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读书指津--(青年版·社科卷) >

第14部分

读书指津--(青年版·社科卷)-第14部分

小说: 读书指津--(青年版·社科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列斯比著,胡家峦、冯国忠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吉列斯比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一部简明的欧洲小说发展史。这部著作始终
贯串着比较的方法,在占有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从不同民族的文
学中“小说”这一文类的相互关系来考察这一文类的特点及其变化,而不是
孤立地仅就文类在某一民族文学中的表现来加以描述。

《古希腊罗马美学》

阎国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美学家都属于一定的时代,他们与自己的时代也构成了一个整体。美学
史才是一个整体。古希腊罗马美学包含了近代西方美学几乎所有重要理论原
则的萌芽。它是一把开启古希腊罗马社会和西方美学的智慧钥匙。


《西方的丑学——感性的多元取向》

刘东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场饶有趣味的文化巡礼,通过追踪Aesthetics(原译“美学”)一词
内涵在整个西方文明沿革中的递嬗,独辟蹊径地重新对西方文化主潮,特别
是文艺心理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概括研究。从他着力描写古希腊的美的宗教、
美丑对峙的浮士德精神和万念俱灰的丑学等之中,你会得到一次丰富的艺术
享受。

《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十四位著名批评家评谈录》

王逢振著,漓江出版社出版。

本书最大的特色是新颖和丰富。因为作者访问了当今西方14 位著名批评
家,包括詹姆逊、伊瑟、赛义德、伊格尔顿等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者。他们生
动地介绍了西方文学批评现状和自己的观点,涉及到当今较新的理论学派。

(本部分提要书目由李咏梅、梁丽明、黄伟林撰写)


文化

[综合导读]

今天,文化几乎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词汇,文化学亦成为本时代的一门
显学。甚至许多经典学科也受到文化思维的挑战,比如,文学研究已出现自
性模糊衍化成文化研究的趋势。

为文化下定义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它似乎已成为一个可意会难言
传的东西。对文化作尽可能宽泛的理解或许更为明智。在本书推荐的一系列
文化类图书中,大概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和文化比较,诸如《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中国人气质》和《房龙地理》
等;二是人类历史不同阶段的文化生成和文化演变,如《文明与野蛮》、《蛮
性的遗留》、《亦新亦旧的一代》等,三是一些介绍文化经典,阐释文化奥
秘的名著,如《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经典常谈》和《禅外说禅》等。
这几个方面大致对理解文化圈定了一个既约定俗成又流动开放的范围,它明
确了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也为我们理解文化提供了必要的弹性和自由。

文化自身定义的宽泛导致了文化类图书的驳杂,我们很难像读那些传统
学科的图书那样循序渐进。也许,阅读文化类图书对一个非专业读者来说,
很大程度是出于一种开阔眼界与活跃观念的需求。文史哲等传统学科已形成
了相对稳定的学术规范,读者在进入文史哲的阅读空间时更需要的是严谨和
沉潜。相比之下,文化类著作的读者倒不妨自由和散漫一些。面对五花八门
东突西撞的文化类图书,读者或许会觉得耳目一新。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千差万别。差别不仅体现为丰富驳杂的文化现
象,也体现为难以把握的文化心理。读这些文化类图书或许能使我们超越自
我的樊篱,认识到文化的多元化和异质性,更宽容、更通达地面对我们身处
其中的世界。

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文化表现。阅读文化类著作,意识到
先人的种种习惯风俗,我们或许会目瞪口呆。然而,看清了文化生成的逻辑
和文化演变的轨迹,我们或许能更透彻、更智慧地理解我们身处其中的时代。

人类漫长的历史积累了无数的文化果实。这些文化果实由于年代久远已
使我们感到陌生和疏远,读一读学者们对这些果实的分析和考察,无疑会有
助于加强我们的文化修养,使我们获得一定的深度和多维的向度,不至于沦
为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单面人”。

全球化的时代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称为文化共享的时代。交通与通讯最大
限度地缩短了人们的物理空间距离。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从此就一元化了。
阅读文化类著作,我们会忽然发现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任何单面的诠释都变
得荒诞不经,文化成为一个复合的、多维的、变化万千又在人类生活中无孔
不入的存在。人经过不知多少万年的进化,早已经陷入了文化的恢恢天网。
人在文化中,人成为文化。或许,这种体验本身就是文化类图书对我们构成
的无限魅力。

(黄伟林)


[导读书目]

《文明与野蛮》

[美]罗伯特·路威著,吕叔湘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文明与野蛮》是一本谈人类文明的书。更具体地说,作者罗伯特·路
威教授试图通过这本书阐述一个道理:文明人身上还残余着许多野蛮的因
素,野蛮人身上也有许多文明的成分。

路威教授所说的文明人更重要的是指白种人,野蛮人指的则是原始初民
和现代世界上还生活在氏族社会阶段的那些人种。显而易见,路威教授摆脱
了一般白种人唯我独尊的思想意识,力图以一种客观平等的人文观念来谈论
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包罗万有,个人知识囿于一隅。以个人知识谈论人类文明,近
乎庄子所谓“以有涯随无涯”,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路威先生知识广
博,如同一部百科全书,大到科学、国家、文字、教育,小到饮食、居室、
时装、卫生;实在如遗传、地理、工艺,玄虚如礼节、声望、宗教;从自然
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终极体验到日常生活,作者无所不及,无所不谈。

