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望越高,故有人为扩大影响,也出钱买人来哭。
一个人死后,熟人和亲戚朋友必须到场致哀,即使工作很忙,或因事外
出,到时候也得赶回来哀悼,不然,别人会说闲话。
人死后,从哀悼死者的那天起,死者家属要停止做饭,有些地方长达十
天之久。家中的孩子由邻居喂几口饭,而大人则滴水不沾。但实际上,人们
一般都要偷偷进屋弄些饭吃。这是约定俗成,大家都得遵守。
印度教一般实行火葬。人们把尸体抬到焚尸场或运到河边焚烧。在抬往
焚尸场或河边的路上,人们嘴里还不停地喊着罗摩的名字,即罗摩在召唤,
死者要升天了。有的地方有边走边敲鼓的习惯。在送葬路上,不时地向拥来
的观众投掷零钱。一般家庭,用普通木柴浇上煤油焚烧;而一些富有之家,
则用带香味的木柴浇上酥油焚烧。焚烧时由死者的长子举火燃柴,死者才能
升天。点火前,长子和家属从右至左,绕尸体三圈,然后才动手点燃。先从
头部烧起,家属和亲友在旁守候。除死者妻子外,所有寡妇和无子妇女均不
得在场,因为她们属于不祥之物。有的地方禁止所有女子到场。由于死人的
头颅不易烧透,长子要用木棒将它敲碎。人们认为,头颅被敲碎后灵魂才能
升天。若长子已不在世,由次子代替,依次类推。无亲生儿子,可由侄子或
近亲长子代办。
骨灰一般撒在河里,让河水冲走。他们认为,这样可洗掉死者生前的罪
过,变为圣洁,可以升天。印度的河流中以恒河最为神圣。
尸体火化后,家属回家先洗澡,否则不能接触他人或任何东西。办完丧
事,有的还要去庙里敬神,给些施舍,有的还请穷人吃饭。虽然做法不一,
但大都要做些行善积德的事情,以超度亡灵。
(二)穆斯林的丧葬
当一个穆斯林病危时,其亲属要做各种努力。为使他恢复健康,有的妇
女杀羊,用羊血在头上涂“朱红”;有的在病人床头放些钱,然后分给孩子
们。富有人家把所杀羊的羊皮和羊肉全部卖掉,将钱布施穷人。这样做后,
若病人的病情不见好转,其亲属则开始祷告,祷告的内容主要是,除真主外,
别人都不值得崇拜,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等等。与此同时,把少量的蜂蜜
水用小勺送入病人口中。此时病人口干舌燥,因此在病人嘴上滴些水非常必
要。此时此刻,病人的亲友都在病人身旁守候,病人一断气,大家一起动手
整理死者的尸体,使死者合嘴闭眼。这时,还要用毛巾把死者脖子扎紧,从
其头下撤除枕头,好让脖子伸直。待把死者的手、脚伸直,足趾并拢以后,
妇女才开始哭丧,尽管伊斯兰教不提倡哭丧。
别人都不值得崇拜,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等等。与此同时,把少量的蜂蜜
水用小勺送入病人口中。此时病人口干舌燥,因此在病人嘴上滴些水非常必
要。此时此刻,病人的亲友都在病人身旁守候,病人一断气,大家一起动手
整理死者的尸体,使死者合嘴闭眼。这时,还要用毛巾把死者脖子扎紧,从
其头下撤除枕头,好让脖子伸直。待把死者的手、脚伸直,足趾并拢以后,
妇女才开始哭丧,尽管伊斯兰教不提倡哭丧。
(三)锡克教的葬礼
一名锡克教徒去世,人们闻讯赶来围坐在尸体周围,祈祷致哀,嚎啕大
哭。死者的尸体用木柴焚烧,由儿子或近亲点火焚尸。焚烧后的骨灰被撒进
圣河。锡克人不时兴隆重的葬礼,这点与印度教徒不同。只是哀悼四至十天
左右。最后的一天要举行学习《戈兰特·萨哈布》仪式。这一天,死者的长
子在众人面前包上一顶新头巾,被宣布为家长,从此以后,整个家务便由他
主持。
(四)基督教的葬礼
基督教徒非常重视丧葬。人死后要举行隆重的葬礼。其仪式一般多在教
