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召见,赐掌内务府总理钦工处,赏七品官,食七品俸。后来他参加雍正
朝圆明园的再建工程,任楠木作样式房掌案,带领样式房样子匠进行设计
(画样)、制模(烫样),圆满地完成了工程的设计施工,受到雍正皇帝
重视。他七十寿辰,雍正命太子书赐“古稀”二字匾。第二年去世,又蒙
皇恩赏赐盘费,奉旨归葬江苏。
雷金玉六娶,生子五人,当雷金玉归葬南国,其他四子随灵南归,出
生才三日的雷声■随母留居北京,成为“样式雷”世家的又一位传人。
雷声■,字藻亭。雍正七年(1729)生于北京;乾隆五十七年(1792)
卒。
雷声■幼,留居北京,由母张氏抚养,但不久样式房掌案被同僚攘夺。
后张氏抱声■到工部泣诉,才“恩准以声■嗣业”。雷声■承值内廷正值
乾隆中叶大兴土木之际,但各类记载对声■一生遭遇及事迹述及甚少。
雷声■长子家玮、次子家玺、幼子家瑞三人,重操先祖事业,并力合
作,才使样式雷世家再次繁昌。
雷家玮,字席珍。乾隆二十三年(1758)生于北京;道光二十五年(1845)
卒。雷家玺,字国贤。乾隆二十九年(1764)生于北京;道光五年(1825)
元霄节猝死。雷家瑞,字征祥。乾隆三十五年(1770)生于北京;道光十
年(1830)卒。
乾隆南巡,沿途各省,修建行宫。雷家玮奉派查办外省各路行宫及堤
工等工程,以及淮内盐务、私开官地等事。事迹不详。乾隆五十七年(1792),
雷家玺承办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园庭工程及热河避暑山庄的修建。中途
又赴办昌陵工程。随后又主持圆明园楠木作事,直到猝然去世。雷家瑞因
兄家玺赴办昌陵工程,他便接替圆明园掌案,在样式房料理一切官事,后
因内务府苏大人添派为样式房掌案头目。嘉庆时营造南苑工程,家瑞又主
持楠木作内■硬木装修,并赴南京采办紫檀、红木、檀香等名贵材料,并
经手在南京雕镂完毕。返回北京后又主持“料木归公安拢”,竣工后辞归
回家。
家玮、家玺、家瑞兄弟三人,生当乾嘉盛世,先后“继武供事于乾嘉
两朝工役繁兴之世”,不仅参加并主持过当时主要皇家园陵的建造活动,
而且还承办其他庆贺典礼工程,如宫中年例灯彩以及西厂焰火,乾隆八十
万寿典景楼台等,颇负盛名。
到雷家玺三子雷景修一代,国运日衰,样式雷几代经营过的著名园林
建筑圆明园被焚毁。雷景修及其后代就在这样的时世中继续着祖先的事
业。
雷景修,字先文,号白璧(一为字白璧,号先文),又号鸣远。嘉庆
八年(1803)生于北京;同治五年(1866)卒。
雷景修16 岁时就随父亲在圆明园样式房学习“世传差务”。父亲家玺
突然辞世后,因他年纪较小,又差务繁重,恐办理失当,按照遗嘱,将掌
案名目请伙伴郭九承办十余年。“雷景修墓碑”云,于道光己酉年,即道
光二十九年(1849)“正回”自办。雷景修生逢乱世,土木兴造远不如前
代,直到咸丰八年(1858)才因“遵旨筹饷例报捐,恩赏九品职衔”。后
才因营建定陵,受清室器重,在同治二年(1863)封“诰授奉政大夫之职”。
去世后,因后代之功,又于光绪六年(1875)受敕赠“通奉大夫、赐之诰
命,为二品封典”。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罹难兵火。设于其中的档
房关闭后,便移居西直门内东观音寺。在这里雷景修搜集承接保存了大量
设计图纸及模型。《样式雷考》云:“景修一生中工作最勤,家中裒集图
稿、烫样模型甚多,筑室三楹为储藏之所,经营生理,积赀数十万。”其
中一部分今天仍可看到。
雷景修的儿孙又赶上同治朝园陵重修或扩建等工程,“样式雷”世家
又一次引起时人注目。
雷思起,字永荣,号禹门。道光六年(1826)生于北京;光绪二年(1876)
