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是没有进化好的女人-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男人的温柔风骨,已经成为一种美德。很生活,凡俗,可信,更重要的是温暖。外国男人的温柔更浪漫些,但是,中国男人的温柔更温暖些。这种生活化的男人,可口亲切,适合留在身边享受,抱在怀里遐想,扔在外头相思,推到床下撒娇……这种男人,有强烈“服务意识”,里里外外一把手,会洗衣做饭,还会推拿和给孩子喂奶(当然是牛奶),温柔从厨房开始,浪漫从一块抹布开始……
7、北京上海深圳的艳遇指数
一个跑业务的朋友告诉我,搞他们这一行的男人最容易发生艳遇,甚至外遇,业绩好的时候,庆功酒会上,一定有美女转着;业绩差的时候,去酒吧浇愁,则有吧女来拯救“落难公子”。所以,他经常有浪漫的邂逅,由于在全中国各大中城市经常飞来飞去,所以这个“空中飞人”最有资格谈论各城市的艳遇指数,其中,有三个城市的艳遇最有特点,这就是北京、上海与深圳,它们名列前茅又各有千秋。
北京的艳遇都是男人惹的
北京的性别,应该是男人。政治文化中心,决定京派男人不能不“拽”!喜欢拍胸脯保证,仿佛无所不能,这很让女生着迷。所以北京男人最容易成为一见钟情的主角,第一印象就让人激动、感动,然后就心动,一气呵成!这里的艳遇是男人本身的事情。比较纯粹。
“爷们儿”、“哥们儿”,好像只有北京男人说得最地道、流畅与骄傲。据说,在北京,即使一个男人兜里只剩下最后一张一百块,有朋友来了尤其是女朋友,他还是会拿出来花掉。北京人面对感情就是毫无保留地付出,恨不得脱光了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北京男人哪怕很穷,但是也穷得只剩下爱情。不过,北京妞也不是省油的灯,旗鼓相当。“西皮京韵二锅头,同仁堂外前门楼,大碗茶喷四合院,说话最冲北京妞儿。”率性的北京男女,就这样一拍即合。谈恋爱就是摩擦发电照明,举手之劳。
北京男人活得潇洒。“混”和“玩儿”,代表了一些典型心态,王朔一句“我是流氓我怕谁”,风靡大江南北。这样举重若轻的男人,艳遇就是小菜一碟了。特别是艳遇这档事,多少带有街头文化的味道,很合北京男人口味与才情。在“通往春天的地铁”里,每一天,都有艳遇在发生。
有句老话说得好,爱是“谈”出来的,这是北京男人强项。北京男人的“嘴”,是艳遇利器。和北京爷们儿神聊,总是“海阔天空”。单一个“侃”字,似乎还显示不了他们的豪情,于是后面干脆跟着一个雄伟的名词“大山”。侃爷往往直率,聊了差不多了,就撂下一句口头禅:我很想你。北京男人就这么干脆。主题鲜明,开门见山。
因为好接触,而且很有可读性,所以北京男人很容易衍生出情感故事或者爱情事故。艳遇在长安街上,哪怕冷风飕飕,沙尘压顶,因为有古都的历史背景渲染,一切就显得神圣起来。也许只有北京的淳厚、大气才能培养出这种男人的“艳遇气质”。
所以,这个男性城市决定了艳遇的群众性,人见人爱,境界就在这里。
上海湿润的爱情气候
上海的风水、气候与土壤,都适合长蘑菇、开花与发生爱情。在生活成本很高的上海,只有空气是免费的,甜言蜜语也是免费的。结婚是奢侈的,但是恋爱则是简单的。伊势丹广场里,飘逸着进口冰激凌的奶油巧克力香味,甜腻腻的,都是爱情的湿,在这里,不牵手,就失落;不接吻,就口渴;不拥抱,就空洞!不恋爱,就变态。
