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宇宙和生命 >

第75部分

宇宙和生命-第75部分

小说: 宇宙和生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见到萨米雅。但他和萨米雅争吵而起的怨恨并没有扩大到萨米雅全家,相反,他与萨米雅哥哥沙欣非常要好。他甚至要求他父亲在遗嘱中把与萨米雅家相邻的土地留给他,以便他能经常与沙欣见面。雅米尔三十五岁时生了病,过了十来天后,于1948年6月21日(佐黑尔出生那天)去世。佐黑尔小时候不愿和他妈在一起,反而更贴他父亲。萨米雅说,她儿子和她在一起时总是神经紧张,而且一旦责备他的什么过错时,他便马上搬出她年轻时“偷水”的事来回应。在佐黑尔最多不过三岁时,他还说过要把前世(雅米尔)的遗孀娶回来,以便把自己前世的孩子归还自己。但他三岁时,遗孀嫁给了她自己的姐夫萨里姆。佐黑尔在五岁时说过他想杀死萨里姆的话。但在五岁以后,佐黑尔开始对母亲好起来,大约十岁时便不再说起他母亲“偷水”的事。但他对前世(雅米尔)家中的成员十分钟情,雅米尔家中的人也完全把他当雅米尔来对待,甚至雅米尔生前子女的婚姻都要征求佐黑尔的同意。在佐黑尔十六岁时,雅米尔的两个弟弟发生了争吵,最后还是由佐黑尔去平息了这场纠纷。 

  土耳其:案例对象都是伊斯兰教什叶派支派的阿拉维派教徒。与本书中提到的其他宗教不同的是,阿拉维派教徒对轮回转世的看法很不一致。作者着重考虑了土耳其中南部相信轮回转世事实的阿拉维人。到1980年共研究了133 个案例,其中98男,35女,105个找到了前世(这个高比率与斯里兰卡形成对比),没有发现一个转生为异性的例子。暴死比率较高;生前预兆托梦很普遍;因前世生活而引起的胎记、畸形经常出现于这些案例中。下面是一个情执比较深的案例简介。 

  伊斯梅尔·;阿廷克利什(Ismail Altinkilic) 于1957年9月30日出生在阿达纳。在一岁半时向其父讲出许多前世生活的细节,包括他、他的两个妻子和三个孩子的名字、向他借债的几个人以及残杀他的凶手的名字。那以后,他便坚持说自己的名字叫阿比特,并多次要求带他到阿比特家里去。在他如愿以偿地见到阿比特家的人后,他们确信他就是阿比特的转世。1962年8月,土耳其和其它国家的报纸报道了这一轮回案例,引起人们关注。阿比特生前是个菜农,住在阿达纳的另一个区。他有两栋房子、两个妻子,第二个妻子有五个孩子,并在快要生第六个孩子时被杀。他还雇有工人为自己种地。1957年1月31日晚,他的一个雇工去叫他到马厩里去一下,说是动物生了病须要检查。当他俯身检查动物时,凶手用一很重的铁锤打在他头上。他的第二个妻子舍希迪见丈夫好久没回来,便去马厩看他到底出了什么事,也被以同样方法残杀。阿比特和舍希迪的两个最小的孩子也在当晚被杀。事后五人被捕,其中两人被释,一人判监禁,两名主犯拉马赞和马思大发被判死刑。伊斯梅尔对前世家庭情执很深,小时候坚持不用伊斯梅尔的名字而用阿比特的名字,直到七岁了别人叫他伊斯梅尔也不答理;他还迫使父亲同意了用此名去学校注册;见到阿比特的第一个妻子,他(几岁的小孩)便叫她妻子并亲吻她;当她把他抱起来时,她满眼泪花而他则泪流双颊;他父亲有时屠杀牲畜,他就叫他把最好的肉留起来做成菜肴给前世的家中送去,遭到拒绝后,他会一哭几个小时,并且不吃东西;听到阿比特的母亲去世,他哭了,当天晚上没有吃晚饭;听到阿比特的儿子去参军,他感到很愤怒,因为没有人提前告诉他。 

