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文选-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最顽强的防卫。11月25日,敌军炮兵准备就绪,就对桥头堡开始猛烈的轰击。29日桥梁被破坏了。12月30日,奥军六千人进行冲锋。战斗是激烈而顽强的。敌军被击退了,有三分之一被打死在战场上或当了俘虏。敌人想在眼镜堡挖掘战壕。为了把敌人从那儿赶走,前途无量的二十四岁青年将军阿巴土契亲自率领守军出击。他的出击很成功,可是他本人受了重伤。这次冲击的结果是迫使敌人停止围攻。但是在克耳失守以后,1797年1月19日,敌人又挖掘堑壕,2月19日,守军放弃堡垒,退回莱因河左岸。
两次战斗胜利使查理大公能够沿莱因河左岸、勃里斯加乌和巴登各省设置冬营,并抽出一支强大的部队去救援集结在皮亚韦河一带的奥军;而他本人也在2月份到达那儿,接任意大利战场的奥军总司令。他必须为博利厄、维尔姆泽和阿尔文齐报仇,并重新征服曼图亚、伦巴迪亚和全意大利。
十二
战评一。
关于作战计划。这次战争的结局不利,应归咎于政府所采取的作战计划。进攻德国的目的是:1)声东击西,借以阻止维也纳政府从莱因河方面军抽出新的部队去增援它的意大利方面军;2)使德意志联邦的各诸侯脱离奥皇,使巴登、瓦登堡和巴伐利亚的国王降服,吸引萨克森和那些还没有加入普鲁士中立国家联盟的北方各诸侯参加联盟;3)支持德国境内的战争,向它征收军税和征集军马以改组步兵、骑兵和炮兵;用共和国的资源来建立后备军;4)占领厄伦布烈田什迭印、美因兹、曼海姆和菲列浦斯堡等要塞,以保障莱因河沿岸的安全,并把包围这些要塞的部队腾出来,以结束这次战争和进行以后的战争;5)在占领英果耳施塔特和乌耳姆以后,必须保证德国境内法军冬营及其阵地的安全,以便在1797年春天夺下曼图亚以后能够从意大利和德国两方面同时进攻奥皇的世袭领地。
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作到下面两点:1)严密封锁厄伦布烈田什迭印要塞和菲列浦斯堡要塞,包围美因兹和曼解姆;2)用一支强大的军队掩护封锁和包围。这支军队要把战争引到德国腹地,并威胁奥皇的世袭领地。这支强大的军队除拥有重骑兵后备队以外,应由四个军团组成;每个军团包括三个步兵师和若干个骑兵旅及骠骑兵旅。军队总人数应当达到十四五万人。
莱因河一带的监视军应当由三个军团组成,其中包括七个步兵师和几个骑兵旅,兵员总数应达到六万人。第一个军团的兵力是两个师,应当守卫荷兰和杜塞尔多夫,并包围厄伦布烈田什迭印。第二个军团的兵力是三个师,应当围攻美因兹。第三个军团的兵力为两个师,应当包围菲列浦斯堡和曼海姆,并防卫克耳和格尤宁根桥头堡。两支大军的人数应达到二十万至二十一万人。
这样的兵力当时是具备的:战争开始时,莱因和松布尔-马斯两个方面军共有十六万人,荷兰方面军有三万人,还有二万人可以从旺代省及法国内地调来,因为那儿已不需要他们了。这样合起来就是二十一万人。