上下古今,尽收眼底,这体现了作者的博学。进而,选取百科材料,着
眼于新鲜生动,稀罕独特,这又体现了作者的有趣。东非洲查加兰黑人以吐
唾沫表示祝福,南非洲祖鲁人走近牛栏也犯忌,格林兰人身上没有虱子心里
就异常不安,法国国王坐在马桶上见客,马塞伊人拿太太敬客,巴黎医院里
活人和死人同睡一床。真实的奇闻,确切的趣事,在作者笔下,如万斛泉涌,
不择地出。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当然,以猎奇为谈资决非作者的目的。作者铺陈博学,点染有趣,另有
一番严肃的意图。那就是表达作者的深思熟虑。作者以全人类为观察对象,
以文明史为追踪轨迹,如此纵横时空,发育出客观公允、宽容平等的种种妙
论。诸如:“人类胜过黑猩猩之处在能以一代的经验传之次代。这才渐渐积
聚起许多谋生之法,不独谋生,且谋所以善生。不幸,他在这宝贵的遗产里
掺杂了许多渣滓,两相胶结,难解难分。后世子孙学会截石为刀,也学会用
刀截指以服丧致祭。火器射禽兽也射人类。君主立法以治国,也制刑以残民。
生物学者研究遗传,也妄想修补人类。”再如:“人类的奋斗不仅是适应自
然,还要对付骚扰我们的心和脑的魑魅魍魉。”还如:“那种浅薄的乐观主
义我们是非舍弃不可的了。人类不是自然的主人,而且永远不会成为自然的
主人。生和死的奥妙决不是这位小哥儿所能参透,宇宙万有的重量也不是眇
眇之躬所能肩荷。无论天文学怎么进步,它不会帮我们把月亮变成饽饽。我
们轻轻巧巧的夸口征服自然,其实自然已经立下界限叫我们不能越雷池一
步。”如此种种,都是作者在博学的基础上获得的深思熟虑。因为这些深思
熟虑的存在,本书也就超越了“海客谈瀛”的境界。

这是一部人类学著作,但又是一部写给非专门研究人类学的读者的书。
作者声称:“在这本谈人类文明的书里,我力求正确而又易解,除地质学上
的Pleistocene(更新世)一字无它字可代只能照用外,我想专门术语可说
是完全没有。”作者如此说,更如此做。于是,在整本书中,我们看不到任
何艰涩高深的表述,却处处遇到通俗隽永的传达。“我们的现代文明更是从


四面八方东拼西凑起来的一件百衲衣。”“时装是个叛徒,从来不知道什么
法律。”“文明就这样打后门偷偷溜了进来,它生来爱这一套。”丰实饱满
的事实材料有力地成全了这些巧妙的比拟。在作者轻松自如的讲述中,我们
获得了一次极好的关于文明现象,文明历史和文明观念的启蒙。

(黄伟林)


《房龙地理》

[美]房龙著,赵绍棣、黄其祥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我很少遇见喜欢地理的同胞,似乎不少同胞也有我这样的感觉。有人说
中国缺少探险家。这探险家往往指的是那种对未知的地理充满好奇心理和研
究行为的人。

对地理的冷漠是否养成了我们一种保守的性格?我们生活在中国。我们
自以为是中心,我们等待着周围的人的朝拜。我们没有兴趣抬脚去看看周围
的世界。

这种冷漠和保守对我们的发展起了巨大的阻碍作用。今天的中国人已经
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地球上的落后局面。一个伟大的帝国在数百年前开始了它
的衰落。衰落的原因许许多多,在这儿,我想补充其中一点:是因为我们太
缺少旅行家、航海家和探险家。

欧洲人在近代之后的荣耀是和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的。他们发现了美洲,甚至,他们“发现”了亚洲。我们中国人却没有这种
发现的荣耀。我们有的是“被发现”的屈辱。因为我们是被“发现”的,所
以,我们也一度几乎沦为殖民地国家。

尽管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富强。但喜欢地理的中国人似乎仍然不多。其
中原因也有不少。但我相信原因之一是我们太缺少好的地理书。

一本好书会使一个人迷上与这本好书相关的一门学问,一本好的地理书
会使它的读者迷上整个世界,迷上我们生长于斯的地球。

我们读过许多地理教科书。这些书没有使我们迷上整个世界的魅力。它
们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名词、数据。大量的名词、数据互不相关,了无生气。
这种枯燥的地理书损害了我们对地理的热情。在我们心目中,地理仿佛那亘
古不变的岩石,粗糙、僵硬。这样的事物怎么能激起我们对它的兴趣呢?

《房龙地理》则是一本完全改变我们关于地理学的偏见的地理书。在这
本书里,地理学中必要的名词和数据依然存在,但它们被赋予了一种感性的
表达形式。更重要的是,这些名词和数据不再是互不相关的一盘散沙,而成
为息息相通的一个网络。它们不再是一种远离人群的孤独的存在,它们随时
和人联系一体。它们因染上了浓郁的人的气息,而散发出勃勃生机。

房龙自称他“打算把人放在舞台的正中”。他说:“我宁愿把它称之为
一本研究人的书,研究人如何为自己和家人寻找食物、住所和娱乐,如何尝
试找到既能适合自己的背景,又可改变自己的自然环境的方法,以便获得与
其自身有限的力量相称的舒适、强健和幸福。”房龙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