卒。雷景修第三子。
雷思起同治四年以定陵工程之功,以监生赏盐大使衔。后来众议修复
圆明园,他进呈图样,与其子廷昌受同治帝召见五次。具体不详。
雷廷昌,字辅臣,又字恩绶。道光二十五年(1845)生于北京;光绪
三十三年(1907)卒。
光绪朝先后有几次较大规模的皇家园陵建筑活动。光绪三年惠陵金券
合拢,隆恩殿上梁,当时供职样式房的雷廷昌有功,以候造大理寿丞列保
赏加员外郎衔。随后又参加建造普祥、普陀二陵及修筑三海,筹办万寿山
庆典工程,朝野关注,“样式雷”世家最后一次令朝官侧目。
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样式雷世家也随之零落。至20 世纪20—30 年代,
因生活所迫,雷氏后代陆续将先辈的遗物出售,散于国内外。据云有《雷
氏大成族谱》传世,但自20—30 年代以后,再无人见得,而其后代的下落,
经查找,也无线索。
在清代皇家宫廷、园林、陵墓的建造活动中,自康熙中叶以后近二个
半世纪的时间里,样式雷氏世代在样式房或楠木作主持工程的进行。在进
行某项建筑工程之前,按惯例要由“样式房”联合其他相关机构,提出完
整详细的设计方案。雷氏家族是制作纸硬样模型及小木作装修雕刻(楠木
作设计)的世业专家。雷氏在主持样式房、楠木作工作时,将这些技术运
用于建筑设计,从而在皇家建筑的设计与营造以及器服典礼工程的设计方
案中,表现出了高度的建筑设计艺术成就。
清代大量兴建苑囿,最为著名的有承德避暑山庄和北京西郊的三山五
园。这些建造活动与样式雷氏是分不开的。关于雷发达,现已知道的不多
了,到后代雷金玉手中,参加畅春园,圆明园工程,大显身手,赢得了时
人赞誉。“万园之园”——圆明园工程,前后经营一百多年,自雷金玉之
后,雷家玮主持对圆明园东路的设计与施工;雷思起同治时又主持了重建
的设计工作。这些活动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圆明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家玮兄弟三人主持万寿山颐和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的设
计工作,为雷氏世家增添了新的光彩。三园以三山为主体设计布局、组景,
使水体、建筑、道路、树木花草,构成天然之境,与江南园林风格迥异,
趣味别具。热河避暑山庄,也以自然山岭多处为主体布局借景,只有五分
之一平地,如意洲、万树园的设置更是匠心独具。现在众人皆知的北海及
中、南海,初建于辽代,经元、明经营,到清代,亭馆楼阁,随意设置,
已不谐调。光绪年间由雷廷昌主持再度重修,扩大设计,适添景致,基本
上形成今天的布局。
样式雷氏在清中后期,又常负责陵寝工程的设计。雷家玺设计嘉庆昌
陵,雷思起设计咸丰定陵,雷廷昌设计同治惠陵及慈安太后陵、慈禧太后
陵,并成功地解决了难度很大的地下宫殿主室——金券合拢等问题,达到
了很高技术水平。
样式雷世家最为重要的贡献不仅表现在其设计成果的最后现实化,而
更主要地体现在其设计过程本身——图样的绘制、模型的制作方面。大规
模的群体建筑,必然需要一种多人能够识别遵循的整体设计图、甚至构造
模型,以表达用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情况。在我国这一过程虽出现很久了,
就目前所知战国时就有了建筑总平面图,隋代已出现了模型设计,并逐渐
形成了一种专门技术。但到建筑设计高手样式雷手中,又有了更大的改进,
现在遗留下来的实物,充分说明了这一技术在清代的发展。这批遗物图样
大多藏于北京图书馆善本部,烫样主要在故宫博物院,少量散见于清华大
学等处。其时代是道光、咸丰、同治几朝。