爱情,是这个城市文化经典,也这个亚洲之都的软性消费。在张爱玲为首的女作家群里,“爱情被低头复述着,而偶尔抬头看云,却是天使与丘比特在城市的上空飞过。”小资云集,中产横行。有句话说:有青年的地方就有都市爱情片,有都市爱情片的地方几乎就有上海。所以,到这个城市的男人会觉得特别心旷神怡,大饱眼福,然后就是蠢蠢欲动。每个人都是爱情盛装,到处都是爱情小吃,大家都时刻准备恋爱。稍不留神,你就成了白马王子,或者是浪荡子。小心你的荷尔蒙和拉链。这样的潮湿地盘里,诱惑也是遍地开花的。
去年,学校一开学,在上海,当50多所教改中学的初三学生拿到了新的课本后都吃了一惊,因为他们新课本的第二单元叫:爱情如歌。只有这个喊过“出名要趁早”的城市,才可以如此光明正大地谈论爱情。只有在这样爱情为人生之本的城市里,才会有像“新闻晚报”这样媒体宁愿放弃巨额广告,也要为国家足球队守门员刘云飞与女友的争吵而划出大版面,供他们喊话调停之需。原来那么骄傲的曾是中国首席门神、国家足球队第一帅哥,居然为了一个上海姑娘求助媒体,表达悔改之意。如果要解释这个问号,只能从这个城市的爱情风水上找原因,不管你是怎样英雄好汉,在这个城市里,你就有“英雄难过美人关”的气短之叹,有趣的是,中国第一档“美人关”娱乐节目也诞生在这块多情的土地上。所以,你要是到了上海,没有带艳遇回去,就如同到了南京没有带雨花石回去一样,一定是不对的。
所以,这里的艳遇有些像淋雨,而谁都有不带伞的时候,特别是男人。
深圳的寂寞之痒
这是一座年轻得有些把持不住的城市,也是最集乡愁与情仇于一身的城市。这里大部分是外地人,他们眼睛滴溜溜转,没有什么亲情包袱,可以更放肆地挥霍爱情,山高皇帝远,更开放也更容易受伤。
深圳,最早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的城市,有人因此质问:也许深圳速度把爱情也转变了方向吧?然后断言:深圳是爱情的荒原!这里是最早传出爱情快餐的地方,但不一定它真的就是一座爱情空城。难道说同居不要婚姻就没有爱情?深圳是个合租的城市,是不是也决定了它也是一个同居的城市?
满街都是寂寞难耐的人群,所以这里的男人特别易燃,一点就着。女人则一眼洞穿。
深圳有爱情,更要有金钱。外乡人的寂寞,酒吧成了好去处。去酒吧的女孩,不用花自己的钱,会有男人排队为其买单,有人说这也是深圳艳遇方式的一种。
生存压力需要另外一种精神去解套,爱情也是一种精神生活?人们不得不去恋爱,也不得不在恋爱时裹上伪装,进行着一场希望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的爱情。这里几乎只有陌生人,所以欲望如此熟悉,爱情有些陌生。
深圳的艳遇,总有几分的焦灼与无奈。某个情人节来临之际,深圳铜锣湾商场前竖立起大大的一个“爱情宣言”板,免费供人们为自己的情人许个诺。板上既有“你是我的骨,我是你的肉”等缠绵感官细语,也有“某某嫁给我吧,我保证今生不包二奶!”等大胆实在的心里话。
这里的爱情赤裸裸,大胆,因为急迫,还是因为饥渴?
这里,有条著名的“爱情路”。在繁华都市,已经很难找到出手这么大方的爱情“路途”。在那路上散步,人人脸上写着爱情的邀请函。路面不宽,有利于并肩或者接踵?路很长,总长约4公里,一侧直接面朝大海,一侧是婆娑的棕榈树等绿化带,把车辆穿流不息的滨海大道隔在了身后,这就是深圳的“情侣大道”,爱情发生在路上,这就是艳遇。
总之,北京的艳遇在男人的怀中,上海的艳遇在华丽的文化里,而深圳的艳遇在新修的大路上。这是三座不同的恋爱城市,爱情随时随地发生,男人可以在这里领略不一样的浪漫、风情与缘分。
(07)
1、中国男人的浪漫比较酸
中国不缺浪漫诗人,但是鲜有浪漫英雄。中国男人想风流却不懂得浪漫。是的,该是改造中国人所谓浪漫的时候了!
