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

第47部分

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第47部分

小说: 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或意义不大的节日会被逐渐淘汰,陈旧风俗也会随之消亡,例如“殉葬”、
“人祭”等等,早被限制禁止,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就是实例。与此同时,
一些健康的习俗,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产生,例如,现在印度自由婚姻在增
多,包办婚姻在减少等等。

总之,民族习俗同社会制度与社会风尚以及人们的思想至关重要。文明
的社会能造就优秀民族和高尚品德的人才,而优秀民族与人才又能把社会改
造得更加文明和进步。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随着历史不断前进,印度
的陈风陋习一定会消亡,而健康的风俗也会不断出现。


第十二章名胜与旅游

第十二章名胜与旅游

印度与别国不同的是,到了那里你会发现不止越过了地理上的境界,也
经过了时光隧道,就像进入了过去,但又停留在现在。有人把印度说成是“过
去与现在,传统与当代,新与旧的融合”,不无道理。

印度的历史名胜,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阿旃陀石窟中 
2000年左右历史的
壁画,散发出世间难得一见的艺术光彩。倚山雕凿而成的爱劳拉石窟中,那
些工艺精湛的庙宇至今令人惊叹不已。年代久远的佛塔,使人想起佛陀的祥
和偈语。白色大理石、琉璃瓦和镜片嵌镶的巍峨宫殿,在阳光下炫耀着它们
的风姿。。

所有这一切,并不只是一个个已经消失了的过去的标志,使这一切遗迹
诞生的种种美丽的传说,至今仍在人们中广为流传。每天黎明,不少人还在
酣睡,从古老的庙宇里就已传出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钟声与诵经声。古代的星
相学今天仍然支配着人们的诞生与婚配。隆重的婚礼仍庄严地绕着圣火举
行。音乐与舞蹈仍然回应庙宇墙壁上所刻的旋律。而今天在同一个国家里,
原子物理、太空技术等,就像当年圣雄甘地的非暴力那样获得了解与接受,
而且在迅速发展。

在这个国家,你会发现,人们的相貌和服饰、习俗与礼节、生活方式及
哲理有的差别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不少相同之处或共同
之点,它们构成了印度灿烂而伟大的文化。

印度虽然没有什么典型的饮食,不过他们比欧洲人更加喜欢吃大米、蔬
莱和调味品。北印度人觉得南印度人的食物难以下咽,而南印度人也不爱吃
北印度人的食物。有些人不吃鱼、肉和蛋类;很多人宁愿饿死而不肯吃牛肉,
而另外一些人却没有这些禁忌。所有这些饮食习惯的形成并不是由于食物味
道的好坏,而主要是由于宗教的原因。同时这个国家在气候方面千差万别,
喜马拉雅山终年白雪皑皑,克什米尔却有着北欧的天气;拉贾斯坦有灼热的
沙漠,半岛南端有热带的酷暑,西部沿海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3220公里
长的海岸线,再加上巨大恒河水系和其它一些大河,使得印度次大陆的画面
更加完美,因而饮食也千差万别,丰富多彩。

印度虽然给人以所谓“炎热国家”的印象,但最佳季节是雨季过后及夏
季酷热前的 
10月至 
3月。尤其在北印度,这时气候凉爽,天空晴朗,林木葱
郁,枝叶茂盛,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各种草木鲜花争相斗艳,散发出阵阵
芳香,令人心神为之一醉。

在印度,购物也是一大乐趣。街道两旁商店内,货物琳琅满目,使人目
不暇接。传统的手工艺品城乡都有,源远流长的技艺用于现代。精致的象牙
雕刻和檀香木刻、传统的首饰、现代技艺的皮革制品等等,不仅物美,而且
价廉。你若漫步于街上,热情的店主会主动向你招手。介绍名目繁多的商品,
请你看个没完。那些五颜六色的纱丽,刺绣精制的衣衫,雕有美丽图案的铜
器。。会使你眼花缭乱,使你看得入神,忘记了向店主讨价还价,也忘记了
时间的早晚。

