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性伦理学 >

第58部分

性伦理学-第58部分

小说: 性伦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因素,爱情是维系婚姻的纽带,两性的结合更多的是感情的需要。表2显示,半数
左右青年找对象把感情深厚与否放在第一位。追求相互爱慕,重视婚姻的感情基础,
这就使男女双方从长期以来父辈们没有感情没有凝聚力的凑合型、维持型婚姻中解
脱了出来,对于提高婚姻质量,稳定家庭和社会无疑是有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是历史的进步。固然,就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而言,男女青年恋爱结婚单纯建
立在相互爱慕,感情投合的基础上。而完全排除职业、工资收入、住房等物质条件
的考虑,多少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但这毕竟代表了今后的方向和必然趋势。
    如此众多的青年追求情感的满足,只重视现时幸福而不在乎能否“白头到老”,
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的传统婚姻观念相比,确实是历史性的重
大突破。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又不能不使人耽心:是否会出现恋爱婚姻上的短期
行为,今天和这位有感情就结合,过几天感情转移了就分手,朝三暮四,改弦易辙,
草率结婚草率离婚,从而给社会带来不稳定感。
    选择“不婚不嫁”的也不少,说明有部分青年在择偶时有过分理想化倾向,宁
肯不嫁不婚也不能不十全十美。
    从性别看,选择“只要感情深厚,不一定白头偕老”的,男女各占其总数的一
半以上。但是,选择第二个答案,即“感情不十分深厚,但能托付终身”的女性,
百分比为35。6,略多于男性,反映女性有较重的依附心理——找对象是为了终身有
靠,传统的婚姻观女性的负担更重些。
    选择第一种答案的,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16—20岁的青年选择第一种答案的
百分比最高,达64%,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对人生对爱情一知半
解,充满梦幻、憧憬未来,有的还没有恋爱的经历,有的可能正陶醉在花前月下的
柔情蜜意中,他们把恋人间的感情看得更重些是很自然的。进入婚嫁年龄后,对问
题的考虑逐渐变得现实起来,选择恋人更多的着眼于终身幸福,选择第2种答案的百
分比也就逐步升高。
    8种不同从业身份的青年相比较,科技人员和学生中选择第一种答案的百分比最
高,都在7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农民中选择第一种答案的竟然也在60%以
上,在8种不同从业身份的青年中位列第三。在封建包办婚姻在农村重新蔓延的今天,
仍有如此众多的农村青年不顾白头偕老与否,追求恋人间的情投意合,应当看作是
传统婚恋观的重大突破。几种不同从业身份的青年在选择恋人时,都把感情深厚与
否看得比能否托付终身为重。只有个体户青年例外。这说明,一向被认为在竞争观
念、金钱观念等方面走在前头的个体户青年在婚恋观上并非象人们想象的那样开放,
还保留着较多的传统观念。
    (三)对婚前性行为的肯定与宽容,反映当代青年在性道德评价上背离传统的
步子迈得相当大,性观念的开放程度令人瞠目。
    为了测量当代青年性观念的变化,以对婚前性行为的认识和态度为突破口,设
了两道问答题,请被调查的青年选择。结果如下:

    表3表明,当代青年对婚前性行为表示“可以理解”的所占百分比最高,如果加
上对婚前性行为持完全肯定态度,即认为“正常行为,无可指责的”,百分比高达
39,而认为“不应当”和“道德堕落”的,合计为34%。在这种否定性倾向中,视
婚前性行为为“道德堕落”而加以谴责的,也只占少数,多数人仅仅认为“不应当”
而已。这说明,和传统相比,青年的性观念有了相当大的松动。
    调查显示,有1/4左右的人选择了“说不清”的答案,说明近几年理论宣传和
舆论导向上的混乱造成青年思想上的困惑与迷惑,这是不容忽视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调查到当您的恋人向你提出婚前性行为的要求,您将采取什
么态度时,只有略多于半数的青年表示“拒绝”,明确表示“答应”的有9%,还有
29%表示“有可能答应”,两者相加,接近40%,当代青年在两性关系上表现出过
分的随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见表4


