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

第23部分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第23部分

小说: 与孙子兵法同步思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布的话太有道理了,吕太后不得不忍下这口气;终究是没有出兵,才让汉朝逃过了一次恶运。
    城有所不攻。
    有的城池不必费心攻取。
    理由如下:
    (1)城虽小,但粮食充足,防守又坚固,攻了吃力不讨好。
    (2)即使攻下来也不易守,不攻它也不会成祸害;这样的城,不攻也罢!(3)不是决战重点的城池,若是开战,恐怕影响更大、更重要的后续计划,当然不攻。
第三部分第8篇 九变(2)
    强攻坚城沈攸之败亡
    南北朝南朝宋顺帝时,大将沈攸之为了反对朝中权臣萧道成揽权,把顺帝架空,在荆州起兵,挥师直指建康。大军来到郢州时,被守将柳世隆挡住去路。部属臧寅劝道:
    “柳世隆能征惯战、城中守备坚固,不如越过郢州,直指京师建康:一旦攻破建康,拿下萧道成,则郢州就不是大问题了。”
    沈攸之不听,尽全力攻城,结果被柳世隆杀得大败,最后自杀身亡。反萧大计不成,南宋不久也就被萧道成灭了。
    地有所不争。
    有的地方不适宜攻取。
    理由如下:
    (1)小利型的地方,容易攻得,也容易失去;攻取无益,不如不攻。
    (2)攻取对战势没有太大好处,失去也没有坏处的鸡肋之地,不如不攻。
    攻取石田劣地夫差乱军引胜
    吴越春秋时,吴王夫差在打败越王勾践后,开始穷兵黩武,完全把整军经武、伺机复仇的勾践放一边。
    有一次,夫差决定出师攻打齐国,大臣伍子胥劝道:
    “我们的大敌是越国,不是齐国。勾践一日不死,一定成为我国最大的祸害;现在您不先打越国,反而去打齐国,这不是有点荒谬吗?”
    夫差不听,依然率军伐齐,大破齐师,但也从此讨厌起伍子胥。
    几年后,夫差又想伐齐,伍子胥又劝道:
    “越国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一定得早日解决,否则后悔莫及;齐国对我们而言,就像一片石田,得到了对我们没一点好处。希望大王能先处理越国问题,然后才攻伐齐国,才是正途啊!”
    夫差不但不听,还嫌伍子胥讨厌,下令诛杀。
    从此以后,夫差不断南征北讨,声威越来越显赫;但因长年用兵,国力逐渐衰退。相反的,越国表面上对吴国极为恭顺,转移了夫差的注意力,国力越来越强,最后一举灭掉了吴国。
    君令有所不受。
    君王的命令有时候不要接受。
    理由如下:
    (1)君王身分虽尊贵,权力虽大,但不表示军事能力最强。
    (2)君王在后方,将领在最前线,对于如何致敌制胜,将领自然比君王清楚。
    (3)若君令老是压军令,则将领就没办法好好指挥军队;这一来,想打胜仗就难了。
    将领的任务,就是领兵打胜仗;所以,任何有违胜利原则的阻碍,自然都应排除。同样的,一个有为的君王,一旦任命了大将,就不宜干预将领权限之内的事:反过来说,一个国君若老想从后方指挥前方,就不值得将领为他拼命求胜了。
    田穰苴不受君令以树军令
    古代大兵法家田穰苴,被宰相晏婴推荐给齐景公;齐景公拜田穰苴为大将,让他领军抵挡来犯的晋、燕两国大军。
    田穰苴对齐景公说:
    “我出身卑贱,恐怕士卒们心中不服,请主公派个有权势、有名望的人给我当监军,我做起事来方便些。”
    齐景公便指派他最宠信的大臣庄贾担任监军一职;田穰苴便与庄贾约定,明天中午在部队集合。
    第二天,田穰苴早早到场,集合了部队等庄贾依时到来。
    庄贾素来骄贵,根本不把和田穰苴的约定当回事;约期已到,他还在与亲朋好友喝酒话别,一直到了黄昏时才到。
    田穰苴问负责执行军法的人,部队集合迟到者,该怎么处理?答案是斩首。庄贾急了,不断争辩,田穰苴很生气地骂道:
    “现在晋、燕二国大军正侵犯我们国家,我们的君王每天吃不好,睡不着,你还有心思和亲朋好友饮酒作乐!”
    根本不听庄贾答辩,立刻下令斩首。庄贾被杀,所有士卒都吓得发抖。这时候,齐景公的使者急速驾车,带着赦令赶来,由于事情紧急,便不经通报,直接把马车开到部队面前,高喊:“刀下留人!”田穰苴冷冷回应道:
    “将领在军中时,不接受国君的命令!”
    不但不理会使者,还回头问执行军法的部属,使者冲撞部队,该当何罪?答案也是斩首。使者一听,田穰苴居然连国君也不买账,吓个半死;田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能杀。便杀了两个使者的随从,然后派人回报齐景公。景公知道田穰苴执法如山,也不再说什么,于是田穰苴领军出发,抗击晋、燕二国大军。
    三军大众知道主帅对于军中之事坚持到底,军令如山之余,连国君的宠臣都敢杀,连国君的命令都可以不受。在严格军令的制约与激励下,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终于击退了来犯的敌军,解了齐国兵败国亡之危。
    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
    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所谓九变之地利,指的是:
    圮地无舍。
    衢地交合。
    绝地无留。
    围地则谋。
    死地则战。
    途有所不由。
    军有所不击。
    城有所不攻。
    地有所不争。
    最后一项“君命有所不受”,因为和地利无关,所以不属于九变之地利。
    将领若能灵活运用上述九种地形的因应战术,就是懂得用兵之道。
    历来兵家之所以一再强调地形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性,是因为地形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是人力所无法对抗、扭转的。换言之,它具有强大无比的力量,但这种力量是中性的、潜伏的,它不会主动发展出动能,它的能量是被动产生的,高明的兵家,就可以运用智慧技巧,把地形的客观潜能转化成主观动能,借以打败敌人。
    上述的九变地形,一体而有两面,有负面自然有正面,孙子则是从负面切入,详加论述,提醒兵家避开这九种地形之害。但这只是消极的,因为避开只能让自己不败而已,更积极的意义则是,我不但避开其害,还要利用这样的地形致敌制胜。否则,打仗老是求不败,这样的仗不打也罢!
