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拱脚处有莲花托石,拱顶上有巨兽头探出桥外,神态奇特。全桥13 块栏
板和14 根望柱上都有飞禽走兽、山水桥梁、人物花卉等精细雕刻,并刻有“金
大定二十一”等多种刻字。中孔拱圈石上还刻着“卞桥镇重修石桥,金大定
二十一年(1181 年)八月一日起工至二十二年四月八日谨记”,说明重修至
令已有八百年。据记载,每当中秋之夜,桥下月印双影,故亦名双月桥。
在我国古园林及名山秀水的游览胜地中,有一些古石拱桥为园林添景、
山水增色。如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十七孔桥,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庐山
石拱桥,杭州苏堤上的“六桥烟柳”、断桥,贵州南明河桥等。玉带桥建于
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年),全桥用白色玉石琢成,主拱圈采用蛋形尖拱,
①。。 瞬时最大挠度是指在某一瞬间拱圈的某一点下沉量达到全桥在这次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值。
②。。 桥梁受载后,它的变形与荷载大致成正比例,称桥梁处于弹性状态;荷载过大,就会不成比例,称
桥梁处于(弹)塑性状态,这是一般都不容许出现的。
配上双向反弯曲线的桥面,如驼峰突起,特别高耸,俗称驼背桥。座落在绿
树丛中,桥下水面荡漾,倒影成环,显得柔和刚健,变幻多姿。本世纪初美
国在纽约东河上建成了狱门桥,主拱上弧弦两端采用了反向曲线,当时被称
为全球拱桥之冠,据说,其桥型就是选自玉带桥。五亭桥又名莲花桥,因它
座落在四周被莲花包围的莲花埂上,远眺全桥犹如盛开的莲花。桥横跨瘦西
湖,是往观音山、平山堂的必经之地,为瘦西湖著名的风景之一。桥建于清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这一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游玩,两淮盐政高
■为讨好皇帝请工匠设计建造了这座有十五个拱洞、具有四翼、上盖五亭的
特殊风格的桥。据说每逢农历十五日月圆时,十五个拱洞中各衔一月,晃漾
殊观。庐山石拱桥横跨山涧,涧水穿桥而下,落入数十丈的深潭。宋代文人
苏东坡曾作诗把它比喻为瞿塘三峡,故名栖贤寺三峡桥。该桥建于宋祥符七
年(1014 年)至今已近千年。拱圈是并列砌筑,如赵州桥式样,拱石用凹凸
接口,其接头形式有四种,为古拱桥中所稀有。
建造石拱桥的技艺,至迟在明朝时就东传日本,甚至直接为他国修建。
如1634 年中国僧侣如定设计的眼镜桥和1645 年中国林守壂(音)建造的鸣
潼桥眼镜桥在长崎县中岛川上,与附近二十座古桥雁列栉比,彼此相距不
足百米,形成了“长崎石桥群”。其中半数是中国人出资构筑的,眼镜桥即
由中国人设计建造。日本的史书赞美眼镜桥为“日本最古最有名的石拱桥之
一”。本世纪五十年代在一次大水灾中,眼镜桥附近的钢筋混凝土现代桥梁
全遭冲毁,唯有眼镜桥安然无恙,使当地桥务官员大为吃惊,认为“不可思
议”。自此,眼镜桥被日本国定为国定重点文物,成了两国人民邦交敦睦、
人民友好的象征。
除了以上四种古桥型外,还有浮桥和梁桥结合的广济桥。它位于广东潮
安县东,跨韩江,桥由东段12 孔石梁、西段7 孔石梁和中间由8 只木船浮桥
组合而成,全长517。95 米,宽约5 米。于宋宝庆二年(1226 年)建成,建
桥时间化了五十六年。今天我们见到的立体交叉桥形式在古代也有,如河北
满城县南关外的通济桥,清康熙十三年(1674 年)重修,桥上下都可通“车
舆”。秦汉时建造的阁道、复道堪称为古代的天桥。
我国古桥不仅种类齐全,而且稠密度大。以苏州为例,在清末,苏州府
所属吴、元和、长洲三县的城外桥数为七百座左右;苏州城内有桥三百十余
座,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桥十五座。桥梁之多,大大超过了世界著名的意大利
威尼斯。而且苏州在唐朝就有桥梁三百九十座,宋有“画桥四百”,都多于
清末。正如明人莫旦在《苏州赋》中说:“坊市棋列,桥梁栉比”。
综览上述,我国古桥先有梁桥,后有浮桥和索桥,拱桥最晚出现。根据
现有资料,自独木桥、堤梁式桥出现,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铁路、公路等
近现代桥梁开始设计建造的几千年中,我国古桥在由低级演进到比较高级,
由简陋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以西周春秋时代为
主,包括西周以前为创始时期。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及三国为创建发展时
期,四种基本桥型都已出现并初具规模。以隋唐宋为主,包括两晋、南北朝、
五代为全盛时期,在建造各种桥型桥梁的技术上都有突破和创新,把古桥建
筑推到了高峰。由元朝至清末为继承发展时期。十分明显,桥梁建筑的发展
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桥梁的发展使交通运输畅通,又促进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古代建筑史话
张彬
我们伟大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
的文化,在建筑方面,也具有优秀的传统。历代的能工巧匠和劳动人民,曾
经建成了很多闻名世界的杰出建筑物。直到今天,还遗留有相当数量的唐宋
古塔以至明清的宫殿园林,在点缀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成为我国古代文明的
突出象征之一。下面我们就简略地介绍我国建筑发展的概况。
一、原始人的巢居和穴居
在我国丰富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被称作“有巢氏”的人物。据说,