在包围美因兹的第二天,就必须在这座要塞前面构筑堑壕。拿下这座要塞,用6、7、8、9四个月的时间是足够的。甚至还可能节省出时间以同样的攻城辎重来攻克曼海姆。厄伦布烈田什迭印和菲列浦斯堡两处要塞也受不住九个月的包围,会在冬季投降。把各部分军队集中编成统一的大军,应当沿莱因河左岸用秘密调动方式,于2、3、4三个月间在斯特拉斯堡近郊进行。对于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可以寄予很大的希望。这支庞大的队伍应当出其不意地渡过莱因河,并在消灭分散的防守河岸的敌军以后,迅速向各方面推进。敌军若撤离莱因河,退守多瑙河,那么,法军就占领乌耳姆。法军以这里作为作战中心,就可以在韦尔尼茨河上的瓦登堡、在巴伐利亚境内以及在累赫河一带相机行动。它只有一条战线,这条战线在克耳、涅勃烈扎赫和格尤宁根。法军非常众多的人数足以压倒一切。他们在征服德意志联邦各国并解除它们的武装以后,应当驻扎在奥地利王国边境的冬季宿营地里。
巴黎所采取的计划与上述精神完全相反。这个计划是:1)对各要塞既不封锁,也不围攻,而只从远处监视它们;2)两个方面军在两位互不相干的总司令指挥下,沿两条方向相反的战线进入德国。他们没有协作,没有交通线互相联系,盲目前进。他们在当前的会战中虽然没有被打垮,但是已被敌人打退了。这种作战计划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当时在军事艺术中流行一些错误的见解。据说在1794年战争中,当敌军已占据康德、瓦兰西恩、兰德累西和克努阿四座要塞时,法军从正面多次进攻都遭受挫折。只是在他们分成两个部分——北方军和松布尔-马斯方面军以后,派出一个方面军(皮什格鲁方面军)经梅嫩沿海岸进攻敌军右翼,派另一个方面军(儒尔当方面军)沿松布尔河进攻敌军左翼,他们才获得了成功。那个作战计划的结果是攻克了上述各要塞并征服了比利时。敌军被击退到鲁尔河及莱因河那边,过后不久弗兰德各要塞也相继投降。
可是,根据这些情况得出来的作战原则是错误的。1794年战争的胜利,不仅不能归功于作战计划,而是恰恰相反。作战计划是错误的,但是打了胜仗,其唯一原因是法军在数量上占巨大优势。因为共和国把大量的军队放在这个边境上。虽说他们分成两个独立的方面军,但每个方面军的人数都差不多等于奥军的总人数。在弗勒律斯会战中,克列尔法伊特将军的兵力和儒尔当的兵力相等,但儒尔当的军队只是法国在北方所有军队的一部分,而克列尔法伊特则已集中了奥国军队的大部分。如果克列尔法伊特认真地打好这一仗并且成了胜利者,那么他后来就会打败皮什格鲁。这样一来,法军尽管人数众多,但因为计划错误结果还是会打败的。
如果法军不分为两个方面军,一个在左岸,一个在右岸,而是全军集结在松布尔河、在弗勒律斯战场上,只派一个监视军团去敦刻尔克,那么实力比奥军大一倍的儒尔当军队就不会遇到阻击,就可以在截断敌军退回莱因河的后路以后,象山洪般地猛攻敌军左翼。他的胜利就会是确实可靠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可是,错误的作战原则造成了用兵不便,在进入敌境以后,这种不便就会变成很大的危险。1794年,法国北部有两个方面军,一个以沙尔列芒、纪韦和菲列普维耳等要塞为侧翼依靠;另一个以敦刻尔克要塞及海洋为侧翼依靠。它们的其他侧翼部队也经常依靠要塞或者和法国领土相连接。虽然敌军插于它们之间,使它们联络发生困难,但在战线后面总能保持一定联络。至于在1796年的战争中,两军的左翼、右翼和后方同样没有依靠。在弗兰德勒,两军每隔二十四小时可以按照巴黎的命令来协调自己的行动。在1796年,由中央来指挥两军已完全不可能了,一切都应当由一个总司令来处理,可是它们却有两个总司令。由此可见,不能不承认错误的作战原则阻碍了法军在1794年获得决定性的胜利,而在1796年,这些原则又成了在松布尔-马斯方面军和莱因-摩泽尔方面军打败仗和遭受巨大损失的原因。
