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中国历代大儒 编者:舒大刚 >

第102部分

中国历代大儒 编者:舒大刚-第102部分

小说: 中国历代大儒 编者:舒大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众人”之分,前者是有道德、有智慧的明白人,对他们可以告之以理,就可受到启悟,对“众人”来说,只能告之以事,因为他们的道德和智慧低下,不能直接领悟事理,只能依据事实(形、迹)说话,才能使他们明白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这种说教,比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固然有所进步,但仍然是圣贤史观的表露。

    综上所述,吕祖谦的理学思想,既肯定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本体论,又强调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心”的主宰作用,目的是调和二者的分歧。然而,客观唯心论与主观唯心论虽然同属于唯心论,二者尽管可以相通,但最终仍然是不一致的,“鹅湖之会”曾企图调和朱、陆之间的分歧,使之会归于一,结果还是未达到目的,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不过,在吕祖谦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则作出了尝试,但在实际上却是融“理”于“心”,自然偏向了“心学”一边,因为他的基本观点同陆九渊的“心即理”的命题及其论证方法基本一致。其不同之点是承认了“理”是宇宙万物的普遍原则,是超时空的绝对存在。其与朱熹不同之点,还表现在他更相信“天命”,并且提出了“理即天命”的说法。

    在吕祖谦的哲学思想中,也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成分。

    由于“吕学”不私一说,其眼界比较开阔,态度比较客观,吕祖谦不仅容纳了“理学”和“心学”,同时还吸取了永嘉学派的一些唯物主义思想,如在宇宙万物生成的问题上,认为万物都是禀受了天地一元之气而产生的。他说:“推本原而言之也,万物无不自天地而生者,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大哉坤元,万物资生,故曰万物父母也,人为万物之灵者,一元之气覆冒,初无厚薄,得之全者为人,得之偏者为万物也。”(《增修东莱书说》卷14)。在理气关系上,吕祖谦主张理不离气。他说:“理之在天下,犹元气之在万物也。……气无二气,理无二理。然物得气之偏,故其理亦偏;人得气之全,故其理亦全。”这里不但承认了理不离气,而且承认了“理”的“偏”或“全”是由气的“偏”或“全”来决定的。此外,在形神关系上,他还坚持了“形神相即”的观点。

    在吕祖谦的哲学思想中,也包含了一些辩证法思想,例如,他提出了“天下之理必有对”的观点:“天下之理必有对,已立则物对,有对则有争。一矜其能,一伐其功,则争之理存。盖矜伐者,争之对也。”(同上卷3)这里虽然仅仅以一矜一伐之争说明理必有对,其用意是主张“无我”,要求不自以为能,不自以为功,但他毕竟提出了“理必有对”和“有对必有争”的观点。在事物的矛盾统一问题上,他指出了阴阳相互渗透的关系说:“向之疑以为怪者,特未能合幽明为一耳;犹阳之发现,阴之伏匿,阳明阴幽,常若不通。及二气合而为两,则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孰见其异哉?阴阳和而为而,则群物润,幽明合而为一,则群疑亡。”(《东莱左氏博议》卷6)

                     四、注重实际  提倡务实致用之学

    吕祖谦虽然是一个理学家,但在他的著作中并不只是空谈道德性命。他的学说一方面是“以性命之学起”,并且“要以三德三行立其根本”(三德:“至德以为道本”;“敏德以为行本”;“孝德以知道恶”。三行:“孝行以亲父母”;“友行以尊贤良”;“顺行以事师长”)的学规,但在另一方面又提倡治经史以致用。他要求“学者当为有用之学”(《左氏东莱博议》卷5)。他的思想有同陈亮事功之学合拍之处。他晚年与陈亮结为挚友,“相互讲论切磋”,颇有共同语言。陈亮说:“亮平生不曾与人讲论,独伯恭于空闲时,喜相往复,亮亦感其相知,不知其言语之尽。伯恭既死,此事尽废。”(《陈亮集·丙午复朱元晦秘书书》)又说:“伯恭晚岁于亮尤好,盖亦无所不尽,箴切诲戒,书尺俱存。”(同上《又甲申秋书》)甚至还说:“四海相知,惟伯恭一人”(同上)。说明二人交情之深,思想交流甚密,这对吕祖谦的思想无疑会产生深刻影响。全祖望说:“乾、淳之际,婺学最盛。东莱兄弟以性命之学起,同甫(陈亮)以事功之学起,而说斋(唐仲友)则为经制之学。考当时之为经制者,无若永嘉诸子,其于东莱、同市,皆互相讨论,嗅味契合,东莱尤能并包一切。”(《宋元学案》卷60)吕祖谦的经世致用之学,不仅广泛吸收了浙东事功学派的思想,同时还包容了唐仲友的“学务经世”思想。这说明,吕祖谦不仅强调“要以三德三行立其根本”,同时还强调“学以致用”。他说:

    前教以三德三行以立其根本,……然又须教以政,使之通达政体。……故国政之有中者,则教之以为法;不幸而国政之或失,则教之以为戒,又教之以如何振救、如何措画,使之洞晓国家之本末原委,然后用之,他日皆良公卿也。后世自科举之说兴,学者视国家之事如越人视秦人之肥瘠,漠然不知,至有不识前辈姓名者。异时一旦立朝廷之上,委之以天下事,使都是杜撰,岂知古人所以教国子之意。然又须知上之教子弟,虽将以为他日之用,而子弟之学,则非以希用也。盖生天地间,岂

    可不知天地间事。”(《遗集·杂说》)在这里,吕祖谦说明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说明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指出了科举制度的弊病,提出了教育之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人才。

    为了说明学以致用的道理,吕祖谦以百工治器为喻,他说:“百工治器,必贵于用,而不可用,工弗为也。学而无所用,学将何为也。”(同上)因此,他对当时士人只重虚文不察实际的不良风气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今人读书,全不着有用看。且如二三十年读圣人书,及一旦遇事,便与闾巷无异。或有一听老成人之语,便能终身服行,岂老成人之言过于六经哉(同上)!

