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和生命-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似的,丝毫不爽。他还能预知一个人的未来是吉是凶,没有不应验的。
伯山甫的外甥女已经八十多岁了,年老多病。他回家乡省亲时,就给了她一些仙丹让她服用。她毫不犹豫地服下了仙丹,立刻变得年轻了,面若桃花。有一次,汉帝派遣的使者往河东去时,忽然看见城西有一个女子在打一个老翁,老翁则服服贴贴地低头受罚。使者感到十分诧异,就上前去问是怎么回事,那女子说,“这老汉是我儿子。以前我舅舅伯山甫给了我一些仙药,我叫他服下,他却不肯,以为我要害他,如今都老成这样,走路都赶不上我,所以我才要教训教训他。”使者问那女子和她的儿子都多大岁数了,女子回答说:“我已经二百三十岁,儿子才八十岁。”
后来这女子也进了华山修道去了。
(资料来源:《神仙传》)
王兴
欧阳子云 整理
王兴是阳城人,住在壶谷中,是一个极普通的人。他没读过书,也不识字,更没有求仙问道的意向。
汉武帝一心想修道,就上河南嵩山去学道。他在大愚石窟,修建了道宫,就请当时的大儒学家董仲舒、名士东方朔斋戒,并凝神静思,以期望能感天动地,盼得神仙下凡。一个万籁俱寂的夜里,果真有一身长二丈的神仙降临,他的两只耳朵奇大无比,耳朵尖竟然高过头顶,耳垂则垂落到肩上。汉武帝向他施礼,并问他是哪路神仙,仙人说:“我是九巅之神,听说中岳嵩山的岩石上长有一种叫菖蒲的仙草,一寸九节,服用后可以长生不老,就想去采摘一些。”说完,仙人就不见了。武帝对身边的侍臣说,“那位神仙决不是一个想学道采药的人,肯定是嵩山的神祗在暗喻我什么。”于是武帝派人去采了菖蒲来服用。服到第二年的时候,武帝感到气闷不舒服,就停了。当时跟随汉武帝的人也都服用菖蒲,但没有一个坚持下去。只有王兴在听说神仙教武帝服用菖蒲后,就一直坚持服用菖蒲,从没有间断过,终于他真的可以长生不老了。邻里的老老少少世世代代都见他活着。后来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事实上,正是王兴的“听话”坚定,才使他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有一点求仙问道的心的人最后竟然成仙了。
(资料来源:《太平广记》)
李八百
朱月明 整理
自古以来,求仙问道之人成千上万,可真正得道之人廖若晨星。究其因,那是因为没有明师的教导以及求道人心不坚不诚所致。真正的修道者有一颗至死不渝的向道之心,任何的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他走向成仙之路。从以下的小故事即可见一斑。
李八百是四川人,人们并不知道他的真名是什么。由于他经历了许多朝代,当时的人推算他应该已活了八百岁,就称他为李八百。他有时隐逸于山林,有时现身于市肆。
他了解到唐公昉有志于修道,却一直不得明师的教诲,就想教授他。但是李八百并不知道唐公昉的心有多诚,决定先去试探一下,于是,他到公昉家受顾为佣人。八百全心全意地侍候公昉,对公昉总是心领神会,与别的仆人完全不一样,公昉非常喜欢他。不久,八百装病,病得眼看不行了,公昉为他请医买药,花了十万多贯钱也不觉得心疼,反而忧心如焚。八百又让自己生了恶疮,通身流血流脓,散发出阵阵恶臭,无人愿意靠近他。见到八百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样,公昉伤心的哭着说:“你为我家劳累了那么多年,不幸患了恶疾,我为你遍请名医,却不见一点起色,我该怎么办啊!”