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和生命-第1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严格的统计分析,发现他的这种特异功能是虚假的。第三种情况是确有特异功能的人在某些场合下弄虚作假。上面已经指出,特异功能实验不一定每次都成功,由于受到心理压力而在实验没有成功时弄虚作假可能属于这种情况。可是在上面所讲的我家中所进行的思维传感实验,试想如果这里面有弄虚作假的,那除非是我自己事先把三个三位数分别告诉了接收信息的人。假如排除了弄虚作假而又不认为这是特异功能所致,那么只能是碰巧猜中。可是猜中的成功机率是10-9,即十亿分之一。这样的事件出现一次已经值得注意,何况思维传感实验现在已经可以象一般的生理学实验那样每次取得有意义的结果了。
最后,或许有人会问,即使这些现象不是魔术师所创造的“奇迹”,可是它们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如此的与现代科学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格格不入,难道能称为科学吗?其实自然科学中的重要突破往往经历一个难以被接受的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曾遭受非维,摩尔根学派遗传学曾被斥为反动的、唯心主义的。而且“历史上许多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恰恰是以‘反常‘的经验事实的发现为先导的。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在理论解释上的困难和迈克耳逊-莫雷‘以太漂移实验‘的否定结果对于19世纪末以前的经典物理学来说都是这样的‘反常‘事件”(摘自《中国人体科学》创刊号第9页)。对于新事物的争论是不足为奇的。是非曲直历史将会作出结论。关于遗传学的争论国内外已有一些科学史学者正在进行研究。今天对于特异功能的争论又将为若干年后科学史家们提供宝贵的资料。
或许有人还会说,即使特异功能并非魔术,即使承认目前对这些现象无法解释并不足以否定这些事实,然而许多现象堆砌在一起能说是一门学科吗?确实,许多现象用理论贯穿起来才能称得上一门学科。在这意义上不妨认为人体科学虽已诞生,可是还没有成熟。不过应该看到经过不下十年的锲而不舍的工作,已经在眼花缭乱的现象中发现了一些规律。例如在特异功能认字实验中发现了认字过程中前额出现一个“屏幕”,所要认的字出现在“屏幕”上面。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屏幕”效应不限于认字,在思维传感、特异致动、特异书写等等特异功能实现过程中都有这种“屏幕”效应(本期第7页)。现在对于思维传感中的“屏幕”效应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例如通过“屏幕”传送的信息除了文字以外还包括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屏幕”上的形象是静态的,不过由于不同时间中“屏幕”上出现的同一物体的方位不同,由此可以令接受信息的人得知物体是在慢慢地转动(王伯扬等)。目前对于不太长的字句来说,信息传送的距离达到一千公里以上(以上海到北京),在近距离的实验中可以传送长达41个字的信息。目前还不能说什么是信息传送的距离和信息量的极限。实验结果还说明思维传感通过“屏幕”效应,所以视觉信息可以传送而听觉信息和味觉信息
等则不能传送(王伯扬等)。以上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对于某些特异功能的认识已经在肯定现象的基础上有所前进。这前进是缓慢的,原因是1、所研究的是特异的生理功能而不是一般的生理功能,因而也缺乏规范化的研究手段;2、这是一门没有被公认的学科,在研究和教学单位中一般是排不上队,挂不了号,它既没有被正式列为一个学科,也没有正式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对象;3、研究成果难以得到肯定,虽然现在已经有一本《中国人体科学》杂志可以发表研究成果,但是在目前这一学科还没有取得公认以前这些研究队伍后继乏人,研究队伍往往是业余的或者以退休人员为主体。
困难是大的。但是一方面对于特异功能的规律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在从事理论的探讨并提出了假设。没有理由怀疑总有一天会在特异功能的原理方面有所阐明,甚至建立起它自己的理论体系。到这一天人们对一个婴儿能要求什么呢?如果希望它早日长大成人,只有今天好生扶养。
那么人体科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呢?目前国内从事于特异功能研究的人多数原来是学物理学的。这或许是因为许多特异功能现象都无法纳入现在的物理学框架,并令他们迷惑不解;空间障碍似乎不再存在;物体已经不在了,而它的信息却似乎可以残留,等等等等。几乎没有一个发现不冲击着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因此某些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中的新的突破可能将出现在特异功能研究中。然而这些现象都是在人的参与下出现的。不少科学家早已指出生命科学中最后被攻克的堡垒将是人脑的奥秘。既然特异功能是在人脑参与下出现的现象,那么对于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必将有利于对人脑的了解。如此说来,生命科学中的新的突破可能也将出现在人体科学研究中。人们历来重视边缘科学,特异功能研究理应将会导致边缘科学的出现。试想许多无法从现有的物理学理论去理解的现象如特异致动等都在特异功能人的“思维”干预下产生。这难道不是以引导人们从边缘学科角度去思考吗?
