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

第201部分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201部分

小说: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丽英)


容庚(1894~1983)现代古文字学家。字希白,号颂斋,原名容肇庚,
广东东莞人。早年曾得罗振玉指点,潜心研究古文字学。1922 年入北京大学
国学门研究生,1926 年起历任北京大学讲师、燕京大学教授兼《燕京学根》
主编。1927 年又兼任北平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通过对商周青铜器及铭文研
究,撰成《秦汉金文录》、《续金文编》。通过对明清吉金图籍研究,著《西
清金文真伪存件考》、《宋代吉金书籍述评》,点校《宋代金文著录表》、
《宋代金石书目考》、《宋代金石件书目》。利用接触铜器之利,整理出版
《颂斋吉全图录》、《续录》、《武英殿彝器图录》、《海外吉金图录》、
《宝蕴楼彝器目录》、《善斋彝器图录》、《古镜景》、《西清彝器拾遗》
等。《商周彝器通考》,是我国青铜器研究从旧金石学转为近代考古学的标
志。抗战胜利后先后任教于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期间又著《甲骨学概况》、
《殷周青铜器通论》等。亦精通书法篆刻,好收藏金石、丛帖,有《丛帖目》、
《历代名画著录目》、《颂斋所藏所见书画小记》行世。

(林吉玲)


蒙文通(1894~1968)又名尔达,以字行,四川盐亭人,蒙思明兄。早
年入存古学堂就读,饱览史书,博学多才,对中国古史、经学研究尤甚,1927
年后历任四川成都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四川大
学、东北大学、华西大学等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复任四川大学教授,并
兼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作主要有《儒学五论》、《经学抉
原》、《古史甄微》及《周秦少数民族研究》等。

(王瑞)


《周秦少数民族研究》蒙文通著,龙门联合书局1958 年出版。本书为
作者早年旧著,其中少部分曾在《禹贡》杂志上发表过,大部分是作者整理
旧稿而初次发表的。全书共七章:周民族之南移、西戎东侵、南方民族之移
动、赤狄东侵、白从东侵、东北貉族之移动、秦西诸戎之移动。作者主要研
究了从西周末年至战国来年我国少数民族的居处相互关系和迁徙情况。作者
认为:西周之末,因为北方大旱而淮河流域丰枪,人民流徒自然趋于南方、
周室亦以开拓南方,移民淮河为职志。在这一时期,居住在陕甘地区的赤狄、
白狄南下入山东境内。西戎沿渭水出潼关南下,一支入淮。一支入湘。这些
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引起了其他少数民族频繁的活动。

(孙丽英)


董作宾(1895~1963)现代考古学家。字彦堂、雁堂,别号平庐,河南
南阳人。早年入南阳师范讲习所习史,后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员。

1925 年后起先后任协和大学讲师、中州大学副教授、中山大学教授。1928 
年受美芝加哥大学邀请讲学。1949 年去台湾任台湾大学教授。1956~1958
年,历任香港大学、崇基书院、新亚书院及珠海书院研究员、教授。长期从
事考古发掘及甲骨文字研究,成就卓著。自主编《殷墟文字甲编》、《殷墟
文字乙编》共收录有字甲骨23047 片。全面研究所收甲骨,撰成《甲骨文断
代研究例》、《大龟四版考释》等,将断代标准由八项增为十项,甲骨分为
五个时期,为后人研究甲骨文字提供了条件。另综合商代社会、经济、文化
诸方面论文二百余篇集成《殷历谱》,其余作品多收集于《董作宾学术论著》、
《平庐文存》及《董作宾先生全集》(分甲、乙两编,凡十二册)。

(王瑞)


嵇文甫(1895~1963)又称嵇明,以字行,河南汲县人。1918 年北京大
学哲学系毕业,1926 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1928 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
学、燕京大学、河南大学等大学任教,讲授哲学。抗日战争期间,积极投入
抗日民主运动,从事革命活动。全国解放后,历任河南省副主席、副省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河南开封师范学院院长,郑州大
学校长等职。除参加政治活动,又治历史,对中国古代史及思想史有独到的
见解和主张。著作主要包括《王船山学术论丛》、《晚明思想史论》、《左
派王学》、《关于历史评价问题》等。

(王瑞)


《关于历史评价问题》嵇文甫著。人民出版社1956 年出版。全书由人
民性与进步性一历史评价的基本尺度、历史评价中的矛盾性与具体性,历史
评价中的现实政治意义、历史评价中常牵涉到的几个理论问题四部分组成,
对历史评价从理论上作了深刻的阐述。

(朱玉婷)


