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禅是一枝花-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的学道者的态度。亦即学问的态度。
凡是好事,最怕列为成例。凡是好语,最怕变为俗套。如‘唯嫌拣择’这句话,当初三祖说出,是有它的新鲜意味儿在前,这句话倒是结果。后人再来引这句话,先要晓得那新鲜意味儿,才可翻出新芽新句来。譬如打水撇,你拿一片扁平的小石向水面横掠过去,它会像蜻蜓点水的打着水又弹起来,一连串的在水面跳跃而去,至二三丈之远,一片小石可以打出十几个水撇,一机接一机。祖述前人的话亦要能像这样的一机接一机。自己已曾解答过的问题比答新问题更难,因为再答时必要以新的言语。所以唯嫌拣择这句熟话,赵州禅师反为五年分疏不下。
雪窦禅师颂曰:
象王嚬呻,狮子哮吼,
无味之谈,塞断人口,
南北东西,乌飞兔走。
真是,古昔圣贤,皆是贵人中之贵人,作家中之作家,所以出口成章,而时人引用,则顿成无味之谈。天地茫茫,岁月悠忽,你赵州禅师何在?那好句何在?
第五十九则 赵州头长三尺
举:僧问赵州禅师: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言语,是拣择?和尚如何为人?
赵州云:何不引尽这话?僧云:某甲只念到这里。赵州云:只这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赵州禅师对三祖所云唯嫌拣择,提出了‘有拣择?’的问题,全文已见于碧岩录第二则,那僧不念尽这话,只拣择‘才有言语是拣择?’这一句念了就来发问,所以赵州禅师即以唯嫌拣择这句话来责他的为学态度不虚心。
写王昭君,只拣她的琵琶来写,不如连她的风沙憔悴一齐写进。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可只拣他的成就处来表扬,也要提出他的失败处来说,才得其全人。雪窦禅师颂赵州的全人:
水洒不着,风吹不入。
虎步龙行,鬼号神泣。
头长三尺知是谁,相对无言独足立。
前四句实在是威严,后两句却又滑稽得好。头长三尺像日本铁斋画的南极老人星,穿的红袍,矮身。独足立又像山魈,是庄子里的丑貌圣贤。
第六十则 云门柱杖化龙
举:云门禅师以柱杖示众云:柱杖子化为龙吞却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处得来?
印度人与中国人皆知有究极的自然,所以气概比天地还大。佛经说阎浮提世界之在于究极的自然,只如大海之一沤。但是印度人主于寂灭,不如中国人的主于行动。西游记里孙行者骗小妖,说自己的葫芦能装天,与‘薛仁贵征东’里徐茂公献瞒天过海之计,都有一种喜乐活泼。云门禅师的柱杖化为龙吞却宇宙,亦像这样是动的发想,不是印度佛教的。
中国人的囊括天地的想法,不是说天地小,而是说人的气概大。如果天地是小的,你虽比天地更大亦何足道。天地大,气概更大,这才成得诗。曹操观沧海诗里有这样的好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辰灿烂,若出其里。
使人读了只觉大海就是我的心境的开阔。若在西洋人,是虽乘火箭离了地球,亦没有这样心境开阔的。
但是云门禅师的柱杖化为龙吞却乾坤,不如小孩把那柱杖当作竹马来骑了,与乾坤嬉戏,更为可爱。云门禅师说的乾坤都吞却了,山河大地甚处得来?也不及李白诗里的说把君山铲了。李白诗:
铲却君山好 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 醉杀洞庭秋
两者相比较,是云门在佛境,不及李白在人间。
再看雪窦禅师颂曰:
柱杖子,吞乾坤,徒说桃花浪奔。
烧尾者不在拏云攫雾,曝腮者何必丧胆亡魂。
拈了也,闻不闻?
