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评论集及序跋-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学习这种文言的,姑且可以不论。不过这部书确是“一种新的编制,新的
方法”,如郭先生序里说的。近代陈曾则先生编有《古文比》,选录同体的
和同题的作品,并略有评语。这还是“班马异同评”一类书的老套子,不免
简单些。战前郑奠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编出《文镜》的目录,同题之外,
更分别体制,并加上评改一类,但是也不及本书的完备与变化。这《学文示
例》确是一部独创的书。若是用来启发人们对于古文学的欣赏的兴趣,并培
养他们欣赏的能力,这是很有用的一部参考书。
《清华学报》
禅家的语言
我们知道禅家是“离言说”的,他们要将嘴挂在墙上。但是禅家却最能
够活用语言。正像道家以及后来的清谈家一样,他们都否定语言,可是都能
识得语言的弹性,把握着,运用着,达成他们的活泼无碍的说教。不过道家
以及清谈家只说到“得意忘言”,“言不尽意”,还只是部分的否定语言,
禅家却彻底的否定了它。《古尊宿语录》卷二记百丈怀海禅师答僧问“祖宗
密语”说:
无有密语,如来无有秘密藏。但有语句,尽属法之尘垢。但有语句,尽属烦恼边收。但
有语句,尽属不了义教。但有语句,尽不许也,了义教俱非也。更讨什么密语!
这里完全否定了语句,可是同卷又记着他的话:
但是一切言教只如治病,为病不同,药亦不同。所以有时说有佛,有时说无佛。实语治
病,病若得瘥,个个是实语,病若不瘥,个个是虚妄语。实语是虚妄语,生见故。虚妄是实语,
断众生颠倒故。为病是虚妄,只有虚妄药相治。
又说:
世间譬喻是顺喻,不了义教是顺喻。了义教是逆喻,舍头目髓脑是逆喻,如今不爱佛菩
提等法是逆喻。
虚实顺逆却都是活用语言。否定是站在语言的高头,活用是站在语言的中间;
层次不同,说不到矛盾。明白了这个道理,才知道如何活用语言。
北平《世间解》月刊第五期上有顾随先生的《揣龠录》,第五节题为《不
是不是》,中间提到“如何是(达摩)祖师西来意”一问,提到许多答语,
说只是些“不是,不是!”这确是一语道着,斩断葛藤。但是“不是,不是!”
也有各色各样。顾先生提到赵州和尚,这里且看看他的一手。《古尊宿语录》
卷十三记学人问他:
问:“如何是赵州一句?”
师云:“半句也无。”
学云:“岂无和尚在?”
师云:“老僧不是一句。”
卷十四又记:
问:“如何是一句?”
师云:“道什么?”
问:“如何是一句?”
师云:“两句。”
同卷还有:
问:“如何是目前一句?”
师云:“老僧不如你!”
这都是在否定“一句”,“一句”“密语”。第一个答语,否定自明。第二
次答“两句”,“两句”不是“一句”,牛头不对马嘴,还是个否定。第三
个答语似乎更不相干,却在说:不知道,没有“目前一句”,你要,你自己
悟去。
同样,他否定了“祖师西来意”那问语。同书卷十三记学人问“如何是
祖师西来意”?
师云:“庭前柏树子。”
卷十四记着同一问语:
师云:“床脚是。”
云:“莫便是也无?”(就是这个吗?)
师云:“是即脱取去。”(是就拿下带了去。)
还有一次答话:
师云:“东壁上挂葫芦,多少时也!”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祖师西来意”是不可说的。这里却说了,
说得很具体。但是“柏树子”,“床脚”,“葫芦”,这些用来指点的眼前
景物,可以说都和“西来意”了不相干,所谓“逆喻”,是用肯定来否定,
说了还跟没有说一样。但是同卷又记着:
问:“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
师云:“有。”
云:“几时成佛?”
师云:“待虚空落地。”
云:“虚空几时落地?”
师云:“待柏树子成佛。”
既是“虚空”,何能“落地”?这句话否定了它自己,现在我们称为无意义
的话。“待柏树子成佛”是兜圈子,也等于没有说,我们称为丐词。这些也
都是用肯定来否定的。但是柏树子有佛性,前面那些答话就又不是了不相干
了。这正是活用,我们称为多义的话。
同卷紧接着的一段:
问:“如何是西来意?”
师云:“因什么向院里骂老僧!”
云:“学人有何过?”
师云:“老僧不能就院里骂得阇黎。”
(阇黎=师)
又记着:
问:“如何是西来意?”
师云:“板齿生毛。”
这里前两句答话也是了不相干,但是不是眼前有的景物,而是眼前没有的事;
没有的事是没有,是否定。但是“骂老僧”,“骂僧黎”就是不认得僧,不
认得师,因而这一问也就是不认得祖师。这也是两面儿话,或说是两可的话。
末一句答话说板牙上长毛,也是没有的事,并且是不可能的事;“西来意”
是不可能说的。同卷还有两句答话:
师云:“如你不唤作祖师,意犹未在。”
这是说没有“祖师”,也没有“意”。
师云:“什么处得者消息来!”
