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纪)和阇罗迦(公元
1世纪)都是当时杰出的医生。阇罗迦所著的《阇罗
迦集》约在公元
8世纪时被译成阿拉伯文出版发行,影响很大。据记载,公
元
1世纪的恰拉卡和公元
4世纪的苏什鲁塔的著作中,对诊断和治疗都有详
细地论述。对草药、种籽、矿物和盐类等特征作了仔细研究。外科医术水平
也很高,在一些论文中讲到如何进行开刀、消毒等技术,作手术已采用麻醉
止痛法,切除白内障和剖腹生产等手术也已掌握。
印医和我国的中医类似。印医的体系虽然不止一种,但所用的药物是植
物、动物和矿物。印医入药的植物大约有二千多种,动物有二百多种,矿物
有几十种。印医是以摸脉、看舌苔、望气色等作为主要诊断方法。病人根据
医生的处方购药,然后用水煎服。
印度的传统医学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印度本国的,从印度古代流传下
来的;另一类是从阿拉伯传来,而又和印度的具体条件相结合产生的。这两
大类的原理差不多,都认为人体内有几种不同的体液,贯通全身。印度医学
是以体液(doshas)和自然要素(gunas)为基础的。前者是指对肠液、胆汁
和粘液三种重要液体的研究,这三种液体保持平衡,人才能健康。后者则认
为有三种基本要素(sattva,rajas,tamas),分别与纯洁、热情和冷漠有
关。要使身体完全健康,就要使
sattva对另外两种要素起支配作用。印医努
力找出失去平衡的根源,通过饮食调理、药物和锻炼来恢复正常。
值得注意的还有印度的瑜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2世纪,它具有重
要的治疗作用。在有关呼吸、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以及有关情绪、理智状
况的生理影响方面有宝贵的知识。
现在,印医也像其他医学一样,致力于从自然药物中寻找治疗心脏病和
癌症的途径。今天世界医学趋势是越来越重视自然药物,印度动植物种类繁
多,在这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从历史上看,印度文化的高涨始于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
4~2世纪),
即印度统一为强大帝国的时代,其繁荣时期一直延续到孔雀王朝以后,在笈
多王朝时代(公元
4~5世纪),即北印度重新统一的时期,科技文化更为繁
荣。
帖木儿袭击北印度(1398~1399)后,加剧了印度的封建割据,使印度
科技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到莫卧儿帝国时期,尤其到亚格伯王统治时期(1556~1605),科技文
化呈繁荣局面。后来欧洲人入侵,印度开始沦为殖民地,尤其是英国人
200
年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印度科技文化的发展。
印度独立后,政府对科技的发展十分重视。当年第一任总理尼赫鲁曾认
识到,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以满足国家需要,对经济的发展极其重要。政府
在
1958年起草科学技术政策决议时,他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科学技术活动遍
及国家生活的许多方面,从农业、医药,直到国防、电子、原子能及太空技
术等领域。
及国家生活的许多方面,从农业、医药,直到国防、电子、原子能及太空技
术等领域。
于
1971年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专门
负责制定和审批国家科技计划,向政府提出关于科技政策、确定科技力量的
使用和协调有关联系工作。
十年之后,印度突破了地球引力的束缚,迈入太空时代,在不到
30年的
时间内成为世界上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先进国家之一。现在,印度除将核能应
用于核科学的研究、天文学、太空学之外,还应用到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农
业方面。
1980年
7月
18日,印度成为世界上第六个用自己的运载火箭将卫星射
入太空的国家。印度制造的两颗卫星在前苏联的协助下射入轨道。1980年
7
月印度首次用自制推进系统发射一颗卫星,代号为
RS—1。1981年
5月发射
RS—D—1号卫星。1983年
2月,又发射了用印度自制推进装置发射的
RS—D—2号卫星。
与此同时,印度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制造电脑硬件和软件的能力,正在
建立电子设备试验与发展中心。印度在雷达、声纳和导航设备的研究与发展
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前些年电子设备和元件的生产在迅速增长,1977年
产值达
6400万美元。近年来,印度每年还出口价值
500万美元的电子产品。
如今印度已能自己生产多种电脑。
印度的程控电话发展很快,速度惊人,预计将以
5倍的速度增长,计划
到公元
2000年时,印度的
50万个村庄都将有电话连结。
印度正在大力开展新能源的研究工作,在利用蕴藏在太阳、风和水中的
巨大能量方面成绩显著。目前印度已经将太阳能用于做饭、加热、灌溉以及
烘干农产品等方面。印度有些农村已开始利用农业废料制取沼气。
印度现在拥有
230万人以上的科技队伍,居世界第三位,这是个巨大的
科技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对印度科技的发展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
用。
第九章印度经济
第九章印度经济
印度刚独立时,人均寿命只有。。 33岁。独立前不久(1943年),印度经
历了一次大规模的饥荒,死亡大约。。 300万人,经济形势呈严重状态。独立后
的印度,尽管旱灾、水灾不断发生,甚至造成了饥饿的威胁(如。。 1968年比哈
尔邦、1971年马哈拉施特拉邦和。。 1978年孟加拉邦),但由于政府的领导和
人民群策群力,避免了历史大灾难的再发生,人们的生活还有了保障,这不
能不说是了不起的变化。印度国民产值的增长比人口增长快,年增长率由独
立前的。。 1%增加到独立后的。。 3%至。。 3。5%,大大超过了大约。。 2%的人口增长率。
印度的农业取得了显著发展,不仅使全国迅速增长的人口在粮食方面达到自
给自足,而且在大多数年份都有适量盈余,对一个拥有8。4亿人口(1991年)
