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占着首要地位。
黍在甲骨文中出现的次数特别多,而且商代的统治阶级是饮酒有名的,
出土的酒器也很多,酒用黍酿造,可见黍在商代极为重要。《诗经》中时常
黍稷连称,也反映黍的重要性。不过《诗经》中说到黍的,地区都在黄土高
原的陕西和山西,只有一处是例外。显然可以看出黍的种植偏于较北的高寒
地区(黍的生长期较短,适于高寒地区,现在仍是西北、东北北部和内蒙栽
培较多,黄河以南就极少)。黍的单位面积产量不及谷子,作为日常饭食,
也不如小米好吃。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生长季节较长,种黍就不如种谷
发展阶段,仍属新石器时代。
子了。总之,黍在古代虽然曾经是重要作物,或者在某些地区非常重要,但
就全国来说,它的重要性一直远不如谷子。战国时代的书里面,已经看不到
黍稷连称,而是常常菽粟连称了。这就反映出黍的重要性在春秋战国时期又
比以前下降了。
麦和黍相反,在甲骨文和《诗经》里,麦的出现次数远比黍少。春秋以
后,麦的重要性已渐渐地超过黍。《春秋》这部书里已记载了禾和麦的灾,
而没有提到黍的灾。《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强调劝民种麦,到时不种要
治罪。汉武帝时也曾劝种冬麦。《氾胜之书》特别重视麦,而且说明当时麦
的栽培技术的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对黍则谈得很有限。麦有两种吃法:麦饭
和面食。麦饭在汉代有些地区是一种常吃的食物。古代把各种面食通称为饼,
按照当时的解释,麦粉叫做面,用水合面叫做饼。战国初年的书里已经有做
饼的记载。秦代有卖饼的小商人。大概从战国到汉代,在北方,麦的栽培已
相当普遍,和谷子或大豆轮栽;在粮食中间,它的重要性次于谷子而和大豆
相上下,或者还超过大豆。
大豆在《诗经》里出现的次数,不及黍和麦,而多于麻和稻。上面所说
战国时代的书里常常菽粟连称,而不见黍稷连称,也说明大豆的重要性在增
加。从这一时期的文献里,可以看出菽和粟是人民的主要粮食,豆饭和豆叶
汤尤其是一般穷人经常吃的东西。在河南西部,大豆甚至成为主粮。《氾胜
之书》里说:大豆保证有收获,容易种植。氾氏主张农家应当每人种五亩大
豆,以防荒年。汉代文献里有指出麦和谷子或大豆轮载的,可能大豆的播种
面积确实不小。大概在战国到汉代这一段时期里,大豆在粮食上的重要性远
远超过了后世。
大麻子在古代是供食用的,所以当时的人们才把它作为五谷之一,到南
北朝时代还有吃麻粥的。但是麻在谷类中最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纤维。古
代以丝麻或桑麻并称,那时中原没有棉花,苎麻的生产只限于南方,北方的
布几乎全是用大麻织成的。《氾胜之书》有种枲(xǐ喜)法(枲即大麻的雄
株),《齐民要术·种麻》篇,都是专对栽培纤维用的大麻说的。
稻在南方,很早就是首要作物。《史记·货殖列传》里说:长江中下游
的人们“吃的是大米饭,喝的是鱼汤”。可见这里自古以来是鱼米之乡。稻
在北方也很受重视,一向稻粱并称,粱是好粟,人们把稻米看做珍贵的粮食。
周代的文献反映出,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都有稻的栽培,而且西周
时关中已用水灌溉稻田。西汉时长安郊外一定有大片的稻田,因为据历史记
载,汉武帝初做皇帝时,正在青年,夜里时常偷偷地带着人马出去打猎,把
稻田踏坏了。西汉后期氾胜之在关中做农官,在他的农学名著《氾胜之书》
里谈到用控制水流的办法来调节稻田的水温,可见二千年前北方水稻的栽培
技术也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西汉末贾让的《治河策》指出,灌溉放淤可
以改良盐碱地,把原来种谷子和麦的地改种水稻,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五
倍到十倍。西汉兴修了很多水利灌溉工程,很可能稻田也跟着有所发展。继
西汉之后,东汉到晋朝初年,对于稻的栽培更加重视。据历史文献记载,西
起甘肃,东到山东,以及河南、江苏、安徽的淮北淮南部分,自战国以来就
有不少地区兴修水利,增广稻田,到两晋又有发展。其中尤其突出的是曹魏
屯田①,曾经大力发展水稻。但是话说回来,这些种稻地区,在整个北方的广
①。。 屯田,是三国时曹操在魏国推行的一种制度,由政府招募没有土地或没有耕牛的农民,在各级农官
大田野上,不过是很小的部分。稻在南方虽是首要作物,但是,我国古代经
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南方比较落后,人口也少,所以就当时全国粮食生
产情况来说,稻的总产量远不及谷子,至少在西汉以前还赶不上麦和大豆。
四、古今粮食种类及其比重的变化
我们现在还往往通称粮食为五谷,但是我国现在栽培的粮食作物种类及
其相互间的比重,已经和古代大不相同了。
根据1979 年的统计,我国稻谷、小麦、薯类、杂粮和大豆的产量,它们
在这五类作物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稻谷占总产量的43。3%,小麦占18。9%,薯类占8。6%,杂粮占26。6%,大豆占2。2%②。薯类主要是甘薯。杂粮
以玉米的产量居首位,其次是高粱、谷子,再次是大麦、黍等等。
谷子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现在已退居很次要的
地位。黍在古代也曾相当重要,现在更在谷子之下。就全国来说,谷子和黍
现在都已不是主要粮食作物了。小麦的重要性,在上古远在谷子之下,现在
倒远在谷子之上,仅次于稻谷,而高居第二位。变化最突出的是稻谷。稻在
先秦的重要性远不及谷子。现在已高居第一位,它的总产量比小麦和薯类的
总和还多60。4%。这是一种非常巨大的变化。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要讲。
上面稻谷、小麦、薯类、杂粮和大豆五类作物的比重,历年是有变动的,