    不同性别的青年在性观念的开放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认为婚前性行为是
“正常的,无可指责”和“可以理解”的,男性百分比高于女性;而认为“不应当”
和“道德堕落”的则相反,女性多于男性。说明男性青年比女青年在性观念方面开
放的步子迈得更大些。行为选择上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当恋人提出婚前性行为
时”,表示“拒绝”的,男性中有43%,女性中有74。7%,“答应”和“可能答应”
的,男性为56。2%,女性只有25%。
    不过单就女性而言,有1/4的人表示“答应”和“可能答应”婚前性行为,已
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中国是一个十分讲求贞节的古老国家。传统的贞操观带有深
重的重男轻女的封建色彩,只对女方单方面提出贞节的要求。结婚时新郎乃至新郎
的父母亲友都对新娘是否处女要求十分严格。姑娘们从小就被谆谆告诫要从一而终、
严守贞操,失身即终身遗恨等等。因此很多未婚女性都把自己的处女膜是否完整看
得比生命还重,多少少女因为失去贞节而受到歧视、遭到唾弃因而痛不欲生。如今,
开放不过10年,女青年中就有近1/3的人认为恋人间的婚前性行为“正常”、“可
以理解”,有1/4人表示“答应”和“可能答应”,性观念变化之快,确实不能等
闲视之。封建的贞操观固然应予摒弃,但自爱、自重仍是现代女性所不可或缺的基
本素质。
    反过来,尽管有45。8%的男青年认为“恋人间的婚前性行为”是“正常”的,
“可以理解”的,似乎够开通、够宽容的。但实际生活中却未必是这样。许多男青
年自己在婚前可以和不止一个姑娘发生性关系,而当他发现自己的新娘不是处女时
就暴跳如雷,不能容忍,哪怕新娘婚前是受暴力侵犯而失身也不予理解和宽容。这
同样是封建贞操观的余毒。
    就不同文化水平的青年而言,对婚前性生活持肯定和宽容倾向的,高中(含中
专)和大学(含大专)水平的分别占该层次青年的36。4%和46。5%,均大大多于该
文化层次中持谴责和否定倾向的百分比34。9和26。3。而初中和小学文化水平的青年,
其百分比正好相反,否定倾向大于肯定倾向。这些数据表明,性观念的开放程度受
文化水平高低的制约。但是,在行为选择上,“如果恋人提出婚前性行为要求”时,
选择“答应”和“有可能答应”的,在四个不同文化层次中,小学文化和大学文化
所占比例均比较高。如果说,大学文化水平的青年作此选择较多,标志其性观念开
放的程度,那么,小学文化的青年作此选择,恐怕更多的是由于无知和正确的道德
观念包括性道德观念尚未成熟所致。
    3类不同从业身份的被调查者,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和宽容倾向的比例,均超过
否定倾向。其中,科技人员的肯定倾向最为突出,为选择否定答案的比例的4倍多。
单位负责人、个体户和农村青年选择否定答案的比例虽然高于肯定倾向的选择,但
是认可婚前性行为的也分别占1/3左右。说明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具有普遍性,追
及多数行业的青年而不是单一行业独具的现象。
    从年龄看,尽管各年龄段青年完全肯定婚前性行为是“正常行为,无可指责”
的为数不是很多,但表示“理解”的比例却在各年龄段里均为多数。无论是认为
“正常”还是“可以理解”,其比例呈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在行为选
择上,“拒绝”恋人的婚前性行为要求的,各年龄段均有一半以上比例,明确表示
“答应”的以31—35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可能答应”的则以26—30岁年龄段
为最多。当然,这两个年龄段的青年多数已婚,答应与否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一种假
设,已无实际意义。16—20和21—25两个年龄段有35。7%和47。1%的青年选择“答
应”和“可能答应”,就值得注意,需要进行工作,加以引导。
    结论:
    (一)青年在婚恋和性方面的观念变化比其他方面更为明显。和我国目前的物
质生产水平相比,变化之大甚至可以说有点超前。这是因为,我国青少年长期处于
性禁欲压抑的状态下所产生的逆反心理,对爱情和性有强烈的好奇心。改革开放以
来,爱情禁区打破了,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男女谈情说爱的情节和镜头随着影视
等大众传播手段的普及而广为传播,处在情窦初开春心萌动的青少年自然极敏快地
捕捉并接受了这方面的信息。
    (二)婚恋观念的变化不是孤立的现象,是近年来青年自我意识觉醒和增强的
表现。青年婚恋观的变化并不全是正向的。对其积极的方面要肯定要支持,对其负
面则要引导,要抑制。
    综上所述,通过对女性的个别访谈和对青年的抽样调查,已经清楚地表明,当
代中国的性伦理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六、中国性伦理两次大变革的比较研究

    当代中国的两性关系及其伦理观念的巨变,具有历史必然性。在一定意义上可
以说,这是中国五四时期性道德变革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发扬和光大;同时,
也只有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五四时期先进思想家所倡导的性道德之变革才能得以
逐步完成。为此,把20世纪中国性道德的两次大变革作一些比较研究,应该说是有
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
    第一,从变革的对象分析,中国这两次性道德观念大变革,都把批判封建性道
德作为基本任务。
    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性关系受制于只强调封建义
务,而无视爱情的封建家长制。首先,性的目的是传宗接代。《礼记·昏义》云: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以上祖宗庙,以下继后世也。”其次,性的合法形式是
经过家长主婚和媒的的婚姻制度。历代封建律例都规定:“嫁娶都由祖父母、父母
主婚。”“父母之命,媒的之言”是订婚的唯一形式和结婚的合法根据。此外,还
往往要伴之于相当猖极的买卖婚姻。再次,性道德准则是男尊女卑。中国封建主义
性道德基础的形成和长期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根源。它是封建
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必然产物。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开始,
历代的封建主义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对性道德的研究。不过,儒家论夫妇关系时,但
言夫妇有别,从未言夫妇有爱。其影响之久远,甚至在封建婚姻制度已被摧毁的新
中国,仍然还在现实生活中顽强地表现出来。
    第二,从变革的外因分析,中国20世纪的这两次性道德变革都与程度不同的对
外文化开放有密切联系。
    五四时期,西方的各种思潮,包括性价值观念,开始传入中国。这期间,固然
有马克思主义的逐步传播,但相对说来,资产阶级的性道德观念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