的印度来说,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甚至有些地区(如旁遮普邦)的农业增
长之快,足以同迅速发展的远东经济地区媲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均寿命自然延长,由。。 33岁增多至。。 52岁,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日益减少,
据印度计划委员会报导,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印度人比率已从。。 1977~1978
年度的。。 48。3%降到。。 1987~1988年度的。。 29。2%。这就意味着印度仅仅在十年
内就有。。 1。5亿人的生活水平上升到贫困线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独立
后的前。。 30年,贫困率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而在第四个十年却出现直线下降,
无疑是个惊人的成就。
今天印度的经济已进入发展阶段,因此,它很自然地做好了各种准备,
接受国际市场的挑战。印度作为一个成功推行民主制度以及真正充满活力及
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可以在这个新的、处于变化的世界秩序中发挥其重要作
用,印度拥有正在不断发展的庞大市场,它可以成为亚洲甚至全球经济发展
中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一个在经济上正在蓬勃发展而在政治上稳定的印度,
本身对当代的世界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短期而言,由于缺乏基础设施,人口增长率持续偏高,以及在根
除贫困、文盲和疾病方面进展缓慢,改革速度会受到一定限制。但印度拥有
巨大潜力,会不断前进,因为它有稳定的政治、丰富的资源和管理企业的才
能。
二、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制定政策,依法办事
早在
1958年,印度政府就通过了一份有关科技的文件,即《科技政策决
议案》。文件强调了科学在国家实现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文件指出:“一
个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在进口科学和技术方面付出巨大代价,还要不惜
高价获得科技人才和咨询人才。”文件还规定了指导印度科技工作的总原则
以及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六大目标。时隔
25年后的
1983年,印度政府再次宣
布了一项全面的科技政策纲领《技术政策声明》。该文件起草时正值新技术
革命在世界范围广泛兴起,为了不使印度落后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技
术政策声明》不仅重申了许多一贯的方针政策,而且还特别强调了技术设备
的全面更新,以提高生产效益,增加竞争实力。另外,还强调有选择地加强
某些新兴科技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政府于
1993年还特别制定了一项更新的
科技政策纲领《新技术政策》,以取代
1983年的《技术政策声明》。印度科
技国务部长于
1995年
2月在宣布《新技术政策》草案时说,《新技术政策》
的目的是使印度工业在新兴技术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其重点开发的领域
是“关键性技术”,其中包括微电子学、生物工艺学、高速计算机、材料合
成与加工、传感器和信号处理以及电脑软件等。
(二)建全机构,加强管理
现在印度从地方到中央都建有领导和管理科技工作的机构。如中央一
级,设立了原子能、科学技术、电子设备、环境、非常规能源、生物技术、
海洋开发等部门负责有关领域的科研开发。政府还授权给一些全国性的科研
组织归口管理的职责。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负责促进、指导和协调全
国有关实验的研究工作;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则专门领导和协调全国性的农
业科学研究工作。
另外,印度还专门成立了总理科学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由十几名
科学技术专家组成,他们参与政府制定有关科技政策的工作,最高顾问要向
总理负责并汇报工作,这样形成了一个以总理为首的一元化科技领导体制。
(三)不断增加科技投资
印度对科技的投资增加很快,据《印度快报》报道,印度的科研经费
1950~1955年度为
2亿卢比,到
1985~1990年度已达到
481。6亿卢比。虽
然印度所投入的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远不及发达国家,但在发展
中国家仍居前茅。据统计,印度的研究开发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
逐年增加,如
1958~1959年度为
0。23%,1982~1983年度则增至
0。85%,
1993年增至
0。9%。印度科技国务部长曾经表示,印度政府将力争在本世纪
末把科研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增至
2%。
(四)强调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四)强调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于
1993年
2月决定:第一,减少国家对中央科研单
位的投资比例。决定中规定,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所属研究所的经费
一半由自己筹措;第二,中央一级科研单位的技术开发工作一律下放到基层。
允许科研单位向企业部门出售技术发明;第三,所有科研项目都要有工业部
门参与,以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的时间。
(五)鼓励企业进行科研
印度的科研与开发工作,除由科研单位和院校专门参与外,鼓励一些国
营和私营企业也参与研究。在钢铁、工程设备、机床、电子设备、机器制造
等行业中,许多国营和私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