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读者2005精华版 >

第4部分

读者2005精华版-第4部分

小说: 读者2005精华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泪。是啊,二姐也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她一个小孩子远离亲生父母到一个

  陌生地方去受苦,想起来怎么能不让人心疼呢。实在想得不行,母亲总会隔三岔

  五去小城看看二姐。二姐过年过节偶尔也会回来看我们。离别,不仅仅是母亲,

  我们兄弟妹也跟着泪水涟涟,真的舍不得二姐走啊。可这个曾经的她温暖的家已

  不再是她的家,她的家在那个贫苦的小城,她不走不行啊。好在我们还算听话,

  母亲在儿女双全的幸福中念叨二姐的次数渐渐少了。十几年之后,因为工作忙加

  上心灵上的那种疏远,二姐和我们仿佛隔了山和海了。

  再见到二姐,是她没考上大学。大伯带着她来北京想办法,是复读还是上班?

  父母的态度很模糊,二姐是没有北京户口了,大哥因为有北京户口,很轻易就上

  了北京外国语学院,虽然二姐考的分数并不低,但在河北,却连三流的大学也上

  不了。父亲说:“来北京复读也不是很方便,不如就找个班上吧。”母亲也在一

  边说:“按说,我们应该把二丫头接到北京来读书的,可是,我们现在也没有这

  个能力啊。如果回去后一时找不到工作,我们再一同想办法。”虽然大伯心中多

  少有些不快,但他还是很理解父母的难处,便说:“是啊,大家都有难处,只是

  怕误了二丫头一辈子呢!”

  二姐再来我们家时,已长成大姑娘了。可她的头发黄,人瘦而黑,好像与我

  们不是一母所生。她穿衣服很乱,总是花花绿绿的,因为新,就更显出神态的局

  促来,而我们那时已经穿很时尚的牛仔裤了。母亲总是无限伤感地叹息:“唉!

  苦命的孩子啊。如果当时不把你二姐送出去,她今天怎么也不会成这个样子。同

  是一母所生,命运竟是如此截然不同,我这辈子恐怕最愧对的就是你二姐了……”

  母亲每说起二姐,便会情不自禁地落泪。可是二姐始终说伯父伯母是天下最好的

  父母亲。她和大伯伯母一起来的时候,总给人“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好像

  什么也没见过。可她对伯父伯母的爱戴和孝顺很让人感动。大伯有一次兴冲冲地

  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个头花,他说花了5块钱在楼下买的,二姐就喜欢得什

  么似的。我心里一动,长到16岁,父亲从没有给我买过头花什么的,他这时候

  已是政界要员,一天到晚嘴里挂着的全是政治。只有母亲在这个时候给二姐买许

  多新衣服、食品之类的东西,想必是母亲对女儿的最好补偿吧。

  那次之后,二姐直到结婚才又来。

  二姐22岁就结了婚。19岁她参加了工作,在大伯那家化肥厂上班,每天

  三班倒,工作辛苦工资却不高。后来,经人介绍,嫁给了单位的司机,她带着那

  个司机、我所谓的姐夫来我家时,我已经在北京大学上大二了,当我看到她穿得

  花团锦簇带着一个脏兮兮的男人坐在客厅时,我打了一声招呼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那时我已经在联系出国的事宜,可我的二姐却嫁为人妇了。说实话,因为经

  历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二姐说话办事、风度气质、言谈举止与我们有天壤之别,

  我从心底里看不起二姐,认为她是乡下人。大哥去了澳大利亚,小弟在北京师范

  大学上大一,只有她在一家化肥厂上班,还嫁了一个看起来那么恶俗的司机。我

  和小弟对她的态度更加恶劣,好像二姐的到来是我们的耻辱,因此,我们动不动

  就给她脸色看,二姐却显得非常宽容,根本不与我们计较,依然把我们叫得亲甜。

  二姐不会吃西餐,二姐不知道微波炉是做什么用的,二姐不爱吃香辣蟹,让她点

  菜,她只会点一个鱼香肉丝,而且一直说,好吃好吃,北京的鱼香肉丝比家里做

  的要好吃。

  这就是我的二姐,一个已经让我们感觉羞愧的乡下女人。

  几年之后,她下了岗,孩子才5岁。大伯去世,她和伯母一起生活,二姐夫

  开始赌钱,两口子经常吵架,这些都是伯母打电话来说的。而她告诉我们的是:

  放心吧,我在这里过得好着呢,上班一个月六百多,有根对我也好。有根是我的

  二姐夫。

  大哥在澳大利亚结了婚,一个月不来一次电话,我办了去美国的手续,小弟

  也说要去新加坡留学,留在父母身边的人居然是二姐了。

  不久,大哥在澳大利亚有了孩子,想请个人过去给他带孩子,那时父母的身

  体都不太好,于是大哥打电话给二姐,请她帮忙。二姐二话没说就去了澳大利亚,

  这一去就是两年。后来大哥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二妹帮了我啊!