共和国希望和平,希望以莱因河为国界。但在敌军占据美因兹的情况下,就不可能要求这个国界。因此,应当围攻美因兹。围攻的危险性不大,因为这个要塞是在莱因河左岸。
军队在前去征服别国的时候,有时它的两翼和中立国家连接或者和巨大的天然屏障(大河或高山)相连接,有时它只有一个侧翼和它们相连接,有时连一个侧翼也没有与它们连接。在头一种情况下,它首先必须注意不让敌人从正面冲破它。在第二种情况下,它应当依靠有保障的那一个侧翼。在第三种情况下,它应当使它的各个军团牢固地紧靠它的中心,任何时候也不要把它们分散开来。如果两翼没有防御,打胜仗有困难,那么,在四翼没有防御的情况下,困难就会增加一倍;在六翼没有防御的情况下,困难就会增加两倍;在八翼没有防御的情况下,困难就会增加三倍。这就是说,如果把全军分成两个、三个或四个独立军团,那么,他们打胜仗的困难就会增加一倍、两倍或三倍。在头一种情况下,军队的作战线或依靠右翼或依靠左翼,那都没有差别。在第二种场合,它应当依靠有保障的一翼。在第三种场合,它应当垂直于军队正面的中心。在一切场合,都必须在作战线上每隔五、六站远构筑一座堡垒或一个坚固的阵地,以便集中设置粮库和军火库,组织辎重队,并在这些地点建立缩短作战线的交换站。
乌耳姆是进入德国的第一个天然基地。这座要塞位于多瑙河畔,它给占领它的人提供了能在河两岸随机行动的方便条件。它是欧洲一条最大河流上的一个最宜设置主要仓库的据点,而这条大河又流经英果耳施塔特、累根斯堡、帕骚和维也纳的城脚。从法国方面来说,这座要塞则位于黑林山脉的出口。
战评二(儒尔当)。
1.战争一开始,松布尔-马斯方面军在总司令指挥下立即在莱因河两岸活动,这条河流把它的左翼和中路及右翼分开了。如果克列别尔于6月7日在阿耳田基尔亨受到三万人的攻击,而不是象实际情况那样受到一万五千人的攻击,那么,他一定会陷入困难的境地。6月1日,法军全部应当集中在杜塞尔多夫,并朝济克河、兰河、美因河前进,占领那儿高地上的有利阵地,挖掘战壕,等待莱因方面军过河到右岸来。
2.查理大公率领的一部分军队到达兰河。他的到达没有迫使儒尔当将军分散自己的军队。儒尔当将军起先坚守兰河,并在良好的阵地上构筑防御工事。因为他既然决定要向他的仓库靠近,那他在把自己的军队集中于莱因河右岸,成为集中的突击兵团以后,就应该这样去作。这样的行动会对敌军发生影响,使敌军不敢在他的军队面前削减兵力,调出二十四个营去对付莱因-摩泽尔方面军。
3.7月初,松布尔-马斯方面军继续前进。莱因方面军在克耳渡河迫使查理大公赶往上莱因河。他给瓦尔田斯列卡只留下三万六千人。这支部队应该予以击溃。可是按照当时的作战规则,法军象围猎一样应沿所有的道路前进,而且因为追击敌军后卫的法军兵力与敌军相等,同时因为既没有迂回敌军右翼和左翼,也没有从正面突破它,所以法军始终不能把敌军逼入困境。结果敌军所受损失与法军本身所受的损失相等。
4.松布尔-马斯方面军总司令由美因河进到施魏因富特及班堡,他把自己的左翼连接萨克森的山脉,右翼却没有防御。萨克森刚刚参加普鲁士中立国家集团,它的军队因此脱离了奥军。松布尔-马斯方面军由于朝这个方向前进,由于它在莱因方面军渡到多瑙河右岸的时候离开了多瑙河,所以它把自己同莱因方面军之间的距离拉远了。两军的行动正好同它们所应当做的相反。一个方面军依靠它的左翼,另一个方面军依靠它的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