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世界指挥大师的风采-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飞机。他的记忆力之好也是非常罕见的,除了一些新作品以外,无论歌剧
还是交响乐,他从来都是背谱指挥的,这种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只有少数的
天才人物才能够具备的。
卡拉扬是世界指挥史上指挥曲目最广泛的指挥大师,翻开卡拉扬指挥曲
目的目录就可以看到,他指挥的曲目范围从古至今,包括了各个时代、各个
国家、各种风格和各个流派的作曲家的作品,在这里,用包罗万象这个词来
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当然,这其中最为拿手的还应该是所谓德奥体系作
曲家的作品,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瓦格纳、
布鲁克纳、理查·施特劳斯和马勒等人的作品。不但如此,人们注意到,他
还非常喜爱指挥俄国作曲家和北欧作曲家的作品,如柴科夫斯基,穆索尔斯
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柯夫以及西贝柳斯和格里格等人的作品。从这
方面可以看出,卡拉扬是一个兴趣广泛,视野开阔的艺术家,他始终将全面
和完美作为自己的艺术目标,正像世界著名钢琴家伯尔曼所说的那样,“卡
拉扬最卓越的优点就是力求做到完美无缺。”然而卡拉扬也并不是什么都真
正的完美无缺,世界上许多评论家也曾针对他提出过许多看法,有人认为他
指挥的乐曲人为的效果过于明显,缺少像伯姆那样的自然、质朴和清丽,对
于他指挥的俄国作品,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有人认为距离作曲家的真
正风格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尽管他一生很喜爱指挥这位俄国作曲家的作品,
但如果将他指挥的演奏和姆拉文斯基指挥的演奏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许多
不尽人意的地方,当然,作为德奥体系的指挥大师中的一员,他恐怕是最善
于指挥这类作品的人了。
总之,卡拉扬在世界指挥史上是一位一个世纪才出几位的超级指挥大
师,他那精湛的指挥艺术的确是我们这个时代中最为精美和辉煌的艺术,他
以他的天才技艺和巨大功绩,赢得了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无限敬仰和怀念,
他,是世界指挥艺术史上的一座真正伟大的丰碑。 1989 年7 月16 日,卡
拉扬终于与世长辞了,享年81 岁。{ewc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136_1。bmp}
个性鲜明的法国指挥大师——马蒂农
(Jean Martinon, 1910—1976)
在世界指挥艺术史上,同时既是指挥家又是演奏家,或既是指挥家又是
作曲家的双料大师是很多的,前者包括早期的库谢维茨基、瓦尔特、克列姆
佩勒、明希、赛尔、巴比罗利和后期的海丁克,普烈文和马泽尔等人。后者
则包括富尔特文格勒、萨金特、多拉蒂及布利兹等人。而那种既是指挥家,
又是作曲家和演奏家的“三位一体”式的大师就比较少见了,当然伯恩斯坦
应该是首当其冲的人选,而除去伯恩斯坦以外,恐怕马蒂农就是这类人物中
最合适的人选了。马蒂农,这位出生在本世纪早期的法国音乐家,其一生一
直是以指挥家、作曲家和小提琴家的身分活跃在国际乐坛上的,他在这三个
方面,都分别作出了很值得人们羡慕的成就。
让·马蒂农于1910 年出生在法国的里昂。他从很小就开始学习音乐,13
岁时便进了家乡的里昂音乐学院中学习,后来他又转到了著名的巴黎音乐学
院学习小提琴、作曲和指挥,1928 年,他曾在毕业的前夕获得了巴黎音乐学
院的小提琴比赛的第一名,在校斯间,他曾跟随法国著名作曲家丹弟和鲁塞
尔学习作曲,跟随著名指挥家德索米埃斯和明希学习指挥。 1929 年马蒂农
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便广泛地开展了他那以指挥、作曲和小提琴演奏为主
要内容的艺术活动,在这段时间里,他曾与法国的许多乐团进行过合作,并
且创作了很多他的早期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蒂农不幸被逮捕而关
进了集中营,在集中营中两年多的时间里,马蒂农写出了许多日后成为他的
名作的作品,后来,他曾在获释以后,在巴黎指挥首演了其中的一部作品,
并为此而获得了波尔多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的席位。马蒂农从战后开始,便把
战前以创作为主的艺术方向逐渐改为以指挥为主的艺术方向,这期间,他曾
指挥了许多法国乐团。 1946 年,马蒂农来到了伦敦爱乐乐团,在这里为他
的老师,指挥大师明希担任助手。 1948 年,他开始出任艾里恩广播乐团的
常任指挥。进入到50 年代以后,他已成为了一位有着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指挥
家了。 1951 年,马蒂农担任了法国著名的交响乐团——拉穆勒管弦乐团的
音乐指导,并在那里一直出色地工作了七年,直到1958 年才卸任离去,这一
年,马蒂农跨越重洋,走出了欧洲,来到了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受聘担
任了以色列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 1963 年,马蒂农继指挥大师赖纳之后,
担任了美国著名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把自己指挥经历的范围又从
中东扩展到了美国,其实这并不是马蒂农首次在美国开展指挥活动,早在
1953 年,他就曾来美与波士顿交响乐团进行过一段合作。然而马蒂农这次担
任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却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也许是由于马蒂
农本人身上的那种细腻的个性和法国式的情感因素,与赖纳身上的强悍严格
的个性及作风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所至的吧,评论家们都认为马蒂农在担任
芝加哥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的几年时间里,与乐团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不佳的,
