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史-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她写成既复杂又真实,贯串全剧的人物之一。她“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
“是是非非,人莫敢犯”。尤其是在相国去世以后,她对女儿的管教和防范
更加严厉。“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辄入中堂”。
为了严防女儿有越轨的行径,她不仅不让莺莺潜出闺门,而且指派红娘“影
儿般地不离身”地行监坐守。她既是一位典型的封建家长,又是一位封建礼
教和相国家谱的坚决维护者。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强索莺莺为妻。老夫人是
在她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怕辱没了相国家谱的无可奈何的情况下,
才答应不拘何人,“但有退兵之策的,? 。断送莺莺与他为妻”的。一旦情
况好转,转危为安之后,她又反悔,硬要拆散她亲口许下的,也是莺莺追求
的这段姻缘。在《赖婚》这折戏中,作者对老夫人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作了
细致的描绘。作为一个母亲,老夫人不能不感激张生救了莺莺及她们全家。
况且她又亲口许过婚,不能不为自己的背信弃义而感到有些内疚。所以,当
张生愤而告辞时,她又让张生住下,留下了他。按理说,老夫人是想撕毁她
亲口许下的这一婚约的。现在张生要远走他乡,不正是她希望得到的结果吗?
然而老夫人没有这样做。这并不是“她在良心上产生了自责”,而完全是为
她“相国夫人”的名誉地位着想的。所以后来在张生、莺莺已私自成亲的情
况下,她又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逼迫张生“上朝取应去”,
再次妄图拆散莺莺与张生的婚姻,以维护“相国家谱”的声誉。王实甫就是
通过老夫人这个人物,去显示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束缚和残酷的;同时也
揭示出以“慈母”面目出现的封建家长冷酷、虚伪的真面目。
语言艺术王实甫的《西厢记》。可以说是一部抒情性很强,具有喜剧色
彩的诗剧。
生动传神而又富于个性化和感情色彩,是《西厢记》的语言特征之一。
就拿剧中三个主要人物莺莺、张生、红娘来说吧,无论是唱词还是宾白,都
各自带有不同的抒情和感情色彩。莺莺的唱词和宾白,往往是情隐于衷,内
热而外冷;诉闺怨隐而不露,叙相思婉约含蓄。充分表现出身出名门大家闺
秀的聪慧端庄,深沉含蓄而又优雅的风度;张生的唱词和宾白,热情洋溢,
表里如一,趋于外露。给人以一种爽朗、热烈的感觉;红娘的唱词、宾白,
则具有犀利、俏皮、幽默、泼辣、活泼、明快的特点。充分表现出她勇敢、
大胆而机智的性格特征。在《惊艳》、《闹简》、《赖简》、《酬简》、《拷
红》等折中,都能看到、听到他们的声容笑貌,心理变化和感情起伏的状况。
王实甫善于描摹景物、酝酿气氛,用以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情景相杂,
独具特色。如用“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
种,无语怨东风”,描写久闭深闺的少女莺莺的伤春情绪和不满状态。又如: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的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
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一声
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这是张生上京赴考,莺莺与他送别时的一段唱词。作者紧紧抓莺莺当时
复杂的心理状态,通过她对周围景物的观感,去揭示她内心的活动。既突出
了莺莺的惆怅心情,又描摹了景物、酝酿了气氛。
谈到《西厢记》的语言特色,我们不能不佩服王实甫善于把民间口语、
前人诗词中的优美词句融入曲辞中。既创出了新意,又做到了自然贴切。如
长亭送别时,莺莺唱的那支[正宫?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作者用几个带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衬托出离人的情绪,一下子就把读
者的心情引入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里。可以说句句是景,又句句是情,情
景相生,构成十分优美的曲辞,一直为后人所赞赏。为此,后人还杜撰出王
实甫写作至此,“思竭,扑地而死”的鬼话(见清梁廷丹《曲话》)。其实,
王实甫是化用了北宋诗人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
是化连波,波上寒烟翠。? 。化作相思泪”等咏秋名句。只是把“叶”易为
“花”,再与飞雁、霜林配合,组成一幅新的暮秋图。由于化用得十分自然、
贴切,完全符合剧中离人的情境和心绪,也就成了优美的曲辞。其它如“遍
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则是化用李清照[武陵春]
词:“只恐双溪由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雨打梨花深闭门”一句,
取自李重之[忆王孙?春词],一字未改;“罗衣不奈五更寒”、“淡黄杨
柳带栖鸦”二句,分别来自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词“罗衾不耐五更寒”,
和宋代词人贺铸[浣溪沙]词“淡黄杨柳暗栖鸦”,只作上一点小小的改动。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民间口语、俗语的运用在《西厢记》中也十分
普遍和出色。如红娘在《拷红》一折中驳斥老夫人时所唱的[圣药王]曲词
就很典型:
他每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相投。夫人得好休,便好休,这其间