例如稻谷,1977 年的比重,占五类总产量的45。2%,1952 年最低,占41。8%;小麦1979 年占18。9%,1952 年最低,占11。1%。但五类作物的比重无
论怎样变动,有的增高些,有的减低些,都没有改变稻谷第一、小麦基本上
第二这个粮食作物构成的局面。稻谷和小麦实在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但是这里必须指出,我国现在全国的人口和粮食总产量比古代多得多
了,谷物的播种面积大大地扩大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因此,谷子在全
国粮食中的比重虽然已退居下位,但是从总产量的绝对数字来讲,可能比它
在古代占着首位时的总产量还要多些。
大豆现在除了作为副食品外,已不再用来做饭吃了。但是它作为食油和
工业原料,却日益重要。不但国内有迫切需要,而且还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
品之一。大麻子在古代是供食用的,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现在早已不作食
用,退居很次要的地位。前面说过,古代北方的布几乎完全是大麻织品。自
从棉花在宋末从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元代又向北发展,到了明代,
黄河流域也成为重要产棉区,这时,麻布基本上为棉布所代替,大麻作为织
布原料也不很重要了。
五、水稻发展的历史
稻的发展,是和南方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
的统率下耕种无主荒田。租税是按官六民四或官民各半的比例缴纳的(根据用官家的牛或自有的牛来
分别规定)。当时由于实施了这一制度,使得大批流亡的农民重新安顿下来,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
展。
②。。 五类作物产量不包括上海等四省市社员自留地的产量。
前面说过,我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南方比较落后。《禹
贡》把南方的土地排在最末等。《史记·货殖列传》说:江南低湿,男子的
寿命不长。《汉书·景十三王传》说:长沙是低湿的穷地方。从汉平帝元始
二年(公元2 年)的人口统计来看,华北大平原及关中是当时人口最密的地
方,江南人口很稀。例如豫州(今河南省的一部分)的面积大约只占全国的
2%,而人口倒有755 万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以上,一共设了108 个
县;豫章郡(今江西全省)面积比豫州大一倍,但是只有35 万多人,18 个
县。这就极其明显地反映出当时长江以南的经济情况,远不及黄河流域。那
时各地区人口的多少,是和当地的粮食产量有密切关系的。所以尽管稻是南
方的主要作物,但是总产量远不及北方主要作物谷子的总产量多。
东汉时,南方的人口逐渐增加,东汉末年,由于连年的战争,使黄河流
域的社会经济遭受到很大的破坏,中原人民大量逃入长江流域。西晋覆灭后,
北方相当长时期内局面混乱,以后又有更多的中原人民向南迁移。这些南来
的移民,不但增加了南方的人力,同时带来了北方各地区较高的生产技术,
这对于长江中下游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
但是南方的自然环境及其相应的作物栽培方法和北方有许多区别。稻对
生长条件和栽培技术的要求较高。首先,水稻需要田面有适量的水,南方虽
然雨量比较多,还是需要讲求水利,以便灌溉。由于南方多丘陵地,斜坡不
能蓄水;又有不少低洼地,容易被水淹没,这就给南方的土地利用带来了一
定的困难。所以尽管春秋战国到秦汉的长时期内,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那样
发达,而南方还是地广人稀,经济文化的发展比不上中原地区。
南方广大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斗争中,逐渐懂得了怎样
改良土地,不断地兴修水利,平整田面,在坡地做起梯田(开始于汉朝),
在洼地做起圩田(最迟也开始于晋朝)。因为这些工程十分艰巨,起初不会
做得很好,收效不大,所以进展很慢。但是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并没有在
困难面前停止不前,经过祖祖辈辈的劳动创造,积累经验,终于改变了南方
农田的面貌,使它适合于水稻的栽培。同时,水稻的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例如采用移栽秧苗的办法(二世纪时),用苕(tiáo 条)子作水稻田的绿肥
(三世纪时),运用烤田技术(六世纪时,这些都是就最早的记载说的)等
等,都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水稻的种植面积大大地扩大了,单位面积产量
也随着耕作技术的进步而得到了提高。加上水稻本是高产作物,因此粮食的
产量跟着增加得较快。这样就逐步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到
了隋唐统一全国以后,南方的经济更加发展。唐朝的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
展,就是和南北广大地区雄厚的农业基础分不开的。
但是在唐朝前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天宝元年(742 年)的
人口统计,北方五道①共有3042 万多人,南方五道只有2036 万多人,大约是
三与二之比,北方的人口仍然多于南方。唐代“安史之乱”②以后,直到五代
十国,北方因长期战争,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南方则比较安定。中唐
以后的水利建设,也偏重在南方,当时太湖流域已开始出现有规则的河网化。
①。。 唐代的道、宋代的路,都是行政区域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