八百回答说:“我身上的恶疮必须由人来舔,才会好。”公昉就让三位婢女为他舔疮。可八百说:“让她们舔是不起作用的,必须你来舔,我的疮才会痊愈。”公昉就亲自为他舔疮。即便如此,八百依然觉得公昉诚心不够,说:“你与你妻子一同来舔,效果最佳。”于是,公昉就让妻子也来舔疮。李八百又说:“我得用几十升的美酒来沐浴,疮才会好。”公昉赶紧买了美酒,装在一个大桶里。八百在酒中一洗,全身的恶疮立刻就消失了,皮肤洁白细嫩得如凝脂,没有半点疤痕留下。直到这时,李八百才告诉公昉说,“我是神仙,知道你有志于修道,才来故意考验你,你真是一块可造之才,现在我就传授你成仙之道。”李八百让唐公昉夫妻二人以及三个也为他舔过疮的丫环在他洗浴过的酒里沐浴,他们立刻都变得年轻、漂亮。随后,李八百又授与公昉丹经一卷。唐公昉于是就进入云台山中修道炼丹。公昉服用炼成的仙丹之后,也成了神仙。
(资料来源:《神仙传》)
刘根
刘新宇 整理
刘根字君安,是京城长安人,年轻时就精通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汉孝帝绥和二年,刘根被举荐为孝廉,被任命为郎中。后来刘根辞去官职进山学道,在河南的嵩山里住进一个石洞,石洞在悬崖绝壁上,有数千尺高。刘根面貌像十四五岁的人,眼眶很深,脸上有三四寸长的黄胡须。
有时他和人对面坐着,忽然就变成穿黑袍戴高帽的装束,也不见他换过衣服。据衡太守自己说,他的先祖和刘根同岁的人,在西汉王莽时,多次派人请刘根,刘根不肯前去。衡太守派他的副官王珍去向刘根问候致意,刘根没有答话。太守又派姓赵的公曹去向刘根表达敬意,刘根谢谢太守,再也没别的话了。
后来有位张太守认为刘根是妖道,派人召见刘根,打算杀掉他。太守府的人们都劝阻,但张太守不听。于是有些官员偷偷告诉刘根让他躲避,刘根不听。张太守派的人找到刘根,请他到太守府去。刘根问道:“张太守想找我作什么呢?看来我得走一趟了。如果不去,恐怕会牵累各位,太守会说你们不敢来叫我去见他呢。”刘根当天就到了太守府,当时府中宾客满堂,张太守派了五十多人持着刀棍绳子站在堂上,但刘根一点也没在意。张太守厉声问刘根道:“你有什么道术吗?”刘根说:“有,有。”太守问:“你能把鬼召来吗?”刘根说能召来。太守说:“既然能,你就给我捉一个来,不然,我就宰了你!”刘根说:“召个鬼来不是小事一件嘛。”说罢借了笔砚和批阅公文的桌子,只听得大厅中响起了铮铮的铜铁撞击声,一直传到外面。刘根又大声呼啸,声音非常清亮,听的人都十分惊恐,宾客们都听得不敢出声。顷刻间只见大厅的南墙突然裂开了好几丈,涌进来四五百名穿甲戴盔的士兵。刘根又传呼来四五十个穿红衣的兵,带着刀剑,推着一辆车,从坏了的墙进了大厅,然后那面墙又恢复了原状。刘根就命令车上的鬼下车,红衣兵就打开车上的布帘子。见帘子下有一对老头老婆,都是五花大绑,被红衣兵推在大厅前。张太守定睛细看,没想到竟是自己死去的父母!这时张太守又惊又怕,痛哭流涕,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的父母就斥责说:“我们活着的时候,你官小薪俸薄,没有很好的供养我们。我们已经死了,你为什么还要触怒神仙,使我们被抓到这里。遭受这样的羞辱,你这当儿子的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人世啊?!”张太守赶快下了庭阶磕头,向刘根认罪受死,只求赦免他的父母。于是刘根命令那五百名兵士把两个老人带出去放回阴间,拉着两个老人从南面墙上出去,车过去后,墙又恢复原状。不知车到哪里去了,刘根也不见了。张太守这时仍是精神恍惚,几乎要发疯,他的老婆当时立刻就昏死了,过了很久才又活了过来。她说:“我刚刚看见刘根捉来的两位老人,他们非常生气,责怪我们冒犯了神界仙官,使他们被抓。他们要杀掉我们。”过了一个月,张太守夫妇和他们的儿子都死了。
