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宇宙和生命 >

第814部分

宇宙和生命-第814部分

小说: 宇宙和生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有些修习者更可利用静坐冥想来进行治疗驱魔等等不一而足,在此就先不论之,以下仅就基本修习法与个人经验来谈谈静坐冥想的方法。 

  以个人经验来说,进行静坐冥想时并不局限于非得盘坐不可,视个人状况或宗教信仰选择适合的姿势便可,原则上只要能让自己的身体任何部位不感到压迫紧绷,能彻底放松就行了。 

  选择场所尽量以较少噪音喧闹为佳,不过有相当功力者是不限于此的。但初学者原则上还是先以保持良好通风的清净处所进行静坐冥想较好。 

  身上衣物尽量选择宽松舒适为主,若在天气寒冷时,也要注意保暖。 

  开始进行静坐时,先闭目为佳。脑海中不必硬是逼迫自己非得停止所有思考不可,初期进行时,以熟悉空定为主,训练方法是不管脑海里闪过多少思绪或想法,皆让其像行云流水一般掠过便可,切不能针对某思绪钻研更深,以免又陷入思潮里。渐渐的思潮就会和缓下来,在不知何时就会进入空定,心无杂念的状态。 

  一般进行时大多以冥想来配合,不管是暗念佛号经咒,倾听心跳或数息(算呼吸数)都可以,而冥想法大多以火光冥想法之类的为参考例,想象火光一类的由外至内或由内至外都行,基本上这是利用心里专注于一件事的过程而逐渐忽略周遭其它干扰的方法。 

  呼吸方式也很重要,建议不管呼与吸皆从鼻而不从口,基本上这是属于一种『散气』的方法,就是让自身体内一些纷乱的浊气由呼吸过程中排出,并吸进清新之气让体内进行循环。 

  曾有位学生在初学调息时,因过去积习而惯以鼻吸及口呼,却造成了『聚气』的效果,导致呼吸与心跳随着调息过程加快,还曾严重到冒冷汗与心悸程度,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此位学生体内之气尚未经过长时间调和,本身又不熟悉气动的原理方式,所以肉体尚未适于聚气状态,所以浊气未清前,又聚太多气搞得体内大乱,吓得她差点以为走火入魔,这是需要注意的事。 

  另外,若有灵动现象,先不要紧张,未必一定是什么鬼神一类的来附体。 

  绝大多数是因体内阴阳之气在运行转送至全身周天,肉体随之轻微摆动而已,若有任何不适之感,不要强迫自己硬是进行下去,可以稍作歇息起来走动或喝杯温开水,心神放松之后要再继续则继续。 

  在初期静坐学习者,常会因感到舒适而昏昏欲睡,若是如此,不要硬逼自己不能睡或者拼命般强迫自己。 

  静坐冥想是一种回归自然的修习方式,并不是用来违反自然的。 

  若是想睡觉就别强坐了,乖乖去睡比较好。 

  久而久之,就不见得每次静坐都会想睡觉,到了静坐而不睡程度就可以慢慢的再体验禅定状态了,请参考其它文献资料,或者请教岚风之子亦可,对于此方面他的研究与经验有相当独到之处可供学习。 

  甚深修持法,它最早来源于释迦牟尼开经偈的第一句话:“无上甚深微妙法”中。对于甚深之意.我们先来考查一下释迦牟尼到底的修行,他的贡献是什么?

  在释迦牟尼以前.修行已出现了四禅八定,四禅八定主要的特点是二禅以上就离开语言状态,强调无念的状态.即以相的状态.以相的起动。而释迦牟尼的贡献就在四禅八定之上:刨造了“想受灭尽定”。这则是为了达到无相的状态。所以,释迦牟尼的解脱之道有两个层次一一相和无相。我们所有—切高级的功夫,都是要离开无言状态进入到相的阶段,再由相的阶段进入无相的阶段。这个无相的阶段就是禅宗六祖慧能说的那个“住”字,解脱之道只有这两个层次。

  释迦牟尼甚深修持法主要指的是后一种情况,即是无念进入相以后,再进入无相阶段的这种“住”的修持方法。相起动的方式在释迦牟尼以前的六师时代就已经有了。所以释迦牟尼无上甚深微妙法的“甚深”主要讲的就是“住”。用我们现在的观念讲就是节律起动。六祖慧能说的“念、相、住”.“相”就是物理学的相变的相.“住”又叫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东西都不“住”是一种什么状态?释迦牟尼认为.这种状态就是宇宙本身的规律。此规律可以用现在比较接近的语言、节律来表达;但是不能用节律来概括反映它.因为所有界定本身就不能反映它。仅仅是提供一个比较接近的:参考含义而已。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了来释迦牟尼的修持是比较接近我们宇宙规律的修持。是为了达到我们宇宙规律的修持.释迦牟尼把这种修持思想叫做“到彼岸”,他认为人通过修练是可以从主体到达客体,是可以到达彼岸的。

  释迦牟尼观察了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又观察了从死到生的过程。我们知道。小孩哇哇坠地以后要隔几年才开始形成语言系统和完善语言系统。小孩开始在母体里的状态是“住”的状态,他完全是按宇宙规律活动。当他下地以后才开始独立.并处于“相”的状态;他没有形成语言.他是靠“相”来处理问题的,到达了初中以上他才开始形成了自己的意念系统.才开始脱离了动物最主要的处理方式——“相”处理方式,开始成为一个人。从意识的进化过程来讲.在初中以下,他都还不能完全作为一个人。所以,现在的法律规定十八岁以下的小孩都不能完全负法律责任,因为他们都还不是有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来支配自己,他们还需要监护。这些说明人生的过程,首先是生的节律,然后到一定时才产生“相”.相以后才产生“念”。