而马蒂农本人恐怕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感觉到,自己的艺术生命还是要在
祖国的艺术土壤中才能够得到延续,于是他便在1968 年离开美国而重新回到
了法国,这一年,他开始受聘担任了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
任指挥,在这个法国重要的交响乐团中,马蒂农一直干了七年,直到1975
年才辞职离去,并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年,担任了海牙外侨管弦乐团的音乐
指导与常任指挥。马蒂农在回国后所从事的指挥生涯当中,非常出色地发挥
了他在这方面的过人才华,他的技艺、风格、能力和经验,都随着他的勤奋
的艺术实践而提高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高度上,一般来说,人们对他晚年的
指挥活动都是极为赞赏的,而这时,他实际也早就脐身在世界著名指挥大师
的行列中了。
马蒂农作为一名指挥家,他的特色是很显著的,在20 世纪的指挥史上,
他是继蒙特和明希之后,又一位具有鲜明风格和个性的法国指挥大师,如果
要是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待他的话,那么他的地位就有着非常典型的特殊性
了,一般来说,法国的艺术家总是带有着一种细腻而冲动的情感和追求色彩
变化的特点,这实际上是与法国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以及各方面的特色相联
系的,在这一点上,对于法国指挥界代表人物之一的马蒂农来说也是不例外,
马蒂农在指挥演奏时,十分强调和追求乐队织体层次的变化,用以达到一种
具有高度透明性的色彩变化,此外,他对于乐曲的句法结构也掌握得十分细
腻,常常能够非常清晰地理顺各个声部之间的关系及音响和音色的平衡感。
他还有着异常灵巧和敏锐的节奏感。在这方面,他的控制能力是非常出色的,
而以上的这一切,恐怕都与他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有着一定的关系,正因为
他十分精通作曲法,因此他总是能够从一个音乐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待、分析
和解释一部作品。此外,有的评论家还认为马蒂农是一位训练乐队的优秀专
家,称他在这方面有着“出色的本领”,认为他能够凭借自己的方法将乐队
锻炼出深厚的功力,并使其合奏效果井然有序,充满着丰富的变化和强烈的
艺术性。
马蒂农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家,他的指挥曲目也是很广泛的,首先,他
在对法国作曲家的作品的演释上,有着异常独特的个性和精湛的理解能力,
在国际上,他始终是被人们看作为法国作品指挥专家的,特别是对于柏辽兹、
德彪西、丹弟和鲁赛尔等人的作品,他的演释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权威性的,
此外,对于巴托克和普罗科菲耶夫等人的作品,他的演释也是具有很高的权
威性的。
马蒂农作为作曲家的知名度其实并不逊于他作为指挥家的知名度,早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他就是一位十分出色的作曲家了,1946 年,他还因为
在作曲方面的特殊贡献而获得了巴黎市政府颁发的巴黎市作曲奖,而且还是
第一位荣获马勒奖的法国人。他在自己一生的艺术生涯中,不但作为指挥家
和小提琴演奏家而享誉世界,而且还作为一名优秀的作曲家,为后人留下了
相当丰富的作品。他的作品体裁十分广泛,其中包括四部交响曲、两首小提
琴协奏曲、一首大提琴协奏曲、两部弦乐四重奏以及清唱剧、舞剧及根据古
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戏剧而创作的歌剧《海丘巴》等等。他创作的音乐
作品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性,其中既有着现代派的风格技艺,又有着丰富和诱
人的民族性及抒情性,在创作的方向和风格上,他的许多想法和作法都十分
接近于普罗科菲耶夫和巴托克,难怪他作为指挥家指挥这两位作曲家作品时
是那样的得心应手。
马蒂农所指挥录制的唱片也是很丰富的,其中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
和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五交响曲》以及一系列法国作品的唱片,是他最为拿
手的录音。在当今世界上,指挥法国作品十分出色的指挥家是很多的,然而
能像马蒂农这样充分掌握这类作品的灵魂的指挥家是并不多见的,由此看
来,他的确是一位个性鲜明的法国指挥大师。{ewc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140_1。bmp}
为德奥风格注入浪漫主义气息的指挥家——肯普
(Rudolf Kempe,1910—1976 )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艺术家对于继承传统来说是并不感到十分困难的,
因为前辈的艺术家们已经将传统的道路完好地铺设在了后继者的面前,而后
继者则只需沿着这条道路继续稳步地走下去就是了。但是,如果作为一个继
承传统上的发展者来说,他所需要走的道路就要艰难得多了。首先,这种艺
术家必须具备超人的天才和敏锐的洞察力,然后还要拥有巨大的胆量和果断
的气魄。他必须是一位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强大的开拓精神的艺术家,因
为他要走的道路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崭新道路,更为重要的是,他肩负着
的是一项使过去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和完善升华的特殊使命。所以,这样的
艺术家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中都是属于凤毛麟角式的人物,而对于传代意识
强烈的指挥艺术来说,这种特点和规律就更加显得突出和不例外了。但是,
作为20 世纪中的卓越指挥大师的鲁道夫·肯普,却正是这样一位凤毛麟角式
的人物,他在自己一生的艺术生涯中,始终坚持着发扬优秀传统的道路,作
为一个德国指挥家,他并没有古板地沿袭着古朴的德奥指挥风格和传统,而
是积极和大胆地将充满生命力的浪漫主义气息注入到这种传统中,使这种高
尚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