直须洒洒落落,休更纷纷纭纭。
七十二棒且轻恕,一百五十难放君。
师蓦地拈柱杖下座,大众一时走散。
雪窦禅师大概是也有和我一样的感觉,所以把乾坤云云,只一句带过。而只就柱杖化龙这一点来取其热闹。三月桃花开时黄河水激浪奔,许多鲤鱼在龙门峡逆流跳跃,其中有的一跃成龙,被雷火烧焦了尾巴,有的被冲下浅滩里曝腮伤鳞。好像平剧白蛇传演水漫金山,许多虾兵蟹将与天兵天将随着波浪滚滚出没,舞台上有甩大旗,那些兵将一个一个的,也有两个两个的,也有三个四个对冲的,都是一路筋斗翻掷过来,就那大旗的掠地飞翻里更一记筋斗翻了过去,真个是成功的被雷火烧焦了尾,失败的暴腮伤鳞。再看那战斗,天将刀劈枪搠鞭打,虾兵蟹将就顺着那刀势枪势豁一个虎跳,打一个着地盘旋,更随着鞭势,腰身像绕着那鞭旋转似的翻筋斗,一连几鞭,就是一连圈的几个筋斗。原来雪窦的七十二棒一百五十鞭也并非责罚,倒是成全。讲思想不如讲风景,雪窦禅师的颂里即只是风景,当下把吞却乾坤云云的问题来解消了。如西洋的戏剧,观客看完后是把问题带了回去。中国戏看完了,却是没有问题,然而有得可以使人思省无穷。所以雪窦禅师拈柱杖下座,大众可以一时走散。
第六十一则 风穴若立一尘
举:汝州风穴延昭禅师垂语云: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蹙;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恬。(雪窦禅师拈柱杖云:还有同生同死底纳僧么?)
禅宗比印度佛教少讲慈悲,扶强者不扶弱老,为智者不为愚人。老子庄子孟子都是如此。孟子言譬如弯弓,引满,中道而立,能者从之。禅宗是一片智能的刀光,姚广孝对燕王曰:「臣知天道,何论民意。」一言打响了古今历史。这里延沼禅师说的立一尘与不立一尘,无视野老,苏诗有:「野老苍颜一笑温」,野老只是不识世有先知先觉。
这立一尘的话,亦非印度佛教所有。这一尘是可以指的唐末五代的胡氛兵尘,亦可以指的新建宋朝,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间历史上的消息几微,岂是野老所知,亦非如今时的民意代表们所知。
而当时多少豪杰,都是乘天下之乱而起,可比是同条生的,但后来不同条死。如刘邦之与吴广陈胜项羽,刘秀之与赤眉绿林,李世民之与李密王世充,赵匡胤之与钱镠李璟等,皆是同条生,不同条死。同条生纔是开了历史,不同条死纔是成定得天下。连韩信这样的功臣,后来也遭诛戳。
所以雪窦禅师颂曰:
野老从教不展眉 且图家国立雄基
谋臣猛将今何在 万里清风只自知
第六十二则 云门灯笼佛殿
举:云门禅师示聚云:乾坤之内,中有一宝,秘在形山。拈灯笼向佛殿里,将山门来灯笼上。
这则的说话又十足是中国人的乡谈。中国乡间有得宝的传说,地下藏的金元宝、银元宝,前山松树下的金鸡,江中的夜明珠,岩壁里的兵书宝剑,现实的东西亦成了象征的,是无价之宝,与西洋人的搜寻古时沉船的财物,及史上战败民族所埋匿的金货的只是有价之财者不同。中国传说里的得宝不是可求的,而是靠运气。如唐明皇令官人唱三郎得宝歌以娱杨贵妃。但是更有从来亦无人得过的,只知自天地开辟之时在某处有着这样一件宝。这单是有着,就给了中国民族以永远的富贵。
本则云门禅师所说的乾坤之内,中有一宝,与民间传说的宝似是两回事,但那思想的发意亦还是一样的。中国民族是,便怎样现实的东西亦把来带上象征性,反之,便怎样哲学的东西亦把来带有现实性的活泼。
云门说的宝不是可以搜求得见的。打灯笼就佛殿里照来寻么?抬山门就灯笼上照来寻么?那都是枉为。
雪窦禅师道:不可寻,或者可以钓,钓不是去觅,而是等鱼儿自己来上钩。
所以,试来垂下一钩如何?且听他颂来:
看!看!古岸何人把钓竿?