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完全是口语化的曲词。而“女大不
中留”,更是当时民间流传的口语、俗语,自然贴切。正是王实甫将这些雅
语、口语、俗语交错地用于《西厢记》的曲辞中,宾白上,使这部作品词藻
缤纷,艳丽典雅而又通俗流畅,深得读者的爱好。
王实甫的《西厢记》还是一部结构宏伟,而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的剧作。
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写成剧情平板单调,结构松散而兴味索然的作品。就
是这部人物不多(主要人物不过三四位)、环境单调(限于普救寺的佛殿、
花园、闺房、书斋)、主题单纯(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戏,每一
本,每一折都能赢得读者、观众的喜爱,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对杂剧体制作
了较大的革新和创造。元杂剧的通例是一本四折。《西厢记》改为五本二十
一折。并应用其宏伟的结构,创造出曲折多变的戏剧冲突;用喜剧的表现手
法处理具有悲剧性质的冲突。从而把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组织成一个完整
的艺术整体,出色地表现出崔张爱情故事曲折复杂的过程。另外,元杂剧通
常每折限于一人独唱到底。《西厢记》打破了这种限制,改为每折可由一人
主唱,也可由多人对唱或轮唱。如第二本中的《寺警》一折由莺莺主唱;在
《寺警》与《请宴》之间加进的《楔子》则由和尚惠明主唱;《请宴》一折,
由红娘主唱;《赖婚》、《琴挑》两折由莺莺主唱。这里除了莺莺主唱外,
其它角色如红娘、惠明和尚等都参加了唱。第四本《惊梦》一折就是由张生
和莺莺对唱的。这种自由活泼、切合剧情要求的形式,是对元杂剧的重大发
展。
由于王实甫的《西厢记》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自它问世以来
一直受到群众的欢迎和一些文人的赞赏。元代著名的戏曲家白朴的《薰秀英
花月东墙记》、郑光祖的《㑇梅香骗翰林风月》都是模仿《西厢记》之作。
明代李日华的《南西厢》是《王西厢》的改编本,内容也比较接近于原著,
后来在舞台上逐渐取代了《王西厢》的地位。明清以来,以爱情为主题的戏
剧、小说大都受到《王西厢》的影响。明代汤显祖所著《临川四梦”中的《牡
丹亭》,其主角杜丽娘就曾为崔张的故事所感动而深深自叹。清代的曹雪芹,
更是通过贾宝玉,林黛玉之口,称赞《西厢记》“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见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可谓是《西厢记》的最好知音。解放后,京剧、
越剧及其它地方剧种都有改编的《西厢记》整本或折子戏上演。剧作家田汉
改编的京剧《西厢记》在北京演出后,很受群众欢迎。越剧《西厢记》还曾
赴苏联和东欧演出,也很受外国友人的欢迎。可见《西厢记》影响之大。
第四章 元代前期的杂剧(三)—马致远
元代前期的杂剧作家,除关汉卿、王实甫外,还有马致远、白朴、康进
之、高文秀、纪君祥、杨显之、石君宝、尚仲贤、李好古、李潜夫等。他们
分别创作了《汉宫秋》、《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双献功》、《赵
氏孤儿》、《潇湘雨》、《秋胡戏妻》、《柳毅传书》、《张生煮海》、《灰
阑记》等优秀杂剧,为元代前期剧坛增辉不少。
第一节 马致远的生平和《汉宫秋》的题材源流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曲四大家之一。据
戏曲史家们推测,他大约生于1250 年前后,卒于1321—1324 年之间。马致
远早年也曾追求功名,未获结果。中年时,曾出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退出
官场,在杭州附近一个乡村,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隐士生活。
这种逃避现实的隐居生活,对他后期的创作产生过极大的消极影响。
马致远一生从事杂剧创作,久负盛名。中年在大都参加“元贞书会”,
与当时艺人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等合写《黄梁梦》杂剧。所作杂剧十
五种。今存《汉宫秋》、《岳阳楼》、《黄梁梦》、《青衫泪》、《荐福碑》、
《任风子》、《陈搏高卧》七种和《误入桃源洞》残曲。马致远又是著名的
散曲作家。他的散曲大都清新俊美,备受人们赞美。[夜行船?秋思]一套,
最负盛名,被种和《误周德清誉为词之冠;小令[天净沙、秋思],更被誉
为“纯属天被种和《误籁”(王国维语)之作。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
共收套数17 套,小令104 首。《汉宫秋》是马致远杂剧的代表作。
历史上的确有过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汉书?元帝纪》和《匈奴传》
都简略地记载过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元帝以宫人王嫱(即王昭君)嫁与并
被封为阏氏,对密切当时民族关系起过促进作用的故事。以后流传的昭君出
塞故事,逐渐脱离历史事实,加进较浓的悲剧情调。相传为晋代葛洪的小说
《西京杂记》,就增加了画工毛延寿,因索贿不成,点破美人图,汉元帝发
现后,追问这件事,画工都被斩首弃市,毛延寿也于“同日弃市”的情节。
范晔在《后汉书?南匈奴传》中,又增添了昭君入宫数年,未得元帝宠幸,
积悲含怨,主动请求出塞和亲等情节,对王昭君的故事作了更多的渲染,对
王昭君的遭遇给予极大的同情。
昭君出塞的故事,从汉代托名王嫱作的《昭君怨》以后,王昭君的名字
也逐渐地进入文学领域,成为文人墨客和民间艺人歌咏、说唱的对象。在这
类歌咏王昭君的作品中,有的对昭君的红颜薄命寄予同情;有的借昭君的离
国出塞以抒发感概。大都流露出悲怨的情调。唐代的通俗文学变文中有《王
昭君变文》一种,讲唱的也是王昭君出塞的故事。其中着重表现出王昭君在
异国他乡对祖国无限怀恋的郁郁心情,最后终因愁病身亡。在宋代的歌舞曲
“传踏”中,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