皇家工程,需先选好地址,由算房丈量,内廷提出建筑要求,最后由
样式房总体设计,确定轴线,绘制地盘样(平面图)以及透视图、平面透
视图、局部平面图、局部放大图等分图,由粗图到精图,才算设计图完成。
雷氏图样的设计过程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特点,已与现代设计十分相似。而
在平面图中绘制个别建筑物的透视图,是雷氏创造性地运用互相结合之
法,更精确地表现个别情况的手段。当设计精图确定后,又绘制准确的地
盘尺寸样,以反映复杂关系、谐调空间布局,估工估料。雷氏在这方面显
示了高度的技巧,或从庭院陈设到山石、树木、水池、船坞、花坛,或从
地下宫殿的明楼隧道,到地室、石床、金井,均按比例进行安排,用像硬
纸板一样的东西做成模型,并使某此部件能够拆卸,便于观看内部结构。
此外雷氏的设计还注重建筑位置的科学性与环境的谐调性,既使二者巧妙
配合,又显示中国建筑群的变化布局艺术。样式雷在清代200 多年的建筑
活动中留下了永存的纪念。
样式雷世家生平事迹简表
姓名世系生卒年职衔主要事迹
雷发达雷氏召募入明万历47 年…清康熙32 年营造所长班康熙中叶营建三殿
京(。。 1619…1693 年)
雷金玉发达长子有顺治16 年…雍正7年营造所长班,。。 样式畅春园、雍正圆明园工程
雷氏北迁支(。。 1659…1729 年)房掌案,。。 七品
祖之称
雷声■金玉幼子雍正7 年…乾隆57 年不详不详
(。。 1729…1792 年)
雷家玮声■。。 长子乾隆23 年…道光25 年样式房掌案乾隆中奉派查办外省各
(。。 1758…1845 年)路行官及堤工等事。
雷家玺声■。。 次子乾隆29 年…道光5年样式房掌案承办万寿山、玉泉山、香
(。。 1764…1825 年)山园庭工程及热河避暑
山庄,。。 昌陵、圆明园楠木
作事
雷家瑞声■。。 幼子乾隆35 年…道光10 年样式房掌案参加圆明园工程,。。 主持南
(。。 1770…1830 年)苑工程楠木作
雷景修家玺三子嘉庆8 年…同治5 年样式房掌案,■封参加圆明园工程
(。。 1803…1866 年)奉政大夫,通奉大
夫,为二品封典
雷思起景修三子道光6 年…光绪2 年以监生赏盐大使参办定陵工程
(。。 1826…1876 年)
雷廷昌思起长子道光25 年…光绪33 年大理寺丞列保赏惠陵金券合扰、隆恩殿上
(。。 1845…1907 年)加员外郎梁,普详、普陀二陵,三
海,万寿山庆典工程等
文献
原始文献
[1]北平图书馆藏样式雷藏圆明园及内庭陵寝府第图籍总自,国立北
平图书馆馆刊,7(1933),3-4,第127-146 页。
[2]雷金玉碑记、雷金玉妻张氏碑志、雷景修墓碑,北京图书馆善本
部藏。
[3]雷金兆:雷氏迁居金陵述,北晨画刊,6(1935),9,第44 页。
[4]雷氏同族争工的短札,北晨画刊,6(1935),9,等45 页。
研究文献
[5]朱启铃辑,梁启雄校补:哲匠录·雷发达(附朱启铃:样式雷考),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4(1934),1,第84…89 页。
[6]刘敦桢: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中国营造学社汇刊,4(19331934),2,3…4,第121…171 页。
[7]单士元:宫廷建筑巧匠——样式雷,建筑学报,1963,2,第22…23
页。[8]王其亨、项惠泉:“样式雷”世家新证,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2,第52-57 页。
王锡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