  泰国:案例对象都是小乘佛教教徒。泰国人口的94%信小乘佛教。在1983年有38个充分调查过的案例,其中22男,16女,4个性别改变,35个找到了前世,20个案例中有胎记或畸形,21个在中阴期有记忆,其记忆有下面的特点:1。 死后看到自己的尸体、葬礼或其它发生在家中的事件;2。 许多人记得和一个“穿白衣服的人”相见,似为圣者,指引他们到下一次转生的家中;3。 许多人说在出生前这个圣者给他们东西吃,通常是果子,吃后会洗掉前世的记忆。下面是一个十分罕见的、中阴期记忆清楚而又能长期记得转世细节的案例简介。 

  超空和尚刚出生后,他舅舅奈楞便因病去世。下面他生动描述了奈楞死亡和转世的细节。“我(奈楞)已经断断续续病了几个月,躺在床上。妹妹南仁已有足月的身孕。有一天亲戚们说:‘昨夜南仁生了个可爱的男孩’。我想去看妹妹,却掌握不了身体的平衡,叹了口气便合上了眼睛。就在这时,我觉得恢复正常了,很有力气,身体轻得没有重量。我去和房里的亲戚们谈话,可他们看不到我。我拽拽这人的手,拉拉那人的胳膊,没人理我。亲戚们要走了,一个人过来摸摸奈楞(我)的脚。他们哭起来,很伤心,外面的亲戚朋友们也都涌进房来。此刻,我发现我无处不在:我可同时在两三个不同方向看到人们的活动、听到他们的声音,快速地四处活动,不饿也不渴,也不觉得累。在葬礼期间,我感到自己被提升起来,不论其他人坐着还是站着,我总比他们高。我(奈楞)的尸体被火化后,忽然想到妹妹南仁。想去看南仁的念头一出,我转向她房间的方向,瞬间就到了那里。婴儿正和妹妹一起熟睡,我想:‘我怎么样才能抚摸亲吻他呢?’南仁醒了,睁开眼睛看着我说:‘哥哥,你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请不要再出现在我们面前,不要再牵挂我们。’我不好意思地躲了起来。一会儿,我又想看一眼孩子,妹妹再次睁开眼睛说了同样的话。我又退开了。虽然想留下,可我知道我必须走,但离开之前想好好看看那孩子。这次我离得远一点,伸出头去看过孩子,准备走了。就在回头的瞬间,我的身体象陀螺一样快速地旋转起来。我无法平衡身体,用手蒙住头、脸和耳朵,然后失去了知觉。恢复知觉后,不知我在哪里。记忆中知道不久前我是奈楞。后来,我认出了来看我的人,向他们挥手想叫他们,却只发出婴儿的声音。在我学说话和走路期间,一天外祖母来了,我叫‘妈妈’,因为过去的记忆控制着我。外祖母指着南仁:‘如果我是你的妈妈,她是谁?’我说:‘那是我的伊玛’(泰语意为小狗,是对比自己年纪小的人的昵称。)外祖母接着问:‘那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是楞。’我很奇怪他们居然认不出我。这时,在一旁的南仁突然说:‘难怪我产后几次见到哥哥。他一定是转生了。’又问我:‘如果这样,孩子,你的妻子叫什么?你住在哪里?’等等。我准确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这样,家人终于确信奈楞转生了。”超空对前世的印象一直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褪去,直到六十多岁时还保持着新鲜而生动的记忆。他把这归因于在上一世,他(奈楞)勤于打坐。 

  缅甸:案例对象都是小乘佛教教徒。在1983年有230个充分调查过的案例,其中128男,102女,65个性别改变,185个找到了前世,107个有出生前预兆托梦。在中阴期的记忆与泰国案例类似。在缅甸记得前世的人很普遍,以至于有一个专用名词“再生人”来指这些人。下面是一个有着中阴期转世细节的案例简介。 