人体科学是一门难以取得承认的学科,又是一门十分艰难的学科,而且更是一门容易受到干扰的学科。特异功能的训练在形式上十分简单,主要是默念。以非眼认字来说,通过默念,前额会出现“屏幕”,要求认识的字就出现在“屏幕”上。佛教的修行离不开静坐默念,或许在这过程中也出现“屏幕”,而“屏幕”上出现的景像被误解为成仙得道。于是特异功能便被蒙上迷信色彩,甚至可能有人借此招摇撞骗。此外,特异功能和内气功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两者都是内省的结果。气功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针灸一样有可贵的实践经验。可是在悠久的岁月中气功发展成为无数流派,难免良莠不齐,这些情况可能也会对于人体科学研究带来霜些副作用。即使并非出于不良的动机,一些带有神秘化、宗教化倾向的刊物也可能对人体科学的健康发展带来一些消极因素。凡此种种都会使一些严肃的科学家产生怀疑,产生反感,产生戒心,或者望而却步。但是如果它确是一门值得为此献身的学科,那么就不应该因噎废食。
特异功能研究除了它的学科意义以外还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思维传感用作一种秘密通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目前还无法预见它的应用前景。基础研究以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一般的、现有知识框架中的基础研究尚且对于工程技术的发展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用。不能相信如此深入到人和宇宙的本质的研究会对于人类生活不产生任何深刻的影响。
谁将赢得科学之桂冠
这是一场人体科学研究历史的竞赛,下一世纪,谁将赢得科学之桂冠?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八及十九日两天,大陆中国人体科学学会举办了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日本、韩国、台湾及大陆各省市,从事人体科学的学者提出论文,探讨人体特异功能的新发现及新进展。会中并由大陆国宝张宝胜演示抖药片穿瓶、将三根铁汤匙扭成麻花、名片转移等特异功能。为保证样本的唯一性,药瓶、信封、名片等物品全由外宾、包括台湾大学医学院的孙医师,及日本科技厅放射线医学总合研究所的研究员小久保秀准备。部分样本由日本带来,药瓶是在北京当地购买尚未拆封。在全场近两百位中外学者及十多部摄影机的监视下,张宝胜在近两个小时内,把孙医生所准备的药品瓶一百粒药片抖出了九十九粒,如照片所示,的有封装仍然完好无缺。并将孙医生亲自签名的名片搬运送进了小久保秀准备之双层密封的信封内。另外并将铁汤匙以一支、两支或三支的方式扭成了麻花。显示了张宝胜在巨大的压力下做实验,仍有成功机会,这也是成就他成为国宝的最主要原因。
大会的开幕演讲,是由中国地质大学人体科学研究所的沈今川教授主讲,他报告了近十年来研究功能人孙储琳之成果,内容简直匪夷所思,包含了以意念让物体穿壁、在硬币上打孔、在底片上念写、指挥种子发芽、恢复受伤种子之生机(如照片所示)等等,显示功能人一旦掌握住脑中屏幕与外界物体或信息之联系管道,则会产生强大的念力。
我在会中报告了手指识字时的生理机制,并提出“第三眼”的概念。我认为不论是手指识字或耳朵听字,它所利用的绝不是正常的触觉或听觉,而是大脑五官以外的另一种超感官知觉,这种知觉为什么要叫做“第三眼”呢?因为它所看到的电磁波范围与变眼很类似,均在可见光的范围内;看到的颜色与双眼完全一样;看字的方式是从正面看反射的射线又与双眼一致。但是这种知觉不需要光的参与,把纸放入完全不透光之底片盒内仍“看”得到,因此它不是普通视觉,而是超感官的“第三眼”,经过适当的训练,是可以开发出来的。
令我惊讶的是,日本东京电机大学的町好雄教授在所提出的论文中,也用了“第三眼”来描述大陆移民日本的功能人王强,做识字时所用之知觉,并由脑电图中量到,识字及念力书写时,百会穴附近有激烈的电活动。日本总理府技官山本干男则报告了日本这几年有关特异功能的研究情形,日本政府成立了一个五年计划,总经费台币三千万元左右,补助研究机构或大学从事人体科学之研究,今年是第三年。由于受到大陆功能人移民日本之鼓励,研究之广度及深度有迎头赶上之趋势。
人体科学的攀岩者
——访沈今川、孙储琳纪实
郝娟
“对于人体科学特异现象的研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也许短期内不会有重大突破,但我会非常的执着,因为人生的价值就体现于此,值得!”
——沈今川
(一)
1998年2月25日晴
初春的早晨,带着一份好奇、怀疑、求知的心情,我来到北京地质大学拜访沈今川教授,来之前就听说沈教授是我国人体科学研究方面著名的学者。
采访中沈教授首先谈到了“RS(1)人体场意念力摄影术”,即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拍摄出各种不同功能态下人体场辐射的真实图象,有很高的分辨率及清晰度。
沈教授讲到现在社会上对于有关“外气”、“人体场”、“特异辐射”、“屏幕效应”等一系列提法一直存在着争议,原因之一在对于一般人来说“外气”看不到、摸不着,更难亲身体验。许多气功师和特异功能人说自己可以透视人体,看到人的五脏六腑,可以看到“外气”,甚至可以看到穴位的彩色图象,有的人还具有遥感遥视,透视地层的能力。而这一切由于缺少形象化的直接证据,始终难以证实。所以许多研究人员多年来致力于开发一种方法能够直接让普通人“看”到“外气”,看到“人气”,1993年苏联科学家基里安(kilian)发明了一种研究人体辉光的高频场摄影术,能够在高频电场下拍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