府椽王珍曾见过刘根好几次,有时看刘根高兴的时候,就趴在地上磕头,请刘根说他学道成仙的经过。刘根说,“当年我进山学道时,没有不去的地方。后来我又进了华阴山,遇见一个人乘着白鹿车,带着十几名侍从,左右有四个玉女,执着彩色的旌杖,都是十五六岁。我赶快向神仙叩头施礼,求他点化我一下。神人就对我说:‘你听说过韩众吗?’我说听说过。神人说:‘我就是韩众。’我就对神人说:‘我从小就爱好学道,但一直没遇到明师指点。我读了不少论道的书,也按照书上的指点去做,但全都不灵验,常暗想是不是我刘根命中不该得道呢?今天我有幸遇到了大仙,这是我一辈子的梦想,望大仙可怜我的一份诚心,赐给我修道的秘诀吧!’但那大仙并不告诉我什么,我就专心致志地,哭着再三恳求,大仙这时才传给我成仙的要诀。我就向大仙说:‘今天蒙您的指点,真是天意啊!’大仙说:‘要想长生,首先要除掉在人身体中作祟兴妖的色欲、爱欲、贪欲这三尸。除掉三尸以后,修道的意志才能坚定,人世的欲念才能除尽’。大仙说罢授给我五篇神药仙方。我就依照大仙的教导除掉色欲、爱欲、贪欲,并服用仙药,所以才能成仙。”后来刘根教给王珍运气的方法,坚守三纲五纪的规范。刘根后来进入鸡头山成仙而去。
触犯神仙与觉者,不仅害自己还要连累亲人。文中的张太守就是一例。 (资料来源:《太平广记》)
李遐周
欧阳子云 整理
李遐周为有道之人。唐代开元年间,他曾被召入宫中。后来他请求搬离宫禁住进玄都观。
宰相李林甫曾经前去拜谒他。他对李林甫说:“你活着,你的家就太平;你死了,你的家就得亡。”李林甫泪泣而叩拜他,请求他解救。李遐周笑而不答,只是说:“一句玩笑话而已。”
天宝末年,安禄山豪横跋扈,朝廷上下都为之忧虑,但是皇上却丝毫没有醒悟。一天李遐周突然隐去了,不知所终。但是他在离去时,在住处的墙壁上题了几首诗,说的是安禄山想窃国和唐玄宗将要到蜀地避难的事,当时的人谁也不明白诗的含意,直到事后方知诗中所言之事。其中最后一首是:“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燕市人皆去”,是说安禄山和幽州、蓟州的众将都起来造反;“函关马不归”,是说哥舒翰潼关兵败,全军覆没,匹马不还;“若逢山下鬼”,是说蜀中的一驿站--马嵬坡这个地方;“环上系罗衣”讲的是,杨贵妃小字玉环,唐玄宗到蜀地避难,行到马嵬坡时,高力士用罗巾将她缢死。李遐周的先见之明,都和这些事例类似。
注:李林甫(?—753),唐朝宗室、大臣,开元二十二年(734)任礼部尚书,后任宰相。他总揽朝政19年,曾封为晋国公。他对人表面友善,而阴加陷害,人称“口蜜腹剑”。752年,李林甫病死,群臣怒其专横,告之“图危宗社”,玄宗令以庶人礼葬之,籍其家,子孙流徙岭南、黔中。
(资料来源:《太平广记》)
谭宜
欧阳子云 整理
谭宜是陵州人谭叔皮的儿子,生于唐玄宗开元末年。他出生时就与众不同,一生下来就会讲话。几岁时,就有六尺多高,与一般的小孩也不一样,是个有鬓角有胡须的堂堂男子汉。他不吃不喝,走路就能追上奔跑的马。谭宜二十多岁时忽然不见了,远近的人们都十分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