  索巴纳大师快十六岁时去一座寺庙当小沙弥,后成为正式僧人。下面是他对自己转世过程的陈述:“从小我就记得我的前世是一个土地勘测员,名叫孟波锡。36岁那年,我因发高烧、呕吐和腹痛被送进医院。我清楚地记得是坐着敞蓬牛车去的,当时天下着雨。到医院后做检查,医生说我需要动手术,以后的情况我就记不起来了。然后我发现自己身处丛林中,孤身一人,感到悲伤、饥渴和沮丧,但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我穿着平常的衣服和凉鞋,留着长发,头上裹着一条毛巾。我好象在丛林中游荡了两、三个小时,遇到一个身着白衣的白胡子老人,肩膀上披着一条白围巾。看见老人后,我所有的沮丧顿时消失。他叫我的名字,告诉我必须跟他走。我跟着他走了大约一小时,到了我家的屋前,门口有一段篱笆和一棵树。老人让我在树下等着,他进屋去了。五分钟后他走出来说:‘你得跟我去另一家。’我们向西走。距我家大约七栋房的距离是村长的家。老人再次让我在屋前等他。他进去约五分钟后出来,把我叫进去对我说:‘你得呆在这里,我要回去了。’随后他就消失了。我看到屋里的人,但以后的事情又不知道了,直到我意识到现在的自我存在。前世的妻子玛雪婷梦见一个穿白衣的老人来对她说:‘我把你的丈夫送到村长家里去了。’次日清晨,玛雪婷跑到村长家里和他妻子(蕾肯女士)讲了自己的梦。蕾肯女士自己也梦到了那个老人,那天晚上来告诉她,要把孟波锡作为她的家庭成员委托给她。然后他走出去把孟波锡带进屋里来,随后就消失了。从那天以后,蕾肯女士就怀孕了,我便转生为村长的儿子。大约两岁时,我已经能够讲述这些事情,记得前世所有的亲属、朋友、家产、甚至旧债。”孟波锡年青时去寺院当过三个月小沙弥,每天贡奉食物给寺里的和尚,并对他们的佛学研究饶有兴趣,曾希望当一名学者。他去世的前一年,捐给寺院1000缅元,用来买一部巴利文的“三藏”经典,供寺里的学者使用。相对他每月45缅元的收入来说,那是不小的数目。索巴纳先生认为他前世(孟波锡)的慷慨所积下的福份使他得以今世成为一名学者。 

  由于现代科学的影响,许多人都在谈论超常现象研究中的可重复性(即在任何指定的时间和控制的条件下提供令人信服的超常现象的演示)。作者认为,不久的将来可能提供对一些超常现象的可重复演示,但目前不会有任何一个超常现象的研究者愿意和能够安排一次这样的实验演示。然而,以这种方法提供一个轮回型案例却要有把握得多。作者信心十足地说道,“我可以用指头在地图上指出几个国家并绝对保证,如果一个调查人员到我所指地方的50公里甚至10公里之内,他就能找到与本书中描述的案例相类似的案例。”

  吉娜·;瑟敏纳拉:《生命多世》

  (Gina Cerminara, Many Mansions: The Edgar Cayce Story on Reincarnation, 

  Signet, July 1999)

  中国人常说一个人有福份是前世“积德”积来的,不幸是前世“造业”所至。在《生命多世》一书中,吉娜·;瑟敏纳拉博士通过轮回案例展示了前世“业力”与今世健康和人生的关系,证实了轮回和“业力”这个人类世代流传的概念的联系。书中的观点与中国古训不谋而合:前世“业力”是今世痛苦和不幸的根源这些说法并非仅仅是教人向善的训戒,而是有其真实因果关系存在。 

  吉娜·;瑟敏纳拉的《生命多世》初版于1950年。据莫雷·;伯恩斯坦(Morey Bernstein) 说,这本书曾经促使他进入对轮回转世的研究。伯恩斯坦的名著《搜寻布莱蒂·;墨菲》(The Search for Bridey Murphy,1956年) 可以称得上其后至今轮回转世研究热潮的进军号。 

  《生命多世》是吉娜·;瑟敏纳拉博士在爱德加·;凯西的《论轮回转世》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