印度自然条件良好,可耕地多,土壤也较肥沃。除北部山区外,印度没
有霜期,就是在北方的德里地区,冬天仍林木葱郁,公园内外,马路两旁,


各种奇花异草,色彩绚丽。有人说印度是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有人说印度是
个天然植物园,说法不一。但它的确给人一个异样的感觉:赤红似火的太阳,
五颜六色的花草,枝叶茂密的热带植物。。这些无不令人心醉。印度人活泼、
乐观、好客、乐于和人交谈,也许同这美丽的自然环境有关,他们和鲜花一
样,叫人喜欢。你若和他们在一起,简直忘了置身于异地他乡,就是非常想
家的人也会冲淡几分乡愁。

各种奇花异草,色彩绚丽。有人说印度是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有人说印度是
个天然植物园,说法不一。但它的确给人一个异样的感觉:赤红似火的太阳,
五颜六色的花草,枝叶茂密的热带植物。。这些无不令人心醉。印度人活泼、
乐观、好客、乐于和人交谈,也许同这美丽的自然环境有关,他们和鲜花一
样,叫人喜欢。你若和他们在一起,简直忘了置身于异地他乡,就是非常想
家的人也会冲淡几分乡愁。
程 
3000公里,由东部至西部亦有大约其相等的长度,联系印度
70多个城市,所用的主要飞机是 
A300“空中巴士”和波音 
737等。

印度的铁路纵横交错,为亚洲第一,居于世界第三位。每日有超过 
900
万印度人乘火车(占全国人口的 
1。4%)。主要路线都是宽轨,并已电气化;
还有一部分特快卧铺列车,采用设有冷气房的车厢。此外,各地辅助线的诱
人旅程,也是大可为旅客享受一二的。

印度国内的公路干线都铺有沥青,道路两旁大树成荫,乘坐汽车去各地
考察或旅游,不仅能饱尝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既快捷又舒适。

游览或出访一次印度,会是人生难忘之旅。下面就介绍一些印度旅游的
好去处。


一、相得益彰的新旧德里

一、相得益彰的新旧德里

关于“德里”一名的来历,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有些学者认为,德里是
根据孔雀王朝的一位国王“德鲁”的名字演变而来,它是“德鲁”的变音;
另有学者认为,公元前 
10世纪,这个城市就以因陀罗·婆勒斯特而闻名,国
王阿恩格巴尔曾把它改名为拉勒高德,并且建立了许多铁柱,由于铁柱立得
不稳,虽然经过加固,但仍松弛不牢,“不牢”印地语读为“梯里”,因此,
这个城市便以“梯里”(即德里)而得名。

旧德里是座古城,在历史上,它几经沧桑,变化很大。在某种程度上,
这座城市是印度历史的缩影,这里的许多古迹文物和宏伟建筑可作见证。历
代有不少帝王曾看中这块地方,把它选作首府,对它不断进行装饰和扩建,
使它更加美丽迷人。然而,由于古代诸侯割据,相互征伐,德里也有不少建
筑毁于兵燹。三千多年前,般度人曾选中此地,作为首府,取名“因陀罗·婆
勒斯特”;国王阿恩格巴尔和地王角汗曾先后在这里竖起一根根铁柱,以图
永远占领这块地方;莫卧儿帝国的第五代帝王沙贾汗曾一度把德里改为沙贾
汗巴德(“巴德”是住地的意思)。但是,德里这一名称却并未因此而消失。
沙贾汗于 
1628年称帝为王,当时他并未住在德里,而是住在距德里两百多公
里之外的亚格拉城。有种说法认为,1631年他妻子穆莫泰姬·玛哈尔逝世后,
他悲痛至极,为摆脱对爱妻的怀念之情和躲避当地酷暑,又选中了德里为首
府,终于迁离亚格拉。在公元 
1638年动工对德里进行整修和扩建,历时十年
才竣工。在英国人统治印度的初期,一度把加尔各答作为首府,到了 
1911
年 
12月 
12日,贾尔杰·巴杰宣布将首都迁到德里。但是,新址却选在旧德
里以南 
3公里的一片荒地上。当时的英国殖民当局要求对这座新城精心设计
和认真施工,以使其具有独特的风格。因此,设计师们专门对雅典、罗马以
及印度的其他城市建筑进行了考察,最后决定,综合印度和外国建筑的特点,
建造一座既有外国古代色彩,又有现代风格的新城。原计划新德里建设四年
竣工,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得不中途停工,最后于 
1929年建成。
1947年 
8月 
15日,新德里被宣布为独立印度的首都。尼赫鲁总理在红堡的
宫墙上升起了第一面印度独立的旗帜。1950年 
1月 
26日,新德里正式成为
印度民主共和国的首都。

