象,更含蓄凝练,更具有惊心动魄的作用。
四
晏叔原:“今宵剩把银釭①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盖出于老杜“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戴叔伦“还作江南别,翻疑梦里逢”,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之意。(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词句祖古人意》)
小山词:“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视永叔之“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倚阑无绪更兜鞋”等句,雅俗判然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①剩把:尽把。银釭:银灯。
一种点化,是借用前人的话融化到自己的境界中去,把前人的话的说法改一下,因而把它的风格也改变了,创造了新的风格。如晏几道《鹧鸪天》下半阕:“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杜甫《羌村》之一:“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殻ъぁR估桓颍喽匀缑蚊隆!倍鸥υ獍猜簧街遥映ぐ蔡映隼矗笔彼募依镆尚乃盐驳P募依锶硕荚饬四眩耘黾被挂尚脑诿卫铮闷鹬蚶椿ハ嗾兆拧U馐吹谜媲校羁痰胤从沉司依朐馐芸嗄训姆蚋镜男那椋镅灾势印j檀矢挠们弁褡幕袄此担爸屑由稀耙G”那样富家用的词,用来写女子的情思,语言清丽柔婉。这说明融化前人的话,改变说法,来形成不同的风格。但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里推它为艳词独步,借它来贬低欧阳的词,用雅俗来分高低,不够恰当。晏词写夫妇别后相逢的感情,是写得婉转多情的。欧阳修《南歌子》下半阕:“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这是写新夫妇的生活。写得生动活泼,并不庸俗。这是反映两种不同的生活,不宜用此来分雅俗。
《国史补》称张旭工于草书,旭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张旭写草书的笔法,从公主与挑夫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