    光知道地形在兵法上的意义,只是最起码的知兵之道。因为地形是中性的,它的利与害是由人赋与的。于我有利者,必于敌不利;于敌不利者,必于我有利。搞不清楚这一点,就不能有效地利用地形特性;不能灵活运用地形做有效的攻防,就是不懂用兵之道的人。
    九变之地利,谈的只是九种地形战术;但九变之术的意义就比九变之地利的范围大多了。
    地形只不过是个单纯的自然状态,但治兵的九变就不同了。所谓治兵,指的是训练军队,带兵、领军打仗:对象已经从地形变成人,而人的复杂性比起地形,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人有情绪、感情、欲求、强弱、勇怯等交互混杂的内在心理问题。如何让一大群不同性格、形态的人汇集在一起,整合成一支军纪严明,战力强大的军队,其困难度远超过地形问题万倍、百万倍以上。
    有鉴于此,孙子才会在治地形之后,特别谈到治兵的九变之术。
    这里的九变,有必要加以特别说明。古人习惯以九作为最高级的形容词,所以,这里的九,可以当作极多的意思,就好像之前的“九变之地利”一样,地形决非只有九种变化而已;九变之术也一样,不只是九变,其实是千变万化。因为人性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变化莫测,极难捉摸,而高明的兵家,就要能运用各种灵巧的手段,把所有有碍制胜的人的问题排除。
    指挥军队若不懂得机变灵巧,就算知道五利(从“途有所不由”到“君命有所不受”五种),也没办法把战力发挥到最高点。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有智慧的人的思虑,一定从利与害二个角度思考。
    从有利的角度观察,可以提高胜算,提升信心。
    从有害的角度观察,可以解除失败的疑虑,防止意外发生。
    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地方藩镇(节度使)各拥强兵,渐渐坐大。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赋税也不上缴中央,尤其节度使的职位,逐渐形成“内部自理”,不是父死子继,就是由部下拥立,称为“留后”,然后报备中央。朝廷顺从则罢,不从就出兵造反,完全是个君不能君,臣不肯臣的局面。
    然而,中央虽弱,形式上毕竟还是老大中的老大;小老大要有什么裁决定夺,还是得正牌老大追认,以便名正言顺。而事实上,这也是中央仅有的一点小筹码。
第三部分第8篇 九变(3)
    从害中见利李绛收服强藩
    唐宪宗李纯颇有志气,他不愿意当个“仅供参考”型的老大,下决心改变这个局面。
    元和七年,强势藩镇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了。按照惯例,一定由儿子田怀谏继任,因为田季安早就将田怀谏任为副使。接下来的戏码一定是,上报中央,要求追认;等中央签了字,画了押后,大家又彼此互不相干。
    但李纯不肯再当橡皮图章,他打算予以驳回,并出兵讨伐。朝中很多大臣都支持李纯的强力反应;只有大臣李绛慧眼独具,把形势看了透彻,极力反对。
    原来田季安生前,为了怕部将专权,对自己不利:所以将兵力均分,让彼此相互牵制,自己则居中操控。问题是田季安能控制住局面,田怀谏则未必罩得住,因为田怀谏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小鬼。小鬼当家,注定是走个过场而已,一定有手下悍将不服并起而代之;而代之者一定会遭同侪怨怒,形成众矢之的。这时候,他唯一的出路,只有寻求中央支持,所以,最聪明的做法就是静观其变,等大鱼自动入网来。
    事情的发展果然完全如李绛所预料,部将田兴果然把田怀谏拽下马来,自己粉墨登场。为了给自己留后路,于是上书中央,表示归顺;除了遵守朝廷法令之外,还请求中央委派官吏。
    所谓请求中央委派官吏,其实就是请中央追认他的地位。而李绛看出来,其中大有文章可做;若处理得当,将可使朝廷和藩镇之间的互动,产生关键性的正面变化。于是他力劝李纯:
    “这次和以往不同,千万不要派使者去宣慰;而是打破惯例,由陛下直接下诏,封田兴为节度使。为什么呢?田兴现在四面树敌,很多当年的平行将领都想效法他,取他而代之;所以他才被迫归顺朝廷,借机壮大声势以自保。我们趁机雪中送炭,给他恩典,他能不加倍图报吗?如果像以前一样,随便派个使者到那儿,再根据往例,先把他请求为节度使的奏表带回朝廷;然后再由中央派人送出诏书,加封他为节度使。一套官样文章下来,不但折腾人,而且没有办法让他直接感受到朝廷恩典;根本激荡不出图报之心,封了等于白封。所以,我强烈主张:不要再派宣慰使,而是直接下诏封官。这可是个千载良机,机会一失,后悔莫及啊!”
    然而,由于大臣们强烈主张按规矩办事,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