新旧德里相隔虽有一箭之遥,但新旧两城的风格却迥然不同。旧德里没
有新德里那么美丽、壮观,也缺少新德里的高楼大厦。它的街道狭窄而曲折,
街头小商贩十分拥挤,公路两旁有各式各样的小吃、大大小小的书店和五光
十色的影院,浓郁的中古时代的气息,有时倒更能吸引来访的游客。

新德里则另是一种风貌。它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全城身披绿装,树
荫浓郁,芳草如茵,终年百花争艳,鸟声嘤嘤,生活在这里如同沉浸在鸟语
花香的大花园中。从总统府到印度门是一条长而阔的大道,路旁是大广场,
还有碧绿的草坪点缀其间,重大政治活动和节日庆祝运动以及一些游行示威
都在这里举行。市区街道整齐,而且还在迅速扩展。几十层的高楼,到处可
见,住宅区和商业区的布局井然有序,有的建筑虽不太高,但它们形式多样
而新颖,不拘一格,给人以深刻印象,受到外国人的交口称赞。


不管旧德里还是新德里,寺院、神庙到处可见,这也是印度城市的一大
特点。那些五光十色的寺院,雕饰华丽的古老建筑,栩栩如生的神像,精细
的雕像对国内外学者和游客无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不管旧德里还是新德里,寺院、神庙到处可见,这也是印度城市的一大
特点。那些五光十色的寺院,雕饰华丽的古老建筑,栩栩如生的神像,精细
的雕像对国内外学者和游客无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德里有不少的雄伟精妙的建筑,迷人的古迹,很值得一看。原来旧城的
周围建有高大围墙,据说是古代沙贾汗所建。墙高 
9米,墙厚 
4米,全由红
石彻成。围墙有 
6道门,五个窗口,另有 
27个守望塔。因年久失修,现有不
少地方已毁坏,但它仍能反映出这一建筑的宏伟和印度古代人民的聪明才
智。

红堡也是德里的一大名胜。它修建于 
16世纪莫卧儿王朝,围墙高大,用
红沙石建成,因此得名。但里面的楼、台、殿、阁却是另一种颜色,这些建
筑基本上都是用大理石建造。大理石柱上和壁上,都刻有许多花卉人物的浮
雕,还镶嵌着许多红、绿、黄、紫的宝石,衬着灰白色的大理石,相映成趣,
璀璨夺目。

德里还有一著名高塔,名叫古都布塔,有世界“摩天塔”之称。它建于
12世纪末叶,至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据说从前全塔共有七层,现仅剩五
层,每层由飞檐相隔,塔呈圆形,下面三层用红石砌成,上面的两层用大理
石和红砂石混合砌成,全塔高 
72公尺,里面有很好的通风和采光设备,是德
里最高的建筑,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伊斯兰式,塔下面几层的外表还刻有《古
兰经》。登上塔顶,鸟瞰全城,景物尽收眼底,甚是令人赏心悦目。“摩天
塔”不愧为建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