  那么,死亡的过程则是先丧失的语言系统、丧失的念。我们有很多亲人,临死之前就失语,不会说话了。但是他还用眼睛看着自己的亲人,那时,他还用“相”处理.他还用“相”对亲人寄托了很大的期望。“相”处理阶段可以是很长一段时间,比如植物人、脑血栓中风等病人。“相”处理时间阶段特别长,说明“相”本身还不是接近生命的实质,更深的实质就是节律。所有生命现象的实质都是按照宇宙的节律组合形式而呈现。既然他还存在相,也就是说宇宙中间节律的组合形式的他还活着,他没有语言子?就像动物一样地活着。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抢救。

  实际上宇宙中间的普遍现象是“相”起动.“相”处理问题。人以外的动物都是“相”处理问题.所以,人失掉语言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从人的出生过程、死亡的过程,我们就了解并抓住了生命现象的三个阶段,即禅宗六祖慧能说的“念、相、住”。所以,我们的修练也是三个过程的经历。第一个过程首先要“无念”,佛学上讲二禅以前的一禅就是有念的。到了二禅就“无念”了。二禅就讲“数、随、止、观、还、净”。一到随息就没有语言了。

  现代人有一个错误的观点,以为除了语言能支配行动外,就没有其它的东西可以支配行为。人们忘记了实际上动物界主要的方法是“相”处理,不是语言处理问题,是“相”来决定它们的行为。比如一个动物,当它看见比它强大的动物要吃它时,它是相来决定它逃跑,而不是语言,它没有经过语言过程。所以,“相”处理的方法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太多太多。最低等的动物是靠触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高级一些的动物就形成了眼、耳、喉、鼻较高级的“相”处理系统……

  “相”处理问题,是动物界主要的特点。那么。动物界用什么根本的方法决定相变呢?佛学的一个木浯“住”即节律是决定相变的。由于宇宙一切都在不停运动.不同的运动是表现为不同的节律,就是这些不同运动的节律的组合体形成了万千世界的各种相变。

  我们探讨生命现象的实质就是要探讨甚深修持。释迦牟尼的甚深修持就是讲的什么样的东西来决定我们的“相”处理系统、相分离系统?什么样的东西来决定我们“相”来支配我们的行为?我们大家练了很长时间的无念带功修持方式,无念带功的修持方式就是探讨“相”启动的原理是由什么决定的?我们搞的试验全都是“相”启动。我们“海浪启动”会了,“泉水启动”也会了.但是我们不能不动脑筋.仅仅—般地停留在自己能操作这几个相之间。我们一定要继续探讨这些相变,又是什么决定的?为什么开始听溪流声的时候没有出现声音,后来在没有声音,无念至动的时候出了功能语言?功能语言是怎样产生的呢?所以,一切修持学问根本就是研究“相”处理是由什么决定的?若不研究这现象,就几乎没法掌握人体奥秘。

  相变的形式是千万种、无限的。哪一种方法决定哪一种相变?例如语言神境通.是哪一种什么洋的东西来决定他成为语言神镜通这种相变呢?哪一种东西来决定了我们要翩翩起舞?哪—种东西决定了我们可以打拳呢?又是什么东西决定了我们可以有脱体体验。即阳神出窍呢?

  相是由什么来决定的问题.是最值得释迦牟尼探讨的。相变本身在六师时代已被讲得很清楚,但是释迦牟尼探求得更深。他就用必须要“想受灭尽”的方法来达到掌握宇宙节律的规律,自由地左右相变,达到自我控制。所以,释迦牟尼创编了一个功,这个功就是禅定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禅定的本来意义——“想受灭尽定”。“想”首先就是我们的第一步,即语言系统要关闭起来。关闭起来后还有“受”,即客观的信息还要影响我们。客观的信息毕竟也是相,那么,对客观的这些相也要关闭起来后,我们可能就发现了决定内外相的动力——“住”的奥秘,节律的奥秘是什么。释迦牟尼的“想受灭尽定”,实际上就告诉我们:到达空觉境界才是打开:甚深修持这种层次的—个总的钥匙。想也灭尽,受也灭尽。就是说主观的信息灭尽了,客观的信息也灭尽了。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的信息部属于相的范围。这些信息灭尽了后。我们就可能体会到宇宙节律本身的奥秘。由于不同的节律呈现着不同的相态。此时我们就可以用不同的节律方式来决定我们不同的相变艺术。

  低等动物的相变,就是它们把握住了宇宙中某种节律而作出“相”处理的。比如螃蟹的横行.就是因为它收到了比它强大的节律信号以后,这种节律信号决定它作出反射而横着爬行的。我们所有的功能现象,即特异功能现象就叫做“特异相”——特异相变。这些特异相变都是由宇宙中的不同节律决定着.所以.所有一切练功的奥秘就是掌握这种节律。

  我们人出生之后,最后才形成语言。那么,我们功夫的最高也是要还原于语言神镜通。如果一个修行者没有掌握语言神镜通这种境界,那么,实际上他要塑造一个人的整个过程还没有完成,因为语言是最后才完成的。我们功能态中完整地、功能地重塑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语言神镜通。这样的修练比较特别了,先要没有语言进入“相”的状态.在相的状态后我们又要把相的境界进一步推进到“住”的节律状态;掌握了节律之后我们又要反过来即颠倒颠,又用节律引起各种相变,而最高级的相变就是语言神镜通。我们这个来回往返的过程,就是功能态重塑一个人的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