堂举行,以便及时让其他基督教徒得知某人已不在人间。届时基督教徒各家
派出一名代表前去参加。平时教堂里备有木棺,当某人突然去世,死者家属
可以从教堂弄到木棺。若死者是已婚男女,使用黑色木棺;若死者是未婚男
女,使用白色木棺。死者尸体入棺后被运往墓地,进行土葬。埋葬时要读《圣
经》。基督教中虽然没有哭丧的习俗,但一人不幸逝世,其亲人还是要悲痛
落泪的,并为死者哀悼三天,但没有吃丧一说。
第六章衣食住行在印度
第六章衣食住行在印度
一、服饰与装点
一、服饰与装点
印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棉织品,到了印度河文明时期,除有棉织品服
装外,也出现了麻织品、毛织品和丝织品的衣服。考古证明:“莫亨殊达罗
的居民不仅同印度的其他地区有通商往来,而且还同亚洲许多国家进行了贸
易。”①这说明当时经济已相当繁荣。因此服饰不仅大有增加,而且也非常讲
究。男女都佩戴项圈、发带、臂环、指环和手镯,妇女佩戴的饰物还有腰带、
耳环和脚钏等。
到了呔陀时期,人们对于服饰更加讲究。这一时期的服装似由三部分组
成——称做尼维的内衣、称做瓦沙或帕里达纳的外衣和称做阿迪瓦沙、阿特
卡或德拉皮的斗篷。衣服有各种不同的颜色,用棉花、鹿皮或羊毛制成。外
衣往往用金线刺绣。他们通常使用金饰物和花环,每逢节日更是如此。男女
都戴头巾。头发留得很长,并加以梳理。妇女们的头发盘成宽辫子①。另据记
载,这个时期有了陶迪、纱丽等服装。
当波斯人和莫卧儿人进入印度后,不仅使印度社会发生变化,一些外国
服装,如萨尔瓦、衬衫、短上衣、男长裤、帽子等也随之传入印度。但这些
服装仅限于王公贵族和城市居民穿,一般人大多穿陶迪,披围巾,包头巾等。
后来欧洲人大量进入印度,又输入了欧洲服装,如西服、领带等。
由上可以看出,印度服装的演变,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与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不仅受本民族的生产力水平限制,而且也受所处
自然环境的制约。例如北印度人与南印度人在穿着上就有区别。北方比南方
气温低,因而北方人比南方人穿得较多,同时,服装颜色也较深。
同时,印度的民族服装也与该民族的心理素质和宗教信仰有关。早在吠
陀时期,人们就有根据不同场合和工作需要而穿不同服装的做法。如当时举
行祭祀活动时,祭祀要穿红色衣服,并包头巾,祭祀者穿丝绸衣服。到了后
来,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开始穿不同式样的服装,表现得就更加明显。如从头
巾的包法上一眼就可以看出谁是印度教徒,谁是锡克教徒。
目前,印度人的衣着一般很朴素。但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人所穿的衣
服也有区别。如一些名门贵族多穿质料好的华丽衣服,农村平民一般穿质料
粗劣而简单的服装。妇女的服装则比较艳丽,主要有裙子、纱丽和紧身上衣
等。裙子有各式各样,而且是五颜六色。有浅色的,也有深色的,有些裙子
绣上花,非常漂亮,有些还镶有无数镜片,闪闪发光。
女子的紧身上衣短而瘦小,紧贴双肩、大臂和胸脯,小臂和腰部裸露在
外。当然,大多数女子不能只穿这种衣服出门,外边还要再披件纱丽。印度
的纱丽不仅本国人喜欢,外国人也为之陶醉。布料长度一般
5米到
8米,质
地从普通棉布到闪光的丝绸等,刺绣图案不拘一格,变化无穷。披戴方法雅
致多样,因不同地区和个人爱好而有所不同。有的缠绕全身,有的连头裹起,