一谈到浪漫,我们就下意识地摇头背诗,抬头望月,意淫花草,攀附风雅。在中国,最早会浪漫男人,多是由文人发起的,所以,直到现在,中国男人的浪漫,还是透出一股“八股味”与文人气,与其他欧美其他国家比较起来,我们的浪漫有些泛“酸”,就是比较书卷气、文艺腔,带些脂粉气息,多停留在诗意中、意象里,如余秋雨先生说的“月亮是中国最大众的诗”,而缺乏更开阔更男人的“行动力”,浪漫得有些文弱、酸腐,甚至多愁善感。整天只盯着月亮啊星星啊做文章,把浪漫给“啊”得很狭隘和文绉绉,抒情有余,行动不够;香艳有余,刺激不够;温柔有余,力度不够。
浪漫在闺房、书房,一迈出大门,浪漫之心仿佛就自动关闭。中国男人喜欢对自己爱的人说,“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但是外国男人则喜欢带着“她”去空中跳伞、爬珠穆朗玛峰等;中国男人喜欢写诗、发短信表达爱意,外国人则会为爱去击剑格斗、买下一个星球为“她”命名。可能是因为我们古代诗歌太发达了,文字太丰富了,所以我们国产男人就习惯、擅长、也喜欢用文绉绉的东西来表达浪漫情怀,而不是用浪漫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改造世界,还有爱自己的女人。
国产男人经常把浪漫当做一种“秀”,好象这是要做给别人看。而不是把它当做一种人生态度。有人曾在情书里这样诗情勃发:“我们的爱,不管经历怎样的狂风暴雨,我永远伴你左右。”可是情书的后面附有这样一个更真实的注脚:“对了,下周六如果下雨,我就不去接你。”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浪漫在情书里在口头上,而缺乏实施的魄力与行动。放眼过去,我们有太多的情书大赛,而没有背老婆比赛;有太多浪漫的脑力劳动,而缺乏浪漫的体力劳动。
甚至,中国男人的浪漫,许多时候仅是一种“修辞”,如同比喻夸张拟人,注重形式,而忘记更重要的内容与追求的勇气。很久很久以前,曾有个蓝领男人,觉得书生很有浪漫气质,一天半夜他也古色古香地吟哦:“贤妻,尔夫为虫所袭迅燃银灯!”他太太听了老半天没有听懂,最后,可怜的他只好放弃浪漫腔调,改口嚷道:“老婆快点灯,我被蚊子叮了!”太太埋怨他“不好好说话”,自以为浪漫的丈夫则反唇相讥:“不懂风情!”
在中国有首流传很广的歌曲《最浪漫的事》,“最浪漫的事就是陪着你慢慢变老”,“等到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依然可以手牵手漫步于夕阳下,抑或背靠背坐着,细数天上的星星……”好像很美,也感人,但是总觉得有些梦幻色彩与女性倾向;而有意义的男性浪漫应该是“在当下”,也强调把握时机,而不是单纯酸酸的愿望抒发。有个女孩曾非常迷恋一个“风流浪漫的男人”,而且为他等待了十年,我问,他浪漫在哪里?她说,“他说话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口吐珠玑!”但是,在得知这个痴情女子为他守侯十年后,他居然吓得落荒而逃,连一句“谢谢”都不说,然后就人间蒸发。他不领情,胆小,那还称得上浪漫风流吗?相反,我看到另外一种真实的浪漫男人,法国传记小说《巴马修道院》中的主人公法布里斯,为了能天天看见监狱长的女儿,宁愿把牢底坐穿也不愿出狱。
更重要的是,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