意思是跟上句一样。这都是直接否定了问句,比较简单好懂。顾先生说“庭
前柏树子”一句“流传宇宙,震铄古今”,就因为那答话里是个常物,却出
乎常情,却又不出乎禅家“无多子”的常理。这需要活泼无碍的运用想象,
活泼无碍的运用语言。这就是所谓“机锋”。“机锋”也有路数,本文各例
可见一斑。
《世间解》月刊。
解诗
今年上半年,有好些位先生讨论诗的传达问题。有些说诗应该明白清楚,
有些说,诗有时候不能也不必像散文一样明白清楚。关于这问题,朱孟实先
生《心理上个别的差异与诗的欣赏》(二十五年十一月一日《大公报?文艺》)
确是持平之论。但我所注意的是他们举过的传达的例子。诗的传达,和比喻
及组织关系甚大。诗人的譬喻要新创,至少变故为新,组织也总要新,要变。
因此就觉得不习惯,难懂了。其实大部分的诗,细心看几遍,也便可明白的。
譬如灵雨先生在《自由评论》十六期所举林徽音女士《别丢掉》一诗(原
诗见二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天津《大公报》):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
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这是一首理想的爱情诗,托为当事人的一造向另一造的说话;说你“别丢掉”
“过往的热情”,那热情“现在”虽然“渺茫”了,可是“你仍要保存着那
真”。三行至七行是一个显喻,以“流水”的“轻轻”“叹息”比“热情”
的“渺茫”;但诗里“渺茫”似乎是形容词。下文说“月明”(明月),“隔
山灯火”,“满天的星”,和往日两人同在时还是“一样”,只是你却不在
了,这“月”,这些“灯火”,这些“星”,只“梦似的挂起”而已。你当
时说过“我爱你”这一句话,虽没第三人听见,却有“黑夜”听见;你想“要
回那一句话”,你可以“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但是“黑夜”肯了,“山
谷中留着有那回音”,你的话还是要不回的。总而言之,我还恋着你。“黑
夜”可以听话,是一个隐喻。第一二行和第八行本来是一句话的两种说法,
只因“流水”那个长比喻,又带着转了个弯儿,便容易把读者绕住了。“梦
似的挂起”本来指明月灯火和星,却插了“只有‘人’不见”一语,也容易
教读者看错了主词。但这一点技巧的运用,作者是应该有权利的。
邵洵美先生在《人言周刊》三卷二号里举过的《距离的组织》一首诗,
最可见出上文说的经济的组织方法。这是卞之琳先生《鱼目集》中的一篇。
《鱼目集》里有几篇诗的确难懂,像《圆宝盒》,曾经刘西渭先生和卞先生
往复讨论,我大胆说,那首诗表现的怕不充分。至于《距离的组织》,却想
试为解说,因为这实在是个合适的例子。
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兴亡史”,
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
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罢。)
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
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
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
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这诗所叙的事只是午梦。平常想着中国情形有点像罗马衰亡的时候,一般人
都醉生梦死的;看报,报上记着罗马灭亡时的星,星光现在才传到地球上(原
有注)。睡着了,报纸落在地下,梦中好像在打开“远”方的罗马地图来看,
忽然想起“远”方(外国)友人来了,想起他的信来了。他的信附寄着风景
片,是“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的暮色图;这时候自己模模糊糊
的好像就在那“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里走着。天黑了,不知到
了哪儿,却又没有《大公报》所记王同春的本事,只消抓一把土向灯一瞧就
知道什么地方(原有注)。忽然听见有人叫自己名字,由远而近,这一来可
醒了。好累呵,却不觉得是梦,好像自己施展了法术,在短时间渡了大海来
着;这就想起了《聊斋志异》里记白莲教徒的事,那人出门时将草舟放在水
盆里,门人戏弄了一下,他回来就责备门人,说过海时翻了船(原有注)。
这里说:太累了,别是过海时费力驶船之故罢。等醒定了,才知道有朋友来
访。这朋友也午睡来着,“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罢。”这就来访问
了。来了就叫自己的名字,叫醒了自己。“醒来天欲暮”一行在括弧里,表
明是另一人,也就是末行那“友人”。插在第四六两行间,见出自己直睡到
“天欲暮”,而风景片中也正好像“欲暮”的“天”,这样梦与真实便融成
一片;再说这一行是就醒了的缘由,插在此处,所谓蛛丝马迹。醒时是五点
钟,要下雪似的,还是和梦中景色,也就是远人寄来的风景片一样。这篇诗
是零乱的诗境,可又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将时间空间的远距离用联想组织
在短短的午梦和小小的篇幅里。这是一种解放,一种自由,同时又是一种情
思的操练,是艺术给我们的。
(二十五年)
诗与感觉
诗也许比别的文艺形式更依靠想象;所谓远,所谓深,所谓近,所谓妙,
都是就想象的范围和程度而言。想象的素材是感觉,怎样玲珑飘渺的空中楼
阁都建筑在感觉上。感觉人人有,可是或敏锐,或迟钝,因而有精粗之别。
而各个感觉间交互错综的关系,千变万化,不容易把捉,这些往往是稍纵即
逝的。偶尔把捉着了,要将这些组织起来,成功一种可以给人看的样式,又
得有一番工夫,一副本领。这里所谓可以给人看的样式便是诗。
从这个立场看新诗,初期的作者似乎只在大自然和人生的悲剧里去寻找
诗的感觉。大自然和人生的悲剧是诗的丰富的泉源,而且一向如此,传统如
此。这些是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