云冉冉,水漫漫,明月芦花君自看。
果然是乾坤混茫中,也许有物出生,如一尾鱼儿的来触钓钩。
垂钓原来是一种守候。你只知道乾坤之中有着这件至宝,心心念念的守着它,像慈母的无时不惦记着婴儿,那宝贝就会有一天忽然向你显现,如同天地间一花开。像现在我写碧岩录新语就是用的这法子,先把次回要写的一则公案又来看过一遍,解不得亦可以。只把来放在心上,虽是吃饭、散步、看戏,与朋友应对,亦没有一刻疏外,那问题已成了我生活的情操,不思想时亦在思想。惟有不思想的思想纔能游于思考方法之外,那问题的解答会不意中自己形成了出现。
我看国父的三民主义与建国大纲、建国方略,也是像这样的在思想的情操中自己形成了出现的。
第六十三则 南泉斩猫
举:池州南泉寺一日东西两堂争猫儿。方丈普愿禅师见之,遂提起猫儿云:道得即不斩。众无对。禅师遂斩猫儿为两段。
这一则初看很难懂,要看了雪窦禅师的颂纔会懂。雪窦禅师的颂曰:
两堂俱是杜禅和拨动烟尘不奈何赖得南泉能举令一刀两断任偏颇
这里的着眼在「任偏颇」三字。
两堂的和尚为争一只猫儿吵闹。若在法官与道德家,便先要查明这猫先来时原是一直在东院的?或是西院常在喂它的?而这回又是忽然为何而争?两堂众僧中是谁先不好?又是谁最汹汹,有失出家人风范?如此等等。而南泉禅师也不查明,只斩一只猫儿,就来平息两堂僧众的争吵,岂不是把是非曲直欠辨别,犯了偏颇了?又且也不是猫儿之过,你不去办那两堂僧众的犯了山门清规,倒来斩猫儿,岂不是更有失公平了?
可是南泉禅师就任其偏颇。因为现在要的是当机立断,平息烟尘。
凡事都是一个机。譬如四时节气,一旦夏天到了,春天就要一律收摊,不管有些花卉儿的开过与没有开过,来得及与来不及。又一旦秋天到了,便要大家都是秋天,一旦冬天到了,一旦春天到了,便要大家都是冬天,都是春天,其间各人的小理由都不能管。这就是天道的当机立断,所以老天爷也有被说是不公平。
记不清是谁家的故事了,有位世子被父王命他治乱丝,他拔剑斩之,曰:乱者当斩。历史上是有过多少回大事,抗命者皆诛,来降者皆赦,不分个人的情节。你只应站在天道的立场,不可站在被诛被赦者的立场。这就是临济禅师所谓「随处作主,立地皆真」。天道与历史就是这样真的。
那猫儿被斩的一节,你也只应站在南泉禅师的立场,不可站在猫儿的立场。
因为若就人事来说,那猫儿可说是做了两堂僧众的赎罪者,但是就天道来说,就安不上这种宗教的感情。讲到这里。我乃重新知道了祖元禅师的好。他的偈中两句:「珍重大元三尺剑,电光影里斩春风」,即是他脱出了宋朝被元兵灭亡时玉石俱焚的立场,而转身立在天道的立场。那猫儿,也只如电光影里斩的春风。
小孩摔一跤,母亲便打地哄他不哭,说是地不好,便打地,地若有知,它也不会觉得是冤屈,那猫儿亦不要觉得是做了牺牲。
碧岩录此则公案的垂示云:「意路不到,正好提撕:言诠不及,宜急着眼。若也电转星飞,便可倾湫倒岳。」南泉禅师斩猫一节便是教了千秋万世的人们一个天道的机字。
第六十四则 赵州于头上倒戴草鞋
举:南泉禅师复举前话问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