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语文-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趣的是,在游戏玩家中,很少有人把“狙”字读错。在网吧里,经常听见有人喊“快用狙”,“快捡那把大狙”,这里的“狙”就是“狙击抢”的简称。看来,电脑游戏对普及语文教育也有帮助嘛。
(完)
/* 53 */
“拥趸”是什么玩意?
近几年,“拥趸”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报章网页中。无论是一个球队、一个歌手、一辆跑车、一只马桶,都有各自的“拥趸”。
“拥趸”来源于粤语,指的是坚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是英语“fans〃的意译。〃fans〃这个词不好翻译啊!它对应的词由大家所支持的对象决定,支持球星的人,叫〃球迷〃;支持歌星的人,叫〃歌迷〃;支持〃影星〃的人,叫〃影迷〃。。。。。。如果这个大家支持的偶像是影、视、歌三栖明星呢?那就不能叫〃什么迷〃,只能叫〃拥趸〃了!
在“拥趸”这个词流行之前,“趸”是一个不常用到的字。“趸”读作“dun(上声)〃,是一个会意字,关于这个字的解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趸〃是一万只脚,表示众多,引申为聚集;另一种说法是,〃趸〃是〃唯万是足〃,只有到了一万才足够,达不到就是不足,从而引申为〃囤聚、聚集〃,也有〃整批〃的意思。现在很多人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普遍认为,“趸”是“囤积”的“囤”的异体字,完全可以用“囤”字来代替。与“趸”相比,“囤”显然更好认、更好记,因为“囤”是一个形声字,囤的形符“囗”,表示聚集的最大范围,象谷囤形;“屯”既表音,也表义。屯,本来是指草木破土而出的形状,因尾巴卷曲,又有聚集的意思。
既然这样,“拥趸”可以写成“拥囤”。不过这样也有麻烦,因为“囤”除了读作“tun(平声)〃之外,还有另一个读音〃dun(去声)〃,后者表示装粮食的器具,小时候我们家就有这种〃谷囤〃。所以,如果把〃拥趸〃改成〃拥囤〃,也不妥。〃赵薇的拥趸〃听起来虽然很怪,但至少不会产生歧义;如果改成〃赵薇的拥囤〃,那大家很可能听成〃赵薇的拥臀〃或者〃赵薇的拥盾〃,这不是越改越乱吗!
有人建议把“拥趸”改成“拥众”,这个改法倒也可以接受。在现代汉语里,“众”不一定表示众多,也可以单指一个。“一个群众”、“一位听众(或观众)”这类说法,已经逐渐约俗成。既然这样,我们说“一个拥众”有什么不可呢?“拥众”至少比“拥趸”通俗易懂一些。问题是,这个词与港台不接轨,目前还没有几个“拥众”。
说来说去,“拥趸”这个怪词的流行,都是英语“fans〃惹的祸。因为没有一个合适的译名,大家只好委屈一下,用〃拥趸〃来代替,拿来主义嘛。由于英语〃fan〃也有〃扇子〃的意思,我们也经常看到〃我是莫文蔚的扇子〃这样拐弯抹角、狗屁不通的句子。说到这里,我突发奇想,何不把〃fans〃译成〃番厮〃――喜欢番邦文化的小厮。别说我文化歧视啊,既然〃番薯、番茄〃这样的词大家依然使用,为什么不能用〃番厮〃?
/* 54 */
面试很重要吗?
最近报社招聘记者,我也当了一回面试官。来求职的不少是应届毕业生,穿着比我们这些面试官都正式,难怪有人说大学附近的商店西装都脱销呢。现在大学生找工作不容易,我们也不想太难为他们,没有考“下水道盖子为什么是圆的”或“强盗分金币”之类的变态试题。只是简单地问问他们个人的情况和对我们报纸的看法。
“我太喜欢咱们《e时代周报》了!〃一位长得颇乖巧的女生说,〃我记得有一篇《经典FLASH背后的故事》,我读完哭了一夜。〃哭了一夜,太夸张了吧?我暗想。于是就问她,能不能告诉从几点哭到几点。她反问道:〃你哭的时候还看表吗?〃我登时语塞,有点尴尬,就换了个话题,问她,现在玩边锋的人很多,我们要不要开设一个边锋游戏专版。没想到她说:〃没必要。牙刷每个人都用,难道说我们非得做个牙刷版吗?〃我差点凝固。这个姑娘伶牙俐齿,是块做记者的好苗子,录用。
接下来进来面试的是一个男生,他的笔试成绩不错,我们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可是他一坐下,身子就开始左右扭动,晃得大家有点眼晕。我问他脸为什么通红,是不是有点紧张?他说:“不紧张,你们房间里空调太热了。”我分特,报社为了节电,一个月以前空调就停了。接着,我的同事请他谈谈《南方周末》为什么“转型”?他想了一下,使尽气力回答:“因为市场上出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e时代周报》!〃这个回答让我们受宠若惊,但是像他这样明火执仗拍马的人,我们实在不敢用。
看来面试真的很重要。
古人说,充其内而显于外,语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汉语是很强大的语言,掌握了汉语,就等于找到一切学问的门径!措辞不仅是“能言善辩”的范畴,措辞是一种思辩的过程。一个人的才能、性格,都会通过言谈表现出来。我一位朋友曾说,他不指望儿子将来能有什么特长,只要写一手好文章,能够善于表达自己就足够了。
他这话不无道理。汉语的逻辑性特别强,它不是线性的逻辑,而是多元逻辑,字词句篇,立意修辞,各个方面都差不得!差了,说出的话就不通,就会露怯。有一些人,以为搞点MBA,弄些案例研究,就是很了不起的学问,殊不知这些学问,早就隐藏在汉语丰富的信息之中了。
/* 55 */
以讹传讹
我们山东老家有一个风俗,“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尽管头发已长得跟艺术家似的,我也一直忍到农历二月初二,才去理了个“龙抬头”。我这样做,倒不是迷信,只是为了照顾舅舅的情绪。将心比心嘛,我如今也是做舅舅的人,如果我妹妹正月里给她女儿理发,我知道后,也会很生气的。