  但我一直觉得大家还是看不起二姐,她文化不高,又下了岗,况且说着那个

  小城的土话,虽然我们表面上和她也很亲热,但心里的隔阂并不是轻易就能去掉

  的。我去了美国、小弟去了新加坡之后,伯母也去世了,于是她来到父母身边照

  顾父母。

  偶尔我给大哥和小弟打电话,电话中大哥和小弟言语间流露出很多微词。小

  弟说:“她为什么要回北京?你想想,咱爸咱妈一辈子得攒多少钱啊?她肯定有

  想法!”说实话,我也是这么想的,她肯定是为财产去的,她在那个小城一个月

  死做活做五六百元,而到了父母那里就是几千块啊。我们往家里打电话越业越少

  了,直到有一天母亲打电话来说,父亲不行了。

  我们赶到家的时候才发现父亲一年前就中风了,但二姐阻拦了母亲不让她告

  诉我们,说是会因此分心而影响我们的事业。这一年,是二姐衣不解带地伺候父

  亲。母亲泣不成声地说:“苦了你二姐啊,如果不是她,你爸爸怎能活到今天…

  …”

  我看了一眼二姐,她又瘦了,而且头上居然有了白发,但我转念一想,说不

  定她是为财产而来的呢!

  当母亲还要夸二姐时,我心浮气躁地说:“行了行了,这年头人心隔肚皮,

  谁知道谁怎么回事?也许是为了什么目的呢!”“啪”,母亲给了我一个耳光,

  接着说:“我早就看透了你们,你们都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而把别人都想得

  像你们一样自私、卑鄙。你想想吧,你二姐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她这都是替

  你的!想当初,是要把你送给你大伯的啊!”

  我沉默了。是啊,一念之差,我和二姐的命运好像天上地下。二姐因为太老

  实,常常会被喝醉了酒的二姐夫殴打,两年前他们离了婚,二姐一个人既要带孩

  子还要照顾父母,而我们还这样想她,也许是我们接触外面的污染太多,变得太

  世俗了,连自己的亲二姐对母亲无私的爱也要与卑俗联系在一起吧。

  晚上,母亲与我一起睡时,满眼泪光地说:“看到你们现在一个个活得光彩

  照人,我越来越内疚、心疼,我对不起你二姐啊。”我轻描淡写地说:“这都是

  人的命,所以,你也别多想了。”母亲只顾感伤,并没有觉察出我的冷淡。她接

  着说:“那天晚上我和你二姐谈了一夜,想把我们的财产给她一半作为补偿,因

  为她受的苦太多了,但你二姐居然拒绝了,她说她已经得到了最好的财产,那就

  是你大伯伯母的爱和父母的爱,她得到了双份的爱,还有比这更珍贵的财产吗…

  …”

  我听了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母亲话未说完已泪流满面泣

  不成声,我不由得不信,渐渐地,我的眼圈也湿了,背过身去在心里默默叫着:

  二姐,二姐!我误解你了,你受苦了啊!

  父亲去世后二姐回到了北京,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说:“没想到我生了

  4个孩子,最不疼爱的那个最后回到了我的身边。”

  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回了北京。大哥给二姐买了一件红色的羽绒服,我给二姐

  买了一条羊绒的红围巾,小弟给二姐买了一条红裤子。因为我们兄弟妹三个居然

  都记得:今年是二姐的本命年。

  二姐收到礼物哭了。她说:“我太幸福了,怎么天下所有的爱全让我一个人

  占了啊!”我们听得热泪盈眶,可那是对二姐深深愧疚、悔恨的泪啊!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芬兰人与桑拿
  作者:徐晓红 

  芬兰是个桑拿的国度,几乎所有的芬兰人都是发烧级别的桑拿爱好者。芬兰总人口约为510万,而遍布城乡大大小小的桑拿房竟达170万个之多,平均每三个人就拥有一个。除了公共和私人家中的桑拿房之外,大的公司和机构都配备了员工桑拿房,连总统办公室也设置了专用桑拿房。 

  芬兰与桑拿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许多个世纪以前。桑拿一词是芬兰语“蒸汽浴”的译音。在芬兰,无数与桑拿有关的词曲、歌谣及民间故事被广为传诵,桑拿作为一种文化融入了芬兰的血脉,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一道风景。 

  桑拿炉进化史 

  考古发现,距今约6000年前的石器时代,有一种圆而浅的火坑,坑底铺有2…3层细碎的石子,那或许是世界上最早的桑拿炉。 

  公元5…8世纪,桑拿已经在芬兰出现了。当时的浴室是圆木结构的一个单间,在炉子里将木柴烧着,上面铺上几层碎石头,待石头烧得红热再烧上水,浴室里立时烟雾蒸腾,人在其间,大汗淋漓,酣畅不已。这种沐浴方式被称为“烟桑拿”,它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在芬兰的某些地区,“烟桑拿”至今仍被沿袭,并随着芬兰人的足迹传播至世界各地。 

  “烟桑拿”炉的炉膛是一种圆屋顶式的构造,它适合于烧石头,若用于烹煮则略显笨拙。11世纪时,人们把桑拿和烹饪两种不同的炉膛并列建在一起,厨房和浴室合二为一,做饭与蒸桑拿两不误。 

  18世纪末,出现了“嵌入式”砖制桑拿炉,它有两到三个隔开的部分,最下面一层用于燃烧木柴,中间一层铺小块的石头,最上面一层是一个带有调节阀的烟道,它一直通往屋顶与烟囱相连。当时的建筑一般为木制结构,这种“嵌入式”砖炉减少了火灾的发生,曾盛行于19世纪。 

  20世纪初,工厂开始批量生产金属制的桑拿炉,并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桑拿炉产业。这种桑拿炉的炉膛是一个单独的小室,它仍然保留了烟道,有别于从前的是火焰和水都没有直接接触石头,只要木柴在燃烧,石头就能被持续加热。 

  曾经一度,桑拿的流行势头受挫。传统的桑拿炉依靠燃烧木柴,带有非常显著的农耕色彩,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这一特点与现代的生活方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