李济(1896~1979)湖北钟祥人,字济元。1918 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
学校,后赴美,获心理学学士学位,不久又获社去学硕士学位。仍勤学不辍,
又人美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与考古学,1923 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归国,历任
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国学研究所教投。1928 年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任研究员、兼考古研究室主任、所长等职。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被英国
皇家人类学会收为名誉会员,1926 年主持山西夏县西阳村的考古发掘工作,
著成《西阳村史前的遗存》,享仑海内外。1929 年,参与主持了对河南安阳
殷墟及山东济南龙山镇的考古发掘工作,后撰《城子崖》报告出版,最早发
现“龙山文化”,与“北京人”、“彩陶文化”、“殷墟”并称1949 年前全
国四大考古发掘之一。1948 年赴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兼台湾大学教授、
考古人类学系主任。1955~1972 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所
所长、院长等职,为研究中国现代考古学的第一人。对殷墟出土的陶器、五
器和青铜器很有研究,除由美国西雅图大学出版的《安阳》外,还撰有《殷
墟器物甲编陶器》、《殷墟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殷墟出上青铜爵形
器之研究》、《殷墟出土青铜鼎形器之研究》及《殷墟出土伍拾拾参件青铜
客器之研究》等,后全部收入《李济考古学论文桌》中。

(王瑞)


朱东润,(1896~1988)现代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世溱,江
苏泰兴人。曾任武汉大学、中央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学评议组成员。毕生治文学理论、古代传纪文学研究,
尤喜传记、文学史。1945 年出版《张居正大传》在学术界影响很大。所著传
记有《陆游传》、《杜甫叙论》以及《梅尧臣传》,生动形象。《史记考察》
和《后汉书考索》提供了大量史学资料,是其史学贡献之一。文学史方面的
成就《中国文学史大纲》详细分析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另其书法颇精,
世人以索其书法为束。

(林荣珍)


《陆游传》朱东润著,中华书局1960 出版。全书十三章,是一部以生
动的文笔叙述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坎坷经历及其文学成就的传记文学。本
书以陆游隆兴二年在镇江、乾道八年在南郑和开禧二年对韩侂胄北代所取的
政治态度三点为关键,来理解和描述陆游的一生;同时又对陆游作品的来源、
所产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朱玉婷)


《陆游研究》朱东润著,中华书局1961 年出版。该书在陆游传记文学
的基础上,对陆游的思想基础、乡村生活、生卒年、所接触的阶级斗争及其
诗派、作品分析、作品浪漫主义风格等内容进行了研究。

(朱玉婷)


于省吾(1896~1984)字思泊。辽宁海城人。中国当代古文字学家、考
古学家。早年毕业干沈阳国立高筹师范。曾任奉天萃升书院院监,辅仁大学、
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吉林大学教
授、《甲骨文字考释类编》主编、全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名
誉理事、中国语言学会顾问、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主要著作
有:《双剑誃尚书新证》、《论语新证》、《商周金文录遗》、《双剑誃诸
子新证》、《甲骨文字释林》、《易经新证》等。认为古文字是有形可识、
有音可读、有义可寻的,多数古文字是能够被正确认识的,并以先秦的文字
成果来考释先秦文献。

(许友根)


《双剑誃诸子新证》于省吾著,中华书局1962 年出版。该书聚众本以
证诸子,会群言以辨得失,但不是逐字逐句校释,而多有选择;各卷所证,
多则数十句,少则数句。其考释方法是:各句先录原文,其尾以小号字注明
所属篇名,提前低一字别为考证训释。同时,作者对清代考据学也提出了自
己的看法,认为清代考据学对于古籍之目录、辨伪、辑件、校勘、文字、音
韵、训古之学等,颇能实事求是,多有创建,但流于支离穿凿,冗蔓繁琐,
考据不过史料的整理与复元而已。

(朱玉婷)


王献唐(1896~1960)原名琯,号凤笙。山东日照人。中国考古学家。
自幼受家庭影响,博览群书。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但
他对图书馆学尤感兴趣,对目录、版本、金石、考古研究颇深。1929 年他担
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一直到济南获得解放。1930 年,他勘察了在济南历
城发现的城子崖尤山文化遗址,并领导发掘了该遗址。新中国成立以后,他
担任山东省文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铜器研究员等职务。其重要
著作有:六卷本《公孙尤子悬解》、《古文字中所见之火烛》、《中国古代
货币通考》三册、四卷本《古代货币甄微》、八卷本《五灯精舍印话》、六
卷本《炎黄氏族文化考》、六卷本《洛神赋十三行考证》、二十卷本《国史
金石志稿》等。他治学态度严谨,考证细微,为我国考古学的发展作出了不
小贡献。

(许庆喜)


翦伯赞(1898~1968)近代史学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名象时,
曾用笔名林字、林零、商辛、钱肃端、农畴、陈思遗、太史简。1919 年武昌
商业专门学校毕业。1924 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经济学,翌年冬回
国。1926 年参与北代军政治工作。大革命失败后,继续从事爱国民主活动,
就中国社会性质及社会史问题与反动学者进行论战。1937 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积极投入抗日民主运动。在中国共产党以及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长
期从事统一战线和理论宣传工作,同国内外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进
行了坚决的斗争。他精心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为在我国建立马克思主
义历史科学作出卓越贡献。抗战胜利后,主编《大学月刊》,1947 年赴香港,
任达德学院教授,主编《文汇报》史学刊,1948 年任燕京大学教授,继续从
事史学研究和理论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
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主任,中央民族事
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中央
民族历史研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49 年参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