    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那些只读圣贤之书,不闻实事之人并无真才实学。因此,吕祖谦不仅强调学以致用,还提出了如何培养有用之才的途径。他说:“为学须日用间实下功夫,乃得力。”(《遗集·与学者及诸弟》)他要求学者“以务实躬行为本”(同上《与内兄曾提刑(致虚)》)。他这些思想,在《太学策问》中明确归纳为“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十个字,鲜明地体现出他的经世致用主张。

    在吕祖谦自己的治学方法上,就尽力实践了上述思想。在认识方法上,主张研究问题“不可有成心”,强调“参合审订”、“再三商榷”,并且十分重视民众实际生活的经验,认为“闻街谈巷语;句句皆有可听;见舆台皂隶,人人皆有可取”(《文集·杂说》)。不仅提出了治经史以致用,同时还用大部分时间对历代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考察,著有《历代制度详考》一书,企图经过研究与考察,从中得到经验与教训,寻求解决当前国计民生问题的办法。例如,他在《历代制度详说》中,就提出了针对当时赋役、兵制、田制等问题的解决办法,他在考查历代赋役制度的利弊后,便提出了“寓兵于农,赋税方始定”的意见。在田制方面,提出了“均田”的主张,在兵制方面,他指出了当时兵多为患,主张精兵,他说:“敌之畏,畏其精也,非畏其多也。”(同上卷11)

    注重实际,提倡经世致用之学的思想,说明吕祖谦在学风上不同于当时所谓正宗的道学家,因为那些道学先生习惯拱手端坐,空谈性命道德,对于国计民生中的实际问题却不屑一顾。更表明了吕祖谦多少有一些超越于理学束缚的地方,难怪朱熹批评他说:“伯恭之学合陈君举(陈傅良)、陈同甫二人之学问而一之。永嘉之学理会制度,偏考其小小者,唯君举为其所长。……同甫则谈论古今,说王说霸。伯恭则兼君举、同甫之所长。”(《宋元学案·东莱学案·附录》)朱熹同陈傅良、特别同陈亮在学术观点上分歧很深,上述评论实际上是对吕祖谦的不满,所以他还批评吕祖谦“博杂极害事”。吕祖谦的“博杂”不仅有突破正宗理学的倾向,甚至还有超出“吕氏家学”的地方,由于他主张学以致用,这种“博杂”正好表现了其可贵之处。

                                          (李刚兴 撰)

    主要参考书

    1.《宋史·儒林四》

    2.《宋元学案·范吕诸儒学案》

    3.《宋元学案·东莱学案》

    4.《宋元学案·说斋学案》

    5.《宋元学案·紫微学案》

    6.《宋元学案·荥阳学案》

    7.《宋元学案·丽泽诸儒学案》

    8.《吕东莱先生遗集》

    9.《左氏东莱溥议》

    10.《增修东莱书说》

    11.《重修浙江通志用·丽泽源流传》

    12.宋明理学史》侯外庐等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

    13.《金华丛书书目提要》卷7

    14.《陈亮集·文集》卷20

  

                            心学祖师  陆九渊

                             (1139—1192)

    宋明理学在南宋时期,分化为“理学”和“心学”两个系统,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指宋明时期,以研究儒学经典“四书”、“五经”之义理的“义理之学”;从狭义上讲,是指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共称。因为无论程朱之学或陆王之学,都把“理”(或称天理)作为其学说的核心范畴。理学是后期封建社会中占居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深刻和巨大的。作为理学中的“心学”一系创始人的陆九渊,自然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豪门苗裔  聪颖早悟志气高

    陆九渊,字子静,生于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年),卒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江西抚州金溪(今江西临川县)人。由于他在中年以后,到贵溪的象山居住讲学,又自号“象山居士”,故学者称他为象山先生。

    据《象山先生行状》记载,陆九渊的远祖为妫姓,战国时期,取代姜姓齐国的田氏先祖敬仲(田完),就是妫姓之后裔,所以陆家的祖先又姓田。陆九渊家族一系,是齐宣王之少子元侯田通传下来的,因当时四通的封地在平原盘县陆乡,他于此定居,故改为陆姓。自四通下传至第42代的陆希声(陆九渊的八世祖),做了唐昭宗的宰相。五代末期,陆家因避战乱,才迁徙到江西抚州的金溪,购置产业,是当地声望很高的豪族大姓。但是,从陆九渊的高祖到他父亲四代,都没有人做官,这是陆家处于衰落的时期。陆九渊为其弟九叙所写的墓志铭中说:“家素贫,无田业,自先世为药肆以养生。”(《陆象山全集》卷28)又说:“吾家素无田,蔬园不盈十亩。”(《陆(九皋)修职墓表》,同上卷28)他们主要是靠开药店的生意来维持生活。不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