他的主要功绩就是教人民“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见《韩非子·五蠹篇》)。
根据近代民族学和考古学的发现,这种用枝条搭成的鸟巢式树上房屋,确实
是人类最早住所的形式之一。另外一种形式,就是把天然的洞穴略加改造后
成为住所。远古人民在冬天都住在洞穴里,到了夏天就迁往树上的巢屋(见
《礼记·礼运篇》)。这些记载也符合于人类住宅需要冬暖夏凉的一般规律。
简陋的巢居很容易损坏,也常常随着树林的毁灭而消失。所以,在今天
已经不太可能发现原始人巢居的遗迹。但是,从居住在现代热带地区的某些
少数民族中,还可以看到巢居生活的若干踪迹。
关于原始人穴居的遗迹,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如北京郊区周口店“中国
猿人之家”,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处。这是一个很大的石灰岩洞穴(石灰岩
山岭经过水的溶蚀,逐渐形成各式各样的山洞)。洞的面积约五百平方米,
高达四十米。洞口朝东,洞前有广阔的平原。洞的东边有一条清澈的溪水,
终年不息地从洞口潺潺流过。河滩上的鹅卵石,正是制作石器的好原料。前
来河边饮水的水牛、野鹿和羚羊,也是猿人们经常猎取的对象。树上的野果,
地下的根茎,以及老鼠和蝙蝠等小动物,也都是他们用来充饥的食物。这说
明猿人们在这种便于生活的地点居住,是运用了人类的智慧,几经选择而决
定的。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在这处“中国猿人之家”的底部有一层粘土,里面
夹有大小不等的砾石。这大概是猿人最早的居住面。由于当时的水面较高,
涨水时洞穴常被淹没,猿人们只得迁往别处。水退以后,洞穴曾经被凶猛的
昼伏夜出的“鬣〔liè猎〕狗”占领过。后来,鬣狗又被猿人们赶走。为了防
止鬣狗和其它野兽再来抢占,他们就在洞口垒筑石块,并燃起一堆日夜不熄
的篝火来吓退野兽。火,不仅可以用来保护人类及其住所的安全,还可以用
来御寒、照明和烤炙食物。因此,它是远古人类所掌握的最重要的物质力量。
像中国猿人所居住的这类略加改造的天然洞穴,在从二、三百万年前开
始的旧石器时代(以粗糙的打制石器为主要工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经济生活
的时代)相当流行。我国境内发现的已有湖北郧西县的白龙洞和长阳县的钟
家湾岩洞,广西柳江的通天岩洞,河南安阳的小南海洞穴,以及辽宁喀左县
的鸽子洞等多处。在多山的丘陵地区,这种洞穴住所还沿用到了距今一万年
以前开始的新石器时代(以精巧的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过着原始农业和畜
牧业经济生活的时代)。如广西柳州的白莲洞,就先后居住过旧、新石器两
个时代的原始人,现已在那里建立了我国的第一座洞穴博物馆。
二、新石器时代的村落
远古人类的巢居和穴居生活,大致经历了二、三百万年之久。自一万年
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原始人们从长期的劳动锻炼中,掌握了制造精巧的磨
光石器和骨器的技术,有些工具还装上木柄来使用。这时,已经有了原始的
农业生产,也能够制造弓箭和鱼网,开始饲养起少量的家畜,还发明了陶器。
这样,人们生活资料的来源比旧石器时代丰富而又可靠多了。特别是农业的
出现正是人类定居生活的前提。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利用较为锋利的石器砍伐
树木和挖掘房屋的地基,再把木材进一步加工为柱子和椽〔chán 船〕子,然
后建成原始的木构建筑物。墙壁则是先树立一排小木柱或芦苇,再涂上泥土
作成的。
当时,人们建造住所是以氏族(原始氏族社会的基本生活和生产单位,
常由同一血统的几十人以至上百人的近亲组成)为单位。住地通常选择在河
流的转弯处或是两河交叉的高地上。这类地方一般都有肥沃的冲积土可供农
耕,还有较多的水生动物可以捕捉,交通和取水也比较方便。这种原始村落
遗址,考古工作者已经发现了好几百处,现在我们就来漫步其中较有代表性
的三处。
在祖国南方杭州湾的南岸,有一块山明水秀的小平原,人们称之为“宁
绍平原”(今浙江宁波和绍兴一带)。在六、七千年前,那里是四明山麓的
一片广阔的湖沼区域,地面潮湿,气候温润,除人类外,还生活着犀牛和大
象等热带动物。河姆渡的原始人在这个背山面水的地方,创造了一种建筑学
上所说的“干栏式”木构建筑物。就是先在地面上用木柱做桩,构成一个底
架,然后在底架上铺设木板,建成类似现代阁楼的形式。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住所全高有三米多,其中底层高一米左右,大概作为
饲养猪、狗、羊和水牛之用;上层住人,高二米多,铺有厚木板作为楼板。
屋顶是用芦苇和茅草盖成的。这种房子一排连着一排,每排相距约三米左右。
在房子的四周,树立有密集的木桩连成的围墙,以防御野兽的侵犯。在遗址
里还发现了用木材作框架的水井,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水井,比传说中发明凿
井的伯益(夏禹时人)要早三千年左右。
在河姆渡发现的木构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首次使用了榫卯结合的方
法。当时已有圆形榫、凸形方榫和带圆眼榫的区分,卯眼也有圆有方。这是
我国建筑史上最早使用榫卯的实物,反映了我国木工技术早在七千年前就已
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这种“干栏式”的建筑物在我国的南方分布很广,延续时间也很长。在
长江中下游一带至少流行到秦汉六朝时期,而在西南和华南地区,这种建筑
延续的时间就更长。特别是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