近来查了一些资料,找到这个风俗的出处。据1935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篇中记载:〃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嗨!原来,什么〃死舅〃,原来正月不剃头是为了〃思旧〃啊。看来,以讹传讹,的确害人不浅。
语言在使用、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误差不断积累、重复,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势力。这类似于物理学上所说的“蝴蝶效应”,日本的蝴蝶振一下翅膀,北美就会刮起一阵飓风。
汉语的每一个字都有来历,对一般人来说,没必要搞清楚每个字的来历,但如果了解文字的渊源,肯定能避免好多语言错误。比如,很多人把“景阳冈”、“井冈山”误写成“景阳岗”、“井岗山”。其原因就是不知道“冈”和“岗”字的区别。“冈”是一个象形字,本身就有山的意思。“岗”字是一个“重形俗体字”,是不符合造字法的,因为“冈”字本来不需要加上“山”旁,也有山的意思。但“岗”以讹传讹保留了下来,结果造成很多人反而不敢用 “冈”了。
汉语中有不少成语来自于一些专业术语,如果不了解这些术语的本义,很可能会误用,以至于以讹传讹。比如“压轴”这个词吧,许多人都以为是指最后一个节目,其实不然。按照《辞海》的解释,“压轴”指的“一台折子戏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剧目。”最后一个节目,术语应该叫“大轴子”。
汉语中最容易误用的是成语,起初有人望文生义,其他人以讹传讹,久而久之,正确的用法反而没多少人掌握了。比如, “侃侃而谈”这个成语,出自《论语》,本指从容不迫地讲话,暗含理直气壮的意思。但很多人看到这个“侃”字,以为是“侃大山”的意思,就把“侃侃而谈”当作“很能侃”来用了。久而久之,以讹传讹,不管什么人在什么场合,都“侃侃而谈”起来。说起这个词,顺便表扬一下《南方周末》。《南方周末》去年头版曾有一篇文章《襄樊官场》,提到一孙姓官员不重视文物保护,被媒体曝光,随后文章中写道:“不久,中央某大报就受托发表了一篇报道,称襄樊市历来重视文物保护,其中孙在报纸上侃侃而谈,只有成绩,没有过错。”这个成语用得十分准确!如果记者们都这样写文章,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以讹传讹了!
/* 56 */
程序员的语言
我最佩服的人是程序员,他们不但为我们编写出各种各样的软件,而且创造出大量鲜活、生动的语言。
程序员平常一般都喜欢沉默寡言,但他们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顶别人几十句。我有一位程序员朋友,他每天都和同一个姑娘乘同一辆公共汽车,他对这个姑娘一见倾心,但由于生性腼腆,不敢主动搭讪。他想出一个套近乎的办法,给这个姑娘让座。他注意到,公共汽车每次都要绕一段立交桥,由于司机开得很快,每到这时,乘客就会被离心力甩得东倒西歪。他回到家,拿起纸和笔,认真计算起公共汽车离心力的大小以及乘客的运动状态。他按照计算的结果,每天上车都抢一个座位,等待意中人“运动”过来。长话短说,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汽车开过立交桥,姑娘一个趔趄,向他跌过来。他克服了强大的离心力,猛地站起身,顺势把姑娘托到自己的座位上,同时说出了准备已久的两个字――“请坐。”
当年拳王大战,泰森咬了霍利菲尔德的耳朵,一位记者在报导这一事件时,用了一个电脑术语――“两字节,无内存”,这话真把泰森骂到骨头里。我猜想,这位记者大概是程序员出身吧。
我一向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技术是最美丽的诗篇,程序员是真正的诗人。孔子有个概括――“诗言志”。这里的“志”本义不是“志向”、“意志”,而是“士心”。什么是“士”?“士”就是能够推十合一的人,能够举一反三的人,换句话说,就是脑子不进水的人!程序员有句口头禅:“垃圾进,垃圾出”。意思是指,如果编写程序的人脑子是垃圾,那么开发出的软件也会是垃圾。这跟“诗言志”说的是一回事。好的程序员不但脑子不进水,而且具有诗人的审美观,程序员看到一段臃肿、繁琐的代码,不说“你看,它多罗嗦”,而是说:“你看,它有多丑!”
一件事,如果让程序员来说,往往会非常形象。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某个宿舍里,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唠叨,你猜他的室友怎么说他――“要是把你丫打到震动上就好了!”清华有一个程序员,这样讽刺不识数的人――“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是识数的,一种是不识数的。”
当然程序员的脑子也有偶尔短路的时候,在水木清华BBS上,有一个人慨叹道:〃假如居里嫁给爱因斯坦,人类科技史肯定会是另一个样子。〃有人跟贴:〃兄弟,你想说的是玛利亚吧,居里,据我所知,好像一直是个男的!〃
/* 57 */
歌词翻译
翻译歌词比翻译诗歌更难,因为歌词是用来演唱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韵脚都应该与原词尽可能一致,这样才便于演唱。如果考虑到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