有的看起来好像是穿着长袍,也有的地区妇女把纱丽披到两腿之间。但传统
的纱丽
6米长左右,从肩膀开始缠绕全身,这是最普遍采用的方式。同时妇
①马宗达等人合著《高级通史》,第
25页。
①马宗达等人合著《高级印度史》,第
38页。
女们喜欢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不同颜色的纱丽,夏季纱丽的颜色偏淡,如
浅黄色、淡蓝色、浅绿色等;冬季多为深红色或浅红色等;雨季时多为深绿
色。
女们喜欢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不同颜色的纱丽,夏季纱丽的颜色偏淡,如
浅黄色、淡蓝色、浅绿色等;冬季多为深红色或浅红色等;雨季时多为深绿
色。
在现代城市里,穿西装革履的人逐渐增多,但乡下的农民则仍以穿围裤、
三角裤和赤脚为主。印度中部和北部地区,冬天气候较冷,在单衣外面再披
一条线毯或毛毯,才可御寒过冬。
印度人的服装尽管千差万别,但是有其共同特点。一是显得人人平等,
不分什么官服与民装,全都一样。如妇女所穿的纱丽,凡属女子都穿,区别
只是布料的好坏而已。男服也如此。二是服装宽大舒畅、清洁、透气。这些
都同当地气候有关。
当然,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们年龄的差异,场合的不同,以及各自的兴
趣爱好而穿不同颜色的服装,这是为了同场合、年龄等进行有机的搭配,也
是同美丽如画、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色相协调。
(二)佩饰装点着男女
印度人并不只是满足于身体的自然美,还要用各种方法装饰打扮,无论
男女,古今皆然。
远在印度河文明时代,印度人就有佩戴各种装饰品的习惯,尤其是女子,
除戴耳环、手镯、项链、臂镯外,腰间还系一种作装饰品的腰带。富人的首
饰多用金、银或宝石制做,象牙首饰亦不少;穷人的首饰质量较差,除铜制
和贝壳制品外,还有陶瓷制的首饰。此外,许多人还喜欢在头上结扎鲜花。
吠陀时期,时兴一种叫古里尔的发卡,头戴一种叫贡帕的首饰,富人头
上还戴一种金制的冠,手镯、脚镯、耳环必不可少;脖子上所戴的项链则名
目繁多,诸如尼施格、斯里迦、莫里格里沃、斯利格和鲁格姆等等。到了史
诗时期,装饰品的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数量大增。富人除戴讲究的手镯、
脚镯外,王后头上还扎有金带,腰间系有宝石,脚上戴讲究的脚铃,脖子上
戴宝石项链等。
笈多王朝时期,装饰品又有发展。仅仅在头上戴的首饰就有数种之多。
如纠错莫里、母格得古朗和吉利德等等,同时还出现了孟格得、盖友尔和沃
勒耶等种种臂饰。作为装饰品用的腰带,品种激增,名目繁多,例如莫柯腊、
海姆·迈可拉、岗吉、格纳格·耿格利和勒希纳等都有大量使用。从阿旃陀
石窟的壁画可证实,当时妇女为了装饰发路而戴嵌有宝石的装饰品,连发髻
上都系有昂贵的宝石。据有关记载,当时戴项链成风,而且不分男女,全都
如此。
到公元
7世纪时,人们同样注重装饰。从玄奘的著作中也可得到证实,
“头上戴着花环,身上佩着璎珞(类似项链一类的饰物)”
①,“花环宝冠,
作为首饰,镯子璎珞挂在身上。有的富商大贾,只戴镯子”②,“耳上穿孔”
①见《〈大唐西域记〉今译》,第
62~63页。
②见《〈大唐西域记〉今译》,第
62~63页。
③③
古时候,印度人并不戴鼻饰,它是外来货,并非印度的特产,据说是后
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